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目的 观察亚砷酸(As2O3)、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 8例APL患儿采用ATRA及柔红霉素(DNR)联合进行诱导、巩固及维持治疗,并定期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 完全缓解(CR)率为87.5%,达CR中位时间为26 d,并于巩固治疗期间采用As2O3与ATRA及蒽环类药物交替进行,并予以维持治疗,总疗程为3.5年.目前1例已停药,6例处于维持治疗阶段.7例患儿每3个月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均为(-),仅1例患儿未达CR死亡.结论 As2O3与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APL的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亚砷酸(As2O3)、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 8例APL患儿采用ATRA及柔红霉素(DNR)联合进行诱导、巩固及维持治疗,并定期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 完全缓解(CR)率为87.5%,达CR中位时间为26 d,并于巩固治疗期间采用As2O3与ATRA及蒽环类药物交替进行,并予以维持治疗,总疗程为3.5年.目前1例已停药,6例处于维持治疗阶段.7例患儿每3个月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均为(-),仅1例患儿未达CR死亡.结论 As2O3与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APL的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亚砷酸(As2O3)、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 8例APL患儿采用ATRA及柔红霉素(DNR)联合进行诱导、巩固及维持治疗,并定期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 完全缓解(CR)率为87.5%,达CR中位时间为26 d,并于巩固治疗期间采用As2O3与ATRA及蒽环类药物交替进行,并予以维持治疗,总疗程为3.5年.目前1例已停药,6例处于维持治疗阶段.7例患儿每3个月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均为(-),仅1例患儿未达CR死亡.结论 As2O3与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APL的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亚砷酸(As2O3)、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 8例APL患儿采用ATRA及柔红霉素(DNR)联合进行诱导、巩固及维持治疗,并定期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 完全缓解(CR)率为87.5%,达CR中位时间为26 d,并于巩固治疗期间采用As2O3与ATRA及蒽环类药物交替进行,并予以维持治疗,总疗程为3.5年.目前1例已停药,6例处于维持治疗阶段.7例患儿每3个月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均为(-),仅1例患儿未达CR死亡.结论 As2O3与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APL的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亚砷酸(As2O3)、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 8例APL患儿采用ATRA及柔红霉素(DNR)联合进行诱导、巩固及维持治疗,并定期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 完全缓解(CR)率为87.5%,达CR中位时间为26 d,并于巩固治疗期间采用As2O3与ATRA及蒽环类药物交替进行,并予以维持治疗,总疗程为3.5年.目前1例已停药,6例处于维持治疗阶段.7例患儿每3个月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均为(-),仅1例患儿未达CR死亡.结论 As2O3与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APL的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亚砷酸(As2O3)、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 8例APL患儿采用ATRA及柔红霉素(DNR)联合进行诱导、巩固及维持治疗,并定期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 完全缓解(CR)率为87.5%,达CR中位时间为26 d,并于巩固治疗期间采用As2O3与ATRA及蒽环类药物交替进行,并予以维持治疗,总疗程为3.5年.目前1例已停药,6例处于维持治疗阶段.7例患儿每3个月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均为(-),仅1例患儿未达CR死亡.结论 As2O3与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APL的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亚砷酸(As2O3)、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 8例APL患儿采用ATRA及柔红霉素(DNR)联合进行诱导、巩固及维持治疗,并定期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 完全缓解(CR)率为87.5%,达CR中位时间为26 d,并于巩固治疗期间采用As2O3与ATRA及蒽环类药物交替进行,并予以维持治疗,总疗程为3.5年.目前1例已停药,6例处于维持治疗阶段.7例患儿每3个月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均为(-),仅1例患儿未达CR死亡.结论 As2O3与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APL的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亚砷酸(As2O3)、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 8例APL患儿采用ATRA及柔红霉素(DNR)联合进行诱导、巩固及维持治疗,并定期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 完全缓解(CR)率为87.5%,达CR中位时间为26 d,并于巩固治疗期间采用As2O3与ATRA及蒽环类药物交替进行,并予以维持治疗,总疗程为3.5年.目前1例已停药,6例处于维持治疗阶段.7例患儿每3个月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均为(-),仅1例患儿未达CR死亡.结论 As2O3与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APL的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亚砷酸(As2O3)、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 8例APL患儿采用ATRA及柔红霉素(DNR)联合进行诱导、巩固及维持治疗,并定期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 完全缓解(CR)率为87.5 %,达CR中位时间为26 d,并于巩固治疗期间采用As2O3与ATRA及蒽环类药物交替进行,并予以维持治疗,总疗程为3.5年。