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玄 《氯碱工业》2011,47(9):22-23
通过对氯化苯尾气吸收工艺的优化,生产1t氯化苯需吸收液(氯化苯)由130 kg降至70 kg,苯消耗由3kg降至0.4kg,尾气中含苯质量浓度由14.38mg/L降至2.58mg/L.  相似文献   

2.
苯氯化三相催化精馏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咪芬  乔旭 《化学工程》2002,30(1):29-30
针对苯氯化生产氯化苯气液连串反应体系 ,提出采用三相催化精馏技术 ,通过分别改变苯的回流量和氯气通入量 ,考察了这些因素对催化精馏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催化精馏技术是完全可行的。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 ,到达反应终点 (间歇操作 )时塔釜氯化产物中苯的含量可低于 1% (质量 ) ,同时氯化苯的含量可达到 96 % (质量 )  相似文献   

3.
刘鸿 《精细化工中间体》2004,34(4):45-46,48
以邻二甲苯为原料,侧链深度氯化7 5h,氯化液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得邻二 (一氯甲基)苯,邻一氯甲基二氯甲基苯,邻二 (二氯甲基)苯的总选择性为82 6%。在回流反应温度下,将氯化液置于一定体积比的乙醇和水的溶液中与(环)六亚甲基四胺作用,然后缓慢滴加w(HCl)=37%的盐酸,一步合成邻苯二甲醛。实验结果表明:控制v(乙醇)∶v(水)=60∶40,m[(环)六亚甲基四胺]∶m(氯化液)=17.6∶10,合成邻苯二甲醛的收率为74 2%。  相似文献   

4.
目前,氯化苯生产厂家所采用的生产工艺都是干苯于暗处以FeCl_3为催化剂,在苯沸腾状态下通氯进行并流氯化,过量的苯汽化带走反应热,汽态苯经冷凝后回氯化器,生成的氯化液经水洗、中和、粗精馏后得成品氯化苯。氯化尾气经一、二段冷凝除苯后,再用降膜吸收(或填料塔喷淋吸收)尾气中的少量苯,最后经捕集器送盐酸工段生产副产盐酸。尾气中除大量氯化氢外,还夹杂少量苯和氯气及氢、氧、二氧化碳等不凝气体。  相似文献   

5.
<正> 理论塔板数是衡量精馏塔分离能力的主要指标。因此,理论塔板数的测定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当两元(A、B)试验混合液在精馏塔中全回流达到汽液平衡时,测得馏出液和釜液A(或B)的含量后,可借作图法或芬斯克(Fenske)方程式计算理论塔板数。在上述基础上建立了表格法,能方便地测定理论塔板数。由于苯和四氯化碳较易获得和便于纯化等原因,常用苯-四氯化碳两元试验混合液测定理论塔板数。有关工作国外早有报导,国内还未见报导。本文用苯-四氯化碳试验液,借表格法对半导体材料和高纯试剂等生产中常用的间歇操作的穿流式石英  相似文献   

6.
通过小试试验确定离子交换树脂脱除氯化液中FeCl_3的可行性,优选出工业化应用最佳树脂型号为SQD-74,树脂运行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50℃,交换流量2BV/h,一批氯化液单柱处理量为220BV。用质量分数1%的盐酸顺流对树脂进行脱吸再生,合格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出液pH值为2~3,树脂吸附Fe3+能力基本保持不变。对现有水碱洗工艺进行改造,采用一种先进的树脂塔式工艺和连续自动处理装置处理氯化苯生产中酸性氯化液中的FeCl_3,FeCl_3质量分数由(2~5)×10~(-4)降至5×10~(-6)以下,得到的酸性氯化液直接经碱洗、蒸馏后得氯化苯成品。  相似文献   

7.
我厂氯化苯生产控制分析多年来一直采用蒸馏法(测初馏点、干点),劳动效率低,工人接触有毒气体多,分析速度慢,不能及时配合生产。车间党支部和分析室的工人师傅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教导,一致提出要改进分析方法,改善劳动环境。经我厂技术科色谱组与车间分析室共同研究,决定对原有分析方法进行改革,采用较先进的色谱分析方法。氯化苯色谱分析在国内外早就有研究,天津化工厂在1967年就应用自装热导池色谱仪对氯化液和成品氯化苯等进行了色谱分析,并用于生产。日本分析工作者曾对苯、氯化苯、邻、间、对位二氯苯和1,2,4-三氯苯等六种组分的混合物进行过色谱分离研究,对六种固定液进行了选择。其它国家也有不少研究,多  相似文献   

8.
氯化苯生产中氯化尾气吸收装置和吸收方法氯化苯生产中氯化尾气吸收装置,包括精馏塔、轻馏塔、吸收剂贮槽、吸收塔;精馏塔釜液输出管一端与精馏塔连接,另一端与轻馏塔连接;精制氯化苯输出管一端与精馏塔连接,另一端与吸收剂贮槽连接;吸收剂输出管一端与吸收剂贮槽连接,另一端与  相似文献   

9.
张丰华 《氯碱工业》2011,47(4):39-42
针对氯化苯生产装置中粗氯化液储罐的腐蚀原因提出了防腐蚀措施,重新制作的粗氯化液储罐使用周期达到18个月。  相似文献   

10.
以环十二酮(A)为起始原料,经磺化反应制备得到2-氧代环十二烷基磺酸盐B,B经过氯化和胺解反应制备得到2.氧代环十二烷基磺酰胺C,C经过苯氧酰化与胺解反应后合成了10个新的2-氧代环十二烷基磺酰脲类化合物D,它们的结构通过了1H NMR和IR的确证.除草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100 mg/L质量浓度时,化合物D-9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根和芽的抑制率为71.7%和74.1%,对反枝苋根和胚轴(Amaranthus retroflexus L.)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9.0%和90.9%.  相似文献   

