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斯科建筑学院建校已有五十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学校培养了一万多名专家——约占全国建筑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学校本身则成了苏联建筑教育的教学中心,并对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建筑教育网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莫斯科建筑学院是提高苏联建筑师——教育家、城市规划人员和科研人员专业水平的基地。其毕业生的专业修养和成熟的世界观的高度结合,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相似文献   

2.
前苏联首都莫斯科的建筑已走过了70多年的历程,莫斯科的建筑经历了对现代建筑追求与实验的前卫派时代,斯大林时期的新古典主义倾向时代,七、八十年代的实用主义多元化建筑倾向时代。莫斯科建筑至今已成为区别于欧美建筑而独立存在的世界两大建筑流派的杰出代表之一。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建筑创作亦受到很大影响。近几年莫斯科城新建了不少建筑,其建筑风格五花八门,呈多元化、实用化趋势。 如何看待苏联解体以来六年中莫斯科建筑的发展呢?本刊特邀俄罗斯艺术科学院(前苏联艺术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建筑学院D·O·什维德科夫斯基教授撰文,对近年来莫斯科建筑在转轨与变化中的态势作了小结。认识和研究莫斯科新建筑的发展历程,对正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我国建设事业,也许会引发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莫斯科建筑学院建筑学教育的特点是强调建筑艺术、建筑历史与建筑技术的教育。建筑史、艺术史、城市建设史的教学在莫斯科建筑学院占有很大的比重。本刊特约请学院的建筑与城市历史研究室主任D·O·什维德科夫斯基博士撰文对此进行介绍,以便我国读者更好地了解该院的建筑学教育。  相似文献   

4.
莫斯科建筑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20年成立的“苏俄高等艺术与技术创作室——呼捷玛斯(BXYTEMAC)”,该创作室曾经是与德国鲍豪斯齐名的现代建筑运动发源地,在20年代的现代建筑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所提出的“空间—形体构成”理论在现代建筑的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呼捷玛斯对现代建筑思想的贡献、对现代建筑教育方法、对建筑空间构成理论的发展都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学术财富。莫斯科建筑学院承继了呼捷玛斯许多优秀的教学经验,特别是在建筑空间形体构成的模型化教学方面独树一帜。我们特邀莫斯科建筑学院公共建筑系主任B·A·普利什肯教授撰文进行专论,B·A·普利什肯教授强调模型教学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对我们了解莫斯科建筑学院的教学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开始向新的方向过渡。这种政治、经济,社会的大变革,必然影响到建筑业。俄罗斯今日的城市与建筑发展如何?有哪些新的变化与趋势?首都莫斯科的新建筑情况又怎样呢?应莫斯科建筑学院的邀请,本刊责编在恰逢莫斯科庆祝建城850周年纪念日前夕,带着这些疑问对莫斯科作了短期的访问。 《世界建筑导报》为了把莫斯科新建筑与建筑教育的情况详尽地介绍给广大读者,访俄期间,特邀了多位俄罗斯著名建筑专家和学者为本刊撰文,并邀请留俄博士研究生韩林飞担任客座编辑。经过近半年努力汇编成这本专辑。 如何看待俄罗斯新时期的现代建筑?有两方面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前苏联时期由于经济框架的失衡,过于强化军事工业,在轻工业、食品、商业等方面缺空很大。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由于自由市场经济的强烈作用,首都莫斯科迅速出现了一大批各式各样的商业建筑。莫斯科的商贸活动急剧发展;二是俄罗斯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的信仰危机,官方政府极力支持重建了一大批被毁的宗教建筑,莫斯科市内重修古迹之风甚为强劲。联系这样两个大背景,也许可以使我们大家更好地理解今日的莫斯科新建筑。 在专辑出版发行之际,感谢莫斯科第二建筑设计院为本期杂志提供的宝贵资料,感谢莫斯科建筑学院副校长I·G·烈什瓦院士  相似文献   

