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济阳孔店转型期识别标志及盆地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济阳地区孔店组与上覆地层的分界线,一直是困扰着孔店组构造层序石油地贡研究与勘探的关键问题,笔者通过区域地震大剖面的研究,首次从地震剖面找到了孔店组顶、底不整合界面.为研究孔店组原型盆地奠定了基础.研究发现东营凹陷孔店组盆地与沙河街组盆地同受北部控盆断层控制,控盆断层东部为北西向,向西转为近东西向,东部可见小角度的角度不整合;而惠民凹陷孔店组盆地受北掉的南部北东向断层系控制,形成南断北超的半地堑,与上覆沙河街组北断南超半地堑叠置,孔店组与沙四段之间有明显跷跷板现象,沙四段向南翘倾作用使得孔店组根部地层大幅度剥蚀,产生孔店组与上覆地层之间明显角度不整合.东营与惠民凹陷的孔店组盆地通过林樊家~青城构造调节带衔接,济阳地区北部沾化凹陷、车镇凹陷孔店期为零星小盆地,孔店组的油气勘探重点应放在东营与惠民,由于东营孔店组盆地所受的改造相对较少,应为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中元古界待建系下马岭组和“新元古界”龙山组之间是否存在3亿多年的“大型不整合”,一直有较大争议.本文应用地层学、沉积学、碎屑锆石定年,以及锂同位素、常量与微量元素等对二者之间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下马岭组-龙山组,由不同级别、厚度不等、由粗到细的砂泥岩正旋回组成,由下至上发育局限台地(潟湖)-浅海陆棚-潮坪-滨岸-潮滩沉积序列,特别是龙山组底部含砾砂岩不具有大地构造意义底砾岩属性.龙山组和上覆景儿峪组砂岩最年轻碎屑锆石年龄均老于16亿年,未发现来自下马岭组1.32~1.2Ga大火山岩省(锆石)物源.从下马岭组顶部到龙山组下部,δ7Li呈逐渐上升趋势,Li含量则渐次降低,化学蚀变指数减小;同时K2O/Al2O3和Fe O/Fe2O3降低,Na2O/Al2O3升高,Li/Al、V/Cr和V(V+Ni)等小幅增或减.二者界面处Ce/Ce*呈正异常,Eu/Eu*呈负异常,Rb/Sr...  相似文献   

3.
浙江白垩系的深化研究与新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资料,将浙江省陆相白垩系划分为3统,5群7组,并将其所含化石划分为建德,永康,衢江三修各,以综合地层学手段研究了白垩系的区域地层对比框架。在多学科综合研究,特别是在对一些岩石地层成因机制进行深层次研究的基础上,对浙江白垩系主要的关键性,疑难性地层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1)“墉中组”底部砾岩为与火山爆发有成因联系的湖泊重力流沉积,并非底砾岩,因而“天台群”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双差定位法对2014年9月12日至12月30日浙江珊溪水库发生的4184次地震进行重定位,并采用CAP方法对11次ML≥3.0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解进行反演,讨论了震群序列的活动特征及其与断裂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水库水位与地震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位的结果显示,在空间分布上,2014年震群序列发生在2006年震群序列NW向延伸的方向上,两者形成一条线性条带,该条带平行分布于双溪—焦溪垟断裂南侧.重定位得到的震源主要在0.7—6 km深度范围内分层分布,垂直于地震条带走向的震源剖面刻画出的结构面以高角度倾向SW.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多数地震为走滑型,均存在一个与地震条带走向一致的NW向节面,呈右旋走滑错动性质.考虑到断裂的定位误差,线性分布的震群活动极有可能沿双溪—焦溪垟断裂的破裂面活动,精定位的震源位置和震源机制刻画出了该断裂的几何结构和活动性质.但由于多数地震的震源深度在6 km以上,因此震群活动不能归为双溪—焦溪垟断裂活动的结果,即双溪—焦溪垟断裂不是这两次震群的发震构造,而且仍然属于水库诱发地震,而水库地震存在激发该断裂发生构造地震的可能.水库水位上升或者下降与震群活动关系不大,震群活动有随时间进一步增强的趋势, 可能是库水沿库底断层破裂面长期渗透和扩散增加了孔隙压所致.   相似文献   

