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两个钛网涂层的DSA电极(Ti/Sb-SnO2/PbO2)作阳极,一个不锈钢板作阴极,形成一个双阳极的电化学反应体系。以模拟的β-萘磺酸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考察反应时间、电流密度、初始pH值等因素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50 mA/cm2,初始pH值为3.0,电解质浓度为10 g/L的Na2SO4,反应240 min后COD去除效率达到88.0%。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和加快反应速率,我们给DSA电极体系中添加粒子电极(MnO2/γ-Al2O3),在不变的反应条件下,120 min后COD去除效率达到91.2%,意味着一种简单而有效地处理β-萘磺酸生产废水方法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2.
2-萘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2-萘酚生产现状、市场形势及污水特点,在总结当前2-萘酚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2-萘酚污水的双效蒸发-冷凝结晶工艺。该工艺回收2-萘磺酸钠并加以再利用,回收率可达到50%以上,余下的浓缩液可用于生产硫酸钠。实践表明,经该工艺处理的排放污水,其净化程度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零价铁活化过硫酸钠降解2-萘磺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年来,基于SO-4·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逐渐成为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零价铁活化过硫酸钠产生SO-4·对水溶液中2-萘磺酸开展了降解研究。考察了零价铁投加量、过硫酸钠浓度、温度、p H值、腐殖酸、富里酸、硫酸盐及2-萘磺酸初始浓度对2-萘磺酸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酸性或中性环境下有利于2-萘磺酸的降解;零价铁投加量为0.1 g/L、过硫酸钠浓度为3.0 mmol/L时,2-萘磺酸的降解率高达96.8%;腐殖酸和富里酸的存在有利于2-萘磺酸降解,硫酸钠的存在会抑制2-萘磺酸降解。研究表明:采用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技术去除水溶液中2-萘磺酸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研发经济、高效的有机废物与烟气NOx协同控制技术,分别采用丙烯酸钠、工业酒精和萘磺酸钠高浓度有机废水替代氨水、尿素等常用脱硝剂,在热态燃煤试验炉上,研究了T(烟气温度)、φ(O2)、停留时间和废水与烟气混合方式等参数对烟气脱硝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烟气温度为1 190 K时,丙烯酸钠、酒精和萘磺酸钠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脱硝效率分别为12.7%、14.2%和9.1%;烟气温度为1 360 K时,三者的脱硝效率分别达到37.6%、39.8%和35.9%;烟气温度高于 1360 K后,脱硝效率下降. φ(O2)从4.1%增至5.2%时,脱硝效率降低了约21.5%、13.1%和15.7%;而φ(O2)升至6.8%时,脱硝效率降至11.2%~13.6%. 丙烯酸钠废水喷射入温度分别为1 185和1 303 K的烟气时,逆向喷入比正向喷入的脱硝效率分别提高30.4%和19.3%;停留时间从0.67 s升至0.82 s时,3类废水脱硝效率分别提高16.0%、18.8%和16.6%.   相似文献   

5.
环糊精应用于有机废水及处理方面,能够对有机废水污染物产生包络作用.本实验采用直接磺化法合成了磺化β-环糊精,提出了一种用磺化β-环糊精处理有机废水的新的实验方法,并分析了它对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本实验研究了不同量以及不同温度的磺化β-环糊精对有机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磺化β-环糊精对废水有机物(农药氧化乐果)的包络随着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达到某一数值后而下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磺化β-环糊精后,处理效率可提高1.5至2.0倍,处理效果提高可达60%左右.  相似文献   

