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5 毫秒
1.
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 (sexcordtumorwithannulartubules,SCTAT)是一种罕见的功能性肿瘤。其组织来源、分类及良恶性界定存在着不同意见。我们现将收集的 5例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 2 4、2 8、2 5、13岁和 2 2岁。就诊前病程最短 2d ,最长 4年。 5例均有阴道不规则出血 ,表现为经期时短时长 ,经量多 ,淋漓不净。 5例均有腹部包块 ,2例有下腹疼痛 ,1例婚后 2年未孕。 5例中均未发现皮肤粘膜黑色素沉着和胃肠道息肉综合症 (peutz jeghers sy…  相似文献   

2.
<正> 我们应用“EUB-40型”和“Mark-600型”B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及5MHz,对临床上经病理证实的55例腮腺区肿瘤患者进行了B型超声检查与分析. 腮腺区包块,其中良性占70%,恶性占30%.腮腺肿瘤的声像图特征为:①实质性包块:包块轮廓整齐,包膜完整,边界清晰,表而光滑,内部回声均匀,呈细小光点反射回声者,多见于良性肿瘤.如腮腺良性混合  相似文献   

3.
成釉细胞纤维瘤是包含外胚叶和外胚间叶成分的混合性牙源性肿瘤。1981年由Kruse首先报道,该肿瘤仅占全部牙源性肿瘤的2.5%。我院遇见4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就其临床病理改变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女性,20岁。左上颌部包块2年,半年来逐渐增大无痛感。体检:左面部隆起,有一3cm×3cm×2cm大小包块,致使面部不对称。包块上界达眶下孔,下界为牙槽骨,内界在口内|1~8牙齿之间,左鼻唇沟消失,后外侧界与左颧骨平齐。肿块质硬、不活动、无压痛。|3牙向腭侧错位仅牙冠萌出。X线检查:左上颌窦窦腔明显扩大,内壁菲薄向鼻腔内突,致左鼻气道变窄,窦…  相似文献   

4.
<正> 患者高××,女、25岁,腹部发现包块20余日入院。查体:T36.3℃、P88次/min、Bp17/12kPa头颈胸部(一),左上腹可触及10cm×8cm包块,表面不平,有压痛,质较硬,脊柱四肢神经系统(一)。诊断胰尾部包块。肝功、肾功、血糖、血常规均正常。入院后5日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见胰脾正常。肿瘤约20cm×16cm  相似文献   

5.
<正> 脂肪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胃脂肪瘤国内少见报道。本院收治1例,女,48岁,上腹部痛疼、不适两年,空腹时加重,进食后减轻,每3~4日有少量黑便,曾按胃溃疡治疗无效,于1986年5月13日入院。检查:腹软,上腹部偏左有深压不适感,未触及明显包块。X线钡餐造影示:胃粘膜皱裂规则,柔软,胃窦区小弯侧见5×6cm大圆形充盈缺损区,其中可见黄豆大的钡斑,大弯侧壁柔软。诊断:胃窦部粘膜下平滑肌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1962~1984 22年间收治之老年妇女卵巢肿瘤21例,占同时期收治卵巢肿瘤961例的2.2%。年龄最小者61岁,最大者77岁,平均年龄为63.5岁。临床表现以盆腹腔包块为主。合并症5例(占24%),并发症8例(占38%)。全部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卵巢是位于盆腔内的一个小器官,产生肿瘤后一般无自觉症状,故对老年妇女每年进行阴道及直肠检查应作为妇科肿瘤预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逐渐用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但肠道肿瘤的超声诊断报道较少。本文总结了我院1989年亚月~1996年6月行B超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道肿瘤66例,以探讨B超对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66例中男35例,女31例;年龄23~86岁,平均55.4岁;病程7d~6年。41例有腹痛和(或)腹胀感,11例便血,36例腹部可们及包块,1例伴有黄疸.66例均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证实,其中54例同时行X线检查。2仪器与方法日立EUB-40型、Aloka610、63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检查前日晚餐后禁食,急诊例外。…  相似文献   

