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HBV感染孕妇其肝功能情况对新生儿HBV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孕妇,其分娩前肝功能情况与新生几感染HBV的关系.[方法]67例慢性乙型肝炎的孕妇与1373例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孕妇,其新生儿出生后2 h内静脉取血,进行血中乙肝病毒标志物含量的比较.[结果]HBV感染合并妊娠,其分娩时肝功能异常与肝功能正常孕妇所生新生儿在宫内从母体获得的HBV标志物无差异.[结论]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HBV标志物与母亲肝功能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病毒标志物的水平与肝损伤的相关关系。方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用连续监测法,白蛋白(ALB)用溴甲酚绿法,总胆红素(T-BIL)用矾酸氧化法,C反应蛋白(CRP)用免疫散射比浊法,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乙肝病毒DNA(HBV-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不区分炎症活动期乙肝病毒标志物与肝损伤之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均P>0.05);炎症活动期乙肝病毒标志物水平与肝损伤有一定的相关关系(P<0.05)。结论:乙肝炎症活动期定量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和HBV-DNA水平,对评价乙肝患者肝细胞损伤程度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HBsAg和HBcAb阳性与乙肝病毒载量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高发区,其中HBV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约1.2亿人,慢性肝炎患者约1 200万[1].目前,诊断乙型肝炎最常用的指标是HBV血清标志物(即两对半),各项指标不同阳性与HBV复制及疾病不同阶段有关.而HBV-DNA定量分析是目前衡量乙肝病毒复制最灵敏、最精确的证据[2],从而也能说明HBV在体内是否具有传染性.本研究针对仅HBsAg和HBcAb阳性患者,探讨其血清标志物与体内乙肝病毒载量的关系,为临床HBV感染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判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乙肝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SB)、白球蛋白比值(A/G)、胆碱酯酶(ChE)及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6例乙肝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sIL-2R含量。[结果]乙肝患者血清sIL-2R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升高与ALT、SB、A/G和ChE相关,与乙肝病毒的存在和复制与否无关。[结论]急性、慢性、重型乙肝及乙肝后肝硬变患者血清sIL-2R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细胞损伤及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和乙肝病毒标志物,比较HBV-LP与Pre-S1的差异,探讨HBV-LP与乙肝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对202例乙型肝炎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HBV-LP、Pre-S1以及HBV标志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HBV-DNA含量。结果:202例乙肝患者血清中HBV-LP阳性率为84.65%,与HBV-DNA阳性率为82.67%无显著性差异,明显高于Pre-S1的阳性率58.41%。同时在HBV-DNA阳性乙肝患者中,HBV-LP阳性率为94.61%,显著高于HBeAg的阳性率。HBV-DNA拷贝数的对数与HBV-LP含量具有相关性(r=0.928)。结论:HBV-LP与HBV-DNA相关性好,是能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谷丙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2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9例为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患者32例为肝硬化组;肝细胞肝癌患者19例为肝癌组。观察和检测三组患者ALT水平和HBV血清标志物定量水平,并对患者肝功能分级进行比较,绘制ALT、HBV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三组患者肝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肝功能A级占比最高,肝硬化组B级占比最高,肝癌组C级占比最高;三组乙型肝炎患者ALT水平、HBsAg、HBeAb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HBsAg、HBeAb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4、0.693、0.511、0.781; ALT、HBsAg、HBeAb联合检测诊断敏感度91.98%、特异性88.16%,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 HBsAg定量水平与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关系,HBeAb定量水平与肝功能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ALT水平、HBV血清标志物定量水平联合检测相互补充,诊断优势较单一指标检测更为显著,更利于早期诊断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变化,为临床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从而遏制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恶化,避免肝硬化及肝细胞肝癌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者已超过10%。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检测是目前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分析和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感染状况和传染性以及转归的重要指标之一[1]。现就某高校2007~2008级新生417例HBsAg阳性者的HBV-M检出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肝前S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6例HBsAg阳性标本进行PCR法检测HBV-DNA,并采用ELISA方法测定HBV血清标志物、PreS1蛋白、PreS2蛋白.将结果作比较。[结果]HBV-DNA(+)标本中,PreS1蛋白检出率为66.10%,PreS2蛋白检出率为91.53%;在HBeAg(+)标本中,PreS1蛋白检出率为72.73%,PreS2Ag检出率为96.1%,其检出率均明显高于HBV-DNA(-)组及HBeAb(+)组。[结论]前S蛋白与HBeAg、HBV-DNA显著相关,可作为HBV复制的新指标,能完善和补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溃病性结肠炎(UC)患者病情活动性与严重程度评价中的意义。方法对UC患者86例以及健康对照42例,采集外周血,检测血清CRP、血沉及其他生化指标(肝功能、肾功能、免疫球蛋白)水平,重点分析CRP在不同临床时期的变化,并评估其与其他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性UC患者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重度UC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中度UC患者(P〈0.05);中度UC患者血清CRP水平也显著高于轻度UC患者(P〈0.05)。活动性UC患者经过有效药物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呈明显下降(P〈0.05)。相关分析发现活动性UC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与血清CRP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91,P〈0.01),而其他实验室指标(如ESR、肝功能、肾功能、免疫球蛋白)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RP水平变化可以准确地反映UC患者临床严重程度,为临床上治疗,控制病情发展,以及判断预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RD-二聚体(D—D)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金标定量渗滤法检测6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CRP和D—D含量,与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血清CRP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D—D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各组病例问含量也不同。