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僵,是一种高度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的姿势。严重的木僵称为僵住,患者不言不语、不动、不食、面部表情固定、大小便潴留、对刺激缺乏反应。如不予治疗或护理不当可维持很长时间,且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及并发症。我科1999~2001年共治疗木僵病人36例,现将护理总结如  相似文献   

2.
浅谈脑卒中偏瘫病人的体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彩虹 《广西医学》2003,25(11):2320-2321
近年来 ,尽管脑卒中诊疗技术不断提高 ,但多数患者仍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存在 ,因此 ,采用正确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是整个康复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体位护理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不良的卧位姿势容易出现压疮、继发性残疾以及异常痉挛模式等 ,体位护理包括良肢位摆放和被动体位变换。1 保持床上卧位的正确姿势急性期患者大部分时间在床上度过 ,因此床上卧位姿势格外重要 ,不良姿势会加剧痉挛程度 ,甚至会造成关节挛缩的严重后果。为了抑制痉挛模式 ,预防肩关节半脱位 ,早期诱发分离运动 ,应保持正确的卧位姿势。1 1…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紧张性木僵状态的患者全身肌张力增高,表现为不语不动、不进饮食、不自动排便、面无表情,对任何刺激均不起反应,且身体保持一个固定姿势长久不变,也称僵住。但患者意识清晰,能正确感知。有时可突然转变为难以控制的兴奋躁动,出现意想不到的伤人、毁物等狂暴行为。  相似文献   

4.
紧张型分裂症是以精神运动障碍为突出的表现,临床以紧张性木僵多见,其突出表现是运动性抑制。轻者动作缓慢,少语,少动,或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不动;重者终日卧床,不食不动,不语,对周围环境刺激无反应。我病区于2008年6月8日收治1例紧张型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认知-姿势控制双任务训练被定义为同时或交替性进行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认知和运动训练[1]。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认知-姿势控制双任务训练,对于患者的运动和认知能力都有积极效应。在临床的康复护理中,此训练方法在康复护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更为安全、高效。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也是康复科科室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李运莲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1):1397-1398
目的:探讨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木僵状态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19例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木僵状态患者的观察,采取相应及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通过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防止了患者因木僵状态而产生的废用综合征,为患者转归尊定了基础。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对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木僵状态患者有着重要的作用,防止了患者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7.
简易旋转椅在脑卒中患者平衡训练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主要障碍之一.人体姿势平衡的维持依靠前庭、视觉和本体3个系统协调完成,即感觉统和.感觉统和训练在脑瘫患儿运用很普及且效果明显,使患儿的平衡性、协调性等得到提高[1],而在脑卒中患者中重视不够,特别是前庭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姿势的站立架站立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首次发病的60例单侧偏瘫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下肢功能(肌力、肌张力、运动模式、负重情况等)实际情况,接受不同姿势站立架站立训练,对照组按常规姿势站立架站立训练,治疗前后4周随访,观察患者的平衡与步行能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运用不同姿势的站立架站立训练4周后,其Holden步行能力分级、肌张力、Fugl-Meyer平衡量表和下肢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用不同姿势的站立架站立训练训练4周后,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肌张力和步行能力均有改善。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引导下的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肌痉挛的新方法 为了观察超声波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的改善效果,明确脑卒中患者肉毒毒素注射后姿势控制与平衡训练的定量结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窦祖林等选取28例符合人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  相似文献   

10.
1例右心房内粘液瘤患者,于术后第2天出现明显的精神运动抑制、肌张力增高、蜡样屈曲,空气枕头及被动性拒抗,疑为紧张性木僵,经治疗,手术后23日木僵缓解。认为慢性脑缺氧等器质性因素是本例发生木僵的主要原因,应重视术前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心平衡检查治疗仪对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平衡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重心平衡功能训练,采用静态姿势图的外周面积和单位面积轨迹长分析平衡功能。结果治疗组外周面积和单位面积轨迹长优于对照组,步行能力明显改善。结论重心平衡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2.
倾斜综合征(pusher syndrome,PS)是一种在脑卒中患者中少见的并发症,其特征是体位倾斜,主动推向患侧,并抵制被动纠正不正确的体位.临床上,他们更容易摔倒,因为他们把体重从非偏瘫侧推到偏瘫侧,这种对身体方向的误解使患者很难移动体重和保持姿势,延长恢复功能所需的时间.在脑卒中康复中,有PS的患者会受到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踝关节策略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姿势平衡及提高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康复治疗的168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8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踝关节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加用踝关节策略稳定极限训练,1个月、3个月后比较两组相关康复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试验组的BB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及10m MWS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踝关节策略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姿势平衡,改善其步行能力,对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静脉滴注舒必利治疗木僵症状的临床报告杨舜武,徐顺娣舒必利是抗精神病药物,对幻觉妄想、忧郁焦虑、木僵紧张等症状有明显疗效。作者用静脉滴注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引起的紧张性木僵和抑郁性木僵症状共30例,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姿势控制对卒中后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痉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运用运动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运用新的bobath姿势控制理论进行治疗。在患者入组时和3个月后分别进行痉挛和运动功能评价。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2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痉挛均获得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姿势控制对卒中后患者上肢痉挛及运动功能改善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舒必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精神病患者木僵状态的可行性、安全性,2007-06/2010-12月,作者应用舒必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患者木僵状态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木僵病人早期进行康复功能训练的方法和时机。方法:68例服药的木僵患者,服药前即给予系统的康复指导,服药后2h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例如:踝关节活动、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持续被动运动(CPM)锻炼、人际沟通交流等。结果:服药后20天患者,经过早期康复训练以后,转移能力、肌力、屈曲、人际交往均较服药前明显好转;HSS评分比治疗前显著提高。结论:木僵病人服药后早期康复功能训练安全可行,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育慧 《广西医学》2002,24(1):122-123
脑卒中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 ,是造成患者死亡和致残的常见疾病。偏瘫是脑卒中最常见的残疾 ,但是许多脑卒中患者致残并不是偏瘫所致 ,而是急性期至恢复期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必要的康复护理方法 ,致使产生姿势性痉挛、关节畸形、挛缩、肌肉萎缩等残疾〔1〕。我科近 2年来对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病人采用有针对性地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9~ 2 0 0 0年我科共收治脑卒中患者 2 10人 (所选病例均由CT证实 ) ,其中出血性 78人 ,缺血性 132人 ,男性 12 5人 ,女性 85人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是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方法 对82例脑卒中偏瘫的被动运动、辅助主动运动、姿势控制运动、随意运动的早期康复护理.结果 82例患者均有步行能力,其中73例为独立步行,9例有助步行, 73例患难者生活自理.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依赖程度,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木僵状态是一种较深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病人缄默不语、面无表情、身体僵住不动。临床上根据病人思维、情感、行为抑制程度的深浅不同,分为木僵状态和亚木僵状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