8.
<正> 肠道平滑肌肿瘤较罕见,无论良性或恶性其X线表现较典型,尤其伴发溃疡瘘道者具有特殊改变,在诊断上有一定价值,故将我们遇到的两例小肠恶性平滑肌瘤和两例结肠平滑肌瘤报导如下例1,女性,41岁,住院号4654。因腹部坠痛伴右下腹块5个月入院。腹块约成人拳头大,可随体位移动、有腹泻史,无黑便,对症治疗无好转。一月来腹块明显增大,食纳差消瘦、气喘。  相似文献   

9.
神经鞘瘤是源于周围神经雪旺细胞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发生于头颈部约占25%~45%[2]。我科自1978~1998年共收治头颈部神经鞘瘤32例,结合文献对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效果及并发症问题作一简单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32例,占同期收治头颈部良性肿瘤的6.2%(32/516)。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男女比例2.2∶1。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32岁。1.2 临床表现 病程从5个月~9年不等,平均3.3年。多以颈部包块或咽部不适为主诉,检查发现胸锁乳突肌前上缘、下颌角后部、咽侧、咽后壁、会厌游离缘光滑质硬的包块…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47例胃平滑肌肿瘤,发现消化还出血是此类肿瘤突出的临床表现。强调胃镜、X线及B超检查相结合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率。认为肿瘤的大小其长径5cm不是判断肿瘤良恶性的满意指标。  相似文献   

11.
<正> 病例:患者25岁,女性,以右下颌区包块伴疼痛1月就诊。局检:面部右侧膨隆,色暗红,局部可触及—5cm×6cm包块,界不清,不活动,触痛(+),局部口内见一菜花状包块约3cm×3cm,质软易出血。X线报告:右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新的联合化疗方案以提高5-FU为基础的结肠癌化疗效果。方法研究5-FU(7.5μmol/L)、3-MA(5mmol/L)以及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的自噬及凋亡影响。MTT、Hoechst+PI染色检测细胞生长及凋亡,MDC染色观察细胞内自噬反应,Western blotting观察细胞内的凋亡及自噬相关蛋白改变。将HCT116细胞注射至裸鼠皮下建立在体肿瘤模型并进行治疗,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HCT116在5-FU作用下细胞生长受到抑制,Hoechst+PI染色显示5-FU联合3-MA组凋亡数量较5-FU组明显增加;Western blotting检测5-FU联合3-MA组的凋亡蛋白Caspase-3、PARP表达较5-FU组明显增高。同时,MDC染色以及自噬特异性蛋白LC3II检测发现在5-FU作用下自噬反应升高,而通过3-MA抑制5-FU引起的细胞自噬反应,细胞生长抑制率从5-FU单独作用的(51.64±4.04)%提高至(79.89±1.35)%,凋亡增加超过100%。皮下注射HCT116细胞的裸鼠肿瘤模型,5-FU联合3-MA组较单独使用5-FU组有效抑制肿瘤生长,肿瘤体积及质量均明显减少。结论 3-MA可抑制5-FU处理引起的细胞自噬反应,促进细胞凋亡,HCT116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增加;为提高5-FU为基础的结肠癌化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评价 MRI的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 FLAIR)在颅内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8例颅内出血患者 MRI常规序列及 FLAIR序列图像表现。其中脑内出血 2 3例 ,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1 2例 ,合并脑室出血 4例 ;硬膜下出血 3例 ;肿瘤出血 2例。全部患者均在发病后 3~ 1 0天内行 MR检查。结果 硬膜下出血 ,MR常规扫描及 FLAIR序列均可清晰显示 ,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在鉴别亚急性期脑实质内出血是否为肿瘤出血时 ,FLAIR序列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血肿周围低信号环 ) ;FLAIR序列在显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中明显优于常规 SE序列。结论  FLAIR序列在显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中 ,具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对确定肿瘤出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敏感编码技术磁共振水成像在胃肠道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于敏感编码(SENSE)技术单次激发放射状水成像技术对正常胃肠道解剖结构的显示能力,为水成像技术诊断胃肠道疾病提供正常解剖学基础,并探讨胃肠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新方法。方法健康自愿者共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0-50岁,中位年龄35岁。检查前60 min口服饮用水1 000-1 500 mL,检查前20 min再口服500 mL,扫描前10 min肌注654-2 10 mg。MR水成像(MRH)检查使用PhilipsGyroscan Intera 1.5T超导型MRI,采用SENSE技术相匹配的相控阵线圈及呼吸门控,行单次激发放射状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进行胃肠道水成像检查。结果30例均能接受此检查,检查成功率100%。30例水成像图像经盲法评价,优良图像占93%,差图像占7%。其中胃显示率65%,胃黏膜显示清楚占80%;十二指肠显示率80%,空肠显示率59%,空肠直径2-2.5 cm,回肠显示率21%,回肠直径1.5-2.5 cm,小肠黏膜清楚显示占67%;结肠显示率10%,结肠黏膜清楚显示占6%。结论基于SENSE技术单次激发放射状水成像技术对胃、十二指肠及空肠轮廓和黏膜皱襞显示较为清楚,对回肠及结肠轮廓和黏膜皱襞显示较差。单次激发放射状水成像技术结合常规腹部MR检查可以清楚、方便地显示胃肠道的解剖特点,是胃肠道影像学检查的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 我组自1970年12月至1979年6月收治急性阑尾炎968例,其中合并腹膜炎者203例,占20.1%。男141例,女62例,年龄以21—40岁多见(81例);职业以农民(77例),学生(50例)为多。本组病人入院均较晚,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为66.76小时。入院时多具有急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具有转移性腹痛者157例,占77.34%;全部病例均有不等范围的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入院时触及包块者25例。体温:高于37℃者174例,占  相似文献   