6.
《世界建筑导报》1998,(3):40-40
莫斯科建筑学院正式创立于1933年,其前身可追溯到20年代著名的高等艺术与技术创作室BXYTEMAC,更早的历史研究证明,莫斯科建筑学院与沙俄时期的俄罗斯皇家建筑学校也有良好的联系。 莫斯科建筑学院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学术传统、强大的教师阵营和高质素的学生成为俄罗斯建筑学教育领域的学术中心。俄罗斯建筑学博士答辩多是在该校进行的。 1994年该校通过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教学评估,毕业生得到了RIBA的认可,这是前苏联与东欧国家中第一所得到RIBA认可的建筑学院。 学院现有师生2500多人,学生近2000人,外国留学生有100佘名。该学院实行4 2教学体系,即经过4年学习可获得建筑学士学位,学满6年可获得硕士学位。 该校现设和建筑有关的教研组、系达25  相似文献   

7.
苏联人民对中国、对中国的文化和建筑艺术的浓厚兴趣由来已久。我还清楚地记得,在我年轻的时候,在莫斯科建筑学院的图书馆里,大学生们(其中也包括我)面对一幅幅中国建筑画和一篇篇关于中国的游记是怎样地惊叹不已,继而唤起心底对中国这个古老国度的热烈向往的。当时,我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便是关于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这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莫斯科建筑学院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成立于1933年,迄今于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莫斯科建筑学院不仅为俄罗斯培养了数以干计的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同时,也为东欧国家和亚洲的中国、朝鲜、越南等国家培养了许多的建筑设计人才。早在1954年莫斯科建筑学院就接收了第一批中国留学生和研究生,截止1999年1月,共有12名中国大学生,19名博士研究生在莫斯科建筑学院完成学业,分别获建筑师、建筑学博士称号与学位。还有7名中国进修教师、访问学者在莫斯科建筑学院进行过研修。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的消防教育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906年在彼得堡成立的消防技术员培训班。目前,为俄罗斯消防战线培养人才的院校有俄罗斯消防学院、圣彼得堡消防学院、伊万诺夫消防学院、乌拉尔消防学院、沃罗涅什消防技术学校、东西伯利亚学院消防安全系(位于伊尔库茨克市)、罗斯托夫建筑大学、沃罗涅什建筑学院、伏尔加格勒建筑学院、下诺夫哥罗德建筑学院和萨玛拉建筑学院及莫斯科国立建筑大学等。  相似文献   

10.
窦武 《建筑师》2008,(2):103-106
2008年初,跟一位朋友聊了半天,她做了笔记,我再修订了一遍,便作为《杂记》的一则。 问:请您就您曾教授过的建筑历史课程谈一下您个人对建筑教育的看法可以吗?答:建筑学院的教育我十几年不接触了,不好说了。大致的说来,我是觉得建筑历史课学时少。上世纪90年代末我到莫斯科去了一趟,莫斯科建筑学院的建筑史课是年年都有,一直学到毕业。  相似文献   

11.
莫斯科地铁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斯科地铁在满足莫斯科客运交通的同时,其富丽堂皇的建筑、华丽精美的装修更使它成为该市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莫斯科的地铁建筑反映了莫斯科交通建筑的时代历程,研究莫斯科地铁建筑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苏联建筑的发展历史,对我国多个大城市正在兴建的地铁建筑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迎接今年7月21~27日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五次大会,苏联的很多建筑杂志都出了专刊,其中以苏联建筑科学院及苏联建筑师协会的机关刊物“苏联建筑”的专刊内容最丰富。因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1945~1957年间的城市建  相似文献   

