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尿道下裂手术方法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生殖畸形中发病率仅次于隐睾的先天性畸形,国外报道发病率为4‰~8‰,近年来发病有上升趋势。Boisen等-报道1997~2004年丹麦出生男婴尿道下裂的发生率高达1.03%。鉴于目前对于尿道下裂的病因尚不清楚,且仍不能有效预防或干预尿道下裂的发生,因此提高尿道下裂手术的近期及远期效果尤为重要。尿道下裂修复手术的术式有300余种,至今没有一种是金标准的术式,手术成功率尚不能令人满意。用于修复尿道下裂的组织材料有尿道板、包皮内外板、阴囊皮瓣、  相似文献   

2.
林海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2,11(3):225-227,231
尿道下裂是常见的小儿泌尿生殖系畸形,已经发表的手术方法多达300余种,但目前尚没有一种通用满意的方法。Barcat按阴茎下曲矫正后尿道口的不同位置,将尿道下裂分为前段型尿道下裂(阴茎头、冠状沟、阴茎前1/3)、中段型尿道下裂(阴茎中1/3)、后段型尿道下裂(阴茎后1/3、阴茎阴囊交界、阴囊、会阴),其中阴茎阴囊交界、阴囊、会阴型尿道下裂称为重型尿道下裂。重型尿道下裂疗效差,术后并发症多,是采取一期手术还是分期手术尚有争议。现就近年来重型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术式的选择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生殖器常见畸形,手术是唯一的矫治途径。尿道下裂手术由于医师对某种术式的理解和患者阴茎条件的不同,各医院单位呈现不同的理解和疗效。手术的目的是伸直阴茎,重建尿道至阴茎头部,恢复站立排尿,使成年后有正常性生活。但临床有一部分尿道下裂病例修复难度较大,这部分病例被认为是复杂尿道下裂。复杂尿道下裂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重度尿道下裂、或经历多次手术后  相似文献   

4.
重度尿道下裂的手术修复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介绍在重度尿道下裂修复中Duckett+Duplay手术的应用方法及特点。方法;对阴茎下弯矫正后,尿道缺损长的重度尿道下裂病例采用尿道口附近阴囊皮肤作Duplay尿道成形,再与Duckett岛状皮瓣所作皮管吻合的联合手术方法,共修复重度尿道下裂42例,平均年龄2.9岁,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42例中,一次手术成功32例,8例尿瘘,1例尿道狭窄,1例成形尿道呈憩室状扩张。  相似文献   

5.
保留尿道板手术在尿道下裂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保留尿道板手术在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189例保留尿道板的尿道下裂修复手术。结果:保留尿道板手术总成功例数177/189(93.65%),其中采用尿道口基底皮瓣法(Mathieu法)39/42例(92.86%),加盖岛状皮瓣法(Onlay island flap法)138/147例(93.88%),结论:保留尿道板手术适用于无或伴有轻度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治疗,可按尿道口位置选择手术方法:冠状沟型及阴茎体前型尿道下裂采用Mathieu法,阴茎体型及阴茎根型尿道下裂采用Onlay island flap法。  相似文献   

6.
尿道下裂手术方法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我院近 18年来收治小儿尿道下裂 2 13例 ,就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分析 ,探讨尿道下裂手术方法的选择。资料与方法2 13例患儿 ,年龄 3~ 14岁 ,平均 7.8岁。根据尿道下裂分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 :1.1986年以前采用Denis Browne皮条埋藏法和Duplay阴茎皮管法 ,均用于二期尿道成形。 2198 6年以后采用游离膀胱粘膜、Duckett带蒂岛状包皮瓣、阴囊中线皮肤岛状皮瓣 ,正位尿道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 ,适用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 3.无明显阴茎下弯的前型尿道下裂 ,采用Flip Flap尿道口基底血管皮瓣法成形尿道。 4.会阴…  相似文献   

