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HSP70在严重烧伤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其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严重烧伤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并观察诱导热休克反应对烧伤后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烫伤组(B组)、亚砷酸钠预处理组(SA组),于致伤前及30%TBSAⅢ度烫伤后3、6、12、24、48h检测血清心肌钙蛋白Ⅰ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HSP70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严重烧伤后3h心肌组织HSP70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伤后48h达高峰。大鼠烫伤后3h血清心肌钙蛋白Ⅰ(cTnⅠ)含量即开始明显升高,伤后12h达高峰。亚砷酸钠预处理可显著诱导机体的热休克反应,SA组伤后多数时相点血清cTnⅠ含量显著低于B组,且波动幅度较小。结论 严重烧伤早期即可引起心肌组织HSP70蛋白表达显著增强,HSP70蛋白可能在烧伤后早期心肌损害中发挥其内源性抗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探索烫伤后心肌舒缩功能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变化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复制大鼠 30 %TBSAⅢ度烫伤动物模型。 56只大鼠随机分成烫伤前及烫伤后 1、3、6、12、2 4、4 8、72h共8组 ,观察各时相点左心室力学参数 (LVSP、LVEDP、±dp/dtmax) ;血清cTnT、CK、LDH含量及心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①烫伤后 1h -dp/dtmax显著下降 ,LVEDP明显升高 ;LVSP、 dp/dtmax伤后 3h显著下降 ,均于 12h变化最大 ,至 72h变化仍较明显 (P <0 0 1)。 3h后光镜下可见心肌病理性改变。②cTnT于伤后 1h显著上升 ,12h比对照值升高 4 3倍 ,至 72h仍保持在高水平 ;而LDH、CK分别于伤后 3、6h开始上升 ,至 72h已接近正常 (P >0 0 5)。结论 ①大鼠严重烫伤后左心室舒缩功能明显下降 ,且舒张功能障碍的发生早于收缩功能。②cTnT与心肌酶谱 (CK、LDH)比较 ,具有出现早、高特异、高灵敏等特点 ,是诊断烧伤后心肌损伤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 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化学免疫系统检测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轻度窒息、重度窒息)血清cTn—Ⅰ和肌酸磷酸激酶心型同功酶(CK—MB),并与10例健康新生儿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各组窒息新生儿血清cTn—Ⅰ浓度明显升高,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两两之间及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窒息组血清中cTn—Ⅰ浓度与CK—MB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669,P<0.05)。窒息组中有心血管并发症与无心血管并发症患儿血清cTn—Ⅰ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重度窒息组中两者差异更显著(P<0.01)。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中有心血管并发症组患儿血清cTn—Ⅰ浓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无心血管并发症组急儿血清cTn—Ⅰ浓度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n—Ⅰ可作为新生儿窒息所致急性心肌损伤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药川芎嗪对烫伤动物 (豚鼠 )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复制 30 %TBSAⅢ度烫伤动物 (豚鼠 )模型 ,并随机分成复苏组和治疗组 ,每组均在烫伤后 2、4、8、12、2 4、4 8h 6个时相点 ,分别抽腹腔静脉血 2~ 3ml,用放免法测血浆ADM、ET数值 ;同时在伤后 4、12、2 4、4 8h 4个时相点切取肾脏标本 ,用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结构改变 ;另设正常对照组。结果 ①血浆ADM :伤后两组各时相点均显著升高 (P <0 0 5) ,8h达峰值 ,两组比较复苏组低于治疗组 ,在 4、8、12、4 8h各时相点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②血浆ET两组各时相点均显著升高 (P<0 0 1) ,治疗组升高明显低于复苏组 ,在 12h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P <0 0 1)。③ADM与ET具有剂量相关性。④肾脏电镜观察 :两组伤后 4h即出现明显病理改变 ,12h最严重 ,4 8h后减轻。治疗组损害明显轻于复苏组。