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井间地震约束下的高分辨率波阻抗反演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井间地震资料频带信息丰富、分辨率高,能够衔接地面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在频带较窄的地面地震资料反演中充分利用井间地震资料的宽频带特征,可以克服常规地震资料反演存在的多解性强和分辨率不高的问题。在基于柯西分布建立地震资料稀疏脉冲反演方法的基础上,引入高频信息丰富的井间地震资料作为反演约束条件,建立井间地震约束下的地面地震高分辨率波阻抗反演目标函数,实现对目标函数的有效求解。实际资料处理表明,井间地震约束下的地面地震波阻抗反演结果与测井曲线吻合较好,并且在保持测井约束反演结果整体特征的基础上提高了反演分辨率,更好地刻画了储层细节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识别薄储层、微幅构造和小断层等小尺度地质体,支撑油藏开发区精细油藏描述,本文基于GeoEast处理系统,研究了表层吸收补偿、井控真振幅恢复、井控Q补偿、井控速度建模和OVT(Offset Vector Tile)域处理等技术,提高了地震资料成像精度。辽河油田曙一区地震资料处理效果表明:成果剖面地震反射层次清晰、层间信息丰富、断层成像清楚、地质现象真实可靠,目的层段地震资料主频提高10Hz左右,提高了开发地震资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 ,井约束地震反演常用于预测油、气层的分布范围和含油、气饱和度或储集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地质参数 ,但是油、气层反映在测井与地震资料上的信息差异 ,却使得反演结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文中分析了含油、气对地层性质的影响和油、气层在地震和测井资料上产生信息差异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在地震有井约束反演前 ,必须要根据其反演目的决定对测井资料进行油气信息补偿与消除 ,并从非理想气体定律和Richard公式出发 ,给出了对密度测井和声波测井的油气信息补偿与消除的方法。应用实例显示了油气信息补偿前、后井约束地震反演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井约束地震反演常用于预测油、气层的分布范围和含油、气饱和度或储集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地质参数,但是油、气层反映在测井与地震资料上的信息差异,却使得反演结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中分析了含油、气对地层性质的影响和油、气层在地震和测井资料上产生信息差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在地震有井约束反演前,必须要根据其反演目的决定对测井资料进行油气信息补偿与消除,并从非理想气体定律和Richard公式出发,给出了对密度测井和声波测井的油气信息补偿与消除的方法。应用实例显示了油气信息补偿前、后井约束地震反演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5.
零偏或非零偏VSP测井资料具有在表层低降速带下激发和接收,以及地震波在地层中单程传播的特点,它极大地减少了表层低降速带的吸收、地震波在传播路径中的衰减以及地表各种噪音干扰对有效信号的能量和频率的影响。与地面地震采集资料相比,具有更强能量和更宽的频率成分。因此,综合利用微测井、VSP资料和地面地震资料,对地震波在不同埋深目的层中传播时的振幅和频率进行准确分析和研究,以确定地震采集中能获得的最高频率,这样能更合理地指导野外地震采集试验及评价试验资料效果。  相似文献   

6.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解决地质问题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文首先从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地震反演解决地质问题的本质;然后从基础资料的品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方法及反演参数的选择,地层格架模型建立和外推控制三个方面,分析、探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最后认为,测井约束地震反演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并提出了提高测井约束地震反演解决地质问题能力应重视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7.
提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技术在准噶尔盆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噶尔盆地中部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复杂。油气藏类型主要为低幅度构造控制下的岩性油气藏.用常规地震勘探资料圈定此类油气藏不能得到很好的地质效果.而提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及相关的解释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利用模型正演对研究区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进行了探讨;然后.利用提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层位标定和精细构造解释;最后,综合应用地震属性分析、谱分解、测井约束反演等技术进行了岩性圈闭的识别与描述。研究结果得到了钻井的证实。  相似文献   

8.
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基于地层吸收补偿的传统方法大多数偏于解决中、深层地层的吸收衰减问题,没有考虑速度、厚度变化剧烈的近地表吸收衰减作用,因此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近地表模型的确定性定量补偿方法,该方法基于地表一致性原理,引入表层相对衰减系数的概念,在共炮检域迭代计算相对衰减系数,结合表层旅行时求表层相对品质因子Q,由实测的绝对Q约束标定相对Q,建立表层Q模型,然后实现稳定的表层Q时空变补偿。经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验证,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目前在多个地区实际资料应用取得了实质性效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测井约束反演技术辨别气层与煤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测井约束反演是一种基于模型的反演方法,它以测井资料丰富的高频信息和完整的低频成分补充地震资料有限带宽的不足,用已知地质和测井资料为约束条件,推算出高分辨率的地层波阻抗资料,为储层深度、厚度、物性等描述提供依据。反演结果的精度除依赖于研究目标的地质背景、钻井数量、井位分布以及地震资料的品质外,还取决于处理和解释工作的精细程度。从陆良盆地实际资料反演效果来看,在亮点剖面上反映明显的气层,在测井约束反演剖面上依然反应明显;而在地震剖面上也呈亮点特征的煤层,在测井约束反演剖面上则基本没有变化,提高了气藏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李建华  耿辉  余杰  侯成福  蒋格平 《石油仪器》2009,23(5):48-50,54
大地滤波作用引起地震波振幅和频率的吸收衰减,反Q滤波技术就是针对大地滤波作用对地震数据进行的补偿处理,从而校正地震子波相位的拉伸、补偿地震波振幅和频率的损失。文章讨论的反Q滤波技术是以Futterman数学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从浅到深分时窗的方式对地震数据进行Q值扫描,同时应用研究区重点井位的测井数据对每一次的扫描结果进行约束和评价。由于反Q滤波对振幅补偿会导致高频噪音的增强,降低信噪比,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仅对相位进行补偿处理。从QMQ地区地震资料的应用效果来看,反Q滤波处理后的地震数据更好的满足了反褶积处理的前提条件,改善了地震剖面的成像质量,并使处理结果与测井数据有相当好的可对比性。  相似文献   

