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九九五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奖”奖励项目,经评委会评审表决已经确定,现予公布:一九九五年收到申请奖励项目科技进步奖173项,基础研究奖116项。评出奖励项目共63项,其中科技进步奖38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9项);基础研究奖2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0项)。详见附表。 本年度奖励工作及奖励项目有以下特点: 一、改进评审方法,新设基础研究奖,两奖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6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奖”奖励项目,经评委会评审表决已经确定,现予公布:1996年收到申请奖励项目科技进步奖99项,基础研究奖73项,评出奖励项目共45项,其中科技进步奖29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7项);基础研究奖1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 本年度奖励工作及奖励项目有以下特点:1 调整申报条件,改进评审办法  相似文献   

3.
1997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奖”奖励项目,经评委会评审表决已经确定,现予公布:1997年收申请奖励项目科技进步奖107项,基础研究奖85项,评出奖励项目共48项,其中科技进奖25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6项);基础研究奖2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6项)。 本年度奖励项目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成果交流处共收到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申请奖励的项目315项,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中医药基础研究奖评审委员会评审,无记名投票表决,评出奖励项目共63项,其中科技进步奖38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9项),缓评3项;基础研究奖25项(一等奖空缺、二等奖5项,三等奖20项),缓评2项。  相似文献   

5.
信息之窗(56)     
3 项中医药成果获1991年度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卫生部于1991年7月3日向首都新闻界公布了1991年度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含成果推广应用奖)获奖项目,共有161项成果获得奖励,其中推广应用占21项,为总数的13%。有3项中医药成果获奖,二等奖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中草药有效成分的X 衍射晶体研究”;三等奖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中药五味子类木脂素资源利用的研究”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的“甘草的综合应用基础研  相似文献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公布1999年度科学技术奖励获奖项目。1999年度共收到申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奖励项目230项,其中申请科技进步奖104项,申请基础研究奖57项,申请基础研究奖著作类69项。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基础研究奖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出科技进步奖29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6项;基础研究奖20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2项;基础研究奖著作类1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本年度共邀请了190名专家参加评审工作,评审程序仍采取初审、终审二审制。评审项目按科学性、先进性、实…  相似文献   

7.
2010年1月11日,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医药(民族医药)10项成果获奖,获奖数量为近十年来最多的一次。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项(人)。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82项;授予7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相似文献   

8.
湖南动态     
湖南动态DB-98028湖南省卫生厅颁布1998年度湖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1998年度湖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经省中医药科技专家委员会各专业(学科)小组初审,专家委员会复审,共评选出奖励项目36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5项、四等奖3项...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1月13日讯:2016年1月10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2015年世界中医药十大新闻。分别为: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大好时机;匈牙利《中医立法实施细则》10月19日生效;ISO/TC249正式命名,新发布4项中医药国际标准;中捷中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会宣布,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荣膺该奖,奖励她为"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的贡献。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上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中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意义在于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打开了通道,使我国中医药学为人类健康和防治疾病将作出  相似文献   

11.
信息之窗(62)     
<正> 5项中医药成果获199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199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1991年12月12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共评出国家级奖励项目95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50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53项,国家发明奖209项,国家星火奖194项。医药卫生领域共有46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获得国家发明奖,其中有5项中医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等奖有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树皮年轮的研究及其在中药方面的应用”;3等奖有北京、  相似文献   

12.
199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共收到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申请奖励的项目256项,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评委会评审,无记名投票表决,评出奖励项目51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9项。缓评5项。 本年度科技司受理请奖项目256项(包括1992年度缓评2项),经形式审查后,分5个专业组进行初审。临床组124项,其中内科57项,  相似文献   

13.
自1986年全国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奖励实施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下简称局)共奖励(1988年更名为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625项,分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一等奖59项,二等奖233项,三等奖343项。为了更好的了解局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分布情况,现将获奖项目前10名省(市)地区统计如下(指第一完成单位)。见表1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17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荣膺该奖。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综合消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10月5日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家奖励有国家奖、省(部委)奖和民间奖(人民团体、知名人士奖)。鉴于资料收集及统计等诸因素的影响,本文就建国以来国家奖中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与医药科技研究关系密切的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国家中医药  相似文献   

17.
沈英森,1941年11月出生,广东潮州市人,广东省名中医,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40年,有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擅长治疗内科杂病,尤其对老年病,慢性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消化系统肠胃疾病及肿瘤等疾病有较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1997年获广东省中医药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8年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并于2002年选为第三批名老中医师带徒名师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0日晚11点30分,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此奖项是迄今为止中国医学界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坦言:"青蒿素的研究成功,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的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  相似文献   

19.
何梁何利基金 2 0 0 2年度颁奖大会于 2 0 0 2年 10月 16日在北京钓鱼台芳菲苑举行 ,5 7位取得发明与杰出成就的科学家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主编陈可冀院士获医学药学奖 ,同时获医学药学奖励的科学家还有本刊编委黎磊石院士等 11位 ,另有 2位科学家获生命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是我国最大的民间科技奖励基金 ,1994年由香港何善衡基金有限公司、梁球琚先生、何添先生、利国伟先生的伟伦基金有限公司共同捐资在香港注册设立。迄今已颁发九届 ,共有 4 83位科学家获此奖励 ,其…  相似文献   

20.
正为促进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鼓励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屠呦呦研究员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从诺奖奖金中捐资100万元,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设立"中药创新奖励基金",奖励对象为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系统从事中药科研取得显著原创性成就的50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