结论 ADM与ET含量变化 ,参与了烧伤休克的发病过程 ,中药川芎嗪可减轻严重烫伤后肾脏的损害 ,提高ADM与ET的比值 ,对烫伤动物豚鼠肾脏有保护作用 ,ADM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心肌肌钙蛋白Ⅰ在心肌梗塞中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时的检测意义;方法:通过比较102例冠心病患和30例对照的cTnⅠ和心肌酶谱的测定结果;结果:AMI患的阳性率分别为:cTnⅠ—87.5%、CK—MB—62.5%、CK—56.3%、AST—46.9%、LDH—40.6%;结论:AMI患胸痛后10h血清cTnⅠ的敏感性最高,血清cTnⅠ对AMI诊断的特异性明显高于心肌酶谱(CK、CK—MB、AST和LDH),对诊断AMI有重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测心内直视手术中肌氨肽苷抗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评价其心肌保护效果。 方法 :34例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分别于手术前、主动脉阻断前、主动脉开放即刻及主动脉开放后 2、6、12、2 4、4 8、72、96h共 10个时点从中心静脉取血 ,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 (LDH)、磷酸肌酸激酶 (CK)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水平。 结果 :术前两组的cTnI、LDH、CK、CK MB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 ,开放主动脉后 2h开始升高 ,术后 12~ 2 4h达峰值 ,随后缓慢下降。对照组术后各时点cTnI、LDH、CK、CK MB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0 .0 1) ;治疗组cTnI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LDH、CK、CK MB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 (P <0 .0 5 ) ,但升高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 结论 :肌氨肽苷用于冷心停搏液中 ,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本院2002年~2003年收治烧伤患者44例,其中大面积烧伤组23例,小面积烧伤组21例,分别在入院后即刻及入院后4h、6h、12h、24h采血测定cTnⅠ水平.正常对照组18例,一次性采血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面积烧伤组和小面积烧伤组烧伤后12h cTnⅠ水平均显著升高,大面积烧伤组cTnⅠ升高的百分率和水平均高于小面积烧伤组.结论烧伤后引起心肌损伤,且心肌损伤程度与烧伤程度有关.cTnⅠ检测对指导烧伤治疗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常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志物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比较几种常用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诊断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②方法 检测 46例AMI病人及 62例心绞痛 (AP)病人血清中的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 )、肌红蛋白 (Mb)、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含量 ,并进行对比分析。③结果 AMI组cTnⅠ、Mb、CK、CK MB各指标阳性率分别为 93 .48%、97.83 %、65 .2 2 %、76 .0 9% ;AP组各指标阳性率分别为 1 .68%、48.39%、32 .2 6 %、1 4 .52 %。Mb与cTnⅠ对AMI诊断灵敏度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345 ,P >0 .0 5) ;两者高于CK、CK MB对AMI诊断灵敏度 (χ2 =4.1 2 8~ 9.552 ,P <0 .0 1、0 .0 5)。cTnⅠ与CK MB对AMI诊断特异度分别为 90 .32 %、85 .48% ,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χ2 =0 .683 ,P >0 .0 5) ;两者高于Mb与CK对AMI诊断特异度 (χ2 =9.538~ 2 2 .545 ,P <0 .0 1 )。④结论 cTnⅠ是诊断AMI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AMI病人75例,对照组 54例。AMI病人于发病后 2~6小时, 6~12小时、12~24小时、1~3天、3~7天、7~10天采血,系列测定cTnⅠ和激酸激酶同功酶MB(CK MB)。对照组至少测定 1次cTnⅠ,CK -MB浓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AMI发病后 2~12小时,cTnⅠ的敏感性与CK MB对比无明显差异,但AMI发病后 12 ~24小时至 7 ~10天,cTnⅠ敏感性高于CK-MB。(2)血清cTnⅠ、CK- MB诊断AMI的特异性分别为 97 96%和 88 89%。结论 血清cTnⅠ是诊断AMI高度敏感、高度特异的指标;尤其AMI晚期,其阳性率远高于CK -MB,表明cTnⅠ诊断AMI的时间窗较CK MB宽。  相似文献   

10.
