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沈铭 《中外建筑》2014,(6):154-155
为确保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应规范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设工程的勘察与设计,其中,地基的处理、结构措施以及防水措施尤为重要,该文详细论述了湿陷性黄土地区高层建筑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以期因地制宜地防止湿陷对于建筑物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王现国 《岩土工程界》2006,9(4):49-51,92
通过对大量的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资料的系统分析,提出了河南西部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勘察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和要求,详细论述了本区常用的黄土地基处理方法以及地基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湿陷性黄土地区相对比较特殊,工程负责人和勘察人员要注重对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工程勘察,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勘察人员要结合湿陷性黄土的具体特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笔者通过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湿陷性黄土地区勘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明确在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地基处理的目的,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所有方法,通过详细勘察确定湿陷的类型及湿陷等级,在太原地区分布着大片湿陷性黄土,所以经常会用到湿陷性黄土的一些处理方法,通过某一工程实例将经常用的灰土挤密桩消除湿陷性和提高地基承载力进行分析。湿陷性黄土属于特殊性岩土,如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勘察期间必须查明其工程特征,确定最佳的地基处理措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区湿陷性黄土性质有别于其他地区,通过对新疆湿陷性黄土特性的调查,总结出新疆湿陷性黄土的特性;根据新疆地区公路工程实践,提出了新疆黄土地区公路勘察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总结了新疆黄土地区公路勘察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6.
马光胜 《山西建筑》2009,35(19):291-292
介绍了黄土的特征及分类,阐述了黄土地区铁路工程地质选线原则,归纳了黄土地区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并针对黄土地区不良地质现象进行了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以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基本类型及主要特征,并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勘察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工程勘察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君 《城市勘测》2001,(4):40-42
文章通过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大量的湿陷事故调查分析,从中指出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勘察、施工与防水措施的重要性以及对湿陷事故的防治对策,使工程技术人员充分认识和重视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对今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勘察设计与施工质量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吕永平  赵卿 《工程质量》2014,(Z1):42-45
本文通过对兰州地区湿陷性黄土场地勘察手段和方法的描述,提出了在兰州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勘察时应注意的问题和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湿陷性黄土地基是基础工程中最为复杂的地基类型之一,采取可靠的工程措施以确保基础工程的安全稳定,是湿陷性黄土地区客运专线建设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通过分析湿陷性黄土的主要工程特性,提出湿陷性黄土地区铁路工程的勘察方法及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技术问题,为黄土地区客运专线设计、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寒冷地区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发展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中国目前寒冷地区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中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探讨了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供讨论的冬施混凝土今后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绿意盎然?什么叫禅意隽永?或许透过去年的台湾室内设计大奖赛(2010 TID Aword)获奖作品——绿光L宅,可以激起都市人们对山林绿意和对自然的渴望!位于小山坡上的绿光L宅,室内面积约为148m2,室外则是成片的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淤背方式加固黄河大堤时,河南、山东一期工程堤身多处出现裂缝。因放淤固堤具有特殊性,裂缝对堤防安全影响的量化研究成果较少,裂缝工况下堤防的安全性态尚不清楚,从而制约处理方案与应急预案的确定。堤防破损或开裂时,其安全状况受裂缝状况、水位、降雨、土壤特性等因素的影响,现以山东东明段黄河标准化堤防为例,分析裂缝对堤防安全的危害。研究表明,堤身裂缝越深,堤防安全状况越恶劣;降雨会进一步恶化堤身安全状况;堤身裂缝的危害程度与土壤特性密切相关,堤防发生事故的几率同降雨历时、雨强、裂缝深度、临河堤坡水位下降速率成正比。该成果可为防汛抢险与堤防维护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义视角下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江绿 《城市规划》2011,35(1):92-96
基于西方正义理论对于结果正义、形式正义和过程正义的分析,认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是基本公共服务从形式均等到后果均等的中间转化环节,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保证。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的过程中,以质量与距离所代表的后果均等和形式均等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现实困境。针对后果与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结合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提出应对不同阶段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目标和手段。对于低度城市化阶段,形式均等是必要的;而对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应充分结合城市化目标和重点,利用过程调解后果均等与形式均等;对于高度城市化阶段,形式均等基本实现,更高层面的后果均等将是城市区域和谐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一所高等院校学术著作的数量和质量,能够直接反映出该校的学术研究水平,进一步透射出该校的教学质量,体现了"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现代办学理念。对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系)教师所编著撰写的学术著作进行统计学分析,目的是从一个侧面对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学术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借以找出新的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1)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对芍药苷在SD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的影响,为临床上合理联合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灌胃生理盐水、白芍总苷混悬液和白芍总苷加雷公藤多苷混悬液,于不同的时间点从大鼠眼眶静脉丛采血,采用高氯酸(28%)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用HPLC法进行分析,数据采用DAS2.0软件处理并分析。色谱条件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柱温30℃、流动相乙腈-水(0.05%甲酸)(16:84)、流速0.7 m L·min~(-1)、进样量15μL、检测波长234 nm。结果白芍总苷联用雷公藤多苷后血浆中芍药苷的药动学参数为:AUC(0-7)=(35.812±2.74)μg·m L-1·h,AUC(0-∞)=(42.917±6.275)μg·m L~(-1)·h,MRT(0-7)=(3.469±0.22)h,T_(max)=(2.917±1.686)h,C_(max)=(7.741±0.406)μg·mL~(-1),CL:F=(40.203±4.875)m L·h~(-1)·kg~(-1)。与白芍总苷组比较,C_(max)、AUC(0-7)、AUMC(0-∞)均显著增加,T_(max)、MRT(0-7)显著延长。结论白芍总苷配伍雷公藤多苷使用后,可促进白芍总苷的吸收,减慢白芍总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雷公藤甲素会影响大鼠体内芍药苷的药动学行为。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增速放缓、政治体制变革的转型背景中,中国城市规划专业应该怎样"转型"成为热题。其中,城市规划附庸于政治而需要被动地应对政治转变是隐含的"常识",但这一认识带来了规划转型的现实压力——受制于无法改变的体制。规划是否的确依附于政治体制,如果不是,又应该怎样看待规划与政治的关系,进而认识规划转型的核心?本文从论述方式、论证视角两个方面解读和反思了中国规划的政治依附性的判断过程,发现城市规划不仅没有长期固化依附政治的角色,反而在不同时代发挥了专业价值。再从解构主义思维反思政治经济结构凌驾于其他结构之上的观点。最后认为,转型中国规划求变的核心并不在于规划要怎样适应政治体制这一或其他外因,而在于反思与自省内因,沉淀与重拾专业价值,进而期待一个多元多维的规划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三峡地区泥灰质岩石在岩溶和风化过程中力学性质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三峡地区泥灰质岩石的岩溶问题是新近发现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泥灰质岩石具有灰岩和泥岩双重特性,在其中的钙质成分被溶蚀的同时,泥质成分遭受风化,从而使岩性和岩石结构发生变化,岩石的力学强度不断降低,有的岩石己属于较软岩范围。岩溶、风化形成的松散土层具有易滑性,易于发生变形破坏。泥灰质岩石作为移民迁建地基可能因溶蚀、风化而发生地质灾害。防止水向地基的入渗是防治该区地质灾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陈朝晖  李方政 《工业建筑》2002,32(3):72-73,60
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 (CFRP)加固技术在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改造工程中的应用及其工程简便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沪昆客专贵州玉屏某路基段地基处理工程为例,针对路基基底岩溶发育的工程地质问题,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方案进行加固处理,进行了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设计验算和处理效果检测,在对工程地质条件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岩溶工程地质条件下CFG桩设计和施工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