11.
显微组分荧光机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分子轨道理论并引入能带理论,从分子统计学角度,提出了显微组分的荧光机理。指出分子游离相内生荧团与生荧团之间的能量转换效率,及生荧团与大分子网络相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决定了显微组分的荧光性质;显微组分荧光变异机理则受3个因素的制约,即温度效应,光氧化效应及“游离”效应。进而从显微组分荧光机理出发,对吐哈盆地煤成烃显微组分生油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基质镜质体、木栓质体和角质体是吐哈盆地煤成烃主要贡献组分  相似文献   

12.
合肥盆地重磁资料处理及重磁震联合反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肥盆地自1958年开始历经3次区域普查,近年来胜利油田又加大了对该盆地的投资力度,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地震、非地震勘探——覆盖全盆地的高精度重磁、化探及纵横贯穿全区的8km×8km二维地震测网与8条电法剖面。作者针对该盆地的勘探现状,利用丰富的重磁电资料,打破以往常规处理的模式,重点进行了重磁资料的目标处理,快速准确地提取了该区区域构造、局部构造及断裂的重磁异常信息和电性特征,并绘制了相关图件,为合肥盆地的油气综合评价提供了可靠而翔实的依据,并总结归纳了一套适合新区勘探的重磁处理新思路;同时,针对合肥盆地物性数据欠缺但物探资料丰富的特点,创立了不依赖物性参数的统计推断反演方法,综合全区31条地震测线资料和全区重磁数据建立起统计关系式,反演计算出其印支面埋藏深度,成功地绘制了重磁震联合反演印支面构造图,细致刻画了地震测网未涉及区域的构造分布形态;另外,应用LCT软件对HF-700、HF-340进行了重磁电震的联合解释,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3.
页眉和页脚在WORD中使用不少,很好地正确设置可以使文章增色,本文就如何设置页眉和页脚中的文字、图形、页码及其奇偶页页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对办公自动化水平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莺歌海盆地北部斜坡带油气苗分布与油气勘探前景剖析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莺歌海盆地北部斜坡带具有多种油气勘探领域和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百余年经久不衰的油气苗显示及海底广布的“麻坑”和地震剖面上的气烟囱模糊反射等,均充分地表明本区烃源丰富且油气至今尚处在生、运、聚、散的动平衡状态之中,具备了良好的油气运聚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15.
搅拌器的选择和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搅拌器选择和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用于各种粘度的搅拌器叶轮在设计和放大时各参数的选择,为搅拌器的选型和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白马松华地区岩石动静参数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立新 《钻采工艺》2001,24(2):22-24
岩石的力学参数中,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为独立参数、岩石弹性模量、泊松比的测定方法有动态法和静态法两种。文中通过对四川白马、松华地区部分施工井动、静弹性参数的对比,探讨动、静态法在上述地区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成藏过程有效性的主控因素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52,自引:8,他引:44  
天然气的成藏过程是指天然气从源岩排出后的运移、聚集和散失过程,这一过程的有效性可以用气藏成藏保存阶段单位圈闭面积内的充注速率与散失速率的差值,即天然气净聚集速率定量表征。根据净聚集速率的高低,可将天然气成藏过程的有效性划分为高效、中效和低效3个级别。根据对典型气藏的解剖和大量气田的统计,天然气成藏过程的有效性主要受气藏成藏期源储剩余压力差、输导体系的类型和输导效率、盖层的厚度和排替压力3方面因素的控制。在我国含油气盆地的地质条件下,中、高效成藏过程的的主要地质条件是天然气成藏期的源储剩余压力差大于25MPa,具有汇聚型输导体系,气藏盖层厚度大于40m和排替压力大于15MPa。利用上述指标可以对盆地范围内天然气成藏过程的有效性进行定量或半定量评价和预测高效气藏的分布。  相似文献   

18.
微古生物化石丰度与油气藏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神照 《石油学报》1992,13(2):83-91
本文总结了孢粉、沟鞭藻等六个门类的化石在东濮凹陷下第三系地层纵向上各段的丰度,研究了沟鞭藻横向上的分布趋势,认为微古生物群的两个繁盛期与该地区两套主力生油层及两个油气藏具有一致性.从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研究了500多块干酪根样品的类型、丰度,认为富含沟鞭藻、绿藻,则其母质类型为Ⅰ和Ⅱ1类,在砂泥岩间互沉积层,若具有储油条件,并达到成熟阶段,便可找到油气藏.  相似文献   

19.
南海珠江口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和含油气远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珠江口盆地是我国广东陆架上的大型含油气盆地,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新生代沉积厚度超过6000米。自从1979年珠五井试获工业油流后,对今后的石油勘探开发工作展现了可喜的前景,已为国内外石油地质界所瞩目的海域之一。近几年来,在加强了海洋地质调查工作部署以后,对南海北部约30万平方公里的海   相似文献   

20.
渤海油气成藏特点及与断层关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李家康 《石油学报》2001,22(2):26-31
根据渤海近40年勘探成果,对已钻的一百余个构造的有关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了渤海现有油田和含油构造的成藏特点,探讨了渤海油气藏与断层活动的关系。发现凸起与低凸起之上的披覆背斜与走滑扭压背斜是渤海最佳油气藏类型;上第三系馆陶、明化镇组是渤海主要含油气层系,其次是下第三系东营组和沙一、二段。渤海独特的盆地发育历史,尤其是晚第三纪中、后期郯-庐断裂的再次强烈走滑活动,对该区油气成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