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PO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自身免疫变化,为早期预测及临床治疗POF提供新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36例POF患者的临床特征,对36例POF患者(POF组)与70例健康育龄妇女(对照组)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用酶联吸附实验测定两组性激素如FsH(促卵泡生成素),雌激素(E2),及血清InlrA、InlrB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CD4+,C08+及CD4+/CD8+变化。结果:POF组BMI大于对照组(P〈0.05),POF组子宫及卵巢体积明显减小(P〈0.01),POF组初潮年龄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POF组CD4+低于对照组(P〈0.05),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D4+/CD8+明显降低(P〈0.01),POF组血清InIrA、InlrB下降(P〈0.05),通过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CD4+,CD4+/CD8+分别与E2呈正相关,CD8+与E2呈负相关。结论:遗传因素和自身免疫因素在POF的发病中占有一定的影响因素,E2有免疫抑制作用,可抑制T细胞免疫应答,血Ihn水平下降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可做为早期预测POF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吴伟  宣璐  李幼华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9):1001-1002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疮(RAU)的免疫学发病机理。方法测定85例RUA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8+、CD4+、CD4+/CD8+、CD3+、NK、CD19,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的含量,并与85例正常对照组做比较。结果RAU患者患病期外周血CD8+、CD3+、NK值较正常组高(P〈0.01),CD4+值、CD4+/CD8+比值较正常组低(P〈0.01),CD19值较正常组略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RAU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RAU的发生与患者全身和局部免疫状态关系密切,提示需要通过治疗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探讨其免疫功能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重症组、普通组)和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 A、Ig M、Ig G水平。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低于普通组和对照组(P〈0.01),普通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P〈0.01);CD8+重症组高于普通组(P〈0.01),而在普通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和重症组肺炎血清Ig A、Ig M、Ig G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Ig G重症组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失调,检测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有利于判断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为临床应用免疫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金晓秋  赵雪松 《中国医疗前沿》2012,(10):53+64-53,64
目的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细胞与体液免疫的状态,为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42例临床确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CD4+、CD8+、CD4+/CD8+比值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并与正常健康儿童对照组比较。结果 RRI患儿的总T淋巴细胞、CD4+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P〈0.01、P〈0.01),CD8+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血清IgA、IgG明显减低(P〈0.05、P〈0.05)。结论 RRI患儿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均明显,对临床免疫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艾迪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NK细胞和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75例与正常人对照组46例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组治疗前NK细胞百分比与NK细胞活性降低(P〈0.05),CD3+、CD4+及CD4+/CD8+减少较为明显(P〈0.05或P〈0.01),CD8+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使用艾迪注射液后,乳腺癌组CD8+百分比明显减少(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艾迪注射液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周红  胡岩  韦国玉  徐卫芹 《中外医疗》2010,29(31):14-15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间37例因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住院的患儿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并与20例正常婴幼儿进行比较。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组患儿外周血CD4+高于对照组(P〈0.01),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1),CD3+、CD8+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gG、IgA、IgM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患儿免疫功能明显紊乱,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轮状病毒肠道外播散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吴伟  宣璐  李幼华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1):1242-1242,1244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的免疫学发病机理。