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基础在于网络转型,而网络转型的重点是底层承载网的转型,提前部署全业务环境下的承载网,是战略转型的"助推器"。电信运营商重组、3G牌照发放以及三网融合将运营商带入了战略转型之路,即基础网络向宽带网络发展、通信业务向多元化发展以及决策系统向信息化发展,全面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以业务融合为方向,以移动、宽带业务为核心,以保有存量客户为前提下,加快重点转型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信世界》2006,(47):26
运营商战略转型引发新挑战 运营商企业战略转型包括网络、业务、客户服务、增长方式和管理的转型.然而,网络始终是电信运营商的基础性资产.  相似文献   

3.
转型是世界电信行业的总体趋势,2005年初中国电信提出了从传统固网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战略目标。在转型过程中,盈利模式的转型是核心,是灵魂,是关键之关键。2006年,中国电信力推的“号码百事通”新业务,在盈利模式上与传统的电信业务有很大的区别,是体现中国电信盈利模式转型的典型业务。  相似文献   

4.
对于有线电视网络运营企业来说,网络数字化改造和双向化改造完成之后,盈利模式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将从单纯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转化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可向用户提供高清数字电视业务、付费电视业务、  相似文献   

5.
晓寒 《世界电信》2004,17(9):5-7,48
对于传统运营商来说.其核心的利润来源——语音在移动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影响下已经不能满足自身的盈利需求,各国运营商都在寻找新的盈利点,运营商要摒弃以往单纯的盈利模式.开发宽带网络中新的业务模式,如triple-play服务和批发业务等,并且要注重开发中小企业宽带市场。  相似文献   

6.
如今,运营商已经开始的网络转型是业务转型的基础,而作为业务转型重要支撑的运营模式的转型也正日益受到运营商的重视。面向灵活构建、开通、管理、支撑新业务,兼顾下一代运营软件和系统(NGOSS)发展趋势所进行的综合网管体系的实施,即是运营商实现运营转型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通信》2008,10(14):78-81
本次重组的最直接结果就是新三家运营企业都可以全业务运营,三家运营商如何根据自己的不同背景,根据自己已有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开展基于全业务的差异化服务?固网与移动的有效融合已成为电信产业发展必然趋势,这一产业趋势导致的根本性转变就是要求运营商从战略到业务的转型。当中国电信获得移动业务后,借助多重业务捆绑以及原有固网业务移动化的发展契机,提高其整体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成为核心:也就是说,中国电信需要在固网与移动网络融合而衍生的数据业务上下功夫。中国移动在获得全业务牌照后,将需要改变基础业务较为单一的局面,完成从“移动信息专家”到“综合信息专家”的转变。而中国联通则更加复杂,仅面临业务层面的融合,还面临组织结构的融合,未来联通需要通过业务创新、品牌整合等锻造核心能力,并通过组织调整等加强内部管理,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固定网络运营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短期内,传统的电路语音业务话务量日益流失到移动及IP网络, 如果没有新业务增加用户的消费需求, 运营商的利润空间将越来越小;中长期看,中国的运营商均会向全业务经营转型,如何将现有的固网、小灵通网络和新建的移动网络在业务层面有机融合起来, 增强业务捆绑的能力,降低综合运维的成本,是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技术上分析,传统固定网络在网络结构设计和网元设备技术上相对落  相似文献   

