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目的比较抗线粒体抗体-M2阳性体检人群与住院患者临床特点,探讨两组人群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相关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关系,以加强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认识,提高早期确诊率。方法收集2013-08—2015-01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98例,其中,抗线粒体抗体-M2阳性患者49例(阳性组),抗线粒体抗体-M2阴性患者49例(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肝硬化三项指标和临床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阳性组患者HA、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指标均高于阴性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多于阴性组,ALP、GGT、ALT、AST升高多于阴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线粒体抗体-M2阳性做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特异性指标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实验室检测及早行抗线粒体抗体-M2等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利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线粒体抗体亚型2(AMA-2)、抗线粒体抗体亚型4(AMA-4)、抗线粒体抗体亚型9(AMA-9)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送该中心的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病例32例检测自身抗体结果.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采用德国欧蒙试剂,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AMA-2、AMA-4、AMA-9采用德国欧蒙试剂用免疫印迹法进行检测.以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3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2、AMA-4、AMA-9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2在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谱的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43例肝病送检样本中81例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病,将其分为3组:(1)自身免疫性肝炎(AIH)38例;(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30例;(3)重叠综合征13例。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抗体(LKM)、抗可溶性肝抗原(SLA)等,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测定抗线粒体M2亚型。结果 743例中诊断为AIH、PBC和重叠综合征分别为送检标本的5.11%、4.04%和1.75%,总计10.9%。AIH患者ANA阳性率为78.9%,AMA及M2亚型阳性率为18.4%,SMA阳性率为7.89%;PBC患者ANA阳性率为73.3%;AMA和M2阳性率为26.7%;重叠综合征患者ANA及AMA阳性率为100%。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有助于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非病毒性肝炎诊断时应考虑自身免疫性肝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系统检测抗线粒体M2抗体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67例血清样本,包括11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PBC)、77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和78名健康对照者血清样本,使用全自动ELISA系统检测抗线粒体M2抗体,评估该系统检测抗线粒体M2抗体的精密度和抗线粒体M2抗体的临床价值。结果全自动ELISA系统的精密度较好,批内和天间的变异系数(CV)均5%。PBC患者抗线粒体M2抗体的阳性率为89.3%(100/112),抗体浓度值以大于800 RU/m L为主(63%,71/112)。HBV感染者抗线粒体M2抗体的阳性率为5.2%(4/77),3例抗体浓度值在25~100 RU/mL之间,1例在100 RU/mL以上;健康对照组中抗线粒体M2抗体阳性率为5.1%(4/78),4例抗体阳性者抗体浓度值均在25~50 RU/mL之间。结论抗线粒体M2抗体ELISA检测的系统化保证了检验结果的稳定性,可为PBC的诊断和与其他肝病的鉴别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5.
抗线粒体-M2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M-M2)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意义.方法应用酶免疫斑点法(DIBA)检测抗AMA-M2抗体163例,M2抗原包被区出现深蓝或紫色条带为阳性,无颜照色为阴性.结果PBC患者39例,AMA-M2抗体38例阳性,阳性率97.4%;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16例,AMA-M2抗体1例阳性,阳性率为6.3%;慢性乙型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正常对照组均阴性.PBC患者AMA-M2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该法灵敏度为97.4%,特异性为98.9%.结论DI-BA检测AMA-M2抗体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作为PBC重要的血清学指标,同时结合临床症状、生化检查、肝组织活检等提高PBC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诊治的认识。方法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女性13例,男性3例,确诊的平均年龄为(52±6)岁,症状以黄疸最为多见(13/16,81%),其次是皮肤瘙痒(10/16,62%)和乏力(8/16,50%)。6例患者(37%)食道静脉曲张,4例患者(25%)合并腹水,5例(31%)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3例管干燥综合征,2例为G raves病。所有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及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532±172)U/L、(359±120)U/L和(127±39)U/L。患者血清IgM升高(4.7±1.8)g/L。行抗线粒体抗体检查94%(15/16)为阳性。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主要累及中年女性,血清碱性磷酸酶及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升高,抗线粒体抗体阳性,血清IgM升高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赵友林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128-6129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肝功能指标与自身抗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临床已确诊的自身免疫性肝病25例.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1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14例,另取30例正常人对照.采用日立76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Laica荧光显微镜,测定肝功能指标及各种自身抗体.结果 AIH、PBC患者组生化指标均有三项及三项以上升高,在AIH时ALT、AST 升高明显而PBS则轻到中度升高.PBS时以GGT、TAB、ALP升高最为明显.AIH组患者抗核抗体(ANA)阳性率达73%,平滑肌抗体(SMA)阳性率达54%.14例PBC患者组ANA 、线粒体抗体(AMA)及线粒体M2抗体(AMAM2)阳性率达100%.结论 血清肝功能指标及各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合理用药、判断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测定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意义。