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焊接矩形管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是节点的受力性能.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典型节点分析与较大规模几何参数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等宽 K 型间隙方管节点的静力工作性能进行了研究.不仅跟踪了节点荷载-位移曲线的全过程,而且全面考察了主要参数对节点刚度、极限承载力、变形、失效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并将分析结果与 CIDECT 公式计算结果相比较,得出控制此类节点的失效模式主要是弦杆的整体剪切失效、“有效宽度”失效、腹板局部承压破坏以及这几种破坏形式的混合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焊接矩形管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节点受力性能,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典型节点分析与较大规模几何参数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一杆等宽β_2≤0.8的间隙 K 型方管节点的静力工作性能进行了研究.不仅跟踪了节点荷载-位移曲线的全过程,而且全面考察了主要参数对节点刚度、极限承载力、变形、失效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并将分析结果与 CIDECT 公式计算结果相比较,得出控制此类节点的失效模式主要是弦杆表面塑性失效、弦杆整体剪切失效以及二者破坏形式的混合模式.  相似文献   

3.
一杆等宽K型间隙方管节点静力工作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研究焊接矩形管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节点受力性能,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典型节点分析与较大规模几何参数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一杆等宽β2≤0.8的间隙K型方劳节点的静力工作性能进行了研究。不仅跟踪了节点荷载—位移曲线的全过程,而且全面考察了主要参数对节点刚度、极限承载力、变形、失效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并将分析结果与CIDECT公式计算结果相比较,得出控制此类节点的失效模式主要是弦杆表面塑性失效、弦杆整体剪切失效以及二者破坏形式的混合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桁架节点的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力,对比例为1/2和1/3的节点缩尺模型进行了单调静力水平加载试验。详细介绍了节点工作过程,对比了不同比例模型的受力性能、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模式,得出了影响节点力学性能的因素。试验结果显示节点的失效模式可能有:混凝土开裂破坏、节点板受压屈曲和撕裂破坏。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试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对比不同的有限元分析结果,明确了不同比例节点的薄弱部位。研究成果可为该实际工程和类似工程节点设计提供试验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钢筋混凝土抗震框架节点的受力特征分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归纳近年来国内外抗震框架节点试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将在梁端或柱端纵筋屈服后可能发生剪切失效或破坏的节点的受力特征分为斜拉型、斜压型和斜拉-斜压复合型三类,并给出了这三类受力特征的节点在相对作用剪力和相对配箍率坐标中出现的区域,还对其受力性能随相对作用剪力或(和)相对配箍率变化的规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轻钢框架节点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检验利用柱腹板屈曲后强度的轻钢框架节点板域的抗震性能.方法在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模,通过施加低周反复荷载,分析框架节点的力学性能.结果框架节点的破坏属于局部屈曲破坏,节点板域无显著加强的节点,破坏发生在节点板域上,显著加强的节点破坏发生在梁端.结论研究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剪切变形很大,拉伸变形和弯曲变形很小;显著加强的节点,抗剪切变形的能力很好,拉伸变形和弯曲变形不显著.对节点板域进行加厚并布置对角肋是减小节点剪切变形的一种很有效的节点构造形式.由于周围约束板件能提供强力支撑,这样节点板域屈曲以后并不立即失效.  相似文献   

7.
圆钢管混凝土 K 型焊接管板节点受力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格构式钢管混凝土风力发电机塔架K型焊接管板节点的受力性能,进行了4个圆钢管混凝土K型焊接管板节点的单调静力加载试验和1个空心圆钢管K型焊接管板节点的对比试验,探讨了该类节点的破坏模式、极限承载力以及节点区应力分布和发展规律,研究了各试验参数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塔柱内混凝土的填充使得焊接管板节点的破坏模式由节点交汇处塔柱管壁塑性变形失效转变为节点板失效和腹杆失效;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大幅增加,变形减小;节点几何参数和构造参数的变化对试件受力性能的影响较大;当节点板中部设置加劲肋时,节点的承载力提高,节点板平面外失稳得以避免;当节点极限承载力由腹杆屈曲或屈服承载力控制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腹杆与塔柱管径比和壁厚比的增加,节点的承载力提高。  相似文献   