7.
尿道下裂手术的远期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尿道下裂是小儿生殖器官畸形中发病率仅次于隐睾,为第二位的先天畸形,占出生活产男婴的0.8‰~8.2/‰,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尿道下裂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临床表现从轻型到重型有很大不同,故有200余种术式可供选择。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及围手术期治疗、护理的进步,短期手术效果已有很大改善。但这些术式很多仅根据短期的排尿功能和早期的手术并  相似文献   

8.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生殖系常见先天性畸形之一,确切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其在男婴中发病率约1/300,近年来呈逐渐增加趋势。国内最新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996年至2008年我国部分地区尿道下裂发病率达0903%[1]。由于调查条件及人员限制,尿道下裂的发病率很难准确获得。尿道下裂的治疗是一个难题,国内得到公认的治疗该疾病的高水平医生尚少,仅部分医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尿道下裂的治疗上。  相似文献   

9.
Koyanagi手术及其改良术式治疗重型尿道下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Koyanagi手术及其改良手术治疗重型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采用Koyanagi手术和改良手术治疗的34例阴囊型、会阴型尿道下裂的临床资料,分析近年来该手术的进展,探讨该手术的要点及优缺点。结果 本组34例中尿瘘4例(11.8%),无尿道和尿道口狭窄发生,3例阴茎头裂开尿道口退缩至冠状沟平面,改良手术组7例发生阴茎部分旋转,其余阴茎外观及尿道功能良好,全部病例均获得了3个月以上的随访。结论 大多数重型尿道下裂可采用Ⅰ期手术方法修复,并且效果满意,Koyanagi手术及其改良手术尤其适用于伴有部分阴茎阴囊转位、包皮组织较少的重型尿道下裂的Ⅰ期修复。  相似文献   

10.
随着尿道下裂学的发展,尿道下裂矫治技术越来越成熟,手术效果已显著提高.面对众多手术方式的选择,多元化治疗是必由之路.随着人们对阴茎外观、功能等要求的提升,专科医师们也面临着更多挑战,尿道下裂的治疗需要赋予更多内涵.本文旨在介绍尿道下裂治疗策略的十二字方针:量体裁衣,术式多元,见招拆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改良Snodgrass术式在小儿尿道下裂治疗中的经验。方法对25例尿道下裂患儿(含阴茎体型15例,冠状沟型10例)采用改良Snodgrass术式行一期修复手术,评价疗效,并分析其手术方法。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至4年。21例一期手术治愈;3例出现尿瘘(12%),经尿瘘修补手术后治愈;2例卅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治疗后痊愈(8%)。结论改良Snodgrass手术操作简单,适用于阴茎体型和冠状沟型尿道下裂。  相似文献   

12.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我院2004年6月~2007年1月应用Snodgrass手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21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尿道下裂手术方法选择再认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尿道下裂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 总结2000-2003年治疗490例尿道下裂的临床经验。无阴茎下弯或轻度阴茎下弯通过阴茎背侧白膜折叠矫正后的尿道下裂手术方法,包括:尿道口位于舟状窝患儿选用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型(MAGPI);尿道口位于阴茎体、阴茎根患儿用加盖岛状包皮瓣法(Onlay);Snodgrass法用于尿道板发育好的远端前型尿道下裂以及部分再次手术病例;合并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应用带蒂岛状包皮瓣尿道成型术(Duckett)及Duckett Duplay术式。结果 各种手术方法的成功率:MAGPI为95.5%(21/22例);Snodgrass 93.3%(14/15例),Snodgrass用于再次手术的患儿效果72.4%(21/29例);Onlay 95.5%(213/223例);Duckett 90.8%(157/173例);Duckett Duplay 81.6%(31/38例)。结论 应根据尿道下裂有无合并阴茎下弯及尿道开口位置和阴茎发育的状况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重型尿道下裂通常是指按Barcat分型法近侧型中的交界型、阴囊型和会阴型~([1])。重型尿道下裂的手术修复是小儿泌尿外科难题。近年来分期手术治疗重型尿道下裂的技术再次被学界重视。一期修复手术因约70%的患儿不再需要多次手术,而被许多医生和患儿家长接受~([2])。一期修复手术始终是临床医生努力的方向。Koyanagi手术经历30余年的发展,现已有越来越多的应用报道,在重型尿道下裂的治疗上已成为较常用的一期修复手术。现结合笔  相似文献   