6.
王勇  李伟光  杨力  宿程远 《环境科学》2013,34(2):604-610
选取二萘磺酸钠、单宁酸及杨梅栲胶3种皮革鞣剂,接种皮革废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在批式试验中研究了好氧及厌氧降解特性及降解动力学.以实际皮革废水为研究对象,同样采用批式试验考察了好氧及厌氧降解过程COD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皮革鞣剂的去除及矿化,好氧降解优于厌氧降解.好氧降解二萘磺酸钠、单宁酸及杨梅栲胶的去除率分别为>90%、>90%、50%~75%;厌氧降解的去除率分别为10%~40%、>95%、20%~30%;好氧及厌氧降解单宁酸的COD去除率分别为>75%、<75%.好氧降解单宁酸及杨梅栲胶的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k值受初始浓度影响较小,而好氧降解二萘磺酸钠的k值受到初始浓度显著影响,二萘磺酸钠≥70 mg·L-1对微生物产生毒性作用,k值明显下降.皮革废水生物降解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快速及慢速降解期内COD浓度与反应时间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好氧最大比降解速率是厌氧最大比降解速率的11.6倍.  相似文献   

7.
新型二氧化铅电极性能及掺杂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分解-电镀法制备了新型Ti基聚四氟乙烯(PTFE)、F-共掺杂β-PbO2阳极(Ti/PTFE-F--β-PbO2)处理对甲基苯磺酸(p-TSA),确定了初始pH值为2、P-TSA初始质量浓度500 mg·L-1和电流密度30 mA·cm-2是该种电极催化氧化p-TSA的优化操作工艺条件.在优化工艺条件下,Ti/PTFE-F--β-PbO2电极3h内的p-TSA降解率达到94.46%,TOC降解率达到了36.43%.结合SEM和XRD分析表征,探讨了新型Ti基聚四氟乙烯(PTFE)、F-共掺杂β-PbO2电极的掺杂机理,为该电极用于化工废水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无机纳滤膜处理低水平放射性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相对分子质量2 000~5 000的水溶性聚丙烯酸钠作为无机纳滤膜处理主要含90Sr、137Cs、60Co放射性核素的低水平放射性废水的辅助药剂.重点考察了非放模拟废水的pH值及聚丙烯酸钠投加量对废水中锶、铯、钴等稳定核素截留率及膜通量的影响,并就影响机理做了初步探讨.得到较优的试验条件为:pH值7~8,聚丙烯酸钠体积浓度不低于0.1%.在优化的条件下,进行实际放射性废水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钠辅助无机纳滤膜处理低水平放射性废水是可行的,对总β和总γ的净化率均达到95%左右,且可得到满意的膜通量.  相似文献   

9.
萃取第三相形成过程中废水处理的去污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漏斗试验法研究了[β-萘磺酸+劳伦酸(钠)]-水-三辛胺(煤油)体系的萃取去污机理,结果表明,在萃取过程中除水溶性β-萘磺酸和劳伦酸的可溶部分各自与三辛胺萃取剂反应生成胺盐,并进一步聚合后形成萃取第三相外,劳伦酸的悬浮颗粒部分被第三相粘结除去,劳伦酸钠以分子形态被第三相吸附除去。并在合适的萃取条件下所涉及体系以COD计的去污率可达到95%左右。由此提出"萃取-混凝-浮上"的去污机理。  相似文献   

10.
铁屑—H2O2法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平  郑忠 《环境科技》1998,11(4):33-35
采用铁屑—H2O2法处理染料工业废水,研究了废水pH值、处理时间、以及H2O2的用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96%和99%。  相似文献   

