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治疗及预后等临床特点,为进行相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8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母乳性黄疸48例(54.54%),感染21例(23.86%),围产因素17例(19.32%),原因不明2例(2.27%).结论:本地区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以母乳性黄疸为主,感染及围产因素占重要地位,针对病因,采取综合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组成、治疗预后等临床特点.结果:47例治愈,治愈率94.27%,感染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因,共29例(占58%),非感染因素17例(占38%),原因不明2例(占4%).结论:本地区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以感染为主,也有围产期因素,母乳性黄疸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137例(43.4%),感染因素89例(28.1%),新生儿溶血病47例(14.9%),原因不明43例(13.6%)。治愈292例,占92.4%,好转24例,占7.6%。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多种,加强围产期保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采用以蓝光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可有效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原因.方法:收集9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及防治措施.结果:母乳性黄疸38例(42.2%),感染因素(包括败血症、吸入性肺炎、羊水污染、胎膜早破因素)18例(20.0%),头皮血肿、产时窒息、颅内出血12例(13.3%),溶血9例(10.0%),肝炎综合征4例(4.4%),呆小病1例(1.1%),不明原因者8例(8.9%).其中母乳性黄疸预后最好,肝炎综合征引起的黄疸预后最差.结论:防治高胆红素血症应注意其病因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77例高胆的病因进行分析,对不同病因引起的高胆采取相应的治疗。结果: 病因依次为感染因素53例次,围生因素24例次,母乳性黄疸11例次,新生儿溶血病3例次。同一高胆患儿可存在2~3种致病因素,多因素发生率为16.88%。预后较好,77例中痊愈64例,好转12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 做好围生期保健对预防新生儿高胆,降低其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60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160例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资料。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感染因素60例(37.5%),母乳性黄疸42例(26.25%),围产因素32例(20.0%),原因不明16例(10%),其它因素8例(5.0%)。结论: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正确指导母乳喂养,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胎儿缺氧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针对22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经光疗、口服药物、静滴白蛋白等综合治疗,223例治愈,治愈率为97.8%。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生因素135例(占59.2%),感染因素48例(占21.1%),溶血13例(5.7%),原因不明32例(14.0%)。结论围生因素逐渐成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发病因素,应加以重视和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控制并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方法对钟祥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至10月产科出生资料完整的16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的病因、治疗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67例(40.12%),感染因素40例(23.95%),母乳性黄疸36例(21.56%),溶血因素23例(13.77),其他1例(0.60%).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围产因素占首位,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积极处理孕期疾病,加强围产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因、治疗及预后,以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治水平。②方法对9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本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别为:母乳性黄疸35例(38.9%),感染24例(26.7%),ABO溶血14例(15.6%),围生期因素10例(11.1%),其它及不明原因7例(7.7%);共治愈76例(84.4%),好转9例(10.0%),未愈5例(5.1%)。④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众多,治疗方法及预后也存在很大差异。加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诊断,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尽可能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其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状的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 所选60例患儿经过治疗,58例获得治愈,治愈率达96.6%,另2例应家长要求转院治疗.形成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围产因素18例,占总数的30.0%;母乳性黄疸27例,占总数的45.0%;感染因素8例占总数的13.3%;溶血因素5例,占总数的8.3%;其他2例,占总数的3.3%,在上述病因中,母乳性黄疸因素和围产因素占较大比例.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治愈且预后良好,应重视新生儿护理和围产期护理工作,密切观注新生儿是否出现黄疸等异常症状,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以提高防治水平。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科住院的1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72例(42.86%),感染因素50例(29.76%),母乳性黄疸28例(16.67%),新生儿溶血病10例(5.95%),原因不明8例(4.76%)。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防治新生儿感染,正确指导母乳喂养,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措施。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是防治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针对性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16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病因进行分析,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密切观察,同时给予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169例高胆红素血症中,感染因素94例,围生因素34例,母乳性黄疸35例,不明原因3例,新生儿ABO溶血症3例.单因素致病109例,多因素(感染+围生因素)致病60例.所有病例全部治愈.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复杂,注重围生期保健,减少产科异常及母婴感染机会、给予抚触等综合护理干预是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杨璇  唐军 《西部医学》2012,24(12):2308-2309,2312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为新生儿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收治住院的90例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病例中男女比例为2∶1,早期新生儿占71%,首要病因是溶血因素(35%),其次依次为感染(18%)、母乳性黄疸(17%)、原因不明(17%)、围产因素(13%),合并胆红素脑病者17例(18.9%)。结论新生儿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在早期新生儿中发生率高,新生儿溶血病是首要的高危因素,易发生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损伤及后遗症。故应加强对早期新生儿黄疸的监测,及时干预,减少发展至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影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针对在产科母婴同室中出现的15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经抗感染、蓝光、口服药物、使用免疫球蛋白等综合治疗,158例治愈,治愈率100%,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是感染因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ABO溶血,头皮血肿,不明原因:61例。结论感染因素逐渐成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发病因素,应加以重视和预防。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晓谦  蒋晓梅 《当代医学》2011,17(19):115-115,138
目的 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并早期干预,以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方法 对39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围产因素占第一位207例(53%),第二位是感染因素75例(19.2%),第三位是G-6PD缺乏症(12.3%),第四位是ABO溶血病(9.7%),母乳性黄疸和...  相似文献   

16.
朱冰 《浙江医学》1990,12(2):14-16
1988年9月至1989年2月收治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高胆)306例,占同期新生儿住院总人数的19.57%.高胆的病因以围生因素居首位,其次为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提示新生儿高胆的发生与围生因素关系密切.本组采用以光疗为主的综合疗法,对中度以上黄疸强调持续照射,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詹峰  熊言佳  钟冲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8):45-45,50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及治疗。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7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7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围产因素84例(47.5%),感染因素57例(32.2%),母乳性黄疸19例(10.7%),溶血4例(2.3%),颅内出血4例(2.3%),不明原因9例(5.0%)。治愈78例,好转99例。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防止产前、产时及产后各种高危因素的发生,预防新生儿感染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41例高胆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高胆发病率男多于女,感染因素为病因首位,其次是围生因素。新生儿摄入不足是导致高胆不可忽视的因素,光疗有效而安全。结论 病因及原发病的治疗至关重要,消除高危因素是降低高胆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可提早实施光疗。  相似文献   

19.
王玉 《吉林医学》2012,33(18):3949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显示引发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因素为早产占13.75%,肺炎占12.5%,败血症占8.75%,血型不合溶血占11.25%。治愈66例,占82.5%,有效11例,占13.75%,无效3例,占3.7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多种,治疗方法及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加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达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其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病因及相关因素,为防治新生儿高胆提供参考。方法对145例高胆患者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高胆发病率男多于女,病因以围生因素为首,其次是感染。新生儿摄入不足是导致高胆不可忽视的因素,光疗有效而安全。结论病因及原发病的治疗至关重要,消除高危因素是降低高胆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提早实施光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