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量纲分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电磁场作用下铝熔体中非金属夹杂附近的磁流体动力学流动以及夹杂的受力. 量纲分析表明, 不变量A = JBρfd3p/μ2f 是表征夹杂受力大小以及熔体扰动强度的特征量. A的物理意义是反映了电磁力作用的修正的颗粒Reynolds数. 电磁场作用下夹杂附近熔体扰动出现失稳的判据为A > 2×103. 计算结果表明, 在A≤1´106的范围内, 忽略惯性项的影响对夹杂受力的影响不大; 而当A > 2×103  相似文献   

2.
修正的Kleene系统中的广义重言式理论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将王国俊修正的Kleene系统中引入的广义重言式理论进行扩充和推广,引入了可达a+-重言式等概念. 主要结果是: (1)分别在系统 WWk中得到了公式集F(S)关于同余的分划;(2)在系统Wk中,对任一公式最多进行(k+1)/2 次升级算法即可得到重言式;(3)在W(W)中,重言式不可能由对非重言式进行有限次升级算法得到; (4)在系统W(W) 中,{[(1/2)2]-MP} 规则成立.  相似文献   

3.
NUSH是NESSIE公布的17个候选分组密码之一. 对不同分组长度和密钥规模的NUSH进行了线性密码分析, 每一种攻击的复杂度δ 由它所需的数据复杂度ε 和处理复杂度η 组成, 记为δ = (ε ,η). 对于分组长度为64 bit的NUSH, 当密钥为128 bit时, 3种攻击的复杂度分别为(258, 2124)、(260, 278)和(262, 255); 当密钥为192 bit时, 3种攻击的复杂度分别为(258, 2157)、(260, 296)和(262, 258); 当密钥为256 bit时, 3种攻击的复杂度分别为(258, 2125)、(260, 278)和(262, 253). 对于分组长度为128 bit的NUSH, 当密钥为128 bit时, 3种攻击的复杂度分别为(2122, 295)、(2124, 257)和(2126, 252); 当密钥为192 bit时, 3种攻击的复杂度分别为(2122, 2142)、(2124, 275)和(2126, 258); 当密钥为256 bit时, 3种攻击的复杂度分别为(2122, 2168)、(2124, 281)和(2126, 264). 对于分组长度为256 bit的NUSH, 当密钥为128 bit时, 两种攻击的复杂度分别为(2252, 2122)和(2254, 2119); 当密钥为192 bit时, 两种攻击的复杂度分别为(2252, 2181)和(2254, 2177); 当密钥为256 bit时, 两种攻击的复杂度分别为(2252, 2240)和(2254, 2219). 这些结果显示NUSH对线性密码分析是不免疫的, 而且密钥规模的增大不能保证安全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氢和氢致马氏体导致不锈钢氢脆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原子氢和氢致马氏体在奥氏体不锈钢氢脆中的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 当氢浓度C 0大于临界值(30×10-6)后就会出现氢致马氏体(e +), 它随C0升高而升高, 即M(e + ) = 62 - 82.5exp(-C0/102), 氢致马氏体引起的塑性损失Iδ (M)随马氏体含量线性升高, 即Iδ (M) = 0.45 M = 27.9 - 37.1exp(-C0/102). 动态充氢引起的塑性损失Iδ 减去充氢除气试样的塑性损失就是原子氢引起的塑性损失Iδ (H) , 它随C0升高而升高, 但当C0>100×10-6后, Iδ (H)趋于稳定值, 即Iδ (H)max = 40%. 随应变速率 升高, Iδ (H)逐渐下降至零, 即Iδ (H) = - 21.9 - 9.9lg . 氢致滞后断裂只和原子氢有关, 其门槛应力强度因子为KIH = 91.7 - 10.1lnC0. 其断口形貌和KI以及C0有关, 当KI高或C0低为韧断, KI低或C0高则为脆断. 韧断和脆断的分界线方程为KI -54+exp(-C0/153)=0.  相似文献   

5.
P2P网络中常量度数常量拥塞的DHT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东升  卢锡城 《中国科学(E辑)》2004,34(12):1337-1358
资源和数据的有效定位是大规模Peer-to-Peer系统中面临的挑战性难题, 分布hash表(DHT)方法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技术途径. 文中首次基于Kautz图提出了一种有效的DHT方法——FissionE. FissionE是第一个常量度数、O(logN)网络直径且(1+o(1))拥塞的DHT方法, FissionE的提出表明对于常量度数、常量拥塞的DHT方法, 其网络直径可以是O(logN)的, 优于当前研究中猜想的W(N1/d). FissionE方法的平均结点度数为4, 网络直径小于2*log2N, 平均路由路径长度log2N, 在结点规模较大时, 性能优于现有的常量度数DHT方法CAN和Koorde.  相似文献   