5.
灵宝盆地位于华北板块南缘与秦岭造山带之间,是豫西北一系列北东-南西向断陷盆地之一.盆地内沉积地层主体为一套厚约2000m陆相碎屑岩夹泥灰岩、薄煤层沉积.本文根据盆地内的恐龙蛋、介形虫、腹足类、哺乳动物化石及少量孢粉等,将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下白垩统枣窳组、上白垩统南朝组、古近系古新统-下始新统项城群、中始新统川口组、上始新统庄里坡组及新近系上-中新世(组名暂未定)等6个地层单元.研究表明:下、上白垩统之间及其与项城群之间为不整合或超覆,上中新统与川口组或庄里坡组为不整合接触,整个地层是一套河流相沉积、局部洪泛洼地或小浅湖相沉积.  相似文献   

6.
详细研究了登娄库组底界面的不整合平面展布特征,该界面在地震上有明显的削截上超标志,根据所处位置不同主要表现为5种不同岩性特征,岩相、曲线特征突变明显.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研究了不整合的控油及对油气的影响,结果表明:受不整合发育程度控制,盆地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油气圈闭特征,其中削藏地层圈闭,超覆地层圈闭,与断裂共同作用控制的削截超覆圈闭控油意义较大,不整合面及其上下的可渗透层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不整合面上的超覆砂体是登娄库组底部油气聚集的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7.
在西藏白朗发现蛇绿混杂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雅鲁藏布江南岸有一条规模巨大的超基性岩带已为人们所知,作者于1979年6月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白朗附近的蛇绿岩带南部发现了一套很好的混杂岩。白朗蛇绿混杂岩分布在白朗西南侧到罗布江孜村之间。该地的蛇绿岩自下而上包括超基性岩、基性岩、中基性火山岩、枕状熔岩和深海相放射虫硅质岩等(图版Ⅱ-4、5),属保存较好的有序型蛇绿岩套。蛇绿岩带南侧为浅变质的中生界复理石带,由灰色、灰黑色的砂、板岩组成。蛇绿岩带与变质中生界之间为断层接触,并且被一套以红色为主的杂色砾岩不整合覆盖。蛇绿岩带之北侧为晚白垩世的日喀则群,是由一套灰色、黄绿色的砂、页岩地层组成的复理石。蛇绿岩带与日喀则群之间也为断层接触  相似文献   

8.
通过古隆起地貌恢复、不整合分布样式及沉积相等研究,揭示了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古生代重要发育期的古构造地貌特征及其对沉积相发育分布的控制作用.中奥陶世末至晚奥陶世早期的中央隆起带是由和田河古隆起、和田河东古隆起、塔中古隆起及巴楚古斜坡等组成的、具有复杂古构造地貌的大型古隆起一古斜坡带,总体由西向东倾没;可划分出高隆带、断隆平台、古隆边缘斜坡或坡折带、陆棚斜坡或低凸起带、陆架坡折带及深海盆地或平原等古地貌单元.它们对沉积古地理的发育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古隆起边缘斜坡.坡折带往往控制着构成重要储层的台缘礁、滩等高能沉积相带的发育和分布.晚奥陶世晚期盆地东南缘强烈隆起,塔中古隆起东段随之隆升并由东向西掀斜,形成由东向西倾沿的鼻状古隆起带.早志留世和晚泥盆至早石炭世盆地中北部的古构造地貌由原来的东低西高转为北东高、西南低;可划分出强烈剥蚀高隆带、古隆边缘斜坡带、坳陷边缘缓斜坡带及坳陷带等古构造地貌单元.构造隆起末期沿古隆起边缘斜坡至坳陷边缘发育的低位及海侵体系域可形成重要的储集体.古隆起地貌与盆内多个不整合的分布样式具有密切关系.从古隆起区向坳陷区可划分出高隆区的不整合复合带、古隆起斜坡边缘的削蚀不整合三角带和超覆不整合三角带、古斜坡与坳陷区过渡的微角度或平行不整合带以及坳陷内的整合带.削蚀不整合和上超不整合三角带可形成重要的地层圈闭,是有利的大型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发育带.  相似文献   