烫伤大鼠休克期内不同时间切痂对心肌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烧伤后休克期内不同时间切痂对心肌损害的影响。方法 以大鼠30%TBSA Ⅲ度烫伤为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n=6),烧伤对照组(C组,c=6),1、3、6、12、24和36h切痂组(n=6),各切痂组于伤后各时相点切痂,伤后72h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检测和心肌组织病理观察。结果 C组血清CKMB、AST浓度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程度重,和切痂组血清CKMB、AST浓度随伤后切痂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心肌病理改变逐渐加重,而1、3h切痂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改变不明显。结论 休克期切痂能有效防治烧伤后心肌损害、且切痂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大鼠严重烧伤后心肌损害的影响。方法 用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造成30%TBSAⅢ度烫伤)和治疗组(烧伤后腹腔注射牛磺酸.剂量400mg/kg体重)。于伤后l、3、6、12和24h检测血浆TNFα、AngⅡ和cTnT含量与心肌中TNFα、AngⅡ含量。结果 烧伤组伤后3h血浆cTnT即呈显著升高,12h达峰值.24h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烫伤后6h血浆和心肌组织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2h达峰值;伤后lh血浆AngⅡ即显著升高,伤后24h血浆及心肌中AngⅡ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牛磺酸治疗组血浆cTnT、TNFα和AngⅡ水平较烧伤组均有显著性降低。血浆TNFα、AngⅡ含量与血浆cTnT变化密切相关。结论 牛磺酸对严重烫伤后心肌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血清肌钙蛋白Ⅰ (cTnⅠ )及心肌酶的变化规律 ,探讨其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的变化将患者分组 ,在入院第 1、2、3、5、7天采集静脉血 2ml,分离血清检测cTnⅠ和心肌酶谱 (CK、CK -MB、LDH、α -HBDH)。结果 AOPP患者各时间点的血清cTnⅠ、心肌酶浓度均显著性升高 ;不同中毒程度组间比较 ,血清cTnⅠ、心肌酶浓度有非常显著差异性 ,中毒程度越严重 ,血清cTnⅠ、心肌酶越高。结论 血清cTnⅠ的检测可用于诊断AOPP引起的心肌损害 ,且比心肌酶的检测更敏感、更特异 ;血清cTnⅠ和心肌酶的变化可以反映AOPP的病情  相似文献   

13.
中药川芎嗪对烫伤豚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药川芎嗪对烫伤豚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复制 30% TBSAⅢ°烫伤豚鼠 78只,并随机分成川芎嗪 复苏(治疗组)和复苏 (对照组 ),每组均在烫伤后 2、48、12、24、48h6个时相点,分别采血 2~3ml,用放免法测血浆肾上腺髓质素 (ADM)、内皮素 (ET)数值;同时在伤后 412、24、48h4个时相点切取肾脏标本,用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结构改变;另设正常组。结果 ①血浆ADM:伤后两组各时相点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5), 8h达峰值,两组比较对照组低于治疗组,在 8、12、48h各时相点差异有显著性 (P<0 05或P<0 01)。②血浆ET:两组各时相点均显著升高(P<0 01),治疗组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在 8h内差异有显著性(P<0 05)。③肾脏电镜观察:两组伤后 4h即出现明显病理改变, 12h最严重, 48h后减轻。治疗组损害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ADM与ET含量变化参与了烧伤休克的发病过程,中药川芎嗪可减轻严重烫伤后肾脏的损害,提高ADM与ET的比值,对烫伤动物豚鼠肾脏有保护作用,ADM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方法 SPF级SD大鼠60只,雄性,随机分为对照组(B组,n=30),治疗组(R组,n=30)。复制30%TBSAⅢ°烫伤模型,伤后B组按Parkland公式补液,R组在B组补液基础上于伤后6h始予rhGH 3U/(kg.d)皮下注射,两组均于烫伤后各时相点:0、12、24、48、96h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和心肌组织MPO活性。结果 B组伤后不同时相点cTnI含量及MPO活性显著升高(P〈0.01),伤后12h升高最为显著。心肌MPO活性升高与cTnI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r=0.969,P〈0.01)。R组相应时相点cTnI含量及MPO活性与B组趋势一致,但较B组显著升高(P〈0.05或0.01);病理切片显示:R组较B组炎细胞浸润、心肌损伤均有所加重。结论严重烫伤后早期大鼠存在局灶性心肌炎,早期应用rhGH加重了烫伤后大鼠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仕银  伍尚平 《重庆医学》2003,32(12):1665-1666