9.
周叶 《通信世界》2008,(38):I0069-I0071
固网与移动的有效融合已成为电信产业发展必然趋势,这一产业趋势导致的根本性转变就是要求运营商从战略到业务的全面转型。当中国电信获得移动业务后,借助多重业务捆绑以及原有固网业务移动化的发展契机,提高其整体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成为核心;也就是说,中国电信需要在固网与移动网络融合而衍生的数据业务上下功夫。中国移动在获得全业务牌照后,将需要改变基础业务较为单一的局面,完成从“移动信息专家”到“综合信息专家”的转变。而中国联通则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0.
许光明 《世界电信》2009,22(12):64-65,67
实施"光进铜退"、推进接入网光纤化战略转型,已成为固网运营商网络转型、业务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运营商在实施光进铜退战略时要结合自身的网络现状、现有资源利用情况、投资承受能力及对网络演进速度的掌握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1.
随着通信需求和通信技术的革命性变革,固网的运营面临日益紧迫的机遇和挑战,传统固网运营商实施企业转型战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变革,已经成为全球电信业的发展趋势。企业转型包括很深刻和很广泛的内涵,其中业务转型是关键,而网络转型则是基础。首先介绍传统固网运营商实施企业转型战略的内涵和全球电信业的发展趋势,然后分析国内传统固网运营商如何实施企业转型战略,最后重点探讨了国内传统固网运营商如何实施网络转型,通过网络转型为企业转型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从而失去企业转型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刘衡萍 《通信世界》2007,(29A):26-27
作为全业务运营商,法国电信早在2002年年底已经率先迈出了转型的步伐。作为转型的开拓者和积极实践者,法国电信是如何完成这场转型、如何实施NexT转型战略的,本文作者从组织结构调整、业务融合、网络转型、海外收购等方面进行诠释,期望能带给业界更多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移动通信的发展和互联网新业务的层出不穷,使传统的固网运营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在这种情形下,传统运营商纷纷走上了转型之路。早在2003年,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网通就意识到了转型的紧迫性,并提出了宽带、奥运和国际化三大战略.到2006年,中国网通的转型思路进一步清晰,提出了向“宽带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转型的发展战略。事实上,网通的转型本身就是三大战略的延伸和升华.而三大战略中的宽带战略则贯穿于整个转型实践乃至网通未来发展过程。近日.记者就网通宽带业务在整个网通发展战略中的作用等问题,专访了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网通集团宽带在线有限公司总经理左风。  相似文献   

14.
城域以太网正在成为城域网主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互联网挑战电信业正在进行电信转型,宽带业务是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关键,宽带网需要适应业务转型的需求,通过网络技术转型为业务转型提供基础。 城域网是网络技术转型的重要环节。电信运营商希望汇聚网和城域网即能支持面向广大消费者的运营在公共互联网上的多媒体、新媒体业务,又能够支持面向企业、大客户、VIP的运营在可管理的IP网上的有QoS保证的安全的连接型业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宽带网盈利模式的分析,指出创建新的宽带网盈利模式的关键在于宽带运营商需建立一套完善的宽带业务平台,同时还给出了一种构建宽带业务平台的技术实现方案,为运营商提供了新的宽带网络的运营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张晶 《世界电信》2006,19(12):24-27
电信运营商“转型”一词最早由英国电信于2003年提出,但从全球运营商的转型实践来看,法国电信在2002年底已经率先迈出了转型的步伐.作为转型的开拓者和积极实践者,法国电信的是如何完成这场成功转型的,有什么值得国内运营商学习的地方.文章从定位特型、组织结构转型、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项目计划引导特型战略落地四个方面一一做了诠释,文章最后还指出,随着“Next”战略的实施,法国电信的战略转型还在继续。法国电信还将在网络、业务、组织机构、客户服务等方面继续深入实施转型战略,从而带给业界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马聪卉 《世界电信》2006,19(10):47-52
2006财年,沃达丰的亏损达到218亿英镑的惊人数字,创造了欧洲电信业务亏损的历史新高。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移动通信巨头,是什么原因导致沃达丰巨额亏损,面对投资者的信任危机,沃达丰又将如何度过此次战略转型的阵痛期?对于转型中的中国运营商来说,沃达丰更是一面镜子,使中国运营商在新业务拓展和国际扩张的路途中,减少一些弯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 目前,实施"战略转型"已成为中国电信的主旋律,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明确了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的战略目标.而网络转型是中国电信实施战略转型的重要基础,网络智能化和部署软交换网络是中国电信实施网络转型的一个重要步骤.固网智能化的根本目标是解决用户数据集中存放、业务嵌套问题,提升网络业务提供能力,以用户为中心快速开放业务,提升运营收益和竞争能力;提升多网络和业务的融合能力,增强网络管理和维护的效率.网络智能化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交换网络的改造、配套传输网络的调整、支撑系统的配套改造以及新业务平台的建设等多个方面.在实施网络智能化改造以后,对现有网络的运维和管理也将产生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新业务市场,也将传统运营商带入了全新的生存环境。国外电信运营商在面对新的竞争压力的时候,纷纷提出了转型计划,通过整合不同的业务和网络,发挥全业务运营的优势,而这其中FMC的实施则是主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随着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业务主体和盈利模式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运营商对接入网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需求1、光进铜退,绿色网络引领未来随着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业务主体和盈利模式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运营商对接入网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