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在PHT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中应用.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38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38例采取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均顺利完成手术,门静脉断流前测压(34.6±6.2) cmH2O;门静脉断流后测压(28.6±4.7) cmH2O,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全部停止,手术止血率达100%;发生并发症6例(15.79%),随访2年,发再出血4例,再出血率10.52%.结论 对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保守治疗无效,采取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断离门奇静脉间侧支循环,具有止血效果显著,手术简单、创伤小,便于基础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对门脉高压症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方式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1995年至2006年共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伴上消化道大出血47例患者的资料,探讨其方法及疗效。结果门奇断流加食管下段横断术并发吻合口漏1例1例死亡于术中容血反应,术后止血彻底,近期疗效好。随访19例2年3个月至5年,5年生存率为89.4%/。结论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对治疗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确切。并有利肝功能恢复。为提高手术疗效,合理掌握手术时机,彻底断流,熟练掌握手术的技术要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丁华  刘争  于彦章 《江苏医药》2007,33(2):212-212
门脉高压症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内科治疗效果不佳,但对于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目前也没有一种满意的手术方法.各种手术方式主要是针对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1].1990年5月~2005年12月,我科对60例门脉高压症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在应用门体断流术加脾切除术的同时,联合应用了大网膜腹膜后固定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诊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因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而行急诊脾切除联合责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成功止血45例(93.8%),手术死亡3例(6.2%),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肝肾功能衰竭。平均随访3.6年,1年内再次出血2例,3年内再出血4例,5年生存率78.6%。结论急诊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止血效果确切,可挽救绝大部分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5.
李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626-627
目的分析了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我院于2009年至2011年急症共收治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38例,对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4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因治疗无效死亡,2例患者在手术后因复发性出血死亡。其余32例患者随访5个月~3年,均恢复良好。结论简化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诊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应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溪市金山医院2009年1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3例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治愈出院22例,治愈率95.65%,死亡1例,死亡率4.35%,死于肝功能衰竭,为肝功能C级患者。1例术后8d再次出现呕血,急诊胃镜提示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保守治疗后好转,平均住院时间14d。结论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操作简单,止血效果确切,手术并发症少,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了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我院于2009~2011年急症共收治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38例,对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4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因治疗无效死亡,2例患者在手术后因复发性出血死亡.其余32例患者随访5个月至3年,均恢复良好.结论 简化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诊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8.
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瘀滞或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的一组病理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并发破裂、上消化道大出血和腹水等。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突然发生大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中最凶险的并发症,其出血量大,一次可达1000~2000ml。如抢救不及时,极易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自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1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10例,治愈率94.83%,死亡6例(其中急诊手术5例),病死率5.17%,急诊手术病死率13.16%(5/38)高于择期手术病死率1.39%(1/72),P<0.05,术后并发症17例。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首选急诊胃镜检查,不但可以明确诊断,而且可以同时行内镜治疗。先行非手术治疗,如无效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诊断流术在门静脉高压症致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1年2月-2014年1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致消化道大出血患者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经药物控制出血后择期进行断流术,观察组入院后立即行急诊断流术,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死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6%(P ﹤0.01),住院时间为(12.2±1.9)d 低于对照组的(18.9±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外科手术是应对门静脉高压症致消化道大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早期展开断流术是降低患者病死率、促进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在慢性肝病的临床治疗中,肝硬化属于一种常见病,慢性弥漫性肝细胞损伤后产生窦性门静脉高压症,也就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高压症通常是由血液瘀滞、门静脉血流受阻造成门静脉压力升高的一种综合疾病。我国90%的门静脉高压症都是由肝硬化引发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上消化道出血是门静脉高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该病症具有手术较危险、死亡率高、出血量大等特点。目前,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已经成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研究重点,手术原理是通过降低肝门腔压力梯度与静脉压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本文综合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使更多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从急诊手术转化为非急诊手术,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探索更为系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而急诊入院的病人进行心身护理。结果使71例由急诊手术转化为择期手术及预防性手术,死亡率下降,并发症减少。结论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配合积极的治疗,有效的止血,切实纠正机体内环境是实现理想手术时机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正>孟令勤姚旭在门静脉高压症中,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占5%~10%。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亦称为左侧门静脉高压症、局限性门静脉高压症等,占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5%,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罕见原因[1]。根据病因,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可分为胰源性、脾源性和腹膜后源性3类,以胰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方法 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7至2010年收治的胰源性门静脉高症症34例,34例均有慢性胰腺炎病史,其中28例合并脾功能亢进,27例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史,6例合并胰腺假性囊肿,5例合并胰尾部癌.方法 脾切除+胃底责门及食管周围血管离断术是基本手术方法.合并胰周纤维化明显者及胰尾癌行胰体尾切除;合并胰腺假性囊肿行囊肿-空肠吻合+空肠侧侧吻合术.结果 34例均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出院.手术指征:胃底静脉重度曲张或伴有食管静脉曲张,既往有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吏,以及门静脉主干有血栓形成.结论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较为少见,其诊断和治疗有不同于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的特点,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胃粘膜损害在门静脉高压症病人中较为常见,是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发生隐匿性及缓慢性贫血或突发急性大出血的重要原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引起的上消化大出血仅次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而占据第二位,约占原发性上消化道出血的1 %~8 % ,占再发上消化道出血30 %~60 %。因此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在上消化道出血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病因门静脉压力升高、肝硬化肝功能受损是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形成的基本病因。门静脉高压症时门静脉入肝血流受阻使内脏呈淤血状态,胃粘膜亦受此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使胃粘膜血管淤血扩张,在同时伴有食管静脉曲张的病人…  相似文献   

16.
门脉高压症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往往出血量大,来势凶险,需要紧急处理。我院对1986年—1991年因门脉高压症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急诊手术9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情况,本组9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24岁,最大54岁,肝炎后肝硬化7例,原因不明2例。手术方法及治疗结果:术中探查肝、脾胃冠状静  相似文献   

17.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是继发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胃黏膜病变 ,因其易受某些因素 (如感染、内毒素血症、饮食不当等 )的影响 ,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 ,PHG仅次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第 2位 ,而在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应用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PTVE)联合经皮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急诊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不合并肿瘤者)所致的急诊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均急诊行NBCA胶加弹簧圈栓塞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治疗,再于一周后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分析72例病例的近期疗效(6~18月)、并发症,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72例病例均应用NBCA胶和弹簧圈栓塞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术中术后未出现重大手术并发症,术后跟踪随访6~24月,有8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复发,其中2例患者复发出现在介入栓塞后的第二天,再次行栓塞治疗后好转,余6例患者复发的上消化道出血均不严重,经内科保守治疗后恢复。结论 NBCA胶配合弹簧圈栓塞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是有效的安全性,加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可降低门静脉压力,提高单纯性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急诊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静脉破裂大出血的可行性、适应证、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16例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静脉破裂大出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2例和B级4例的患者,使用国产吻合器行急诊联合断流术,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成功止血并顺利康复,未发生吻合瘘及其他并发症。对其中l4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8年,未发生再出血。胃镜复查,无食管吻合口狭窄,9例食管曲张静脉消失、7例减轻。结论急诊联合断流术止血效果可靠,方法简便、安全,只要严格掌握好适应证及手术程序,可以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0.
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严重并发症,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利弊,对手术适应证的掌握也是各院不一.我院自1995年来应用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3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