6.
BP网络学习能力与泛化能力满足的不确定关系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BP网络过拟合出现时网络学习能力及泛化能力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引入复相关系数描述样本复杂性程度; 遵循计算不确定性原理和神经网络结构设计的最简原则, 类比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一般测不准关系式, 建立了BP网络过拟合出现时, 反映网络学习能力的训练样本集的训练相对误差与表征泛化能力的网络对检验样本集的测试相对误差之间满足的不确定关系式; 通过模拟多种不同类型函数的BP网络过拟合数值模拟实验, 确定了关系式中过拟合参数q的取值范围一般为7×10−3~7×10−2; 依据不确定关系式, 导出了在用复相关系数描述样本复杂性和满足给定逼近误差要求下, 网络具有较佳泛化能力的隐节点数的计算公式, 并验证了其合理性; 指出BP网络应用于给定样本集的训练过程中, 为改进泛化能力的训练最佳停止方法.  相似文献   

7.
均匀三角多项式B样条曲线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在空间Ω =span(sint, cost, tk-3,tk-4,...t, 1) k≥3)上定义了一类均匀样条曲线——k阶三角多项式B样条曲线, 它具有许多与均匀B样条相类似的性质. 给出了三角多项式B样条曲线的离散公式. 由于这类曲线无需有理形式, 既可表示多项式曲线又可表示三角函数曲线, 因此可应用于CAD/CAM领域作为几何造型的一种新的有效模型. 关键词 C-曲线 均匀B样条 C-B样条 三角多项式B样条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5种浓度下系列不同OH−根含量的掺铒碲酸盐玻璃样品, 测试了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 分析了在不同通氧除水时间下玻璃的红外吸收系数变化情况. 测试了样品的吸收光谱, 利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不同铒掺杂浓度和OH−根含量样品的光谱参量Ω i (i = 2, 4, 6). 根据McCumber理论计算了铒离子在1532 nm处的吸收截面和Er3+:4I13/2®4I 15/2跃迁峰值发射截面. 测试了样品中 Er3+: 4I13/2®4I15/2跃迁对应的荧光光谱和4I13/2能级荧光寿命, 讨论了OH−根对不同铒掺杂浓度下碲酸盐玻璃光谱性质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OH−根仅对荧光寿命和荧光峰值强度存在影响, 在Er2O3浓度小于1.0 mol%时, OH−根是发生荧光猝灭的主要影响因素, 而高于这一浓度后Er3+离子本身的能量转移对荧光猝灭起主要作用. 而OH−根对其他光谱性质(荧光半高宽、吸收光谱、受激发射截面等)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双枝模糊决策与决策加密-认证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提出双枝模糊决策与决策加密-认证问题, 给出X上两类双枝模糊决策: 具有界域 X 0=X+X -=(x0) , X上的双枝模糊决策; 具有重域 X *=X+X -=(x1*,x2*..., xt*), X上的双枝模糊决策. 提出X上双枝模糊决策单枝分离-析出定理、双枝模糊决策单枝叠加定理和双枝模糊决策排斥-分解原理. 把信息加密理论和技术与双枝模糊决策进行相互渗透, 相互嫁接, 提出决策加密-认证定理, 给出双枝模糊决策加密-解密与签署-认证.  相似文献   

10.
用大束流密度的钴金属离子注入硅能够直接合成性能良好的薄层硅化物. 束流密度为0.25~1.25 A/m2, 注入量为5 × 1017 cm-2.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子衍射(XRD)分析了注入层结构. 结果表明随束流密度的增加, 硅化钴相生长, 薄层硅化物的方块电阻RS明显下降. 当束流密度为0.75 A/m2时, RS明显地下降, 说明连续的硅化物已经形成. 当束流密度为1.25 A/m2时, 该值达到最小值3.1 W. XRD分析表明, 注入层中形成了3种硅化钴Co2Si, CoSi和CoSi2. 经过退火后, RS进一步地下降, RS最小可降至2.3 W, 说明硅化钴薄层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大束流密度注入和退火后, 硅化钴相进一步生长, Co2Si相消失. TEM对注入样品横截面观察表明, 连续硅化物层厚度为90~133 nm. 最优的钴注入量和束流密度分别为5 × 1017 cm-2和0.50 mA/cm2. 最佳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分别为900℃和10 s. 高温退火(1200℃)仍然具有很低的薄层电阻, 这充分说明硅化钴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用离子注入Co所形成的硅化钴制备了微波功率器件Ohm接触电极, 当工作频率为590~610 MHz, 输出功率为18~20 W时, 同常规工艺相比, 发射极接触电阻下降到0.13~0.2倍, 结果器件的噪声明显地下降, 器件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温度是影响铁基合金层错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随温度的增加,置换型或间隙型合金的层错能随之增加. 从层错能的热力学模型推导出dγ0/dT的理论计算式,从而建立了dγ0/dT的定量关系: dγ0/dT=(dγch/dT) +(dγseg/dT)+(dγMG/dT) ,计算所得的dγ0/dT值与测量值符合.化学自由能对层错能起正向作用,且大于磁性和偏聚的作用. 磁性和合金元素在层错区的偏聚均降低合金的层错能,dγMG/dT<0, dγseg/dT<0, 其影响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基于dγ0/dT,合理解释了在热力学平衡温度(T0)合金的层错能并不为零以及T0两侧层错能均为正值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形式系统L*的扩张L*n及其完备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Pavelka语义与语构有机结合的方法运用于命题演算形式系统L*的研究, 在公式集中引入部分常值, 从语义和语构两个途径将公式程度化, 同时将推理过程也程度化, 提出了系统<L*的一个扩张L*n, 证明了L*n的完备性.  相似文献   

