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声乐是科学的声乐艺术,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歌唱的咬字吐字对从事民族声乐演唱的演员是极为重要的,歌唱时,要特别注意民族声乐对咬字吐字的基本要求,防止咬字、吐字不清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歌唱的咬字、吐字在声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是完美表达歌曲思想感情,完整表现声乐艺术的基础,其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歌唱者的演唱效果。通过划分字头、字颈、字腹、字尾,运用关闭咬字,注意字、音、气的结合等,并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歌唱的咬字、吐字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合唱为声乐,是音乐与语言有机结合的歌唱艺术。在合唱中正确发音,准确的咬字、吐字是非常重要的,是演唱好音乐作品的首要条件,通过严格的发声训练应做到咬字正、吐字清、归韵准,依字行腔,字正腔圆,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音乐作品,使美妙动听的歌声传入听众耳中,从而得到合唱音乐艺术的享受。  相似文献   

4.
声乐美学是音乐美学的一个分支理论学科,它是声乐艺术学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对民族声乐艺术起到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声腔美是声乐美的重要主导因素,在声乐演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声腔美的特点具体体现在音质、咬字吐字、行腔三个方面.声腔美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是必要条件;而丰富的舞台表演和表现力是声乐艺术表演美的再创造,对演唱者个人艺术表演风格以及艺术创造力的发展都十分重要,舞台表演美是在声腔美基础上的升华,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歌曲演唱是艺术再创造。一首声乐作品需要演唱者将它变成有声、有情、有字、有形的演唱艺术,也就是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离不开演唱者对作品的分析、风格的把握、情感的处理等等方面。试从风格情感、咬字吐字、速度力度等方面阐述演唱中的艺术处理,旨在追求声乐作品的演唱更加动人,更加贴切,更加扣人心弦,更加完美;达到声以情发,情依声传,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歌唱中的咬字与吐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歌唱是音乐和语言文字的相互结合体。演唱者必须充分注意语言的规律和特征 ,掌握语言在歌唱时的特有规律 ,做到正确的咬字与吐字 ,充分发挥语言在声乐艺术中的创造功能与作用 ,以便演唱者在演唱时能更好、更完美地表达歌唱作品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7.
民族唱法的演唱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歌唱语言也带有明显的民族语言特点,而歌唱语言是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发声,用气、共鸣等技术手段运用的依据。本文针对民歌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对咬字要“字正腔圆”,气息的运用要“深、通,活”,以及声音亮,暗的把握等方面的内容与技术处理作了分析与阐述,并提出了学生掌握演唱技巧,形成演唱技能的具体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歌唱中咬字与吐字的几点认识,在歌唱中正确的咬字与吐字对于完整的表现整个声乐作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分别从字与气息的关系,字与字的关系,字与声的关系以及字与感情的关系这几方面阐述了歌唱中咬字与吐字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璐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0):85-88
古诗词艺术歌曲强调吐字、韵律等艺术特征,教学中让学生直接接触它,学生不能把握其节奏、韵律,也不能表现歌词的形象和情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声乐教学中,要让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接触、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挖掘其内涵,把握其节奏、韵律;同时,还可以选用适当的作品训练学生的呼吸、咬字等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利用古诗词艺术歌曲特有的美学特征,培养学生对声乐审美趣味的理解,提高传统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0.
从汉语的语音结构特点出发,分别从字头、字腹、字尾三个方面阐述在声乐的演唱过程中,怎样按照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和韵尾的固有特点去学习掌握咬字、吐字和运字行腔的方法和规律真正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相似文献   

11.
音准、咬字在歌唱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也是声乐演唱的根基,如果歌唱中音不准、字咬得不清楚,歌曲的情感表达、刻画音乐形象就无从谈起。教师声乐课中的学习训练、歌曲演唱,可以针对在声乐演唱中遇到的偏音、咬字不清楚问题,进一步剖析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意义在于提高声乐演唱水平,更充分体现歌曲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在字正腔圆、以情代声等方面有较细致的阐述,在参考了大量古人在声乐艺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对声乐演唱的审美要求,意从歌唱的吐字、气息的控制、以情带声的演唱手法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特征作一些粗浅的探讨,旨在吸收其精华,并将之发扬光大且运用于声乐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声乐是通过歌唱的表现形式束展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为了使歌者能准确地演唱中国声乐作品,本文以声乐作品《枫桥夜泊》为例,针对演唱时所遇到的问题,综合分析十三辙在声乐作品中的咬字吐词的方法和规律。力争使歌者演唱作品时达到字正腔圆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歌唱艺术是语言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清晰正确的咬字、吐字既是歌唱者表情达意的基础,亦是作品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考究歌唱咬字、吐字的表达对歌唱者音乐形象的塑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声乐艺术的基础,而咬字吐字又是歌唱中准确表现语言不可忽视的一环,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本文分三个部分来介绍“出声”、“归韵”、“收音”并逐一论述,探求歌唱中字正腔圆的效果成因。  相似文献   

16.
高师音乐专业中的大部分学生入学前学习声乐的时间都不长,也很不系统。不论是歌唱发声、咬字吐字,还是对声音的判断和对声乐艺术的理解,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高师声乐教学,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时,培养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声乐技能  相似文献   

17.
一位成功的演唱者 ,必须做到发声和吐字的完美结合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的发声方法 ,又要重视学生在歌唱中的咬字、吐字 ,即在行腔的过程中咬字 ,而不是在咬字的过程行腔 ,要在声音松弛、通畅、音乐线条连贯的基础上咬字 ,把松弛的声音作为语言的载体。中国的传统声乐讲求的“字正腔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8.
民族声乐演唱是一门综合艺术,通常被人们认为是:声音、吐字、韵味、表情、表现、修养等六个方面的统一.本文通过对民族声乐训练中的几个问题--吐字行腔、气息运用、声情并茂、素质修养、民族声乐的弘扬等,分五个层次,从理论到实践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声乐教学心理探讨郭丽亚歌唱艺术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它不仅是心理精神的全面反应,而且还是思想高度集中、高度自我控制与呼吸、发声、共鸣、吐字、咬字器官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它与人们的心理生理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声乐课主要采用个别授课的训练方式(一对一),在...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人类歌唱所独有的特点,它使歌唱艺术在传情达意上独具特色.正确地处理语言是歌唱表现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语言及语言音调的特色入手,论述了正确的吐字咬字的方法对歌者演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