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将抗癌胚抗原(CEA)单链抗体基因插入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His,与修饰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BacPAK DNA共转染家蚕细胞,经同源重组得到含有在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控制下的抗CEA ScFv基因的重组病毒Bm-BacScFv。用重组病毒分别感染家蚕细胞和幼虫,在两者中均得到了高效表达,产物分子量为28kD,前者占细胞总蛋白的6%,后者为0.3mg/蚕。目的基因在家蚕细胞和  相似文献   

2.
将抗癌胚抗原(CEA)单链抗体基因插入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His, 与修饰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BacPAKDNA共转染家蚕细胞, 经同源重组得到含有在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控制下的抗CEAScFv 基因的重组病毒BmBacScFv。用重组病毒分别感染家蚕细胞和幼虫, 在两者中均得到了高效表达, 产物分子量为28kD, 前者占细胞总蛋白的6 % , 后者为0 .3 mg/ 蚕。目的基因在家蚕细胞和幼虫中表达产物经Ni2+IDASepharose6B亲和柱纯化, 前者纯度可达90% 以上, 后者纯度较低; 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具有CEA 结合活力, 其亲和常数分别为5 .4×108/mol·L- 1 和2.3 ×108/mol·L-1 , 略低于其亲本单抗E7B10 2.7 ×109/mol·L- 1 。  相似文献   

3.
王淼  金勇丰 《病毒学报》2000,16(4):304-308
为探讨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前表面抗原(preS)基因的表达调控机理,以实现高效表达,利用PCR方法在克隆的preS基因的第2、3位密码子引入同义突变。消除存在于5端编码区保守的反向重复序列,将preS基因及其突变形式(MpreS)分别重组到转移载体pBM030,获得pBM-preS和pBM-MpreS。将pBM-preS和pBM-MpreS分别与野生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DNA共转  相似文献   

4.
将大鼠酰胺化酶的信号肽及前导肽编码序列引入昆虫核多角体病毒转移表达载体,构建PABChGRF(Gly)、PABCIGFI融合基因的昆虫细胞分泌表达质粒pBacPAG2、pBacPAI,并与经修饰的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BacPAK6线性化DNA共转染秋粘虫细胞Sf21,通过同源重组、筛选和鉴定,得到它们的重组病毒BacPAG、BacPAI。将重组病毒感染Sf21细胞,PABChGRF(Gly)和PABCIGFI均得到有效外泌表达,表达产物通过IgGSepharose柱可获得快速纯化。  相似文献   

5.
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2在家蚕幼虫中表达及产物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编码人BMP2cDNA基因插入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1,与修饰的家蚕核形多角体病毒Bm-BacPAKDNA共转染家蚕细胞,通过同源重组得到含有在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控制下的BMP2cDNA基因的重组病毒Bm-BacPAK-BMP2。用重组病毒感染家蚕幼虫,第五天BMP2表达率最高,每毫升蚕血淋巴中约10μg表达产物;表达产物在在体内被加工成C-端16kD片段,以二硫键连结成分子量为30kD的同源二聚体;经纯化获得90%以上纯度的成熟BMP2,与骨基质胶原结合后植入大鼠皮下,7天后在局部诱导生成软骨组织。  相似文献   

6.
制备CVB3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重组质粒DNA疫苗时,采用RT-PCR从CVB感染的HeLa细胞中扩增VP1、VP2、2A和3D基因,重组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构建pcDNA3/VP2、pcDNA3/VP1、pcDNA3/2A和pcDNA3/3D重组质粒,经酶切和测下实扩增的序列并将各重组质粒体外转染真核细胞COS-7,用RT-PCR检测mRNA的转录,用Western-blot检测表达产物。结果4种重组质粒酶切出相应大小的目的片段,经测序证实为CVB3相应序列,Western-blot证实能够在体外真核细胞中表达。本文成功构建CVB3结构与非结构蛋白的重组质粒DNA疫苗,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效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大鼠甘氨肽α—羟化单氧酶在昆虫细胞中的活性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智红  黄荣 《病毒学报》1998,14(3):246-252
将编码大鼠甘氨肽α-羟化单氧酶(PHM)cDNA基因,插入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表达载体pBacPAK8,构建成表达质粒pBacPHM2,与修饰的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BacPAK6线性化DNA共转染秋粘虫细胞Sf21,通过同源重组,得到在核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控制下的PHM基因的重组病毒BacPHM。用BacPHM感染Sf21细胞,无血清培养上清在72小时后检测到酰胺化酶最高活力;用细胞免疫组化法和免疫  相似文献   