16.
<正> 平滑肌母细胞瘤国内自1975年朱氏报告10例以后。迄今8年,文献报导的不过20余例。我院1982年收治一例,病历摘要如下: 王××,男性,41岁,农民,陕西周至人。于1981年12月以腹胀,腹痛四月之主诉住院。入院前四个月。腹胀伴右上腹部钝痛,轻度恶心,未吐。一个月以后发现右上腹部有鸡蛋大的包块,且伴黑便,纳差,明显消瘦。在外院按。肝炎”治疗无效,乃来我院。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17.
内胚窦瘤(Endodermalsinustumor)是生殖细胞来源的一种少见高度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性腺,发生于性腺外者较罕见。我院从1956~1996年经临床、病理仅确诊1例原发于腹膜后的内胚窦瘤,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者男,26岁,农民,住院号302107。以“腰痛1年,查体发现腹部包块1月”之主诉于1994年4月29日入院。1年前出现阵发性腰部疼痛,休息后缓解,未治疗。9月前疼痛加重,呈两腰部持续性疼痛,不放射,无尿频、尿急、尿痛。按“腰肌劳损”治疗无效。1月前在当地医院查体发现腹部包块。来我院B超检查示:①腹膜后肿瘤;②双肾积水。查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在不同小肠病变中的选择与诊断价值.方法 将51例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按照临床表现分为A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和B组(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分析其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结果的阳性率及与临床意义.结果 胶囊内镜的总阳性检出率为50.98%(26/51),A组和B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7.7%(21/31)和25.0%(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优于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可作为前者的一线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1957~1987年我院共收治恶性滋养细胞肿瘤342例,发生子宫穿孔26例。其中绒毛膜癌147例,穿孔者16例,占10.9%;侵蚀性葡萄胎195例,穿孔10例,占5.1%。其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阵发性腹痛或腹部剧痛,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移动性浊音。21例行急诊手术,术后3天开始化疗。死亡3例,均系绒癌Ⅳ期患者。23例经手术加化疗后治愈。  相似文献   

20.
<正> 周围性面瘫的原因很多,通常多归咎于“受凉”或感染,对肿瘤一因很少注意。往昔认为,由肿瘤引起者只占5%(Shambaugh,1972),近谓,仅次于贝尔氏与外伤性面瘫而高达12.5%。面神经本身肿瘤所致面瘫多于外来肿瘤引起者。在其本身肿瘤中,绝大多数为良性,尤以神经鞘膜或纤维瘤最常见。外露于鼓室的该瘤易诊断,而鼓膜完整者则常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