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妇科外治法的运用,首见于张仲景《金匿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以蛇床子散坐药,温阴中,治妇人阴寒。又以矾石丸纳阴中治湿热带下。由于妇女解剖和生理上的特点,外治法在妇科临床又具有特殊意  相似文献   

2.
清化退热法治疗湿热证举隅罗秀娟广西桂林地区医院541001桂林市凤北路38号关键词清化退热法;湿热证;验案湿热之邪所致外感热证,热势起伏,缠绵难愈。笔者应用清化退热法为治,疗效满意。兹举验案4例如下。例1女,16岁。6月,与同学郊游野外,是日烈日酷热...  相似文献   

3.
(四)外治法在皮肤科的应用 1.荨麻疹蔚氏用中药熏洗(浮萍、桂枝水煎),治疗本病顽固者51例均痊愈。王氏用药浴法(风热证:二花、桑叶、薄荷、甘草;风寒证:麻黄、防风、荆芥、甘草。中药浴前二日,连用25%的食碱溶液洗浴)治小儿本病105例,有效97例,复发5例,效差3例。  相似文献   

4.
男性不育症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宾彬  姚重华 《新中医》2006,38(7):20-22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文就近5年来男性不育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辨证分型论治 迄今为止,研究者对不育症辨治的认识可谓百家争鸣,尚未建立起统一的不育症基本证型和治疗法则。丁立春分3型治疗男性不育症36例,气滞血瘀型治以疏肝理气、化瘀通络之法;湿热蕴脾型治以清热利湿健脾之法;痰湿内蕴型治以祛痰通窍、健脾化湿之法。结果:显效23例,好转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3.3%。王耿将42例慢性前列腺炎所致不育症患者分为2个证型。湿热蕴结证用清热通淋汤加减;肾阴康证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相似文献   

5.
秦泳 《中医药学刊》2006,24(7):1370-1371
用标本缓急法治验二则,即:①治愈直肠癌术后出现的顽固性泄泻合并肛周湿疮,用养脏固涩汤治疗久病体弱、气血两虚、脾肾虚寒、肠道失固证;外用清热除湿止痒药治疗久病体弱、肺卫不固,脾失健运、气血不足,湿热下注、肌肤失养证。②消渴合并风疽,用滋阴清热生津、除湿化瘀汤治疗阴虚燥热、耗津灼液,湿热下泣、瘀阻经脉证;外用清热除湿化瘀解表药治疗湿热下泣、瘀阻经脉证。  相似文献   

6.
乙肝邪伏膜原证与化浊养阴法研究,是对明代杰出传染病学家吴又可疠气邪伏膜原证原创体系的承传与拓展。吴氏邪伏膜原说的因、证、脉、治与邪伏膜原证型的8个证候状态组合,对乙肝邪伏膜原证的研究具有潜在的对应机制。化浊养阴法是针对江浙、宁绍、杭嘉湖地域“湿地”温病;湿热类属性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经历了临床半个世纪治疗经验淀积,是值得进一步深入发掘拓展研究的课题。乙肝的病邪是湿热疫毒,邪伏膜原证是乙肝发病学复杂系统类证中的其中一个证型,化浊法是针对乙肝湿热疫毒病因学制定的辨治法则,养阴法则是特为肝藏象体阴而用阳,治本养阴乙癸同源设立的一个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7.
湿热致汗证治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冬平  徐松林 《江西中医药》1994,25(3):29-29,31
湿热致汗证治点滴赖冬平,徐松林(江西省宜丰县医院336300)关键词湿热汗证;中医药治疗湿热为病临床多见,而以汗出为主症者教科书中仅对黄汗作了介绍。黄汗的特点为汗出色黄如柏汁,染衣着色。然笔者在临证中发现,湿热之邪导致汗出并非仅见于黄汗,而且清热化湿...  相似文献   

8.
《外治寿世方》伤寒汗法探析福建省诏安县中医院(3630500)陈桂苍《外治寿世方》四卷,清·邹存淦辑,本书采录前人医书杂著中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外治法之精华,药简效宏,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本文摘出其中伤寒可汗方证,探析其科学性,供临证参考应用。1伤...  相似文献   

9.
奚九一老师认为糖尿病足筋疽病机为久消气阴两虚,气虚生湿,阴虚损筋;湿郁筋肿,郁而化热,筋腐成疽。辨证多为湿热、湿毒证,以清热利湿解毒为治则。深静脉血栓多为血热壅盛,腑实之证,治宜清营凉血泻瘀。痛风多为脾肾不足,津液代谢失常,湿热之邪流连于关节所致。治宜健脾补肾,祛湿降浊。丹毒急性期多为湿热下注型,慢性期多为脾肾两虚湿阻型。分别用中药内服、外用治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李小娟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撷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糖尿病初病多为实证,以湿热为主,治宜清利湿热;久病多为虚证,治宜补脾益肾。无水肿型是糖尿病早期证型,治宜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有水肿型是糖尿病肾病早期,治宜健脾益肾,益气行水。指出:血瘀贯穿全过程,对多种肝肾阴虚,瘀血阻滞,需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1.
任娟莉 《陕西中医》2000,21(5):234-235
<正> 药物外治法是指单纯采用药物施用于机体某一特定部位的治疗方法。妇科药物外治法的应用,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以“蛇床子散方,温阴中坐药”,治妇人阴寒带下等。唐至明期间,随着方药学的兴盛,药物外治法在妇科的应用,也有长足的发展。《济阴纲目》除医论部分外,共载方剂1500余首,其中药物外治方约160余首,丰富了妇科外治法的内容。现将《济阴纲目》中有关药物外治法作以初步归纳、探讨。 一 熏洗法 将药物煎汤,用以熏蒸、淋洗、浸泡患处的治疗方法。共收方剂三十余首,用治带  相似文献   

