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植被盖度与土壤侵蚀量之间的关系在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中往往被忽视。植被盖度对减小击溅侵蚀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本文以北镇市华丰水土保持试验站2005年数据为例,建立植被盖度与作物生长期数据模型,并以实例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作为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子——植被盖度直接决定着土壤侵蚀量大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地表径流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不可忽略,而传统通用土壤侵蚀方程未考虑地表径流对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为此,本文引入改进的通用土壤侵蚀方程,以大凌河为研究流域,收集流域内大城子水文站2001~2010年水文、输水量数据,定量模拟其水土流失,并和传统通用土壤侵蚀方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通用土壤侵蚀方程水土流失模拟精度、相对误差均好于传统通用土壤侵蚀方程。研究成果给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 RUSLE 模型的区域土壤侵蚀定量估算及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哈尔滨市主城区水土流失问题,以土壤侵蚀估算与评价为目标,采用 RUSLE 模型,依托 GIS 和遥感技术,分析了影响区域尺度土壤侵蚀因子,包括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地形、植被覆盖度和水土保持特性等,定量估算了哈尔滨市主城区 8 个流域的土壤侵蚀大小。在此基础上参考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标准,并结合流域自身侵蚀状况,分析了哈尔滨市主城区土壤侵蚀特性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 哈尔滨市八个流域土壤侵蚀模数范围为 0 ~ 1 272. 61 t·km - 2·年 - 1,各流域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局部地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土壤侵蚀; 区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是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哈尔滨市八大流域以微度侵蚀为主,轻度侵蚀次之,强烈侵蚀及极强烈侵蚀区很少,仅在运粮河流域存在极少的剧烈侵蚀区。研究成果可为哈尔滨市水土流失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阐明小区尺度下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减流减沙效应,可为大尺度上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以红砂岩侵蚀劣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径流小区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分析自然降雨下典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减流减沙效应及其对降雨要素、降雨雨型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试验观测期间,裸露地表径流系数为0. 66,土壤侵蚀量为0. 07 t/hm2,生态或经济开发治理后减流减沙效应均能达90%以上。地表裸露坡面产流产沙受降雨量、雨强影响显著,生态恢复模式降低了降雨要素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经济开发模式受降雨量影响显著。大雨强、短历时的降雨雨型是坡面产流产沙的主要雨型,对裸露坡面产流产沙的贡献将近50%,生态或经济开发治理后该雨型对产流产沙的贡献明显提高,增幅以经济开发模式大于生态恢复模式。因此,生态恢复和经济开发均是治理红砂岩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应将生态恢复和经济开发治理相结合,使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不仅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同时提升生态服务价值,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石质边坡生态植被毯防护坡面的水土保持效果,在某高速公路施工现场软弱岩石边坡、碎石边坡段设置植被毯防护区和自然撒播草籽防护对照区,分不同时段对各区植被覆盖度、根系土壤根密度、崩解时间、地表径流量及土壤流失量等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参数进行了测定,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软弱石质坡面采用生态植被毯防护技术,可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效果明显优于直接撒播草籽护坡。该技术在同类边坡防护工程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植被覆盖对土壤水蚀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被作为影响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因子,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积极因素,也是土壤侵蚀预报模型中的重要因子.植被的冠层对降雨的截留作用以及对降雨侵蚀动力的影响,地表枯枝落叶层的水土保持作用,地下根系提高土壤抗冲性等都影响着土壤水蚀.在研究评价植被与水土流失关系过程中,常用的主要植被参数就是植被覆盖度.论述了植被覆盖度与土壤水蚀的几个参数的关系:覆盖度的增长,可以缩短地表径流过程,增加土壤入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植被覆盖度与土壤水蚀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7.
李杰 《江苏水利》2012,(9):37-38,40
0引言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水土流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土壤侵蚀流失,二是水资源流失。弄清楚水土流失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对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江苏省水利厅下达的研究课题《徐州市平原沙土区土壤侵蚀模数试验研究》,探讨了降雨、径流、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岷江源头植被景观与土壤侵蚀强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王桂晨 《人民长江》2008,39(12):25-27
土壤侵蚀生态过程复杂,常常受空间景观异质性影响.深入研究土壤侵蚀与景观的相关性对旨在减少水土流失的流域生态恢复工作来说十分重要.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岷江源头区(约11 100 km2的集水盆地)的植被景观和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1974、1994年2002年)进行了分析,并从景观水平上分析了该区域土壤侵蚀强度与植被景观变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景观的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破碎度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和景观聚集度指数均与土壤侵蚀强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在侵蚀强度较低的区域,植被景观的多样性更为丰富,其组分和结构更加复杂,破碎程度更低,斑块形状更为复杂,且空间异质性也更强.  相似文献   