8.
用杆状病毒载体在家蚕细胞中表达HBeAg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CR技术扩增含有PreC信号肽序列及完整的HBeAg基因的序列(即HBcAg基因5′端447bp),在5′端加上合适的酶切位点,克隆到家蚕核多角体病毒转移载体pBm030上,与野生型BmNPV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空斑纯化后得到多角体基因失活的重组病毒。ELISA法测定表明培养液上清中HBeAg效价达1∶32000,细胞内HBeAg效价为1∶2000,培养液及细胞内的HBcAg含量极低(<1∶160)。研究结果表明,BmN细胞能正确识别与切割HBeAg信号肽序列,所表达的HBeAg效价高,纯度好,明显优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9.
异源多角体蛋白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粒子的包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方法从AcMNPV基因组DNA中分离出多角体蛋白基因 ,将该扩增片段克隆到转移载体pBacPAK8中 ,得到重组转移载体pOAc。将该质粒DNA与线性化的Bm BacPAK6病毒基因组DNA共传染BmN细胞 ,得到了能形成多角体且不产生蓝色空斑的重组病毒hp BmNPV。纯化该重组病毒的多角体颗粒 ,并对多角体蛋白、病毒核酸及多角体病毒颗粒进行分析 ,发现AcMNPV的多角体蛋白能在家蚕细胞中大量表达且能在细胞内识别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并组装成多角体颗粒 ;病毒基因组DNA因部分交换 ,其酶切行为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电镜观察发现经AcMNPV多角体蛋白包装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颗粒大小为1 2 μm~ 2 9μm ,明显小于野生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颗粒  相似文献   

10.
重组人干细胞因子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含信号肽的可溶性人干细胞因子(hSCF)cDNA 基因重组于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941 中,重组转移载体pVL941SCF与野生型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DNA 共转染草地夜蛾细胞Sf9 后,通过体内同源重组构建了重组病毒AcNPVSCF。Southern 杂交表明重组病毒基因组中含有hSCF基因片段。重组病毒感染单层Sf9 细胞后,表达产物分泌到胞外培养液中。用MTT 比色法和TF1 细胞株测定表达产物与IL3 的协同效应,测得感染重组病毒的培养细胞第三天表达量为1970 units/m L培养液。Westernblotting 分析可见分子量为18 ×103 、20 ×103 和22 ×103 三条带。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家蚕核多角体病毒Bac to Bac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全基因组DNA与Ac-Bacimid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构建转座一穿梭载体Bm-Bacmid。另一供体质粒以转座方式将乙肝病毒e抗的基因HBeAg整合到Bm-Bacmid的attTn7位点上成为重组rBmHBe。结果表明Bm-Bacmid既能在大肠杆菌中以质粒的形式复制,又能在家蚕BmN细胞和草地夜蛾Sf9细胞中复制,形成感染性病毒粒子。Southernblottin  相似文献   

12.
利用空斑技术,从既能形成多角体又含TK酶基因的苜蓿丫纹夜蛾重组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TK中,纯化了一株形成大立方形多角体的病毒突变株AcMNPV-TKmt513。用EcoRI、PstⅠ、BglⅡ及KpnⅠ等限制性内切酶对它做了酶切分析,并克隆了多角体蛋白全基因及其侧翼部分的片段。对所克隆的部分全序列测定结果,发现在多角体蛋白基因读码框内只出现了一个碱基的突变,导致了第25位的氨基酸密码子由GGT变为GAT,该位氨基酸由甘氨酸(Gly)变为天冬氨酸(Aspq)还利用PCR技术扩增出突变了的多角体蛋白基因部分片段,并将它克隆入转移载体质粒pEV55,与不形成多角体的重组病毒TnNPV-HBsD4DNA共转染Sf9细胞,结果产生同样的大立方形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13.
家蚕NPV SOD基因序列和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PCR 克隆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 SOD基因, 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 证明了Bm NPVSOD基因产物确有SOD活性, 其活力单位约为576 u/mL 培养液。DNA 测序结果表明Bm NPV SOD 基因编码151 个氨基酸, 与人的SOD1 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56 % , 与AcNPV 拟为的SOD基因同源性为97 .2% 。  相似文献   