8.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T形柱框架边节点受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个T形柱梁柱节点进行了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的试验研究和分析,研究了钢筋混凝土T形柱框架结构中间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分析了此类节点的破坏机理和失效方式。研究表明:T形柱框架节点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破坏特征类似于普通矩形柱节点;翼缘最后的破坏形式是轴压比引起的正截面破坏;轴压比影响节点承载力,低轴压比状态下起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英国Ronan Point公寓楼发生连续倒塌以来,各国学者开始对结构的连续倒塌进行研究,但新型抗震节点对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作用尚缺乏研究.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3种型式的梁柱节点在结构的某一柱子失效后的性能进行了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未考虑节点焊接缺陷的条件下,新型节点的延性较好,可以在结构发生局部破坏时不发生脆性破坏.  相似文献   

10.
节点作为空间结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变形曲线(滞回曲线)是对其延性、耗能能力、强度、刚度等力学性能的综合反映。对K型搭接相贯节点内隐藏焊缝焊与不焊两种模型在弦杆轴向往复荷载作用下进行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计算,对比分析得到节点试件的破坏模式和滞回曲线,同时有限元模拟分析所得结果和试验所得结果较为吻合。结果表明:隐藏焊缝焊接节点破坏时是局部的,最终是搭接管在焊缝处被拉断;不焊节点的破坏模式是焊缝整体破坏,隐藏焊缝不焊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不能忽视。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来代替相贯节点滞回性能试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ANSYS程序对KT型搭接方管节点的破坏类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主要分析了支杆与弦杆边长比、弦杆宽厚比、支杆与弦杆厚度比对节点破坏类型的影响。分析得出节点主要发生4种类型的破坏:受拉支杆一侧弦杆上表面局部屈曲破坏;弦杆上表面塑性破坏;受拉支杆强度破坏;弦杆弯曲破坏。弦杆无轴压作用时,弦杆宽厚比、支杆与弦杆厚度比越小节点越易于发生第3类破坏,支杆与弦杆边长比为大值或小值时发生第3类破坏的节点均多于支杆与弦杆边长比为中间值的情况。弦杆有轴压作用时,随弦杆宽厚比、支杆与弦杆厚度比增大,节点由较多发生第3类破坏过渡到第2类破坏,最后到第1类破坏。随着支杆与弦杆边长比增大,发生第1类破坏的增多,支杆与弦杆边长比为0.8的部分节点发生了第4类破坏。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新型木结构主次梁新型金属挂钩件连接节点的受力机理,参照ASTM针对挂钩件的测试标准,进行了8个模型的竖向加载静力试验,得到了节点承载力与主、次梁相对变形曲线和2种典型破坏模式.建立了新型挂钩件节点的ABAQUS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和试验现象对照,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采用该模型对挂钩件节点进行参数分析,研究了挂钩件翼缘厚度和宽度对节点抗剪极限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对挂钩件节点进行详细受力分析,提出了该新型挂钩件节点的简化受力模型,推导了节点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和破坏模式的判别方法,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一片设置控制缝砌块墙体在复合受力状态下的抗侧移试验,了解墙体的开裂刚度及破坏状态,并借助有限元程序建立了四种宽高比的墙体模型,研究分析了控制缝对实际工程中墙体抗侧移刚度的影响,认为控制缝引起墙体抗侧刚度的降低是有限的,刚度的降低程度随宽高比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为地震区合理设置控制缝提供试验与理论依据并总结了设缝墙体的抗侧移刚度公式,供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某体育馆新型复合节点的受力性能,以该体育馆大跨桁架结构弦杆钢管弯曲后竖直插入地下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拱脚为原型,设计了3个采用热弯圆钢管的CFST-外包RC组合节点,进行了节点在弦杆受压、腹杆受拉的复杂受力下加载试验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热弯钢管残余应力、不同弯曲角度以及弦杆根部钢管内是否填充混凝土等对节点破坏形态、承载能力等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弯钢管CFST-外包RC组合节点的破坏形态主要为弦杆根部钢管的屈曲破坏,节点承载力取决于弦杆根部受压承载力;钢管热弯产生的残余应力降低了节点刚度且钢管弯曲角度越大节点刚度降低越大,但对承载力基本没有影响;钢管内填混凝土可以显著提高节点刚度和承载力,节点刚度和承载力随钢管直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支主管间设置的加劲板构造和支主管截面宽度比对高强方钢管轻骨料混凝土桁架T型节点破坏模式、承载力、连接区应力和应变的分布及演化等受力性能的影响,对加劲节点和常规节点进行了支管轴压静力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强方钢管轻骨料混凝土桁架T型节点的典型破坏模式有连接区主管受压上翼缘凹陷、主管腹板凸曲、主管弯曲、支管侧倾失稳、加劲板屈曲、支主管焊缝开裂和加劲板与支管焊缝开裂等.常规节点的承载力取决于支管根部及其焊缝的承载强度和连接区主管上翼缘的局部承压强度,其荷载-位移曲线形成流塑平台.加劲节点的承载力取决于包括加劲板扩散效应的支管根部及其焊缝的承载强度、连接区主管上翼缘扩散承压强度和加劲板屈曲强度,其荷载-位移曲线呈渐变上升趋势,没有屈服平台.加劲板明显提高了T型节点的承载力,加劲节点的屈服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较常规节点分别提高10.0%~40.0%和15.0%~48.3%,加劲节点的承载力随支主管截面宽度比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6.
N型圆钢管加强节点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承受支管轴力和主管轴力的N型圆钢管相贯节点(JD-A)、主管填充混凝土节点(JD-B)试件进行了极限承载力对比试验.综合比较了两种节点在破坏模式、受压支管轴力-主管管壁变形关系、主管管壁等效应力分布和极限承载力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对主管填充混凝土能显著提高节点极限承载力.通过计算可知,试验极限承载力与有限元结果的比值在1.02左右,JD-A试件的试验结果与我国规范公式承载力计算结果的比值为1.04.  相似文献   

