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围绕分布式算术编码的原理,介绍了两种主要的针对非对称Slepian-Wolf问题的分布式算术编码实现方案——分布式重叠算术编码和分布式类算术编码.分析了其编码原理,比较了这两种方案在分布式信源编码应用中的优缺点;然后介绍了用分布式重叠算术编码解决对称Slepian-Wolf问题的方案;最后,对分布式算术编码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实现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一种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传统通信系统中,信源压缩(信源编码)与传输中抵抗信道损耗的保护技术(信道编码)是分别考虑的.但是,在实际中发现,用某种“特定”方法连接起来的最优信源编码器和信道编码器,并不一定能构成最佳通信系统.因此出现了实现通信系统整体优化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理论.本文给出的实现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策略是:编码部分采用类似于DPCM预测编码方式的联合编码器,而译码部分是一个类似于Viterbi译码方式的联合编译码器.实验结果证明,在高噪信道条件下,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图像传输,性能改善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基于信源编码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恢复数据融合隐私保护方案.借助于节点数据相关性对隐私数据进行信源编码,实现了数据隐藏和压缩,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了形式转换和拼接,以进行原始数据的恢复,同时利用聚合签名技术鉴别数据的完整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在有效保护数据隐私性、减少数据传输量的基础上,实现对原始感知数据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传统算术编码TAC(traditional arithmetic coding)对密文和选择性明文攻击的抵抗力,提出一种基于多元符号的安全算术编码M-SAC(M-ary security arithmetic coding)方案.该方案将数据压缩与加密相结合,利用加密密钥改变信源符号在编码区间中的位置,进而改变TAC的编码区间和编码码字.仿真结果表明:在静态和自适应模型下,当译码器利用错误密钥译码时,该方案比二元随机算术编码BRAC(binary random arithmetic coding)得到的误符号率SER(symbol error rate)更高;该方案既不影响压缩效率又能实现对数据的有效加密,对密文和选择性明文攻击有很强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Lynch-Davisson编码方法压缩多元信源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Lynch-Davisson编码压缩多进制序列,提出了一种推广方法,该方法不再将信源序列划分成多个序列分别进行压缩,而是采用一种统一的算法直接对信源进行压缩处理,并证明了这种方法在渐进意义上可达到熵界。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无线中继网络的信息传输速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数域网络编码的有效下行传输方案。不同于传统的信息传输方案,该方案采用时间维复数域网络编码,中继节点对接收到的多个时隙的信源符号进行复数域网络编码并将编码符号同时发送给用户节点;用户节点接收到所有中继节点的编码符号,采用联合最大似然多用户检测恢复信源符号。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符号错误概率明显低于传统中继传输方案,且能获得更高的信息传输速率和网络吞吐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利用Lynch-Davison编码压缩多进制序列,提出了一种推广方法,该方法不再将信源序列划分成多个序列分别进行压缩,而是采用一种统一的算法直接对信源进行压缩处理,并证明了这种方法在渐进意义上可达到熵界.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非齐次772阶马氏信源的信源编码定理问题,引入了非齐次772阶马氏信源的强极限定理,定义了ε典型序列,并研究了典型序列的性质;基于这些性质并采用随机编码的方法,得到了非齐次772阶马氏信源的等长信源编码定理;进而通过引入唯一可译码定理,得到了非齐次772阶马氏信源的变长编码定理.  相似文献   

9.
通信系统的优化可用最优编码方式实现,不同的系统优化指标可产生不同的最佳编、译码方式。从通信系统的优化理论入手,论证了用信源信道联合编码(jointsource channelcoding,JSCC),实现通信系统整体优化的可行性,并给出了一个基于信源信道统计特性的联合编译码实例及其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使译码效率和传输性能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0.
对信源编码采用格码的通信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不同于 Viterbi 的分析方法,该方法为有噪信道的联合编码系统的性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个快速的二值分组算术编码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有的分组算术编码算法在区间再分割中需要进行耗时的算术运算,为克服这一不足,提出了一个快速高效、无乘法的二值分组算术编码算法.该算法采用简单的查表法来完成区间再分割中的计算关键性运算.通过采用概率量化和改进的重正化方法,显著地降低了查找表的大小,从而给出了一个实用的算术编码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编码器的性能比一些常用的快速编码器更接近于源编码理论的理论下限.  相似文献   

12.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技术在变信道下的传输速率可接近理论极限,因此在未来多媒体通信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当前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技术,包括不等错误保护、信源信道直接映射机制和联合译码等.  相似文献   

13.
在多样化信息传输的通信系统中,若无差别地传输具有不同统计特性与不同重要性的信源,将带来能量资源的浪费.鉴于此,以信源特性为依据,提出了一种结合联合编码与中继译码转发的不等错误保护编译码方案.在发送端,针对经离散余弦变换后图像信源的统计特性和重要性程度采取相应的传输策略:对熵值较小且重要程度不高的高频信息进行信源压缩,提高传输效率;对重要程度较高的低频信息利用中继进行二次信道编码,实现不等保护.在接收端,设计多模块联合迭代译码方式,充分利用不同传输策略下不同形式的信源信息,提升系统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对比传统方案,所提方案在相同的峰值信噪比下,有1 dB以上的信噪比增益.  相似文献   

14.
With the advent of the3rd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3G)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the standardized work for the4thgeneration wirelesscommunication systems(4G),wireless multimediacommunication services receive considerable attentionfrom bot…  相似文献   

15.
为了得到对含有大量冗余位的序列的直接和有效的编码方法,对L-D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将L-D码推广到多元信源的一种编码方法,并用大数定律对其平均码长的上界进行了严格的理论分析,对其实际应用中的计算复杂性和压缩率进行了讨论,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社会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新型网络编码方案. 详细描述了该方案的设计过程并分析了该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阐述了该方案中所使用的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编码过程和解码过程. 基于NS2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提高网络整体性能上比传统的网络编码方案优越.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采用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的新型可变比特率编码方案,其特点是:增加了静默检测控制和1bit抽样编码,并给出用差值功率控制码率的公式和两种信元装配方法,其平均速率仅为64kbit/s的1/3以下,而质量与PCM编码几乎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