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尿频为儿科常见临床病症,以小便频数为主要临床特征。尿频属中医“淋证”、“尿频”范畴。是由于膀胱气化功能失常,以小便频数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小便频急,淋沥不尽。正常学龄期儿童每日排尿次数为6~7次,每日排尿量为800~1400mL[1]。尿频多由于外感湿热或内生湿热,蕴结下焦,也可因先天禀赋不足,或病后失调,导致脾肾气虚,或久病不愈,损伤肾阴而致阴虚内热,诸因所致膀胱气化功能失常,而致小便频数[2]。  相似文献   

2.
尿频,又称"小便频数",指小便次数明显多于正常,甚至一日达数十次,伴有小便急迫、尿道涩痛的症状。尿频老年人多见,其发生机理主要与脾肾亏虚有关。治疗方面,重点在于健脾补肾。应在辩证的基础上,选用有针对性的药物和食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尿频,又称“溲数”、“小便频数”,指小便次数明显多于正常,甚至一日达数十次,而伴有小便急迫、尿道涩痛的症状。尿频老年人多见,其发生机理主要与脾肾亏虚有关。治疗方面,重点在于健脾补肾。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有针对性的药物和食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探讨郁证性尿频的病脉证治。惊惶忧思可致小便淋沥不利,思虑过度可致小便频数,肝痹气郁可致不寐、尿频。其病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心气不足、心肾气虚(或心肾不交),或心火移热于小肠;另一类是肝气郁结或化火。郁证性尿频具有显性或隐性郁证的临床特征,需重视从郁论治,包括疏肝解郁、理气化痰、清肝泻火、养心清心安神及交通心肾等。现代医学神经性尿频、精神性尿频、心因性尿频等大抵属于郁证性尿频范畴。  相似文献   

5.
升陷汤治疗小儿尿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尿频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属于中医“淋证”(气淋)范畴。本病在临床上以尿急,小便频数,日20~30次为特征。近年来笔者采用“升陷汤”为主治疗本病,临床收效良好。现报告于下。一、一般资料共观察5例,男4例,女1例,年龄在4~9岁之间。本组病例具有以下临床表现:1.尿急.欲小便而不能控制;2.小便频数昼重夜轻,日20~30次不等;3.小便质清,量每次30毫升左右;4.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尿频是指每日排尿次数明显增加的一种症状,历代医家对此多有论述,多称为小便数、溲数、小便稠数、小便频数等。相对于尿频症而言,正常人每日排尿次数可因饮水增多或气候寒冷而有增加,妇女妊娠时子宫压迫膀胱亦可引起排尿次数增加,皆为生理现象,不为病症。王琦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临证经验丰富,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案侧,受益匪浅。兹将王老师治疗尿频的临床思路与经验作一整理,供诸同好。  相似文献   

7.
小儿尿频并不少见,四季均可发生。本病的特点是:患儿白天尿意频数,睡眠时小便次数正常或基本正常,无多饮尿痛及全身症状,化验尿常规,尿糖,尿比重均在正常范围,尿培养无细菌生长。自1987年下半年  相似文献   

8.
尿频,以小便频数而无痛,尿常规检查正常为特征。《中医儿科学》分肾气虚、肾阴虚两型。经多年实践,笔者认为除上两型外,尚有中气不足,脾肾两虚,热蕴下焦三型。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儿尿频症主要表现为小便次数多而无疼痛,属中医之“小便频数”范畴。笔者运用补肾利湿法为主治疗该症39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34例,女5例。年龄:2~5岁20例,5~7岁19例。患儿均表现尿频、尿急,尿频发生在白天,以蹲下玩耍时明显,每隔5~15分钟排尿1次,甚则3~5分钟排尿1次。注意力分散时尿频症状减轻。每次尿量较少,一日尿总量未见明显增多或减少。除5例合并遗尿外,其他患儿夜寐时小便次数未见明显异常。全部患儿均无尿痛、发热等症状,多次查尿常规、尿比重未见异常。 [治疗方法]基本方:萆薢、益智仁、补骨脂各9g,乌药、泽泻、猪苓各6g,煅牡蛎(先煎)、煅  相似文献   

10.
正中医认为尿频主要由于膀胱约束无能,气化不宣所致。此外过于疲劳,脾肺俱虚,上虚不能制下,土虚不能制水,膀胱气化无力,而发生小便频数。1.益智仁24个,盐少许。水煎服。每日1剂。睡前服。2.韭菜子6g,研细末,水酒各半调服,小儿酌减。3.蒲公英60g,水煎代茶饮。适用于小便频数而腰痛。4.菟丝子12g,覆盆子、韭菜子、金樱子各6g。水煎服。适用于老年人尿频。5.桑螵蛸60g,益智仁15g。研为细末,用面做  相似文献   