12.
三七的外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七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临床常用于各种出血.瘀血疼痛等证。据《中药大辞典》载:三七能缩短凝血酶元时间,具有止血作用;其中所含五加皂甙A、B具较迟缓的溶血作用;对于某些病毒、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笔者应用外治法,用治乳疬、痄腮、天行赤眼.亦获良效。兹予介绍:  相似文献   

13.
总结郭荣教授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经验。郭教授认为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病位在肝、脾、肾,证属气滞血瘀、湿热蕴结、痰瘀互结,治以理气化瘀、清利湿热、化痰散结之法,自拟消癥通管方治疗,并辅以多种外治法,疗效较好。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4.
总结基于部位辨证治疗反向型银屑病的经验。认为反向型银屑病发病以“湿、热、瘀、毒”为主要病理因素,临床在结合发病部位辨证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湿、热、瘀、毒的不同侧重灵活施治。发于上部常见风热袭表证,治以清热透表、疏风止痒,方用自拟三花汤加减;或血热蕴结证,治以清解热毒、凉血消斑,方用自拟三草汤加减。发于中部多为湿热蕴脾证,治以清热解毒、燥湿健脾,方用自拟三黄汤加减;或瘀热互结证,治以化瘀清热、解毒通络,方用自拟三藤汤加减。发于下部多为湿热下注证,治以解毒除湿、清利下焦,方用自拟三苓汤加减;或寒湿蕴毒证,治以温阳益气、解毒除湿,方用自拟三参汤加减。  相似文献   

15.
陈仁泽 《吉林中医药》2009,29(5):452-453
吴师机创立了三焦分治法,而此方法在《金匮要略》外治内容中也有所体现,包括三焦分治法中的上焦外治法(嚏法为主)、中焦外治法(敷脐为主)以及下焦外治法(坐法为主)曾经在《金匮要略》外治中的应用,对《理瀹骈文》三焦分治法进行探源,可知《金匮要略》外治内容与《理瀹骈文》三焦分治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脱疽病因病机复杂,病程较长,致残率高。张嗣兰教授提出了“解毒破瘀并重,调气扶正并行”的重要理论,认为气机阻滞、血脉瘀阻、肢节失养是其基本病机,将其分为寒湿凝滞证、湿热毒盛证、气血亏虚证、血脉瘀阻证4种中医证型。临证时根据不同分型及临床表现采用不同治疗方法,以化瘀通络贯穿始终,辅以温阳、益气、补血、清热解毒之法,同时重视局部外治法。形成了内外同治、整体辨证与局部外治相结合的临床思辨特点。  相似文献   

17.
二妙散治验     
二妙散源于《丹溪心法》,方由苍术、黄柏二味组成。主要用于湿热所致之筋骨疼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下部湿疮,或湿热带下,以及痿证等。方中黄柏苦寒,寒以清热,苦以燥湿,专行下焦以治湿热下注之证;苍术苦温,健脾燥湿,并能发汗行经络。两药配伍,为清热燥湿、标本兼顾的有效良方。我们用此方  相似文献   

18.
国医大师张震教授认为在湿疹的形成及发病过程中,风、湿、热邪为主要病理因素。治疗上强调抓住关键病理因素而辨证施治,自拟湿疹方为基本方,以祛风清湿热、解毒止痒为基本治法,将本病分为初期——风热证、中期——湿热蕴肤证、后期——脾虚湿蕴证、血虚风燥证的3期4型进行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病理因素之间的偏盛而灵活加减。临床运用重视外治法的运用,结合中药法象理论、药物引经报史作用并借鉴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选用治疗针对性强的中药;同时注重饮食、情志的调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郭赛珊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根据病邪致病特点、病机传变规律、药性及饮食性味等,将中医学“治未病”理论融人治疗立法、处方用药的配伍之中。如治疗湿热证必滋阴,以防湿热伤及阴津,阻断湿热伤阴的传变;必活血化瘀,防湿热血瘀,消已成之瘀血,助湿热消退;必健脾,健脾祛湿、防滋阴碍脾;必问饮食嗜好,纠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防饮食所伤及其传变。在辨证论治的各个环节体现中医学“治来病”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试论苦辛法     
魏道祥 《天津中医》2002,19(6):36-37
本文对苦辛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认为苦辛合化,翰旋气机,散痞泄热,运化中州是其主要涵义;善解中焦湿热郁聚之邪,开郁泻火烃泄肝郁,调和升降气机是其主要作用。指出苦辛法是治疗胃肠,肝胆热郁气滞及湿热中阻的主要治法,论述了苦辛法的配伍特点和证治,提出了临床上苦辛法的13种变通,以扩大其使用范围,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