目前1例已停药,6例处于维持治疗阶段。7例患儿每3个月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均为(-),仅1例患儿未达CR死亡。结论 As2O3与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APL的疗效较满意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蒽环类药物(ATC)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4例初发APL患者均符合FAB分型诊断标准,其中25例行荧光原位免疫杂交(FISH)检查PML-RARα融合基因均为阳性。均以ATRA+As2O3双诱导,白细胞>15×109/L时,加用ATC,达完全缓解(CR)后,每月以ATC联合阿糖胞苷(Ara-C)化疗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继以ATC联合化疗、ATRA、As2O3序贯。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44例APL患者,早期死亡1例(诱导治疗1周死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并颅内出血),43例达CR,CR率97.73 %,获得CR的时间(27.3±5.2)d,43例目前均持续CR,25例初诊时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者,巩固化疗结束时均转为阴性,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ATRA与 As2O3联合ATC治疗APL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曾昭宇  周箭  陈果 《癌症进展》2018,16(7):854-857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VAD化疗方案(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用于首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首诊AP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As2O3+ATRA联合VAD化疗方案)和对照组(As2O3+ATRA治疗方案),每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早期病死率、诱导阶段完全缓解(CR)率、达到CR的时间、凝血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受体α(PML-RARα)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3年总生存率、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早期病死率、CR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达到CR的时间、凝血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ML-RARα转阴率、总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2O3+ATRA联合VAD化疗方案用于首诊APL患者的安全性高,可以缩短达到CR的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全反式维A酸(ATRA)双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近期疗效及化疗序贯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方法 对51例APL患者应用As2O3联合ATRA双诱导治疗;对其中47例CR患者采用DA,HA,MDAra-C,As2O3序贯巩固治疗。结果 51例APL患者47例获CR,CR率92.2 %。47例CR患者中,42例生存至今,生存时间8 ~ 8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41.2个月。 结论 As2O3联合ATRA诱导治疗APL完全缓解率高,毒副作用小,结合化疗及As2O3序贯治疗,复发率低,长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 ATRA )联合三氧化二砷( As2O3)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ATRA 联合As2O3治疗初发 APL患儿16例。治疗方案:ATRA 25 mg·m-2·d-1,分2~3次口服,As2O3 0.16 mg·kg-1·d-1,加入生理盐水或50 g/L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持续 4~6 h,1次/d。结果 14 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CR率87.5 %,CR时间短,没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ATRA联合As2O3治疗儿童APL能获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完全缓解(CR)后治疗效果及复方青黛片的毒副作用.方法 27例APL患者采用DA→HA→MA方案序贯化疗,CR后给予化疗→全反式维甲酸(ATRA)→复方青黛片→化疗序贯交替治疗.定期复查骨髓象及PML-RARα融合基因以监测微量残留白血病,并观察复方青黛片的毒副作用.结果 27例患者CR后,23例持续CR(CCR),CCR时间为4~106个月,CCR中位时间26个月.4例因中途停止治疗而复发,复发率14.8%.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脑膜白血病.27例中,22例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占81%,达到转阴时间11~34个月,中位转阴时间19个月.复方青黛片毒副作用:食欲不振48%(13/27),腹胀、腹痛52%(14/27),腹泻11%(3/27),恶心、呕吐14.8%(4/27),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升高18.5%(5/27);心电图异常11%(3/27),血象降低14.8%(4/27),色素沉着7%(2/27),皮肤瘙痒11%(3/27).结论 化疗→ATRA→复方青黛片→化疗序贯交替治疗CR后的APL患者,CCR时间长.复方青黛片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毒副作用轻微,患者能够耐受,在APL患者CR后巩固治疗中,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完全缓解(CR)后治疗效果及复方青黛片的毒副作用.方法 27例APL患者采用DA→HA→MA方案序贯化疗,CR后给予化疗→全反式维甲酸(ATRA)→复方青黛片→化疗序贯交替治疗.定期复查骨髓象及PML-RARα融合基因以监测微量残留白血病,并观察复方青黛片的毒副作用.结果 27例患者CR后,23例持续CR(CCR),CCR时间为4~106个月,CCR中位时间26个月.4例因中途停止治疗而复发,复发率14.8%.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脑膜白血病.27例中,22例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占81%,达到转阴时间11~34个月,中位转阴时间19个月.复方青黛片毒副作用:食欲不振48%(13/27),腹胀、腹痛52%(14/27),腹泻11%(3/27),恶心、呕吐14.8%(4/27),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升高18.5%(5/27);心电图异常11%(3/27),血象降低14.8%(4/27),色素沉着7%(2/27),皮肤瘙痒11%(3/27).