9.
渤海B油田主要目的层为东营组,与上覆馆陶组底部相距50~80 m。馆陶组底部发育1套或多套高速高密砾岩,局限分布,致能量损失,使下伏储层的地震响应变弱,严重影响着储层真实范围的识别。为此,本文首先从地震波传播理论出发,分析砾岩致能量的反射与透射损失效应。其次基于正演模拟,分析砾岩致能量损失程度,相同的累积厚度,砾岩的层数越多,损失越大;据正演模拟结果及井震结合,描述3种地震相即单套砾岩、多套砾岩、无砾岩的平面展布形态,再结合地震属性定量分析储层能量损失程度的平面分布范围。然后提取不同地震相的能量补偿因子,提出基于相控的能量补偿法进行相应的振幅补偿,即单套砾岩造成的能量损失主要进行反射系数补偿,对多套砾岩造成的能量损失主要进行多次透射系数的补偿。最后定量消除上覆馆陶组砾岩对下伏东营组储层的能量屏蔽影响,刻画出储层的真实平面范围,并获得钻井成功,充分证明了本次研究的有效性,并实现精确预测潜力区域。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 ,广泛分布于滇西澜沧江两岸的芒怀组底部岩层是一套具底砾岩性质的正常沉积的砂砾岩。近年来经笔者在雅口地区的调查和综合对比研究 ,发现该岩层实为一套火山碎屑岩。雅口一带的芒怀组底部属一套碰撞型富钾英安 -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和熔岩 ,由下向上含有砾径不等的棱角状花岗质集块和角砾 ,其特征显示为快速破碎、原地堆积、表生固结的形成过程。底部与雅口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岩体直接接触 ,接触面呈较平缓的波状起伏 ,界线清楚 ;火山岩中集块和角砾的成分与该岩体岩性一致 ;岩体内部发育有与芒怀组火山岩成分相当的隐爆角砾岩及次火山脉岩。因此 ,芒怀组底部与雅口岩体的接触关系应该是火山喷出不整合 ,岩体本身受火山破震作用的影响成为火山通道之一。区域对比分析认为 :芒怀组与下伏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也应为火山喷出不整合。该认识将对进一步深化滇西的基础地质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祁连山北缘酒东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志军 《中国科学D辑》2001,31(Z1):195-201
对河西走廊西端的酒东盆地文殊山背斜剖面开展的磁性地层学工作初步结果表明, 疏勒河群胳塘沟组、牛胳套组和玉门砾岩的年代分别约为>11~8.6, 8.6~4.5和4.5~0.9 Ma. 沉积环境分析发现从约8.6~7.6 Ma起青藏高原北部从较低的高度开始逐步持续的缓慢隆起, 较青藏高原东北部要早, 但并无证据显示当时已经达到最高. 玉门砾岩出现代表的强烈隆升开始于约4.5 Ma.  相似文献   

12.
对五台地区滹沱群底部四集庄组砾岩进行了详细研究,并选择其中花岗岩和石英岩砾石进行了锆石U-Pb和Hf同位素分析.2个花岗岩砾石中锆石207Pb/206Pb年龄分别为(2513±8)和(2527±8)Ma,与五台地区王家会灰色相花岗岩和光明寺/石佛花岗岩的侵位时代一致;2个石英岩砾石中锆石207Pb/206Pb年龄主要集中于2550~2490Ma,峰值为~2.5Ga,与五台群高凡亚群石英岩锆石年龄谱特征相似.砾石特征及年龄结果表明,滹沱群底部砾岩的沉积物源区为五台群和五台地区新太古代花岗岩.结合滹沱群底部玄武安山岩的时代((2140±14)Ma),限定滹沱群初始沉积时代为早元古代中期.豆村-东冶亚群中变质玄武岩(2200~2100Ma)具有裂谷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同时豆村-东冶亚群中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于伸展构造环境中.因此,滹沱群豆村-东冶亚群火山沉积岩系与华北克拉通中部早元古代中-晚期(2200~2100Ma)裂谷活动有关,而郭家寨群沉积于裂谷闭合过程或之后.四集庄组砾岩中,花岗岩和石英岩砾石的锆石大多具有正的Hf(t)值,少量锆石的Hf(t)值与同期亏损地幔值相近,多数锆石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与锆石U-Pb年龄相差200~100Ma.花岗岩和石英岩的源区为滞留时间较短的地壳(~2.7Ga)部分熔融形成的,同时存在新生地壳或亏损地幔物质的添加.研究进一步表明,华北克拉通经历了多期地壳生长并在新太古代末期初步完成克拉通化.  相似文献   

13.
在华北北部麻粒岩相带内识别出了古老的不整合事件 ,表现为面状分布的孔兹岩系不整合覆盖在灰色片麻岩杂岩基底之上 .孔兹岩系的稀土配分模式指示其原岩主要为较成熟的沉积岩系 .同位素年龄及变质作用P T t轨迹的研究证明孔兹岩系明显晚于基底杂岩形成 ,并且孔兹岩系经历的变质事件叠加于基底杂岩 .孔兹岩系 基底杂岩的二元结构现存于整个华北克拉通的西部 ,并被五台裂谷构造截切 ,证明不整合事件发生于新太古代 ,记录了新太古代华北克拉通化的重要构造热事件  相似文献   