13.
苏联土木建筑科学院院士,杰出的建筑师卡罗·谢苗诺维奇·阿拉比扬于今年一月五日在莫斯科病逝了。这固然是苏联建筑界不幸损失了一位具有优秀才能的建筑家,而且也是我们中国建筑工作者们失去了一位诚挚热心的朋友。 在我国,不仅是我们每一个去过莫斯科的中国建筑工作者熟悉这位和蔼而热诚的建筑家,就是广大的中国建筑界在学习苏联建筑经验时,也早已熟悉了他的名字。 几年来,阿拉比扬无数次在他所领导的  相似文献   

14.
访苏点滴     
今年2月11日至3月6日,我们访问了苏联莫斯科。此行是参加母校莫斯科管理学院改为国家管理科学院的命名庆祝活动,并进行学术交流。在苏期间我们也走访了苏联国家建委下属的建筑经济与管理中央科学研究院。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两个单位  相似文献   

15.
纪毅 《中外建筑》2005,(4):88-89
莫斯科建筑设计大学是莫斯科最古老的一所建筑类学院,它具有250多年的历史,在俄罗斯建筑学院中排在首位,在2002年度俄罗斯联邦高教部颁布的"俄罗斯建筑设计类院校排行榜"中,莫斯科建筑设计大学排名第一数十年来,该大学为俄罗斯和独联体各国培养了众多高级建筑专家该院同许多外国的建筑和美术院校均有联系,自1994年起已注册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中,目前正准备加入欧注联盟体系.现在该院共有1600名学员和研究生在学习,其中留学生占5%其中有来目俄罗斯、独联体各国、欧洲、亚注、南美和北美洲的学员.  相似文献   

16.
莫斯科建筑学院有近百年的历史,是苏俄历史上最悠久的建筑学院之一。该校历史最早可源于1794年的沙俄时代,学校曾座落在克林姆林宫中,最后于1865年搬迁到现在的新址——莫斯科市市中心罗斯德斯特温卡大街11号。该校前期曾沿袭巴黎美术学院的建筑教育方式,注重古典建筑教育,将建筑艺术凌驾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之上,藏匿于达官贵人宫殿中。 本世纪初俄罗斯受到西欧工业化的强大冲击,传统学院派的建筑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令该校的建筑教育方向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建筑艺术的服务对象也由少数人转向广大劳  相似文献   

17.
消息     
《建筑师》2016,(3)
正Ⅰ.Ⅰ莫斯科苏联时期建筑遭拆被指"建筑灾难"来源:新华网数百民众近日聚集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座上世纪20年代建造的陈旧建筑附近,谴责开发商拆毁这座地标性建筑以建造豪华公寓的计划。不过,由于这座建筑物并未列为文化遗址而受到法律保护,拆除计划最终如期进行,抗议者将此称为"一场建筑灾难"。这座建筑建于苏联时期,原是一家电话局,高耸的天花板和别具特色的窗口设计具有鲜明的时代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18.
专栏主持: 韩林飞教授,建筑学博士,经济学博士,自然地理学博士后,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莫斯科建筑学院,俄罗斯古建保护修复科学院教授;米兰工业大学客座教授,俄罗斯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分会学术委员;<规划师>、<城市空间设计>及<亚洲建筑与建筑工程杂志>编委,撰写学术专著七部,发表国内外论文四十余篇.  相似文献   

19.
振动砖墙板是建筑工业中一项新的技术成就。它是苏联建筑科学工作者最近研究获得成功的,1959年在莫斯科建成了第一幢五层振动砖墙板的住宅建筑。并编制了“振动砖板房屋设计计算构件制作与安装暂行规范”,目前在苏联各大中城市正大规模地推广应用。 我国的建筑设计、施工与科学研究部门在学习了苏联的这项先进经验后,积极地开展了研究与试制工作,在全国各地先后建成了不少试验性建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四川省建筑设计院等单位,  相似文献   

20.
苏联莫斯科古比雪夫建筑制品研究院展出一种泡沫聚苯乙烯混凝土块,可在民用与工业建筑屋面与天花板隔热的情况下,供多层建筑结构绝热装置之用。该材料系轻质混凝土,以能发泡的泡沫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