11.
H_2O_2/TiO_2氧化法处理氨基丁酸工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H2O2/TiO2氧化法处理氨基丁酸工业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当H2O2/CODcr=2.0(g/g),每L废水中加入2gTiO2,在95℃下反应0.5h,废水CODcr和氨基值去除率分别达85.4%和69.8%,且TiO2经高温活化后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2.
在热态燃煤试验炉上,利用OHM法、氢化物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HG-ICP-AES)法,研究了原煤燃烧气态单质Hg(Hg0)、气态二价Hg(Hg2+)及颗粒态Hg(Hgp)分布特性,废水中Cl与Na浓度、烟气中SO2与NO对Hg0的氧化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燃煤F、Cl浓度低,1#和2#燃煤烟气中Hg0占输入总Hg(HgT)比例分别为68.3%和80.6%,而Hg2+比例仅占22.2%和13.1%;在烟气中喷射丙烯酸钠和萘磺酸钠废水的液气比为0.028 Lm3时,1#和2#燃煤烟气Hg2+所占比例分别达到80%和75%以上,而HgP的比例变化不显著;当喷射废水液气比为0.028 Lm3时,1#和2#燃煤烟气的SO2浓度下降11.4%~15.7%和12.2%~17.7%,促进了Cl对Hg0的氧化;而NO对Hg0的氧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絮凝沉淀-H2O2/UV体系处理发制品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发制品废水经絮凝沉淀-H2O2/UV体系处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废水经处理后,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色度去除率达100%,探讨了投药量、反应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并比较了H2O2/F^2 、H2O2/UV、H2O2/Fe^2 /UV三种体系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锐态型纳米TiO_2光催化处理含镉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晓  刘培  阎峰 《环境保护科学》2010,36(4):23-25,6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锐态型纳米TiO2,用XRD、SEM对粉体进行表征。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将自制纳米TiO2光催化处理废水中的Cd2+。考察反应时间、pH值、废水负荷、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光催化处理含镉废水的去除率高,含镉废水pH值、废水负荷、纳米二氧化钛浓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影响含镉废水去除率。在优化的处理条件中:废水镉浓度为30mg/L,纳米TiO2投加量为3mg/L,含镉废水的pH为10,反应时间为2.5h,废水中镉的去除率可达99.52%。  相似文献   

15.
针对2-萘酚生产废水p H值低、色泽深,亚硫酸盐和萘磺酸盐高、COD浓度高的特点,采用酸化脱硫-两级络合萃取-氧化絮凝工艺处理,介绍了专利工艺的流程设计,给出了主要工艺设计参数及投资运行成本。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设计合理、技术成熟、处理效果稳定,2-萘酚生产废水经处理后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回收的萘磺酸钠固体可返回2-萘酚生产系统套用;反萃取黑液经蒸发浓缩,合成的减水剂产品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高效减水剂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型的TiO2复合光催化剂,通过SEM和XRD对其进行表征,并利用采油废水的COD去除率来考察自制TiO2/AC复合催化剂对采油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活性炭表面负载了均匀的纯锐钛矿型TiO2薄膜,其晶粒尺寸为24.0 nm;TiO2/AC复合催化剂对采油废水中大多数有机物有不同程度的光催化降解;处理后采油废水COD去除率可达65.3%。  相似文献   

17.
UV/H2O2法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成分复杂的难降解有机废水。实验利用UV/H2O2法对焦化废水的处理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反应时间、H2O2投加量、pH值等因素对COD去除率及色度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起始COD质量浓度为1334mg几时,H2O2投加浓度为45mmol/L,pH值=11,紫外灯照射60min,COD去除率可达70%以上;随着H2O2投加量的增加以及pH值的升高,污水的色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胡玲  杨嘉谟 《环境科技》2010,23(1):43-45
研究了利用NaClO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的HClO代替Fenton试剂中的氧化剂H2O2,在Fe^2+的作用下对乐果模拟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此方法处理乐果废水的效果比较明显。使用Fe^2+/NaClO氧化处理乐果模拟废水,在pH值等于2,NaClO与FeSO4&#183;7H2O的投加量分别为10mL/L,2.5g/L,振荡时间为30min,乐果初始质量浓度小于53mg/L时,乐果的处理率大于88.90%。  相似文献   

19.
蒙脱石粘土改性吸附剂处理印染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通过实验得到天然蒙脱石粘土改性和提高蒙脱石粘土吸附剂处理印染废水效果的方法,阐述了蒙脱石粘土改性和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蒙脱石经钠化和无机聚合物改性处理后,大幅度地提高了天然蒙脱石粘土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改性粘土吸附剂在投加量为0.1%时,处理红色印染废水,COD去除率85%,脱色率88%以上;处理兰色废水,COD去除率94%,脱色率达98%。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回用要求。模拟实验表明,该吸附剂对含有各种类型染料的印染废水都有稳定的处理效果。本研究为印染废水处理提供了廉价高效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20.
环烷酸钠是导致炼油废水不能达标排放的主要原因,文章采用絮凝磁分离技术处理环烷酸钠废水,研究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处理条件,并对实际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去除炼油废水中的COD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