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阐述了汤姆逊建立原子结构模型的过程以及他的工作对研究原子结构模型产生的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汤姆逊原子结构模型对玻尔提出“稳定态”假设以及确定元素性质和原子中电子的关系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汤姆逊建立了原子结构模型的过程以及他的工作对研究原子结构模型产生的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汤姆逊原子结构模型对玻尔提出“稳定态”假设以及确定元素性质和原子中电子的关系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关系的图示形式,然而它到底"示意"了什么、"误导"了什么?对北京市示范性高中225名高一学生的研究,发现由于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形象"的望文生义,2/3左右的学生不能全面地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绝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电子的运动状态;但是还是有大部分学生对此深入学习有兴趣.基于此,本文指出在教学中要结合化学史让学生认识到原子结构理论的不断发展,构建学生"宏观—符号—微观"三重表征的内在一致性,以及要以量子力学的动态认知摒弃经典力学的机械图景,从而构建原子结构的正确认知.  相似文献   

4.
原子结构由原子中每一壳层电子的径向波函数表示。径向波函数是径向波函数方程的解,因此求解径向波函数方程是计算原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给定了  相似文献   

5.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DMol3程序对荷电的短开口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结构优化计算. 结果表明, 体系的总能量随荷电量按抛物线规律变化, 体系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随荷电量按线性规律变化, 碳管荷一定量负电荷时总能量最低, 碳管具有正的电子亲合势, 荷一定量负电荷的单壁碳纳米管比电中性的单壁碳纳米管结构更稳定. 荷电量较小时, 单壁碳纳米管的原子结构随荷电量的变化很小, 忽略碳管原子结构的变化仍能得到体系的总能量和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随荷电量变化的正确定性结果. 荷电量较大时, 开口单壁碳纳米管的端口原子结构首先受到影响, 形成喇叭口形状. 随着荷电量的增加, 碳管端口的原子结构将变得不稳定, 最终导致碳管原子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中化学中关于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内容,提出了这样一个实体教学的思路:通过重点介绍四个量子数、鲍令能级图、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以及与元素周期表内在关系的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原子结构的内在规律,从理论上掌握元素周期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工科大学原子结构部分的教材更新与教学法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结合教学实践着重探讨了怎样在量子力学一些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波函数、四个量子数、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原子结构对元素性质影响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元素二次周期性和原子结构松紧效应的讨论,指出二次周期性的产生机制主要是由于原子结构的橙紧效应所致,并对引起周期性的其它原困亦做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9.
一、小序 如所周知,光谱学方面的观测数据和经验规律,曾经在原子结构理论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特别是,当尼耳斯·玻尔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到光谱学规律方面时,他关于原子结构的理论思索才豁然开朗而取得了本质性的进展——此事发生在1913年2月间,叫做玻尔的“二月转变”。事实上,在本世纪的最初一、二十年中,光谱学的资料在原子结构理论的实验基础中占了绝对优势。这种资料向理论物理学工作者们提供了层出不穷的研究课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了玻尔的性格特征,着重探讨了原子结构中的新概念、新理论孕育的思维经历.  相似文献   

11.
利用量子理论,研究了运动依赖强度耦合J-C模型的场熵的动力学特性,讨论了原子相干性、原子运动和场模结构参量对场熵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场熵大小与运动原子在能级上的初始分布和场模结构参量大小有关;场熵的演化周期随着场模结构参量的增大或原子运动速度的增大而缩短.  相似文献   

12.
利用紧束缚分子动力学的方法,模拟了球形和立方体金纳米微粒的最近邻原子间距以及结合能. 研究表明,原子数为108, 256的立方体纳米微粒的稳定结构是非晶态,而其他尺寸的球形和立方体形微粒则是面心立方结构. 对于晶态结构,在一定的形状下,金纳米微粒的最近邻原子间距以及结合能随着微粒尺寸的减小而降低;而在微粒原子数一定时,球形金纳米微粒的最近邻原子间距以及结合能的变化量分别要小于立方体形微粒的相应变化量. 由于晶体-非晶转变对于最近邻原子间距的影响非常明显,因此最近邻原子间距可以作为晶态和非晶态纳米微粒的一个判据. 通过线性拟合模拟数据, 定量地给出了形状对于最邻近原子间距变化量的贡献为总变化量的2%,而对于结合能的贡献为总变化量的15%. 本文模拟的最近邻原子间距的数值与文献上报道的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3.
Lattice defects are unavoidable structural units in material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material properties. Compared with the periodic structure of crystals, the atomic configurations of the lattice defects are determined by the coordinates of a large number of atoms, making it difficult to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 them. In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multiparameter optimization is also a difficult problem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is usually required to determine the possibility of obtaining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predicted by cal- culations. Using our recent studies on oxide surfaces as examples, we introduce the method of integrated aberra- tion-corrected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he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to analyze the atomic structure of lattice defects. The atomic configurations of defects were mea- sured using quantitative high-resolution electron micros- copy at subangstrom resolution and picometer precision, and the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dynamic behavior of materials can be studied at the atomic scale using the first- principles calculations. The two methods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can be combined to increas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tomic structure of materials in both the time and space dimensions, which will benefit materials design at the atomic scale.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了原子命题的详细而又符合客观实际的制约逻辑语义学解释。所谓原子命题就是关于客观世界的原子事件的思考;原子事件分闭原子事件和开原子事件两大类。论文深入剖析了原子事件的逻辑结构和逻辑规律。  相似文献   

15.
基团保护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基团的保护是有机合成中很重要的策略之一。本文综述了基团保护的基本原理。从基团的结构和反应活性的角度,对羰基、羟基和氨基的保护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常用的保护方法,阐明了基团保护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用全量子理论,研究双模压缩真空态与运动原子相互作用过程中,双模光场的模间纠缠性质,讨论了原子初态处于激发态时,原子运动和场模结构对模间纠缠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子的运动速度和场模结构影响模间纠缠度,但不破坏模间纠缠演化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17.
非晶态结构与相应的晶态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据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关于理想的非晶态半导体中原子排布的物理模型。利用它成功地将金刚石晶格“改造”成了非晶态硅和锗的连续无规网格,所得结构模型的主要参数(密度、径向分布函数等)均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8.
在玻尔理论基础上,以氢原子能级和氢原子光谱为主线,探讨了狄拉克理论、兰姆移位、氢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理论对氢原子理论的修正.  相似文献   

19.
周郑  孙中党 《河南科学》1999,17(4):396-399
AFS-2201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化器氢焰易受外界环境空气流动的影响产生波动,造成仪器样品测试的精密度不稳定而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基于嵌入原子势的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一个Cu59团簇在升温过程中由固态转变为熔体的结构演化过程.根据由原子密度分布函数确定的4个壳层内原子局域结构随温度升高所发生变化的分析表明,在升温过程中由于原子之间连续地交换位置,团簇结构发生了三个阶段的变化.首先在团簇内部形成由13个原子组成的近二十面体结构,继之各壳层内的原子结构逐渐变得无序,并最终形成原子分布于3个壳层内的处于熔融状态的Cu59团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