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日前对外宣布,全球第一台AP1000三代核电机组将于2014年10月份在我国浙江三门正式发电。目前三代核电设备供应链体系已形成,正在由设备国产化向设备自主化迈进。国家重大专项CAP1400设计研发取得新的重要进展,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1月29日,世界首台AP1000三门核电一号核电机组钢制安全壳顶封头吊装就位,标志者世界首批  相似文献   

2.
《电器工业》2009,(1):79-79
近日,我国第三代核电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国产化模块和钢制安全壳采购合同在北京正式签署。据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介绍,此次签订的合同涉及到浙江三门核电站一号和二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站一号和二号机组的模块,以及三门核电站二号机组、海阳核电站一号和二号机组的钢制安全壳等。  相似文献   

3.
《电力技术》2010,(6):15-15
我国第三代核电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山东海阳核电站1号机组钢制安全壳(CV)底封头已成功吊装就位,这是在我国建设的世界上首批AP1000核电机组工程建设实现的又一项关键里程碑节点目标。  相似文献   

4.
《华北电力技术》2010,(8):54-54
<正>我国第三代核电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山东海阳核电站1号机组钢制安全壳(CV)底封头已成功吊装就位,这是在我国建设的世界上首批AP1000核电机组工程建设实现的又一项关键里程碑节点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29日从"2014年三代核电AP/CAP合格供应商年会"获悉,原定2013年建成的我国首台也是全球首台第三代先进压水堆AP1000型核电机组——浙江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在克服设计固化和设备制造的种种困难后,将于2015年底并网发电。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介绍,包括浙江三门两台和山东海阳两台在内的我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4台AP1000机组目前建设总体进展顺利。首台即三门1号机组的核岛土建施工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系统移交与调试准  相似文献   

6.
5月6日晚,由世界上首家AP1000专业化设备制造工厂——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负责压制加工和运输的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三门核电站一号机组钢制安全壳(CV)底封头首批两张钢板,经国家核安全局和美国西屋公司严格审核并认可后,自山东省海阳市顺利出厂运往三门核电站工程现场。  相似文献   

7.
钢制安全壳顶封头(英文缩写为CVTH)就位是AP1000核电机组建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里程碑节点,对后续环吊可用以及穹顶施工完成有着直接的影响,甚至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控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三门核电一号机组CVTH就位之前的先决条件以及施工关键路径,分析了其建安进度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并提出建安计划管理和计划控制的重点,为今后AP1000机组建安进度计划管理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电站辅机》2012,(1):46-46
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宣布批准2台AP1000核电机组的建造和运行联合许可证(COL)。美国在核电领域一向谨慎,这次批准意味美国将重启核电。自1979年三哩岛核电事故之后,美国已有34年没有新建核电机组。南方电力公司下属的南方核电运行公司SNC(Southern Nuclear Operating Company)拟建设2台电功率各为110万千瓦的AP1000核电机组。AP1000是先进的非能动压水堆,其与二代核电机组的最大差别在于安全系统。发生紧急事故时,三代非能动机组不需要外部应急电源,而是利用重力、势能(高位水箱)、自然循环和蒸发等自然的现象,驱动冷却水以冷却反应堆和安全壳,将堆内热量带出,以避免核电机组因应急电源被切断,而出现堆芯融化的事故。  相似文献   

9.
《电站辅机》2012,(3):26-26
随着中美间两份重要协议《核岛供货合同框架协议》和《技术转让合同的框架协议》的签署,美国西屋公司和绍尔公司组成的西屋联合体在我国的第三代核电招标中正式中标。AP1000成为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所选择的技术路线,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落户中国。2009年3月,浙江三门核电1号机组浇注了第一罐混凝土。而这台机组,也成为世界上首台AP1000核电机组。  相似文献   

10.
业界要闻     
我国第三代核电工程关键设备国产化进展顺利本刊讯2008年1月,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在中美核安全合作论坛上表示,目前引进的AP1000核电建设项目已经开始执行,预计2013年1号机组将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相关负责人此前透露,工程关键设备  相似文献   