方法:4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2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14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阳性率92.5%(37/40),自身免疫性肝炎阳性率38.5%(10/26),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阳性率14.3%(2/14),PBC、AIH、PSC与正常组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BC与AIH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抗AMA抗体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自身抗体阳性率.方法分别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200例健康人和178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及未明原因肝损组)血清中多种自身抗体,分析各组自身抗体出现的阳性率.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组可按所出现的自身抗体的类型的不同分为Ⅰ、Ⅱ、Ⅲ型,各型所占比例分别为75%、8.3%、16.7%.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抗线粒体抗体(AMA)100%阳性,其中M2型AMA的阳性率高达95.5%.未明原因肝损患者自身抗体的出现率达80.0%,有20%未出现自身抗体,4.5%患者出现未知自身抗体.结论大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病伴有特征性自身抗体的出现;注重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于明确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和分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6例AMA-M2阳性患者按临床诊断分组,统计分析其病种分布、性别分布、肝功能及自身抗体指标。结果 106例患者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确诊患者26例,占24.5%;非PBC患者80例,占75.5%,包括免疫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肾脏等系统、器官疾病,涉及28个病种;男女比例为1:5.23;PBC组患者肝功能酶学指标升高,非PBC组基本正常;2组病例均可检出多种自身抗体阳性。结论 AMA-M2多见于PBC,也可见于多种自身免疫病及免疫应答异常疾病;AMA-M2阳性患者PBC确诊率无性别差异;PBC患者可见不同程度肝功能指标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特点及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亚型M2、M4、M9的诊断价值。方法24例确诊为PBC及127例非PBC患者,系2002年9月至2007年12月拟诊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非PBC肝胆病就诊于门诊及住院者。24例PBC患者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血清中M2、M4、M9或肝活检证实诊断,非PBC肝胆病者也均检测血清中M2、M4、M9或肝活检排除PBC诊断。15例PBC患者接受正规熊去氧胆酸治疗,服用12个月以上。结果24例PBC患者中22例M2首次检测阳性(91.67%),2例阴性,此2例分别于24周及1周后第二次检测为阳性及弱阳性。4例M4抗体阳性或弱阳性,M9均阴性。127例非PBC肝胆病患者M2、M4、M9均阴性。经熊去氧胆酸治疗的PBC病例黄疸明显减轻,临床症状缓解,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全部病例随访中1例死亡。结论PBC在国内并非罕见,M2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PBC的特异性指标,熊去氧胆酸为首选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合并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自身抗体特征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于我院住院治疗PBC患者350例,对这些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滴度及ANA的核型分析.结果 350例PBC患者发展为肝癌为2.57%(9/350),其中女性患者2.38%(7/293),男性患者3.5%(2/57),9例患者中有7例可见AFP值升高,8例患者可见AMA、AMA-M2阳性,50%呈AMA高滴度(≧1:320)阳性.100%患者ANA检测结果阳性,88.9%患者滴度以高滴度为主(≧1:320).ANA核型以混合核型为主.抗核抗体谱检测可见3例患者分别为CENPB、SSA、Scl-70阳性,2例患者gp210阳性.结论 PBC患者中有2.57%发展为HCC,自身抗体检测情况与PBC患者类似.多数患者可检测出高滴度的AMA、AMA-M2及ANA,这些患者ANA核型以混合核型为主,患者血清AFP值与自身抗体有一定相关性,可能提示血清AFP值与自身免疫反应强弱相关.  相似文献   

13.
姜慧英  刘妍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1):1796-1798
目的探讨抗gp210抗体与核膜型抗核抗体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PBC患者100例,6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50例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和50例慢性丙型肝炎(HCV)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50例献血员(BD)作为正常对照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抗体,免疫印记法检测抗gp210抗体。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 ,抗核抗体(ANA)阳性60例,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100例,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3例。免疫印记法检测PBC患者抗gp210阳性33例(阳性率33%),AIH患者抗gp210阳性8例(阳性率13%),HBV、HCV、BD组均阴性。PBC患者gp210阳性组与阴性组ANA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p210阳性组90.9%表现核膜型,其次表现核点型,而gp210阴性组19.4%表现核点型,其次为着丝点型及核膜型等。PBC患者抗gp210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ALT、AST、Tbil、GGT、ALPI、gGI、gAI、g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p210阳性患者肝硬化发生率(28/33例,84.8%)明显高于阴性患者(33/67例,49.3%)(P0.01)。结论抗gp210抗体阳性同时ANA为核膜型有助于PBC患者的诊断,并且抗gp210抗体可以作为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45例肝病患者的自身抗体结果,并对自身抗体阳性的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145例患者中共检测出自身抗体阳性359例,阳性率为16.7%。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64例,检出率为3.0%,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59例,检出率为2.8%。73.4%PBC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1∶320,且26.6%抗线粒体抗体(AMA)为阳性;49.2%AIH患者血清ANA≥1∶320,且3.3%AMA为阳性。PBC患者核膜型及着丝点型显著多于AIH患者,而均质型及着丝点颗粒型显著少于AIH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NA阳性≥1∶320乙型肝炎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酰转肽酶(GGT)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显著高于ANA阳性≥1∶100及ANA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身抗体检测是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必要条件,但需鉴别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和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5.