11.
以橙皮苷和氯化镧配合物为原料合成橙皮苷-镧配合物。以产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合成橙皮苷-镧配合物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次序橙皮苷用量(B)反应p H(A)反应温度(C)反应时间(D),最优组合为B2A2C2D2,即橙皮苷与氯化镧用量比为2∶1,反应p H8.5,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45 min,此条件下配合物产率达58.43%。  相似文献   

12.
我厂氯化苯生产控制分析多年来一直采用蒸馏法(测初馏点、干点),劳动效率低,工人接触有毒气体多,分析速度慢,不能及时配合生产。车间党支部和分析室的工人师傅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教导,一致提出要改进分析方法,改善劳动环境。经我厂技术科色谱仪组与车间分析室共同研究,决定对原有分析方法进行改革,采用较先进的色谱分析方法。氯化苯色谱分析在国内外早就有研究,天津化工厂在1967年就应用自装热导池色谱仪对氯化液和成品氯化苯等进行了色谱分析,并用于生产。日本分析工作者曾对苯、氯化苯、邻、间、对位二氯苯和1,2,4一三氯苯等六种组分的混合物进行过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药物TG101209的合成工艺。以2,4-二羟基-5-甲基嘧啶为起始原料,与三氯氧磷、氨水发生氯化、取代反应生成2-氯-4-氨基-5-甲基嘧啶(B),B再与N-叔丁基-3-溴苯磺酰胺(C)发生Buchwald偶联反应得到3-[(2-氯-5-甲基-4-嘧啶基)胺基]-N-(叔丁基)苯磺酰胺(D)。以甲醇为溶剂,D与CH3OH-HCl反应得到3-[(2-氯-5-甲基-4-嘧啶基)胺基]-N-(叔丁基)苯磺酰胺盐酸盐(E),E与1-甲基-4-(4-氨基苯基)哌啶(G)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N-叔丁基-3-(5-甲基-2-[4-(4-甲基-1-哌嗪)苯胺基]-4-胺基嘧啶)-苯磺酰胺(TG101209)。总收率达到30.9%,HPLC测得纯度达到99.7%。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氯化苯生产中影响氯化液质量的因素,包括槽温、苯流量、催化剂量、含水量、系统压力,及生产中应注意的相应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氯碱企业在生产氯化苯的同时,还副产对二氯苯。随着二氯苯用途的逐渐扩大,氯化苯的生产工艺也应加以改进,以进一步提高二氯苯的产量和质量。 70年代初,美国氯化苯与二氯苯的产量比约为5∶1,日本的二氯苯已超过了氯化苯。当前,我国氯化苯年产量约40000吨,副产二氯苯(包括邻位,对位)约1000吨,  相似文献   

16.
高温氯化原因及对策在氯化苯正常生产时,常因氯化器断苯使生产出现事故,现将其原因及采取时策分析如下:1反应器内断苯原因(1)由于氯气压力突然增大,氯化反应器内压力升高,当其压力大于苯高位槽液差时,苯加不进去,造成反应器内断苯。(2)由于苯泵坏,造成反应...  相似文献   

17.
《玻璃纤维》2007,(6):20-2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酚醛树脂和乙烯基吡啶-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B)和氯磺化聚乙烯(C)分散在水中而成为乳液的用于被覆在玻璃纤维帘子线上的玻璃纤维被覆用涂布液。该涂布液的特征在于,上述酚醛树脂是使单羟基苯(D)与甲醛(E)反应而形成的单羟基苯-甲醛树脂(A)。  相似文献   

18.
一、氯化苯与二氯苯国外生产发展概况氯化苯首次合成于十九世纪中,1909年由英国威德奈斯(Widnas)碱业联合公司实现。1915年美国虎克与道公司亦相继投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氯苯用于军用爆炸的苦味酸。1920年前后道公司开发了两种消耗大量氯苯的用途,其一为生产胺类,另一是生产苯酚。  相似文献   

19.
”02.3一佩基毗咤一水一苯三元体系液液平衡的测定-一胡竞民、石秀坤等(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石油化工,21,〔l],38(1992)。 用自行设计的液液平衡装置在常压和30℃下测定3一氛基毗咤一水一苯三元体系的液液平衡数据,并用NRTL方程关联实验数据,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303。反应精馏用于串联反应的研究一朱宝福、陈宝良等(天津大学化工系),石油化工,21,〔2〕,98(1992)。 对反应精馏技术用于液一液串联反应进行研究。以水杨醛合成香豆素为例对A~B~C,C为目的产物情况;以抓丙醇皂化合成环氧丙烷为例.对A~B~C,B为目的产物情况。结果表明,反…  相似文献   

20.
塑料用涂料     
0006350对未预处理过的塑料底材附着性好的氮化聚烯烃涂料组合物:J下200于17222旧本专利公开]旧本:origin Eleetrie eo.,Ltd.(ueda,Takeharu等)一2000.1.18一页一1998/202782(1998.7.2);护C C09D123/28 该组合物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硬度、贮存稳定性和颜料分散性,含有(A)氯含量(50%的氯化聚烯烃、(B)由氯化聚烯烃(氯含量《50%)和可自由基聚合的单体制成的共聚物、以及(C)质均相对分子质量3000一4(X) 00的丙烯酸聚合物。例如,将一00份Superehlon 822(氯化的聚烯烃)与100份混合物(含甲基丙烯酸甲醋一甲基丙烯酸丁醋共聚物70份、FW 2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