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白虎清解汤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140例符合流感诊断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70例和西药对照组70例。中药治疗组给予白虎清解汤口服,每日1剂,水煎服2次;西药对照组给予退热、解痛、抗病毒等对症治疗。结果:中药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8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较西药对照组可以更加迅速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且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白虎清解汤治疗流感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中医组20例,用清痹汤中药组方为主进行治疗;西医组20例,常规用雷公藤片治疗;中西医结合组20例,清痹汤中药组方加小剂量雷公藤片治疗;疗程4~65个月。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0%,西医组总有效率为85.71%,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6.67%,中西医结合组疗效分别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5)。结论:清痹汤能有效改善活动期RA患者的症状(如关节疼痛肿胀数目,血沉、C反应蛋白等),增强抗炎镇痛、缓解病情的作用,不良反应未见增加,具有增效减毒作用,说明对活动期的RA患者可以作为一种用药的模式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艳茹 《包头医学》2010,34(3):153-153
目的: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的问题和安全性。方法: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痰热清与西咪替丁注射液各抽2豪升直接混合,发现混合液立即为白色混浊液。结论:在临床使用中注意配伍禁忌,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常规西医降糖药联合中药清尿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100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西医降糖药联合中药清尿汤治疗和常规西医降糖药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其疗效。结果:常规西医降糖药联合中药清尿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单纯常规西医降糖药治疗的总有效率64.00%,治疗后BUN、UA、Cr逐渐恢复好转,肾功能不断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医降糖药联合中药清尿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效果明显,是一种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观察中药清精汤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的效果。方法:针对我医院从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60例男性免疫性不育患者,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中药清精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中,试验组患者临床效果要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男性免疫性不育患者治疗中,采用中药清精汤治疗方法,较常规临床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疗效,不仅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护理疗效,还可以使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提高患者的生育能力,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肠胃清胶囊治疗慢性胃炎6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肠胃清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采用自身前后对比的方法,对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从中医两个方面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肠胃清胶囊对慢性胃炎的症状、体征有明显疗效,对胃黏膜镜下病变及组织学变化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肠胃清胶囊对偏热偏实型慢性胃炎具有明显疗效。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毒性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脑动脉硬化患者采用2种中药制剂舒血宁注射液及养血清脑颗粒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66例患者病情均得到缓解,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效果优于养血清脑颗粒。结论:以银杏叶为主要成分的舒血宁注射液是一种有效防治脑动脉硬化的药物,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化瘀清炎方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我院TCRP术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地屈孕酮片口服治疗)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化瘀清炎方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各30例,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性激素水平、IL-6及TNF-α水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并于治疗6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息肉复发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性激素水平、IL-6、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息肉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化瘀清炎方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能够有效改善TCRP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炎症状态,调节患者的性激素水平,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息肉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挑刺按摩配合中药调理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挑刺清疮和中药按摩配合中药调理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方法 215例寻常痤疮随机分两组,治疗组(117例)挑刺清疮和中药按摩配合中药调理;对照组(98例)中药调理。结果经8周治疗两组均有效,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挑刺清疮和中药按摩配合中药调理治疗寻常痤疮见效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清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NASH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口服中药清脂汤煎剂,对照组服用甘利欣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肝功能及血脂、B超影像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6%,对照组为68.6%,在ALT、AST下降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症状、血脂、B超影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0.05及〈0.01)。结论:中药清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确切疗效,能改善患者肝功能,改善脂质代谢,改善B超影像,降低血脂,明显强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肠炎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研究进展.方法:总结、归纳和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结果:放射性肠炎是腹腔、盆腔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中医药治疗主要包括中药内治法和中药外治法.中药内治法有清热燥湿祛邪;益气健脾、补肾扶正兼清热;调和肝脾.中药外治法主要是灌肠.结论:中医药在放射性肠炎的治疗上有其优势,临床应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究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相关文献,筛选并建立数据库,进行方剂分析,挖掘出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组方规律,并得出新处方。[结果]筛选出196首方剂,包含168味中药,分析得出高频次的药物为茯苓、当归、枸杞子、白术、丹参等,药物分类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等为主。得出34个常用药对,23组含有隐性规律的3味中药核心组合,4个新方组合。[结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病因病机以肝、脾、肾3脏为本虚,痰、湿、热、瘀为标实。治则治法以补益肝肾、健脾益气、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13.