14.
家蚕NPV SOD基因序列和大肠杆菌中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PCR克隆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SOD基因,并在大肠杆菌进行表达,证明了BmNPVSOD基因产物确有SOD活性,其活力单位约为576u/mL培养液。DNA测序结果表明BmNPVSOD基因编码151个氨基酸,与人的SOD1基因的核苷到同源性为56%,与AcNPV拟为的SOD基因同源性为97.2%。  相似文献   

15.
庚型肝炎病毒包膜糖蛋白E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CR扩增出HGVE2全基因,克隆进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HTa中,构建成重组转座载体pFASTBACE2,转化DH10BAC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菌落,抽提大分子质粒DNA,获得含HGVE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载体,转染昆虫草地夜蛾Sf9细胞,出现细胞病变后,收集含有重组病毒颗粒的培养上清,重新感染草地夜蛾Sf9单层细胞及甜菜夜蛾幼虫,分别收集Sf9细胞和甜菜夜蛾幼虫体内的血淋巴细胞,进行1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见表达的融合蛋白带,经亲和层析进行蛋白纯化,用ELISA方法检测各类血清标本,初步研究HGVE2糖蛋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内蒙古地区流行的犬细小病毒病病犬的肠溶物中分离提纯犬细小病毒(CPV)。提取病毒基因组DNA,并以此DNA为模板,采用人工合成的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BamHI、SacI双酶切后,克隆于pUC19质粒的BamHI/SacI位点。重组质粒pUCVP2经PCR鉴定、限制酶切分析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了犬细小病毒内蒙株(CPV-IM)VP2基因的全长克隆,VP2基因全长1755nt,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猪生长激素(pGH)基因的cDNA进行测序,得到pGHcDNA的全序列,并与Seeburg等报道的序列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然后利用具人工合成启动子和多角体蛋白XIV启动子的转移载体质粒pSXIVVI^+X3/4构建出含pGH基因的重组质粒pX3/4-pGH。将pX3/4-pGH与致死缺失型线性化AcMNPV-OCC^-DNA共转染Sf9细胞,构建出既能形成多角体又能表达pGH基因的苜蓿丫纹夜蛾  相似文献   

18.
纯化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的犬瘟热病毒(CanineDistemperVirus,CDV),获得病毒基因组RNA后,反转录合成双链病毒F基因cDNA。将此双链cDNA平端插入PUC19质粒SamⅠ位点构建重组质粒,进行cDNA克隆。以重组克隆质粒为模板PCR扩增,获得CDV全长F基因。将此F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BV220,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通过对表达产物的最终鉴定,可确认所获片段为CDV全长F基因.  相似文献   

19.
用PCR 方法从芝田硫化叶菌中扩增了编码一种新酶,即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酶( MTSase) 的基因,扩增的2-2kb DNA 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BV220 中,构建成重组质粒pSBGT1 。pSBGT1 中MTSase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SDSPAGE 分析表达产物MTSase蛋白的分子量约为74kDa ,同核苷酸序列测定所推导的值相符。表达产物占细胞总蛋白约4-4 % 。pSBGT1 产生的重组酶作用于淀粉部分水解物,使DE 值降低,得到非还原糖或低还原糖。  相似文献   

20.
为了构建含人凝血因子Ⅷ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系统,首先构建了含FⅧ(B结构域缺失型)的载体质粒pAd-hFⅧ和插入内含子结构的pAdI-hFⅧ,经脂质体介导,证明两质粒的目的基因均能在COS-7细胞中表达有凝血活性的FⅧ因子,其中经纯化的载体质粒pAd-hFⅧ与pBHG10经脂质体介导,共转染至293包装细胞,经同源重组和E1蛋白反式互补,形成E1/E3缺失型重组腺病毒载体颗粒Ad-hFⅧ.PCR检则到病理293培养液上清的病毒DNA中具有目的基因扩增片段,证明病毒DNA含有FⅧ基因.经扩增、纯化、滴度测定,用于感染离体细胞COS-7、A549、L929、293.证实该病毒能在上述细胞中高效转移和表达目的基因,其表达量具有一定范围内的剂量依赖性.COS-7细胞中,MOI>1000时,有细胞毒效应,表达量反而下降.经耳缘静脉注射Ad-hFⅧ至家兔后,1~4周能测到一定水平的FⅧ蛋白,1周内升至最高峰.免疫组化研究表明感染的离体细胞和家兔肝等组织均有FⅧ表达,其中肝脏表达最高.为甲型血友病的基因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