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致读者《企业报评读》从今年第二期起,已对河南的《平顶山矿工报》《、四川的《铁道建设报》、江苏的《扬子报》、北京的《北京汽车报》、广东的《蛇口消息报》、北京的《一团火时报》进行了评说。从反馈情况看,编辑部开办这个栏目的构想是对的,同行们是支持的,读者是喜欢的。为此,请各企业报,特别是各位特约编委抽出百忙之暇都来评报,包括对自己的报和兄弟报的互评;各企业报如欲请专家评报的请给编辑部《企业报评读》专栏寄上若干期,并附一信提出评报的要求;寄来的评读稿件,请在信封左下角写上“企业报评读”字样;各位同行时已评过的报纸,有什么意见、建议敬请指出,共同研究,以使《企业报评读》专栏办得更好。编者  相似文献   

2.
王少军 《新闻世界》2008,(11):39-40
读者评报在业内不算是新鲜事,但长年坚持让读者对每一期、每一版、每一篇稿件进行评判,读者评报“常态化”,这在目前国内可能还是少见的。《安徽日报农村版》自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引入读者评报机制。把报纸好不好的“话语权”交给读者,以评报促办报,有效地提升了办报水平和报纸质量.收到了较好的多重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刘学努报道:沈阳军区某部新闻干事王洪续著、第一部系统论述读报评报的《评报初论》一书,近日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该书系统地讲解了阅读的战略与方法、编辑思想与版面语言、读者需要与心理、读者调查、评报组的成立、评报活动的开展、9种评报稿件的文化风格及写作要求、报刊文病的评读等20个方面的知识。一改新闻学教材灌输原理、强调“应该怎样写”的固有风格,突出读者的主人公地位,回答了“读者需要什么”,从评论报纸宣传、剖析文章得失的角度来阐述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具有易读、易懂、易实践的特点,是部队基层官兵…  相似文献   

4.
2001年5月,伴随着第一轮改版,厦门日报社正式推出了“天天评报制度”。经过3年的实践,评报系统已经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架构,那就是由每日领导评报、部门评报和每周以内刊《采编参考》为平台的业务探讨、每月阅评员及聘请读者不定期评报五个部分组成,评报内容每周集结成《评报  相似文献   

5.
评报是一项新闻活动,评报丁作做得怎样,对于报纸质量和采编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有较大影响。 恢复评报,激起报纸活力《潮州日报》创刊十五年来,评报工作就走过了一段不平坦的道路,一开始评报工作还比较认真,也收到一定的成效,但后来逐渐流于形式,每天的评报只是指摘一些用词不当或标题字的大小等一些鸡毛蒜皮小事,到了五六年前,  相似文献   

6.
为了逐步把报纸办好,从去年初以来,《泸州报》建立和完善了多种形式的评报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大读者评报。读者评报,第一个发现报纸差错的,报社按差错不同种类给予奖励。评议信件在报社编辑部传阅,或张贴出来供大家阅读。特约评论员评报。我们聘请了10位特约评报员,请他们按报社排列的顺序,每人每月评一期《泸州报》,他们评议的报纸和评议报纸的书信,在编辑部内部传阅,然后统一保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中国图书评论》是个学术性刊物,层次太高,高不可攀。其实,不是这样。如果不是误解,就说明我们没有把期刊办好。《中国图书评论》的读者对象是很明确的;一是出版部门。包括出版部门的领导、编辑、印刷、发行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二是图书馆。包括图书馆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三是中等文化水平的广大读者。从这样几个层次的读者的需求出发,我们尽量评各类各个层次的好书;评各种各样的坏书;评各种有争议的书。当然,也评其他方面值得一评的书,特别是评拥有大量读者的热点书。由本刊的性质所  相似文献   

8.
今年元月,我们湖南日报开展了为时一个月的“请您评报”活动,每天以64开大小的版面刊登评报表,请读者评论当天的报纸。截至2月底,编辑部共收到六千多名读者寄来的评报表十万五千四百余张,评报信五千余封。参加评报活动的读者人数之多、范围之广,是本报创刊三十七年来所没有过的。据统计,湖南全省十五个地区、自治州、省辖市和九十八个县、市有不少读者参加了这一活动:全国有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的读者也参加了这一活动。从评报读者的年龄构成看:青年占49%,中年占37%,老年占8%,少年占6%。从评报读者的职业构成看:工人占16%,农民占  相似文献   

9.
从1986年下半年《农家信使》报公开发行起,就开展了读者评报,迄今两年半,坚持不断。读者评报,评出了我们办报的方向,评出了编辑、记者的责任制,密切了我们和读者的关系,加深了感情,扩大了我报的发行量。所以,读者夸我们这是办好报的一个“高招”。读者评报是怎么搞起来的? 1986年7月,刚把报纸交到邮局发行时,订户只有六千,虽说这在新办的报纸中,发行数量不算少,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媒体评报一向以专家评报为主。如何充分了解读者对报纸的真实感受?报社的采编方针如何充分结合读者的意见?从2008年起,《海峡导报》通过组织“百名市民评报团”这一福建省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百名市民评报团,让市民参与评报,在实践开门办报,落实为市民服务的办报宗旨方面,以及在都市报的评报方式的改革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  相似文献   