结论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CRP和D-D含量,有助于了解病情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1.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在测定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检测。对比研究了TRFIA和ELISA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结果符合率。[结果]TRFIA法测定HBsAg、HBsAb、HbeAg均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对HbeAb测定的符合率为90.9%,灵敏度为97.40%,但易出现假阴性,特异性仅为86.7%,故测定特异性还有待提高。HBcAb测定结果符合率只有55.8%,特异性为27.0%。ELISA法检测HBV-M五项指标也有较高的灵敏度,其中以HBsAg最为理想,灵敏度为95.24%、特异性为96.55%、符合率为96.15%,HBcAb和HBeAg次之,HBeAb灵敏度最低。[结论采用TRFIA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优于传统ELISA法,同时可以根据血清标志物表达量的多少评估患者的病情及传染性,较传统ELISA法更准确和更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脾静脉超声联合检查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89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检测及脾大小及脾静脉内径、脾静脉血流的超声检查,并与30例健康人做比较,分析各指标的变化特点,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慢性肝炎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项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脾超声对肝纤维化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究血清前S1抗原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临床意义。[方法]对某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26例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中的血清标志物及血清前S1抗原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检测。[结果]HBeAg(+)的322例血清标本中,PreS1Ag(+)的检出率为83.54%(269/322),HBeAg(-)的404例血清标本中,PreS1Ag(+)的检出率为26.48%(107/404)。PreS1Ag与HBV-DNA的符合率为82.92%(602/726)。[结论]PreS1Ag检测可作为HBV感染和复制的诊断试验,在临床上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情转化、疗效及预后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hild-Pugh C级伴有肝炎肝硬化的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减少手术死亡率的方法。[方法]以Child-Pugh A级和B级为对照,对某院2004~2009年收治的20例行肝癌切除术的Child-Pugh C级伴有肝炎肝硬化的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选择合理术式,术中控制大出血,加强围手术期治疗,可明显增加手术可行性,大大减少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廖冬梅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3):741-742,744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血清C反应蛋白(CRP)、人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联合检测对肝病诊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到2010年6月某院收治的慢性肝炎患者48例(B组)、肝硬化患者49例(C组)、肝癌患者52例(D组),另选择体检健者50例为正常对照组(A组)。入院后,采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CEA、CA199。比较单项检测阳性比例及联合检测阳性比例。[结果]肝病各组血清AFP、CRP、CEA、CA199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随病情的加重,各指标也明显升高,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各组中的阳性率高于单一指标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的AFP、CRP、CA19-9对肝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明显提高敏感度,降低了消化道肿瘤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族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感染模式。[方法]对2007~2008年剑川县经医院确诊的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的白族乙肝患者217例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检测217例,HBsAg阳性率为97.70%,抗-HBs阳性率为4.15%,HBeAg阳性率为35.48%,抗-HBe阳性率为59.45%,抗-HBc阳性率为84.79%。检出10种感染模式,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者占17.05%,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者占44.70%。[结论]白族乙肝患者HBV血清感染标志物模式复杂,抗-HBs阳性率很低。  相似文献   

17.
季晋艳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2):2379-2380
[目的]通过10534例浙江省金华市高校考生体检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阳性检出率,对高校考生ALT增高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ALT测定方法为紫外乳酸脱氢酶法(LDH-UV法),仪器为SYSMEX-180全自动化分析仪,试剂为SYSMEX公司生产,正常值为0IU/L~50.0IU/L。[结果]检查高校考生体检者10534例,ALT增高者411例,占3.90%,由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120例,占29.20%,其他原因的291例,占70.80%。而291例当中由营养补品导致的占31.27%,血脂增高导致的占38.14%。[结论]研究显示我市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比较成功,乙肝阳性率明显降低。但血清ALT异常增高,其中营养补品、脂肪肝对肝脏功能损害的比例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洪俊  饶永彩 《职业与健康》2010,26(3):276-278
目的对Roche Cobus E601(E601)和Abott Architecti 2000(i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咐测定(ELISA)法的HBV标志物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3种方法对4个批次(188、215、178、180份)共761份样本的4种HBV血清标志物---HBV表面抗原(HBsAg)、HBV表面抗原抗体(HBsAb)、HBVe抗原(HBeAg)、HBVe抗原抗体(HBeAb)进行平行检测。对于3种方法中HBeAg和HBsAg测定结果有差异的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仪进行复查。结果3种方法中HBsAg的符合率最高(98.94%),其次是HBeAg(94.94%)、HBsAb(90.70%)和HBeAb(83.3%)。i2000能对HBsAg和HBsAb进行定量分析,E601只能对HBsAb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i2000和E601的HBsAb定量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4种标志物测定结果中E601和i2000间的符合率都明显高于ELISA和E601(或i2000):且无论是E601还是i2000其阳性率均高于ELISA法。E601的HBeAb测定结果的阳性率在3种方法中最高(61.67%)。结论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HBsAg和HBsAb定量对于评估HBV疫苗接种效果与HBV复制水平有着传统ELISA方法无法比拟的作用。自动免疫分析的重复性和敏感性要好于传统ELISA。E601的HBeAb测定敏感性过高存在假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