15.
尿道下裂是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畸形,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唯一方法,至今已知的术式多达300余种.根据矫正阴茎下弯后尿道口退缩位置,可将尿道下裂分为:远端型(阴茎头型、冠状沟型、阴茎远端1/3),中段型(阴茎中、近端1/3),近端型(阴茎阴囊型、阴囊型、会阴型),其中近端型尿道下裂称为重型尿道下裂.重型尿道下裂由于阴茎下弯重,尿道缺损长,一期手术修复难度大.尤其是背侧包皮发育差、包皮不宽裕的患者,单独应用Duckett术往往较难获得成功,且Duckett段尿道过长,受血管蒂游离的长度限制,常不能满足新尿道的充分覆盖,术后易出现尿瘘、阴茎扭转等并发症;而采用游离组织修复虽可节省局部皮肤组织,但并发症较多且有继发创伤.因此对于重型尿道下裂常需多个皮瓣进行联合修复.目前学术界推崇保留尿道板的术式.以下介绍全剥离并保留尿道板加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一期修复重型尿道下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尿道下裂的发病率在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中位居第二。尽管生物学研究已经进入基因时代,推动了与尿道下裂有一定关联的性发育异常(disorder of sex development,DSD)的诊断进步,但导致尿道下裂的原因至今未明,各种学说、推测和判断不少,和尿道下裂治疗选择的关系并不大。翻开尿道下  相似文献   

17.
会阴型尿道下裂Ⅰ期手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报道I期治疗会阴型尿道下裂伴阴茎阴囊转位及阴囊分裂的一种方式,方法:自1996-1999年共收治会阴型尿道下裂伴阴茎阴囊转位及阴囊分裂,且包皮短缺的有8例,采用会阴部原位皮管(Duplay)加双阴囊内侧带蒂皮瓣一期成型尿道,术中行耳骨上膀胱造瘘引流尿液,经尿道置支架管,术后应用头孢米诺钠(80mg.kg^-1.d^-1)和灭滴灵(15mg.kg^-1.d^-1)1周,术后1周拔除支架管,2周拔除引流管,结果:7例I期成功,1例发生尿瘘,半年后经修补后痊愈,外观均满意,结论:此法应用解剖学的理论依据,对于复杂的尿道下裂有着外观功能均好的疗效,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尿道下裂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道下裂(hvpospadias)是因前尿道发育不全,导致尿道口达不到正常位置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尿道开口可出现在正常尿道口近侧至会阴部之间,部分病例伴发阴茎下弯。由于其术后合并症多,尿道瘘的发生率高,在多达300余种的手术方法中,至今尚无一种满意的,能被所有医师接受的术式。近年来,有几种术式经受了临床实践的检验,使尿道下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纱布吸痰法和常规吸痰管吸痰法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的应用效果,寻找一种小儿手术麻醉术中简单、实用、安全的呼吸道管理方法。方法580例婴幼儿尿道下裂手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手术中在患者口角放一块纱布,头偏向一侧,并适当抬高对侧肩部,以利口腔内分泌物引流(C组);另一组摆同样的体位,在有痰鸣音时用负压吸痰器吸痰(S组)。结果C组患儿手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用药少,并发症少(P〈0.05)。结论纱布吸痰法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呼吸道管理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尿道下裂Ⅰ期手术术式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提高尿道下裂Ⅰ期手术治愈率。方法 对1984~1992年112例尿道下裂不同术式Ⅰ期修复术疗效及1993~2003年262例尿道下裂改进术式Ⅰ期修复术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改进后的尿道下裂Ⅰ期术式治愈率提高阴茎头型(76.1%→94.2%)、阴茎型(53.7%→95.5%)、阴茎阴囊型(55.5%→89.2%)、会阴型(25.0%→88.8%)。经统计学处理,提高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选择改进后的各种术式修复尿道下裂有助于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