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济阳坳陷储层地震地质综合预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穆星  印兴耀  王孟勇 《石油物探》2006,45(4):351-356
济阳坳陷具有复杂多样的沉积体系和储集类型,形成了复杂的隐蔽油藏系统,储层预测是该坳陷油藏勘探的关键。为此,针对坳陷中4种类型的储集层:陡坡带砂砾岩扇体、洼陷带浊积砂和三角洲及前缘滑塌浊积扇、缓坡带滩坝砂、坳陷期河道砂体等,分别探讨了它们各自的预测难点,并设计了相应的综合地震地质预测技术系列,即①采用相干、地层切片、三维可视化解释、谱分解等技术对河道砂体进行浏览—精细种子点追踪解释—薄层河道砂厚度计算的河流相储层预测技术系列;②采用古地形分析、地震几何属性分析、波阻抗反演等技术进行扇体—扇体内幕—有效储层预测的陡坡带砂砾岩体描述技术系列;③采用波形分析、倾角建模反演等技术进行定区带、定砂体的洼陷带浊积砂体预测技术系列;④采用古地形、波形分析、伪熵属性、高分辨率反演等技术进行定靶区、定目标的滩坝砂岩储层预测技术系列。在胜利油田隐蔽油藏储层预测中,利用这些地震地质预测技术获得了良好效果,年增探明储量1×108t。  相似文献   

2.
前梨园洼陷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应用与成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东濮凹陷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岩性及构追加岩性等隐蔽油气藏已成为近年来滚动增储、挖潜的主要目标。以现代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对前梨园洼陷储层发育及油气成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预测了钻探目标,确立了一套适合隐蔽油气藏滚动勘探开发的地震综合解释技术与流程.即以地震反演为核心,运用三维可视化解释、地震相分析和地震属性分析等多种配套解释技术综合评价油气藏。  相似文献   

3.
夏步余  林波  夏勇  胡敏 《复杂油气藏》2022,(1):58-63,79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已进入勘探的高成熟阶段,构造油气藏的发现难度越来越大,隐蔽圈闭渐成为滚动勘探开发的重要研究目标.针对高邮凹陷隐蔽油藏砂体薄、横向变化快的预测难点,以真武油田戴南组岩性油藏为例,通过地震相分析、砂体地震响应特征正演模拟、地震精细储层预测等技术开展了砂体识别和描述,提高了隐蔽岩性小砂体描述精度,并在后期滚动...  相似文献   

4.
叠后波阻抗约束反演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气勘探已由构造油藏转向隐蔽油藏,储层预测与描述是隐蔽油藏勘探的关键,现在发展起来的叠后波阻抗反演是综合地质、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预测描述油气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地质、钻井、测井和地震等基础资料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反演精度,通过实际应用,谈及合成记录、地震子波、层位追踪等对其应用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的油藏描述技术和方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油藏描述技术已从单一的储层构造形态的描述、储层预测发展为建立油藏三维构造模型、储层模型和油藏地质模型:从单一学科的研究发展为多学科的一体化研究;从定性的描述发展到半定量、定量的预测;从定性的评阶发展为三维油藏属性建模。本文着重从地震的相干体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地震属性分析及储层预测技术、变速成图技术、测井处理和解释技术、多井约柬反演技术和油藏地质建模等技术的应用,来阐述这些技术所能解决的油田实际地质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石油物探关键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了目前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山地地震勘探技术、深层地震勘探技术、重磁电震联合反演技术、地震反演技术、多波多分量技术、AVO分析技术、四维地震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等石油物探关键技术的现状,并对国内外物探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向进行了展望。这些石油物探关键技术在国内外已卓有成效地用于查明各种复杂构造油气藏和隐蔽油气藏,在油田滚动勘探与开发的储层描述、精细地质建模及油藏检测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技术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面临圈闭识别难度大、油藏形成条件预测难度大等技术难题。二连盆地和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的岩性、地层油藏勘探中,为解决上述难题,探索、实验和应用了大量先进适用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层序地层学、高分辨率地震处理、高精度层位标定、三维可视化解释、地震多属性分析、储层反演、油气层综合评价等。应用实践表明,这些技术方法在油气藏圈闭预探、圈闭评价和油藏描述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同时,还探索、总结了较适用于不同阶段的隐蔽油藏勘探技术方法系列、研究线路和运用思路。  相似文献   

8.
地震相控预测技术及其在QHD32-6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反演参数地质意义的多解性以及分辨率的限制给利用地震反演预测河流相储层单砂体带来很大困难。研究发现,地层的纵波速度、密度和波阻抗等参数随深度的变化符合一定的数学规律,且这些规律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据此提出了针对砂体预测的"地震相控预测"技术,将地震反演结果转化为反映储层沉积微相特征的参数剖面,通过预测砂体发育的优势沉积微相实现对单砂体的预测,为地震反演资料能够应用于面向油藏开发的单砂体预测和沉积微相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该项技术在QHD32-6油田应用结果与井点符合率达到90%,预测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9.
潜江凹陷王广浩地区盐间页岩油藏油气资源丰富,是江汉盆地近几年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通过地震岩石物理分析确定储层地震敏感参数,在此基础上开展"甜点"地震预测方法研究,运用地震相分析技术预测页岩有利发育带;利用地震反演技术对储层特征参数进行反演,预测含油性和高脆性有利区;开展裂缝预测和压力预测,明确裂缝发育和异常压力分布区。综合地震相、储层特征参数、裂缝、压力预测成果,依据各参数对油藏开发的贡献大小赋予不同的权值,建立了王广浩地区盐间云质页岩"甜点"地震评价标准,划分Ⅰ类和Ⅱ类"甜点"有利区,为该地区下一步"甜点"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用岩心、测井、测试及地震资料,在等时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下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地震属性、分频、波形分类和可视化振幅透视、波阻抗反演等技术,开展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简称“柴西”地区)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储层综合研究。研究表明这种井震结合、利用测井相分析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岩性油藏储层预测的难题,对其他地区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