目的 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肌酶 (AST、LDH、CK、CK MB)、肌钙蛋白Ⅰ (CTnⅠ )、肌红蛋白 (Mb)在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 4 3例VMC患者血清心肌酶、肌钙蛋白Ⅰ和肌红蛋白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VMC组入院当日血清中心肌酶、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动态检测VMC组各时期CTnⅠ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心肌酶及Mb(P <0 0 1 )。结论 心肌酶只能作为VMC诊断的辅助检测指标 ,肌红蛋白最灵敏 ,但特异性差、阳性时间窗短 ,而肌钙蛋白Ⅰ更能灵敏、准确反映心肌受损情况 ,能为临床医生诊断VMC提供较长的时间窗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药川芎嗪对烫伤豚鼠心房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复制 30 %TSAⅢ°烫伤豚鼠模型 ,并随机分成复苏组和治疗组 ,每组均在烫伤后 2、4、8、12、2 4、4 8h 6个时相点分别抽腹腔静脉血 2~ 3ml,用放免法测血浆ANP、ET ,计算ANP与ET的比值 ;同时在伤后 4、12、2 4、4 8h 4个时相点切取心房肌标本 ,用电镜观察心房肌超微结构改变 ;另设正常对照组。结果 ①血浆ANP :两组在伤后 2h内均显著升高 (P <0 0 1) ,4h后开始下降 ,8~ 2 4h下降显著 (P <0 0 5) ,4 8h后又开始回升 ;但治疗组从4h后含量明显高于复苏组。②血浆ET :两组各时点均显著升高 (P <0 0 1) ,但在 4h后 ,治疗组升高明显低于复苏组。③ANP/ET :从伤后 4h起 ,两组ANP与ET的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 (ANP/ET =1 2 5)组 ,但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小。④心肌电镜观察 :两组在伤后 4h出现明显病理改变 ,12h最严重 ,4 8h后减轻 ,但在治疗组 ,损害明显轻于复苏组。结论 烫伤后动物血浆ANP及ANP/ET比值下降 ,可能是心肌损伤的机制之一 ;而治疗组下降幅度小 ,提示中药川芎嗪减轻严重烫伤后心房肌的损害 ,对烫伤动物豚鼠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AMI病人75例,对照组54例。AMI病人于发病后2—6小时,6—12小时、12~24小时、1—3天、3—7天、7—10天采血,系列测定cTnⅠ和激酸激酶同功酶MB(CK-MB)。对照组至少测定1次cTnⅠ,CK-MB浓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AMI发病后2—12小时,cTnⅠ的敏感性与CK—MB对比无明显差异,但AMI发病后12—24小时至7~10天,cTnⅠ敏感性高于CK-MB。(2)血清cTnⅠ、CK-MB诊断AMI的特异性分别为97.96%和88.89%。结论血清cTnⅠ是诊断AMI高度敏感、高度特异的指标;尤其AMI晚期,其阳性率远高于CK-MB,表明cTnⅠ诊断AMI的时间窗较CK—MB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在本院学区里病毒性心肌炎组62例、60例非心肌炎组及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cTnⅠ及血清CK—MB值阳性率比较。结果:3组间cTnⅠ及血清CK—MB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肌肌钙蛋白Ⅰ对于诊断小儿VMC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川芎嗪下调 p3 8MAKP表达与活化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心肌产生保护作用。 方法 清洁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 10 8只 ,随机分为假烫组 (A) ,烫伤对照组 (B)和烫伤 +川芎嗪组 (C) ,A组 8只 ;B、C两组各 48只 ,又分为 1、3、6、12、2 4、48h六个时相点 ,观察和检测心肌组织 p3 8MAKP的表达情况、TNF -α的含量 ,血清CK -MB含量和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烫伤对照组和烫伤 +川芎嗪组伤后 1小时心肌细胞内p3 8MAPK大量活化及核转位 ,3小时达高峰 ,6小时明显减弱 ,心肌组织TNF -α在伤后 6小时开始增加 ,12小时达高峰 ,48小时仍较高 ,而反映心肌细胞损伤指标CK -MB和超微结构异常变化基本上也是从伤后 6小时开始 ,12小时达峰值 ,烫伤 +川芎嗪组上述指标要比烫伤对照组明显下降和减轻。结论 心肌p3 8MAPK和TNF -α的含量、血清CK -MB含量和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异常变化 ,在时间上呈现数小时的时间差 ,从而得出 p3 8MAPK的活化在烧伤早期诱发心肌损伤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川芎嗪对严重烧伤早期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 p3 8MAKP表达、活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Ⅰ(cTn Ⅰ)浓度变化在川畸病患儿急性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KD组(n=40)及对照组(n=23)患儿血清cTnⅠ、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与谷草转氨酶(COT)浓度.结果 [1]KD组与对照组血清CK、LDH、CO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TnⅠ、CK-M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01);[2]在诊断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上cTnⅠ优于CK-MB(P<0.05).结论 表明cTnⅠ与CK-MB比较,在诊断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中具有高特异性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