方法测定65例OLP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的含量,外周血T细胞亚群CD8+、CD4+、CD4+/CD8+、CD3+、NK、CD19,并与65例正常对照组做比较。结果OLP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补体C3、C4均高于对照组(〈0.01);外周血CD8+、CD19值较正常组高,CD4+/CD8+比值较正常组低(〈0.01)。结论OLP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它的发生与患者全身和局部免疫状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刘超峰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51-54,60
目的 探讨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肺尘埃沉着病(简称尘肺)分期和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2年7月在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治疗的尘肺患者68例为尘肺组,另选择同期接尘组和对照组各3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组外周血及尘肺组BALF中TGF-β1、TNF-α、sIL-2R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三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并检测尘肺组肺功能.结果 尘肺组、接尘组和对照组血清TGF-β1和sIL-2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组不同分期血清TGF-β1、TNF-α、sIL-2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尘肺分期血清TGF-β1、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接尘组和对照组(P<0.05),Ⅱ、Ⅲ期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接尘组和对照组(P< 0.05);血清TGF-β1、sIL-2R水平与尘肺分期呈正相关(P<0.05),血清TNF-α水平与尘肺分期呈负相关(P<0.05).不同分期尘肺患者BALF中TGF-β1、TNF-α、sIL-2R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患者BALF中TGF-β1、TNF-α水平与分期无显著相关(P>0.05),尘肺患者BALF中sIL-2R水平与分期呈正相关(P<0.05).尘肺组、接尘组和对照组外周血CD8+及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尘肺分期外周血CD4+、CD8+及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期尘肺外周血CD4+及CD4+/CD8+显著低于接尘组和对照组(P<0.05),Ⅰ、Ⅲ期尘肺外周血CD8+百分百显著高于接尘组和对照组(P<0.05);外周血CD4+、CD8+百分百与尘肺分期无显著相关(P>0.05),而CD4+/CD8+与尘肺分期呈负相关(P<0.05).外周血TGF-β1水平与FVC、FEV1/FVC及DLCO呈负相关,sIL-2R与FVC、DLCO呈负相关,TNF-α水平与肺功能无显著相关,CD4+百分百与FEV1/FVC、DLCO呈正相关,CD8+百分百与FVC呈负相关,CD4+/CD8+与FVC、DLCO呈正相关.外周血TGF-β1水平与CD8+呈正相关,与CD4+/CD8+呈负相关,TNF-α与CD4+/CD8+呈正相关,sIL-2R与CD4+、CD4+/CD8+呈负相关,与CD8+呈正相关.结论 不同分期尘肺患者均可能存在细胞免疫抑制状态,外周血TGF-β1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尘肺的纤维化过程和肺功能的损害,TNF-α与尘肺分期有关可能与肺功能损害无关,sIL-2R高表达及CD4+/CD8+倒置形成的免疫抑制参与尘肺分期进展和肺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免疫指标变化,为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诊断为RRTI的62例患儿的免疫学指标水平,与同期的23例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血清IgG、IgA、CD4^+/CD8+水平RRTI组低于对照组,CD8^+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gM、CD4^+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CD4^+/CD8^+、IgG、IgA、IgM指标1项以上异常者,RRTI组60例(96.8%),对照组5例(2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RTI患儿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可通过免疫调理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肺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前炎性因子及细胞亚群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前炎性因子及CD4+T淋巴细胞凋亡在结核病免疫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肺结核患者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的TNF-α及IL-10水平,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标记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的TNF-α及IL-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外周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涂阳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与涂阴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治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初治组和对照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与TNF-α及IL-10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与TNF-α及IL-10水平呈正相关,均参与了对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患儿与微量元素、血红蛋白、碱性磷酸酶、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等13项实验室检查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RRTI诊断标准,筛选出肺脾气虚证患儿35例,在急性感染好转后1周抽取空腹血,分别检测微量元素(Zn、Fe、Cu、Ca)、血红蛋白(Hb)、碱性磷酸酶(ALP)、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并和健康儿童15名进行同期对照。