结论 化疗→ATRA→复方青黛片→化疗序贯交替治疗CR后的APL患者,CCR时间长.复方青黛片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毒副作用轻微,患者能够耐受,在APL患者CR后巩固治疗中,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完全缓解(CR)后治疗效果及复方青黛片的毒副作用.方法 27例APL患者采用DA→HA→MA方案序贯化疗,CR后给予化疗→全反式维甲酸(ATRA)→复方青黛片→化疗序贯交替治疗.定期复查骨髓象及PML-RARα融合基因以监测微量残留白血病,并观察复方青黛片的毒副作用.结果 27例患者CR后,23例持续CR(CCR),CCR时间为4~106个月,CCR中位时间26个月.4例因中途停止治疗而复发,复发率14.8%.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脑膜白血病.27例中,22例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占81%,达到转阴时间11~34个月,中位转阴时间19个月.复方青黛片毒副作用:食欲不振48%(13/27),腹胀、腹痛52%(14/27),腹泻11%(3/27),恶心、呕吐14.8%(4/27),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升高18.5%(5/27);心电图异常11%(3/27),血象降低14.8%(4/27),色素沉着7%(2/27),皮肤瘙痒11%(3/27).结论 化疗→ATRA→复方青黛片→化疗序贯交替治疗CR后的APL患者,CCR时间长.复方青黛片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毒副作用轻微,患者能够耐受,在APL患者CR后巩固治疗中,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完全缓解(CR)后治疗效果及复方青黛片的毒副作用.方法 27例APL患者采用DA→HA→MA方案序贯化疗,CR后给予化疗→全反式维甲酸(ATRA)→复方青黛片→化疗序贯交替治疗.定期复查骨髓象及PML-RARα融合基因以监测微量残留白血病,并观察复方青黛片的毒副作用.结果 27例患者CR后,23例持续CR(CCR),CCR时间为4~106个月,CCR中位时间26个月.4例因中途停止治疗而复发,复发率14.8%.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脑膜白血病.27例中,22例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占81%,达到转阴时间11~34个月,中位转阴时间19个月.复方青黛片毒副作用:食欲不振48%(13/27),腹胀、腹痛52%(14/27),腹泻11%(3/27),恶心、呕吐14.8%(4/27),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升高18.5%(5/27);心电图异常11%(3/27),血象降低14.8%(4/27),色素沉着7%(2/27),皮肤瘙痒11%(3/27).结论 化疗→ATRA→复方青黛片→化疗序贯交替治疗CR后的APL患者,CCR时间长.复方青黛片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毒副作用轻微,患者能够耐受,在APL患者CR后巩固治疗中,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完全缓解(CR)后治疗效果及复方青黛片的毒副作用.方法 27例APL患者采用DA→HA→MA方案序贯化疗,CR后给予化疗→全反式维甲酸(ATRA)→复方青黛片→化疗序贯交替治疗.定期复查骨髓象及PML-RARα融合基因以监测微量残留白血病,并观察复方青黛片的毒副作用.结果 27例患者CR后,23例持续CR(CCR),CCR时间为4~106个月,CCR中位时间26个月.4例因中途停止治疗而复发,复发率14.8%.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脑膜白血病.27例中,22例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占81%,达到转阴时间11~34个月,中位转阴时间19个月.复方青黛片毒副作用:食欲不振48%(13/27),腹胀、腹痛52%(14/27),腹泻11%(3/27),恶心、呕吐14.8%(4/27),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升高18.5%(5/27);心电图异常11%(3/27),血象降低14.8%(4/27),色素沉着7%(2/27),皮肤瘙痒11%(3/27).结论 化疗→ATRA→复方青黛片→化疗序贯交替治疗CR后的APL患者,CCR时间长.复方青黛片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毒副作用轻微,患者能够耐受,在APL患者CR后巩固治疗中,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完全缓解(CR)后治疗效果及复方青黛片的毒副作用.方法 27例APL患者采用DA→HA→MA方案序贯化疗,CR后给予化疗→全反式维甲酸(ATRA)→复方青黛片→化疗序贯交替治疗.定期复查骨髓象及PML-RARα融合基因以监测微量残留白血病,并观察复方青黛片的毒副作用.结果 27例患者CR后,23例持续CR(CCR),CCR时间为4~106个月,CCR中位时间26个月.4例因中途停止治疗而复发,复发率14.8%.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脑膜白血病.27例中,22例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占81%,达到转阴时间11~34个月,中位转阴时间19个月.复方青黛片毒副作用:食欲不振48%(13/27),腹胀、腹痛52%(14/27),腹泻11%(3/27),恶心、呕吐14.8%(4/27),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升高18.5%(5/27);心电图异常11%(3/27),血象降低14.8%(4/27),色素沉着7%(2/27),皮肤瘙痒11%(3/27).结论 化疗→ATRA→复方青黛片→化疗序贯交替治疗CR后的APL患者,CCR时间长.复方青黛片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毒副作用轻微,患者能够耐受,在APL患者CR后巩固治疗中,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完全缓解(CR)后治疗效果及复方青黛片的毒副作用.方法 27例APL患者采用DA→HA→MA方案序贯化疗,CR后给予化疗→全反式维甲酸(ATRA)→复方青黛片→化疗序贯交替治疗.定期复查骨髓象及PML-RARα融合基因以监测微量残留白血病,并观察复方青黛片的毒副作用.结果 27例患者CR后,23例持续CR(CCR),CCR时间为4~106个月,CCR中位时间26个月.4例因中途停止治疗而复发,复发率14.8%.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脑膜白血病.27例中,22例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占81%,达到转阴时间11~34个月,中位转阴时间19个月.复方青黛片毒副作用:食欲不振48%(13/27),腹胀、腹痛52%(14/27),腹泻11%(3/27),恶心、呕吐14.8%(4/27),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升高18.5%(5/27);心电图异常11%(3/27),血象降低14.8%(4/27),色素沉着7%(2/27),皮肤瘙痒11%(3/27).结论 化疗→ATRA→复方青黛片→化疗序贯交替治疗CR后的APL患者,CCR时间长.复方青黛片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毒副作用轻微,患者能够耐受,在APL患者CR后巩固治疗中,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