17.
为了得到方管桁架中搭接支杆平面内计算长度及其随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采用钢结构稳定理论建立了两端弹性转动约束轴心受压构件的屈曲方程.分析得到了搭接支杆平面内计算长度系数的主要影响参数为:受压杆件的长细比λ、支弦杆的宽度比β,支弦杆的厚度比τ、弦杆的宽厚比γ、搭接率ov及支弦杆夹角.θ采用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有限元方法,对方管桁架中端部为K型搭接节点的受压支杆的计算长度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支杆计算长度系数随主要影响参数的变化规律.从分析结果可知,桁架支杆发生弯曲破坏,计算长度系数在0.55~0.9变化,受几何参数变化影响很大.因此采用理想铰接条件进行桁架杆件的稳定设计是很保守的.  相似文献   

18.
不等宽T型方管节点静力工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接焊接方管节点是复杂的三维空间薄壁结构,对其理论分析必须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影响。采用能处理几何非线性和材料 非线性影响的有限元方法分析不等宽T型方管节点的受力全过程,对材料应变硬化、大挠度效应及弘杆所受荷载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应变硬化对节点影响不大,大挠度效应显著提高了节点的承载力,弘杆所受轴压荷载降低了节点承载力。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主管内填混凝土对矩形钢管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探讨主管内填混凝土矩形钢管节点的受力机理,对比分析了主管内填混凝土矩形钢管节点和空钢管节点的受压、受拉和受弯性能,结果表明主管内填混凝土能够改善节点的受力性能,显著提高矩形钢管受压节点的承载力,受压节点的破坏模式转变为横向局部承压破坏;对矩形钢管受拉节点承载力提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