13.
一种实用的互联网络拓扑结构RP(k)及路由算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一种基于Petersen图的互联网络RP(k), 研究了该互联网络的性质, 它具有良好的连接度、短的直径和简单的拓扑结构. 在节点小于300的情况下, RP(k)的直径低于Torus的直径, 其最优分组的距离小于Torus最优分组的距离, 特别是当分组节点数m满足6≤m≤100时,RP(k)最优分组的距离近似等于Torus最优分组距离的一半. 基于Petersen 图结构, 设计了点点通信、置换路由、广播路由和多对多路由算法, 它们的通信效率分别为[ k /2]+2,k+5,[k/2]+2和k+5.  相似文献   

14.
依据纯金属单原子理论(OA)确定了面心立方结构(fcc)电催化剂Pt的原子状态为[Xe](5dn)6.48 (5dc)2.02 (6sc)1.48(6sf)0.02, 并对金属Pt的密排六方结构(hcp)和体心立方结构(bcc)初态特征晶体及初态液体的原子状态进行了研究, 在此基础上解释了Pt的原子状态与晶体结构、催化性能、导电性的关系, 并通过计算得到了fcc-Pt的势能曲线、体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相似文献   

15.
F[x]格基约化算法和多条序列综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x]-格基约化算法给出了域F上长度为Nm条序列的最短线性移位寄存器(即极小多项式)的综合算法. 此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为O(N 2)次F中乘运算, 同时给出了一个极小多项式惟一的充要判别条件, 且在极小多项式不惟一时, 给出所有的极小多项式的一般形式和当F为有限域时极小多项式的个数.  相似文献   

16.
金属微滴快速凝固的过冷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金属微滴快速凝固过冷度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金属微滴快速凝固过冷度的影响因素, 并定义参数ζ = σ,SL3/(TLΔH2)为微滴凝固过冷度变化的影响因子. 研究结果表明, 金属微滴快速凝固的过冷度大小随着凝固条件不同而变 化, 并主要是由于影响因子随条件不同发生改变所致, 影响因子越大, 可获得的相对过冷度也就越大. 快速凝固微滴的固液界面能、结晶潜热等参数会随微滴凝固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7.
确定周期为2npm二元序列线性复杂度的快速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和证明了确定周期为2npm的二元序列的线性复杂度和极小多项式的一个快速算法, 这里2是模p2的本原根. 算法既推广了确定周期为2n的二元周期序列的线性复杂度的一个快速算法, 也推广了确定周期为pn的二元周期序列的线性复杂度的一个快速算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实验结果, 归纳了热及电场诱导石英材料的3个基本结论. 在此基础上, 计算了经热及电场诱导块状石英玻璃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并得到了该值与诱导中的外加电压和诱导后产生的非线性层厚度的关系. 理论结果表明:经诱导的块状石英玻璃的二阶极化率χ(2) 和二次谐波效率h 分别与外加电压成平方根和平方关系. 经一般热及电场诱导后, 块状石英玻璃的χ(2) 为0.2~1.6 pm/V. 当热及电场诱导石英玻璃近似达到稳定状态后, χ(2) 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减小. 理论结果与实验报道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9.
C2连续的四次样条曲面插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讨论了构造C2连续的四次样条插值曲面问题. 把四次样条函数降为C2连续可提供额外的自由度, 用于提高曲面的插值精度和控制曲面的形状. 给出了一个确定自由度的方法和C2连续的四次样条曲线需满足的连续性方程, 提出了构造C2连续的四次样条插值曲面的新方法. 新方法的特点是曲面需满足的连续性方程是三对角占优势的, 曲面的不连续点在给定的数据点处. 所构造的曲面具有四次多项式插值精度. 最后以实例对新方法和现有三、四次样条函数方法的插值精度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随机线性连续时间系统基于采样数据的二次指标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随机线性连续时间(LCT)系统基于采样数据的二次指标最优控制问题. 涉及到了两类随机LCT系统. 一类是定常参数的, 另一类是具有Markov时变参数的. 分析了相应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比较了基于状态采样值的采样二次指标控制和基于状态全过程的常规二次指标控制下的最优指标值; 证明了当采样时间ΔT间隔不大时, 两种控制的效果差别也不大, 误差的上界分别为OT2)和O(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