用重组M2三联体抗原建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免疫检测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建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特异性免疫学检测方法。方法 在重组质粒表达的基础上,用亲和层析进一步纯化重组蛋白后,用酶免疫吸附法检测M2抗体。结果 在PBC组11例患者哈部检出M2抗体,阳性率为1005,而非PBC组75例患者中无一检出M2抗体,本法与病理检查和临床诊断的相关性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本法检测M2抗体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PBC的早期发现和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各种肝病患者中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LD)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消化科、肝胆外科、移植外科等收治的各种肝病患者225例,分为ALD患者组和其他肝病患者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25份临床血清标本中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 ANA)、抗平滑肌抗体(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y, SMA)和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 AMA),用欧蒙印迹法检测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iver kidney microsomal, LKM)、抗肝细胞溶质抗原Ⅰ型抗体(liver cytosol-1, LC-1)、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抗肝胰抗体(anti-soluble liver antigen antibody/liver pancreas antigen, SLA/LP)、AMAⅡ型(AMA-M2)并查阅临床资料,对检测结果作出分析。结果 ALD 患者组ANA阳性率为77.78%,SMA阳性率为7.41%,AMA阳性率为55.56%,LKM 阳性率为7.41%,AMA-M2阳性率为48.15%,SLA/LP 阳性率为7.41%,LC-1阳性率为3.70%。其他肝病患者组 ANA 阳性率为26.26%,SMA 阳性率为4.55%,AMA 阳性率为11.11%,LKM 阳性率为0.51%,AMA-M2阳性率为5.05%,SLA/LP阳性率为2.53%,LC-1阳性率为1.52%。ALD患者组自身抗体阳性率与其他肝病患者组相比较,ANA、AMA、LKM、AMA-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LD患者自身抗体检出率较高,为临床医生鉴别病毒性肝炎、ALD及其他肝病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M2亚型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liary cirrhosis,PB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0名健康对照者、139例其他非PBC疾病患者和42例PBC患者血清中的AMA-M2水平,并采用矩阵图决策法分析血清AMA-M2检测对PBC的诊断效率。结果:健康对照者平均血清AMA-M2水平为(16.51±1.38)RU/mL,非PBC患者的平均血清AMA-M2水平为(24.33±7.29)RU/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的平均AMA-M2水平为(211.51±126.68)RU/mL,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A-M2检测对PBC诊断的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97.4%,准确率达95.6%,阴性预测值为98.7%,阳性预测值为90.9%。结论:血清AMA-M2检测有较高的诊断效率,可作为PBC诊断的重要血清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谱分析在自身免疫性肝病(AL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4例肝病患者中各类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分布、年龄、性别特征及自身抗体(ANA)、肝抗原自身抗体阳性率。结果864例患者中,病毒性肝炎76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5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37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4例和重叠综合征(OS)9例。ALD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病毒性肝炎组ANA、抗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A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1型抗体(LKM-1)的阳性率分别为23.3%、4.6%、1.0%;AIH组ANA、ASMA、抗LKM-1、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抗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抗SLA/LP)、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阳性率分别为78.1%、70.6%、7.8%、5.9%、9.8%、29.4%;PBC组ANA、ASMA、抗线粒体抗体亚型M2(AMA-M2)的阳性率分别为83.9%、37.8%、86.5%。结论自身抗体检测是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必要条件,但这些自身抗体也可见于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α-胞衬蛋白IgA和IgG抗体联合检测在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S,pSS)患者(pSS组),51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econdary SS,sSS)患者(sSS组),3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SLE组),51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RA组)和6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各组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A、IgG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pSS组、sSS组、SLE组、RA组和对照组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阳性表达率分别是90.6%、72.5%、12.8%、19.6%、5.0%,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G抗体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0.0%、76.4%、30.8%、38.5%、5.0%,除SLE组、RA组外,余各组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A和IgG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S组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阳性表达率高于IgG抗体(P〈0.05);SLE组、RA组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阳性表达率低于IgG(P〈0.05)。结论抗α-胞衬蛋白IgA和IgG抗体有助于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