11.
《电世界》2010,(10):51-51
2010年9月12日16:48,世界首台AP1000核电机组——三门核电一号机组钢制安全壳CV筒体第三环,在完成索具连接、调平、起吊、旋转、变幅、落钩等动作后,与筒体第二环顺利对接,用时1小时52分钟。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2月29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AP1000内陆核电站标准化设计汇报会在上海召开。 截至2008年12月底,“国家核电”已完成了AP1000内陆核电站的总体设计、关键系统设计、关键设备总体设计,完成了AP1000内陆核电站标准化设计的总体设计报告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陕西电力》2009,37(5)
2009年5月13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所属成员企业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在北京签订了“山东海阳核电站一期工程常规岛、BOP设计及技术服务委托合同”。这是我国第三代核电AP1000依托项目向自主化建设目标迈进再次跨出的重要一步。山东海阳核电站规划建设6台装机容量为125&#215;10^4kW的AP1000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机组。其中,一期工程建设2台AP1000核电机组。分别为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的2号、4号机组,预计投资约400亿元人民币。海阳核电站一期工程首台机组计划于2014年投入商业运营。  相似文献   

14.
《电力技术》2010,(3):9-9
国内首台采用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的核电机组——广东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Ⅰ号机组,已顺利通过安全壳打压试验。本次实验不但是对中国核电站设备国产化质量的一次验证.而且是中国自主研发核电站安全壳调试测量设备在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首次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日前对外宣布,全球第一台AP1000三代核电机组将于2014年10月份在我国浙江三门正式发电。目前三代核电设备供应链体系已形成,正在由设备国产化向设备自主化迈进。国家重大专项CAP1400设计研发取  相似文献   

16.
《核电工程与技术》2009,22(2):48-48
自国家发改委明确我国内陆核电厂址建设AP1000堆型以来,国家核电加大了AP1000核电厂标准设计的推进力度。国家核电把建成首批内陆AP1000核电厂作为我国消化吸收三代先进核电AP1000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推进AP1000后续项目的前期工作,国家核电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在核电厂安全审评准备、核电法规标准对比分析、初步设计推进等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力》2008,41(7)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所属成员企业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已共同签订出资协议,决定合作组建我国第3代先进核电AP1000核燃料元件制造企业“中核包头核燃料元件股份有限公司”。该出资协议的签订,是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工程投资的核电技术经济分析及风险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汤博  肖琼  常鸿 《中国电力》2008,41(5):9-13
"积极推进核电发展"是我国目前的基本能源政策,对于实现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的核电事业正面临着历史的发展机遇,核电经济性是其参与电力市场竞争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为反映核电在运营周期的经济性,以某内陆厂址采取AP1000和M310 技术为参考,基于工程造价对发电成本和上网电价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AP1000双堆机组主要经济指标优于M310 技术;在考虑核燃料后处理及退役等外部成本情况下,核电与常规燃煤火电相比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已全面启动包括湖北咸宁大畈核电厂、湖南益阳桃花江核电厂、江西九江彭泽核电厂在内的我国首批第三代核电AP1000内陆核电厂标准设计的初步安全分析报告(PSAR)的编制工作。这标志着我国首批AP1000内陆核电厂建设向取得建造许可证、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的关键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20.
《电世界》2007,48(3):51-51
日前,国家核电技术招标机构选择关国西屋公司和肖工程公司联合体作为优先中标方,中国将引进西屋公司AP1000技术,建设4台核电机组。为保证技术引进和核电站的建设顺利执行,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和美国能源部长鲍德曼代表中关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在中国合作建设先进压水堆核电项目及相关技术转让的谅解备忘录》,双方企业签署了《中国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合作备忘录》,双方企业还将继续就商务合同进行谈判。AP1000是由美国西屋公司开发的称为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压水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