11.
小儿神经性尿频常见于学龄前儿童,是由于儿童在精神紧张或恐惶的情况下所引起的小便频数的一种病症。笔者自2002年4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灸疗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本病5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倪珠英辨治小儿尿频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鹰  刘军 《中医杂志》2002,43(1):21-22
小儿尿频,以小便频数,尿急,或尿痛为特征。包括泌尿道感染、神经性尿频等疾病。倪珠英教授临症运用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善从湿热、瘀血着手,治疗小儿尿频,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清除湿热由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决定其肾脏病多由湿热引起,这在本病表现得尤为突出。湿热侵淫,内迫肾与  相似文献   

13.
小儿尿频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临床上以尿急 ,小便频数 ,日20 -30次为特征[1]。近年来笔者采用耳穴按压 ,合本院自制剂益智止遗糖浆治疗该病48例 ,临床收效良好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8例均为门诊患儿 ,其中男28例 ,女20例 ,年龄在4-9岁 ,病程30天 -1年。48例具有如下临床表现 :尿急 ,欲小便而不能控制 ;小便频数 ,昼重夜轻 ,日20 -30次不等 ,尤其欲外出前明显 ;小便质清 ,量每次30ml左右 ,每日摄入量正常 ;无疼痛 ,尿道无畸形 ,B超检查输尿管及膀胱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2治疗方法48例患儿全部采用耳穴按压合自制…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神经性尿频又称频尿症,以小便频数为特征,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于幼儿期至学龄期儿童,尤以幼儿期发病率高。其特点为患儿在白昼尿频,尿急,尿量少而不痛,入睡后,尿频消失,又无尿床现象。神经性尿频按其临床表现与淋证、遗尿、消渴尿频有一定关联,常影响小儿健康。目前,西医治疗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为主,疗程长,效果不佳。2006-01—2012-12,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80例,并与硝苯地平、  相似文献   

15.
小便频数是临床常见症状,其中非感染性小便频数临床治疗极为棘手。李杲《脾胃论》中涉及较多小便频数条文,通过系统归纳总结《脾胃论》中对小便频数的脏腑病机认识、用药思路与特色,总结其立法方药有以补为主、以升为主、善用风药的特点,为小便频数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杨金荣 《四川中医》2014,(1):136-137
<正>尿频是以小便频数为特征的疾病,病因复杂,可能与肾﹑泌尿﹑内分泌系的原发或者继发性疾病,神经功能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尿频的发生多由脾肾气(阴)虚,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气化﹑升提固摄功能失常所致。病位与肾膀胱有关。它虽为常见病,但是临床上有时疗效并不理想。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我们可以看到,仲景治疗小便改变的病证,不单从肾膀胱,还从肝  相似文献   

17.
排尿异常,临床上以尿潴留和尿失禁较为多见。其主要表现为尿闭,或尿频,或遗尿等。《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膀胱不和为隆,不约为遗尿”。所谓隆闭,是以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点滴不下为主症;而尿频数、短涩,急痛一类排尿异常,中医通称为淋证,遣尿则如《幼幼集成》中所述,乃“小便自出而不禁者”也。  相似文献   

18.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小便失常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便失常病因颇多,病机亦较为复杂。然临证可以从虚实而概类之,因虚而致的尿频、遗尿、尿浊、癃闭等,笔者常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每获良效。1尿频 胡某,女,45岁,农民,1998年11月26日诊。患者因农忙劳累过度而致小便频数二十余日。诊时白昼小便十余次,夜间五六次,有时尿后隐痛,每次小便量不多,昼夜小便总量与平素无明显变化。尿检无异常,伴见头昏目眩,神疲乏力,少腹坠胀,纳谷不佳,舌体淡胖,边有齿印,苔薄黄,脉细。证属:中气下陷,湿郁化热,膀胱气化不利。治宜:补中益气,少佐清利之品。药用炙黄芪、党参…  相似文献   

19.
1 尿频邹某,女,14岁,学生。1986年9月23日发病,始见小便频数、日十余次,略感坠涩,诊为泌尿系感染以大量抗菌素治疗后,仅坠涩缓解,仍尿频,并日趋势重。1986年10月17日来我院门诊,尿频严重,不到一小时即小便一次,但量少淋漓不尽,整天浸湿衣裤。伴有头晕心悸,记忆力减退,动则汗出,食纳欠馨。诊见面色(白光)白,少气乏力,精神萎靡,舌淡苔薄,脉细弱。综析脉证乃由脾肺气虚,不能约摄水道。拟补中益气、升阳固涩为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加益智仁、山茱萸水煎服。五剂后尿频缓解,见获初效,改用补中益气丸巩固治疗而愈。按:尿频症有寒热虚实之分,多以湿热蕴结为患,故常以清热利湿论治。本例系中气虚弱,固摄无力所致,其小便频少淋漓不断,实为气虚失固,约束无权,故以补中益气而效。  相似文献   

20.
热淋     
张××,女,47岁,制刷厂工人。1976年4月28日初诊。主诉:浮肿、尿频、尿急、尿中带血,伴有腰痛。现证:五天以来,颜面浮肿,腰膝酸软,小便频数,尿道灼热刺痛,淋漓不畅,尿色黄赤,口干苦。脉数,舌质红,苔腻。尿常规:蛋白( ),红细胞满视野,白细胞20~25个。据此脉证诊为热淋。治以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