总结年莉教授运用"利水调脏中医疗法"治疗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年莉教授认为尿道综合征的病位在尿道,核心病机是五脏失调,湿邪阻滞,水道不利。其中湿邪阻滞,水道不利是标,而五脏失调是发病的重要内因。五脏失调包括肝郁气滞、脾虚夹湿、肾虚不固、心热移肠、肺痿虚冷。五脏功能失调,气机运行不利,以及疾病迁延日久导致气滞血瘀,皆可使湿邪阻滞,水道不利而致病。"利水调脏中医疗法"是通过采用"利水调脏方药内服"与"利水调脏针法"相结合,通利水道,调节内脏的扶正通利之法,使水道通利而不伤正气,内脏调畅而不助湿邪,通过年莉教授数十年的临床经验证明,"利水调脏中医疗法"对尿道综合征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文章总结年莉教授运用"年氏三联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头面带状疱疹的临证经验,年教授认为头面带状疱疹的病机是湿、热、火毒客于经络,气滞血瘀,阻遏经络而致病,分为肝经郁热型、脾虚湿蕴型、痰瘀阻络型,"年氏三联中医综合疗法"通过中药内服结合针刺外用可清热祛湿、化痰通络;局部中药湿敷,可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保护创面,促进愈合,多年临床经验证明,"年氏三联中医综合疗法"对患有头面带状疱疹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浙派中医徐荣斋先生治疗带下病的经验。[方法]通过研读徐荣斋先生著作及相关文献,收集医案,分析徐荣斋先生对带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其辨证论治经验,并分析典型案例加以佐证。[结果]徐荣斋先生认为带下病属湿邪为病,与脾肝肾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辨治强调五脏并重,四诊合参,常以"五色带下"为纲,以带下的色、质、味分虚实,虚证多由五脏不足、无力固摄带脉而致,实证则以肝热、湿热下注或湿毒外感为因。其次,辨治以肝脾为要,常用血肉有情之品补奇经,善佐风药,并内服与外治相结合。验案中患者为脾虚湿滞型带下病,治以健脾益气、升阳化湿,在完带汤的基础上,升提与收敛并用,疗效显著。[结论]徐老辨治带下病以"五色带下"为纲,条分缕析,用药上注重血肉有情之品、风药以及外用药的应用,其经验颇具特色,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国医大师夏桂成从医经验丰富,学术思想独具特色,其临证经验与学术思想对当下临床不孕症治疗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强调以补肾调周之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以肾阳虚为主,主张补肾助阳,少数阴虚者,亦有兼夹郁火、血瘀、痰湿等病理因素;盆腔或输卵管炎性不孕多为瘀滞,兼夹湿热、寒湿、脾肾两虚,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补益脾肾等法治疗;免疫性不孕以肝肾阴虚为主,治以补益肝肾,滋阴降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中药外治皮炎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融理、法、方、药为一体进行阐述。结果:清热凉血、泻火解毒、祛湿敛疮、养血润燥等中药外治激素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疗效显著。结论:中药外治皮炎直达病所,起效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中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属"胃脘痛""痞满"等范畴,病位在胃,与脾、肝二脏关系密切,辨证可分为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和寒热错杂证等。常用益气健脾、疏肝和胃、清热化湿、辛开苦降等法治疗,根据个体实际情况选方用药。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治疗中,常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采用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等胃肠促动力药或奥美拉唑等胃酸抑制剂及其他常规治疗的西药与中药联合治疗。结果表明,联合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目前,临床研究中缺乏对中医辨证分型、中西药的选用及疗效评价的统一标准,故应规范辨证分型及药物选用、统一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滋肾养肝、化痰消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提出“肝肾亏虚,痰瘀阻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机病证,病在血脉,根在脏腑,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主在肝肾亏虚,阴虚多见,而涉及心,脾,标实主在痰瘀痹阻,痰浊为重,且常见痰与风,火湿相兼,瘀常与气,热,寒杂呈,本虚基于乙癸同源,多以肾之阴精亏少为先导,标实与痰瘀相关,多由津凝为痰而致血涩成瘀,本虚与标实既有个体的主次差异,又有因果消长变化,治疗当以滋肾养肝,化痰消瘀为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20.
从病名、病因病机、治疗三个方面梳理血瘤病的学术源流。血瘤病最早载于《外台秘要》,唐代以后,亦有医家将此病命名为胎瘤、红丝瘤。心火妄动、肝火燔灼、肾伏虚火、气滞血瘀是本病常见病机,病涉心、肝、肾及气机;中医治疗本病多用内服与外敷相结合,因本病若用外科手术,处理不当多可致血流不止而成危证。内治法有:软坚散结,益肾养阴,补养气血和清心凉肝。外治法有外敷、针灸、手术等相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