结果:RRTI患儿全血中Fe、H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Zn低于对照组(P〈0.05),而Cu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gG低于对照组(P〈0.05),Ig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IgM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CD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CD8+却高于对照组(P〈0.05);Ca、ALP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RTI肺脾气虚证患儿存在锌缺乏、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急性感染期肺脾气虚证、脾虚肝旺证复感儿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等免疫指标的相关性,为不同证型的复感儿提供微观辨证指标,以促进中医辨证理论的现代化研究。方法检测150例肺脾气虚证和150例脾虚肝旺证复感儿非急性感染期血清IgA、IgG、IgM及CD3+、CD4+、CD8+、CD4+/CD8+等水平,另选2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分析。结果 1与健康儿童对照组相比较,肺脾气虚证和脾虚肝旺证复感儿IgA和IgG水平均降低(P〈0.05),CD4+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CD8+细胞百分率增高(P〈0.05),CD4+/CD8+比值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中医证型组组间相比较,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等微观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脾气虚证、脾虚肝旺证复感儿非急性感染期体液免疫功能低下,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肺脾气虚证、脾虚肝旺证复感儿与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间存在一定关联,但不具备正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Gas)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Hp相关性PU患者80例,设为PU组,并给予根除Hp三联疗法,维持治疗2 w.另选健康体检合格者30例,设为对照组.PU组于治疗前及治疗2w结束后,对照组于体检当日分别检测血清Gas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T、CD8+ T)的百分率.结果 PU组患者治疗前血清Gas水平高于对照组(t=6.15,P<0.01),CD3+、CD4+、CD4+、CD+/C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3.27-6.50,P<0.01或P<0.05).PU组治疗2 w后阴转率为91.25%.转阴患者血清Gas水平低于治疗前(t=4.87,P<0.05),CD3+、CD4+、CD8+、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t=3.13-4.79,P<0.05);血清Gas水平仍高于对照组(t=4.15,P<0.05),CD3+、CD4+、CD4+/CD8+水平仍低于对照组(t=3.37-4.61,P<0.05);但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P>0.05).PU组患者血清Gas与CD3+、CD4+/CD8+呈负相关(rGas-CD3+ =-0.43,rGas CD4+/CD8+=-0.57,P<0.01).结论Hp相关性PU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可能包括胃窦G细胞在内的胃黏膜细胞损伤及免疫防御系统破坏等,且可能是同步发生且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对哮喘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哮喘组、正常对照组、SIT对照组和SIT治疗组4组,每组10只.通过卵蛋白(OVA)雾吸减敏的方法对致敏大鼠进行SIT,观察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分类及计数结果、血清和BALF中TGF-β1水平及外周血CD4+CD25+Tr百分率变化.结果 哮喘组血清和BALF中TGF-β1水平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和SIT治疗组(P<0.05或0.01);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r百分率显著高于哮喘组(P<0.01)和SIT治疗组(P<0.01),而SIT治疗组CD4+CD25+Tr百分率高于哮喘组(P<0.05).结论 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下调哮喘大鼠体内TGF-β1水平和纠正调节性T细胞的缺失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模拟岭南湿热复合因素造模实现流感病毒性肺炎湿热证模型的构建,并观察蒿芩清胆汤对模型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周龄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单纯病毒感染组(B)、湿热证模型组(C)、蒿芩清胆汤组(D)和阳性药物组(E)。A、B两组均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4 d,B组于第11天滴鼻感染病毒1次。C、D、E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4d,同时连续10 d气候箱暴露,6 h/d,第11天滴鼻感染病毒1次,感染病毒后不再置入气候箱。D、E组分别于病毒感染后2 h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4 d。