9.
结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流失专项调查和有关规划成果,对广西各县(区)林草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轻微率及土壤侵蚀强度进行计算,同时考虑生态功能重要性、水土流失潜在危险程度、是否位于大江大河源头、水土流失危害程度、水土流失治理的紧迫性、民生要求的迫切性等因素,提出广西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条件和结果。  相似文献   

10.
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核心是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对于蓄水保土机理的研究可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全面规划提供可靠依据。辽西地区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和原生植被破坏比较严重,通过多年的治理目前已逐渐形成坡耕地改造、荒山植被重建、生态型小河道与沟壑治理等多模式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对辽西地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深入的探讨,并进一步研究了其蓄水保土机理,以期为促进该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某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扰动原地表植被和地下岩土层以及产生大量的堆置废弃物,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文中以石阡县獐子沟水利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布设为例,并结合笔者积累经验,阐述了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目标和水土流失具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保护和恢复植被是防治土地退化的重要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退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如滥砍森林、乱开草地、滥挖地下资源,大面积地破坏植被,产生水土流失。因此,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植被,是防治土地退化、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沙河市位于河北省南部,燕山东麓,山丘区面积667.9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16km2,由于受地形、土壤、地质、气象、植被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平均侵蚀模数高达800t/km2·y。沟壑密度为3.13km/km2,森林覆盖率仅为16%,水土流失成为山区群众贫困之根。截止目前,已不同程度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5km2,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目前,全市已将蝉房、柴关和孔庄3个乡5片25km2的面积作为封育保护区暨生态自然修复区。经过1年多的努力,修复区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减轻,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根据生态效益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及其在改善大气环境、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土壤侵蚀等方面的成效机制,从调水、保土、改善环境、植被及物种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因子权重利用组合赋权法计算;为表征评价对象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水保措施生态效应,引入指标响应强度揭示了其四大方面的总体响应趋势。实例分析表明:各指标权重采用组合赋权法计算具有较强的科学合理性,调水和保土的响应时间在生态效应中更短,在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方面水保治理措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为揭示水保措施的区域适宜性及其作用机理,进一步修订完善小流域治理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毕节地区地理位置为例对贵州山丘地区坡地不同下垫面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侵蚀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对不同坡度和坡长以及各水土保持措施条件下的土壤侵蚀量和地表径流变化规律利用2014—2016年水土侵蚀量、地表径流量和实测降雨量等观测资料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治理水土流失最佳的措施为坡改梯措施;暴雨强度和降雨量是影响水土流失的决定性因素;侵蚀模数变化规律在不同降雨条件下随坡长、坡度的变化而表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类对水的需要更为迫切,对生态文明的要求愈来愈高。汾河流域存在地下水位持续降低,地表径流量持续变小,水域面积不断缩小,植被破坏退化加剧、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以及河流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等生态问题,通过节水、工程、制度、管理等方面综合性、系统性的生态修复思路,实现汾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库车市为降低水土流失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建设工程,通过持续治理,自2001年以来库车市水土流失面积呈递减趋势,10年间水土流失面积减少3 166.11 km~2,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总土地面积比例减小22%。随着库车市水土流失面积不断缩减,土壤侵蚀明显降低,水土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使生态环境逐步趋向良性循环,更加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加强,水土流失有持续恶化趋势,青莲水流域内土壤肥力下降,河道泥沙淤积,影响河流行洪安全。本文选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利用ArcGIS的空间叠加分析等功能,分别计算分析研究区内与土壤侵蚀相关的降雨、土壤、植被、地形、土地利用等因子,经叠加分析后生成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图。结果表明,地形地貌因子和土地利用因子是影响流域水土流失的关键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广东省中小流域治理提供水土保持方面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定量评价植被变化对土壤侵蚀量的影响,分别利用像元统计计算及RUSLE模型探讨了2000—2005年、2015—2010年、2010—2015年3个时间段的植被覆盖度及土壤侵蚀模数变化,并引入LMDI因子分解模型从像元尺度定量分析植被对土壤侵蚀模数变化的贡献值。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的植被覆盖度整体呈现出增加的变化趋势,但不同时间段内的变化特点具有差异性;整体上土壤侵蚀模数在不断降低,且各时间段内侵蚀模数变化与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空间分布特点不完全相同;植被对土壤侵蚀变化整体上具有积极作用,贡献值范围集中在-100~100 t/(hm2·a),贡献值的空间分布特点与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特点一致;LMDI模型是一种能够较好地从像元尺度定量分析植被对土壤侵蚀模数变化的方法,可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结果显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工程已取得一定效益,应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工程。  相似文献   

20.
陇东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人文因素及经济损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13个主要的人类活动指标因子,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计算人类活动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联度指数,探讨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干扰度,并建立驱动力定量模型;采用替代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恢复费用法对陇东黄土高原项目区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坡耕地面积比重和人口密度是陇东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主要驱动力;项目区2004年度的土壤侵蚀经济损失达5734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