14.
中晚三叠世(延长期)鄂尔多斯盆地发育两种不同构造类型的盆地边缘,其中西南缘为强烈逆冲导致的挠曲沉降背景下发育的前陆盆地,北中部为稳定沉降的克拉通内盆地.中上三叠统延长组可划分为四4个区域性的三级层序,它们均由微角度不整合或区域性冲刷面所分隔,内部自下而上由低位体系域、湖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但盆地西南缘和北中部的层序构成在沉积样式上存在明显差异:西南缘由于逆冲造山而发育巨厚的砾岩带和不整合,北中部稳定沉降的克拉通则发育加积的河流相砂、砾岩和平行不整合.西南缘的沉积构成反映了从逆冲挠曲沉降到回弹上隆的演化过程,层序界面的形成与回弹隆起、剥蚀和冲断作用有关.前陆盆地的层序地层格架和体系域的配置受褶皱冲断带活动控制,其层序序列反映了中晚三叠世造山带向前陆盆地不断逆冲的过程.北中部的层序演化反映克拉通缓坡背景下的河流-三角洲沉积序列,由底部的粗碎屑辫状河沉积、中部的曲流河沉积和顶部的细碎屑河漫滩沉积构成,受湖平面升降变化控制.在缓坡背景下的低位体系域沉积期,由于可容纳空间有限,大量的河流沉积物只能通过侧向迁移、侵蚀和搬运,在冲积平原上形成砂体的侧向复合加积,构成特定的侵蚀不整合边界.  相似文献   

15.
砾岩储层地震波传播方程:三重孔隙结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砾岩储层的砂、砾、泥三重孔隙结构特征,本文分析砾岩孔隙区域、砂岩孔隙区域以及泥岩孔隙区域相互之间的孔隙流体流动机制,将静态的砾岩骨架本构方程与动态的孔隙流体运动方程联立,提出了复杂砾岩储层的弹性波传播理论方程.采用实测砾岩储层参数,在算例中与双重孔隙介质理论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理论方程的合理性;基于三重孔隙介质模型,分析不同储层环境下纵波的传播特征,结果显示:随流体黏滞系数增大,在衰减-频率轴坐标系中,砾与砂、砂与泥孔隙区域间局域流导致的两个衰减峰向低频端移动,而Biot全局流导致的衰减峰向高频端移动;嵌入体尺寸及背景相介质渗透率的变化,主要影响纵波速度频散曲线沿频率轴左、右平移,不影响波速低频、高频极限幅值;嵌入体含量及孔隙度的变化改变了岩石干骨架的弹性、密度参数,不仅影响速度频散曲线沿频率轴平移,而且影响其上、下限幅值;砾包砂包泥三重孔隙介质模型所预测的衰减曲线中,低频段"第一个衰减峰"主要由砾岩孔隙区域与砂岩孔隙区域之间的局域流导致,中间频段"第二个衰减峰"主要由砂岩孔隙区域与泥岩孔隙区域之间的局域流导致,超声频段"第三个衰减峰"由Biot全局流导致.对慢纵波传播特征的分析显示,砂岩骨架(局部孔隙度较大)内部的宏观孔隙流体流动造成的耗散明显强于砾岩与泥岩骨架.  相似文献   

16.
循化-贵德地区新生代盆地发育及其对高原增生的指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化-贵德地区的循化盆地、贵德盆地和同仁盆地与拉鸡山和西秦岭北缘逆冲带相邻分布.盆地沉积地层主要由渐新统西宁群、渐新统上部至上新统贵德群和下更新统组成.它们由不整合界面分隔,划分为3个盆地相.盆地相1为西宁群,盆地相2为贵德群查让组、下东山组、贺尔加组和甘家砾岩组,盆地相3为共和组及下更新统.3个盆地相均在其中下部或底部发育湖泊沉积,向上转变为冲积扇-辫状河平原沉积体系,呈现出粒径向上不断加大的反序、进积沉积序列.盆地沉积、古流和沉积物碎屑成分分析表明,研究区在西宁群(盆地相1)沉积时期发育大型湖泊沉积盆地,盆地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于南侧的西秦岭逆冲带,而拉鸡山逆冲带处于沉积基准面之下,接受沉积;在贵德群(盆地相2)沉积时期,逆冲作用向北迁移,拉鸡山逆冲隆升,研究区盆地分割,主要沿拉鸡山逆冲带南北两侧发育点源扩散型冲积扇-辫状河平原沉积.研究区盆山系统演化对青藏高原远端增生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新生代向北东的增生作用在渐新世(29~21.4Ma)已抵达西秦岭北缘地区,增生过程主要表现为向北的单向褶皱逆冲增厚隆升和前缘前陆盆地充填;中新世至上新世(20.8~2.6Ma)高原增生作用跨过研究区可能抵达祁连北缘和六盘山地区,增生过程主要表现为双向基底卷入式逆冲增厚隆升和分割式前陆盆地充填;上新世至早更新世(2.6~1.7Ma)高原远端主要表现为区域剥蚀夷平与山间盆地加积充填.  相似文献   