11.
湖北日报老干办根据社党委提出的要注意发挥老新闻工作者的业务专长和群体优势,积极组织他们参加评报活动的要求,组织好对“好新闻”的评报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从1988年7月至今,他们共写出评报稿件272篇,其中48篇被《新闻前哨》、《编通往来》、《业务通报》、《报刊动态》、《读者与评报》、《市场指南报》等采用,64篇被评为报社评报好作品,为进一步深化新闻改革,提高报纸质量,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报设评报员很常见,而企业报则不是很多。除历史上的原因,现实中办报决策者不重视评报工作是个重要因素。而《江苏石油报》长期坚持抓好评报员的工作,报纸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评报员金火生著文认为,设评报员进行评报工作是「报社一项基本建设」,对「提高采编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报纸的整体质量,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金火生在评报工作中有这样的体会:评报员要特别认真。这体现在评报过程中。拿到报纸只要『宏观扫描』在获得比较满意的答案后,接下来的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所读研究生后,笔者开始给华西都市报评报.这基于该报持续多年的一项制度.1999年,华西都市报开始聘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社会科学院新闻所的研究生为其评报.目前,笔者已经写了上百篇报评,有些得到报社的采用.让新闻专业的研究生写报评,一个突出的优点是避免普通读者评报时的肤浅和偏激,也能矫正内部评报过于温和甚至不够客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解放军报第八次读报评报座谈会圆满结束。来自全军和武警部队的18个评报组的19位代表聚集一堂,总结1999年度读报评报。读者信息反馈工作,交流读报评报、读者信息反馈经验。1999年度,各评报组的同志们同往年一样,热心为军报尽义务,积极参与评报,及时反馈读者信息,为办好军报作出了新的贡献,读者信息反馈工作又有了新的发展。概括起来,有“三多”、“三强”的特点。先说说“三多”,即先进典型多了,评报形式多了,批评意见多了。1、先进典型多了。到目前,经过几番调整,我们仍然有20个评报组…  相似文献   

15.
齐进 《今传媒》2003,(4):29
《现代人事》是由陕、青、新、宁四省区人事厅联办的一份政策性、专业性、时效性较强的工作指导类刊物。笔者是通过“读者之友”版块,认识并对该刊产生浓厚兴趣的。 “读者之友”,“读者园地”等相类似的栏目,在报刊上可以经常看到。但多为评报评刊,内容单一,版面小,出刊也不固定,属应时应景式的栏目。《现代人事》的“读者之友”是该刊四个版块之一。每期5-8  相似文献   

16.
1995年10月25日,在云南蒙自军分区召开的“《解放军报》第五次读报评报座谈会”上,当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辑刘书忱对第五次被评为先进评报组的石家庄陆军学院四中队评报组提出重点表扬时,与会代表那充满赞叹、羡慕、鼓励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一名年轻上尉的身上。他,就是《解放军报》优秀评报员、石家庄陆军学院四中队副队长──冯玉平。诚心自荐勇擎评报一杆旗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军官兵对军报宣传的反映,自1990年开始,《解放军报》陆续在全军部队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中设立了20个评报点,石家庄陆军学院四小队评报组应运…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新闻     
工人日报请专家评报4月2日,工人日报约请10多位特约评报专家座谈,对第一季度的工人日报评头论足。工人日报总编辑盛明富等报社领导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工人日报为了不断提高办报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一直比较重视专家、读者和社内的评报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周文华)河北日报为评报员赠订《新闻战线》河北日报为鼓励评报员,提高他们的新闻理论水平,真正把河北日报评报工作搞好,已连续4年为评报员赠订《新闻战线》。一些评报员反映,通过认真阅读《新闻战线》,增加了新闻知识,对提高评报、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袁顺庭)平顶山日报荣获…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安庆报公开发表读者评报稿件,让报纸更好地接受广大读者的监督。安庆报是一张周三刊的地区级小报。从1986年9月起,这家小报开辟了《编读往来》专栏,发表  相似文献   

19.
在湖南日报墙头评报活动中,新添了一位热心人。他,就是省委常委刘正同志。刘正同志分管宣传工作后,于3月4月就写信给报社总编辑,信中说:报社的每日评报,是一种很好的活动。我想作为一个读者参加。今送上一篇评报小感,如认为可以,请列入评报墙,供参考。刘正同志这篇《要善于扩大战果》为题的评报小感指出:今日湖南日报第四版  相似文献   

20.
站在一个普通记如何实现新闻作品价值最大化的角度,我们研读了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评报》(以下简称《评报》)。媒体的总编辑,不可能天天去开会贯彻他的传播思路,不可能天天去向每个记编辑诉说他的灵感,不可能天天去评价每件新闻作品的优劣,更不可能自己天天去四海捉“鳖”。而《评报》则是把这些“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一条途径。我们认为,《评报》具有如下四项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