D组每日灌胃蒿芩清胆汤水煎浓缩液0.4 ml;E组按70 mg.kg-1.d-1剂量灌胃给予利巴韦林溶液0.4 ml;其余各组均同时以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干预14 d后,处死小鼠眼球取血,检测各组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①与A组相比,B、C组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CD3+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CD3+CD4+/CD3+CD8+值显著降低(P<0.05);与C组相比,E组CD3+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1),D、E组CD3+CD4+/CD3+CD8+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②与A组相比,B、C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1),IFN-γ/IL-4值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相比,E组IFN-γ/IL-4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对流感病毒性肺炎湿热证模型小鼠具有多靶点的免疫炎症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指标、癌胚抗原(CEA)与铁蛋白(SF)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CD3+T、CD4+T、CD8+T及CD4+/CD8+、NK细胞、B细胞、CEA和SF变化的关系。结果:①CEA(+)组中,CD4+T、CD4+/CD8+及NK细胞明显降低(P〈0.01),CD8+T及SF明显增高(P〈0.01)。CEA与CD4+T、CD8+T、CD4+/CD8+及NK细胞水平密切相关(P〈0.01)。②SF(+)组中,CD4+T、CD4+/CD8+及NK细胞明显降低(P〈0.01),CD8+T明显增高(P〈0.01),CD3+T明显增高(P〈0.05)。SF与CD4+T、CD8+T、CD4+/CD8+及NI(细胞水平密切相关(P〈0.01),与CD3+T水平密切相关(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状态紊乱,且与CEA、SF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GCF)中T细胞亚群中CD3^+、CD4^+、CD8^+、CD4^+/CD8^+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治疗组,全部常规治疗,正常健康对照组32例,检测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6、12、24周的临床指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GCF中CD3^+、CD4^+、CD8^+的所占比例及计算CD4^+/CD8^+的值,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慢性牙周炎通过常规治疗后,牙周临床指标包括PD、CAL、PI和PLI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治疗组GCF中CD3^+、CD4^+、CD8^+和CD4^+/CD8^+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6周、12周与对照组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水平与治疗后6周、12周和2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PD、PI和PLI与GCF中T细胞亚群的水平有明显相关性(P〈0.01或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慢性牙周炎的炎症状态密切相关,可作为一项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陆玉良  杨向军 《浙江医学》2009,31(8):1084-1085
目的探讨新近发生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D8^+比值同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方法对25例新近发生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病组)和22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CD4^+和CD8^+的值,测算出CD4^+/D8^+比值,同时采用心脏超声测定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对两组对象的上述参数作对比分析,并对心肌病组患者CD4^+/D8^+比值与左室射血分数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心肌病组患者淋巴细胞CD8^+值明显高于对照组(22.35±2.43 vs 20.49±2.18,P〈0.05),CD4^+/D8^+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1.90±0.27 vs 2.16±0.28,P〈0.01),但两组间CD4^+值并无明显差异(41.96±3.57 vs 43.81±3.59,P〉0.05)。心肌病组患者CD4^+/D8^+比值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65,P〈0.01)。结论新近发生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其CD4^+ T淋巴细胞水平与健康成人相似,但CD8^+ T淋巴细胞水平则明显下降。其心功能下降与免疫功能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19.
季节变化对健康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观察季节变化对健康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例大学生志愿者分别在春分(VE)、夏至(SS)、秋分(AE)、冬至(WS)4个实验日分为VE组、SS组、AE组、WS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CD3^+,CD4^+,CD8^+,CD56^+进行分析;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2,IL-6及唾液中sIgA,IgG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FN-γ水平.结果:CD4+VE组高于WS组(P〈0.05);IL-2,IL-6高于AE组[(5.39±1.17)vs(4.02±0.89),(106.79±62.98)vs(95.87±39.43),P〈0.05];IFN-γ(3.82±0.18)高于WS组(2.72±0.92);CD3^+和CD4^+/CD8^+比值SS组高于VE组、AE组、WS组(P〈0.05或P〈0.01);CD8^+而则低于后者,CD4^+高于WS组(P〈0.01);IL-1β,IL-2及IFN-γ高于AE组[(0.21±0.15)vs(0.14±0.23),(6.47±1.82)vs(4.02±0.89),(4.58±0.21)vs(2.72±0.92),P均〈0.05];IL-2,IFN-γ高于WS组[(6.47±1.82)vs(3.55±1.02),(4.58±0.21)vs(2.58±3.79),P〈0.05或P〈0.01];sIgA,IgG高于WS组[(95.98±56.35)vs(84.99±39.82),(21.05±10.11)vs(18.03±9.27),均P〈0.05].结论:机体免疫功能存在春夏高,秋冬低的季节节律,季节对免疫功能的调节可能是通过T淋巴细胞及其免疫网络进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