17.
循化-贵德地区的循化盆地、贵德盆地和同仁盆地与拉鸡山和西秦岭北缘逆冲带相邻分布.盆地沉积地层主要由渐新统西宁群、渐新统上部至上新统贵德群和下更新统组成.它们由不整合界面分隔,划分为3个盆地相.盆地相1为西宁群,盆地相2为贵德群查让组、下东山组、贺尔加组和甘家砾岩组,盆地相3为共和组及下更新统.3个盆地相均在其中下部或底部发育湖泊沉积,向上转变为冲积扇-辫状河平原沉积体系,呈现出粒径向上不断加大的反序、进积沉积序列.盆地沉积、古流和沉积物碎屑成分分析表明,研究区在西宁群(盆地相1)沉积时期发育大型湖泊沉积盆地,盆地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于南侧的西秦岭逆冲带,而拉鸡山逆冲带处于沉积基准面之下,接受沉积;在贵德群(盆地相2)沉积时期,逆冲作用向北迁移,拉鸡山逆冲隆升,研究区盆地分割,主要沿拉鸡山逆冲带南北两侧发育点源扩散型冲积扇-辫状河平原沉积.研究区盆山系统演化对青藏高原远端增生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新生代向北东的增生作用在渐新世(29~21.4Ma)已抵达西秦岭北缘地区,增生过程主要表现为向北的单向褶皱逆冲增厚隆升和前缘前陆盆地充填;中新世至上新世(20.8~2.6Ma)高原增生作用跨过研究区可能抵达祁连北缘和六盘山地区,增生过程主要表现为双向基底卷入式逆冲增厚隆升和分割式前陆盆地充填上新世至早更新世(2.6~1.7 Ma)高原远端主要表现为区域剥蚀夷平与山间盆地加积充填.  相似文献   

18.
羌塘中部果干加年山发现一套N-MORB型变质基性岩, 岩石主要为具有残余堆晶结构的辉长岩和玄武岩. 岩石呈近东西向分布, 以角度不整合产在上三叠统望湖岭组之下. 地球化学分析表明, SiO2含量在45.18%~53.42%之间, TiO2含量在1%~2.67%之间, Al2O3含量在16.75%~ 21.52%之间, CaO含量在7.03%~11.13%之间, K2O含量在0.05%~0.38%; 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弱亏损型至平坦型, 微量元素比值蛛网图与洋中脊玄武岩的类似, 结合其地球化学特征认为, 变质基性岩原岩可能形成于大洋中脊或成熟的弧后盆地环境, 推测其为古特提斯洋的残片.  相似文献   

19.
明朝初期,成祖朱棣为其父太祖朱元璋,采凿的“神功圣德碑”材坯料,因太大、太重,无法运输,遗弃在南京阳山采石场中,成为古今中外绝世碑材。  相似文献   

20.
ITRF97下空间对地观测站速度矢量显示的全球构造运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ITRF97的站速度矢量研究现代地壳运动特征,发现ITRF97站速度矢量与NUVEL-1A板块运动模型有很好的一致性. 它们共同显示,北半球以北大西洋为轴向北东、北西向裂开,欧亚大陆向北东、东、南东运动; 北美大陆向北西、西、南西运动, 但南半球板块运动状态截然不同, 南美、非洲、印-澳三板块各自的本体运动几乎全部指向北东-北北东, 三者之间以南大西洋脊和印度洋脊为界, 而且运动矢量逐次加大, 呈现南半球整体运动与洋脊张裂运动的叠加所造成的“落后式”拉张关系, 北半球和南半球之间速度矢量场的差异十分明显, 显示其间运动场不协调带, 此带内地质调查早已确定存在一组斜列式断续延伸的剪切破裂带. 沿此南/北半球之间的运动不协调带及其内部的大断裂带自1999年8月至2001年1月连续发生8次M≥7.8地震, 而环太平洋俯冲带内地震活动则明显降低, 充分显示了南/北半球之间的运动不协调带在全球板块运动中所显示的全球尺度的独立地位. 验算结果初步揭示了南/北半球之间的相对错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