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棘白霉素类化合物脱酰基酶产生菌ZH-020的转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转化条件为:底物浓度1200 mg.L-1、转化时间24 h、转化温度30℃;通过均匀设计实验确定优化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花生饼粉2.5%、葡萄糖1.3%、蔗糖1.0%、磷酸二氢钾0.1%、无水硫酸镁0.05%;在优化条件下,转化率比对照提高了33.29%。  相似文献   

2.
以核糖苷链霉菌03-8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和氯化锂的复合处理得到一株产核糖霉素的能力比出发株提高27.8%的菌株。对该菌株再采用微波诱变,筛选自身产物抗性解除反馈调节变株,同时结合单菌落自然分离纯化法,得到了稳定高产菌株563-44是一株高产的工业生产菌种。  相似文献   

3.
以氯乙酸作为唯一碳源,从土壤样本中筛选获得了高产脱卤酶菌株17#,具有将β-溴对硝基苯乙醇转化为对硝基环氧苯乙烯的活性,优化了发酵培养基和转化条件。确定最适培养基组成(g.L-1)为:乳糖8,胰蛋白6,氯乙酸4,Na2HPO43.2,KH2PO41.5,MgSO498 mg,CaCl210 mg,FeSO41 mg,ZnSO40.1 mg,pH值6.50;最适培养条件为30℃培养35 h。最佳转化条件为35℃下转化β-溴对硝基苯乙醇12 h。菌株17#在最适培养条件下,酶活力达到最高值132.80 U.mg-1,在最佳转化条件下的转化率为90.6%。菌株17#可以高效地将β-溴对硝基苯乙醇转化为对硝基环氧苯乙烯。  相似文献   

4.
应用原生质体诱变技术筛选井冈霉素高产菌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邹坚 《现代农药》2003,2(2):27-28
诱变育种是抗生素菌种选育中最常规而又最有效的方法,对微生物原生质体进行诱变育种是目前人们为获取高产菌种和保持高产菌种特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研究井冈霉素产生菌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并通过对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筛选得到井冈霉素高产菌种PU-922,摇瓶发酵水平可达到每毫升26 586单位(以A组份计,补足蒸发量后数据,下同),比出发菌株提高34.5%。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 井冈霉素产生菌UV-199,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菌种室提供。 1.2 培养基及试剂 1.2.1 斜面及培养基 葡萄糖1.0%,L-天冬…  相似文献   

5.
以聚合物纳米微球为层析介质,采用HPLC检测方法,开发高纯度棘白霉素B母核的分离纯化工艺,并对层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选择Uni PS 30型聚合物纳米微球为层析介质、上样量为1.2g·(100g介质)-1、以体积分数为3%的乙醇进行洗脱、流速为12mL·min-1时,得到的棘白霉素B母核纯度大于98%。建立了高纯度棘白霉素B母核的分离纯化工艺,流程简单、可行,为该产品产业化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生物转化法的木糖醇转化率,促进绿色生产,以生物转化木糖醇的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亚硝酸钠和紫外线诱变处理及二轮复合诱变,对高转化木糖醇的菌株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发酵培养基的氮源和无机盐进行优化.结果获得1株高产菌株,其木糖醇转化率从出发菌株的36.5%提高到54.5%.对该菌株进行发酵...  相似文献   

7.
韩娜 《河北化工》2014,(2):63-65
阿维菌素是阿维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生的具有抗寄生虫活性的抗生素,菌种的改良是提高阿维菌素产量的关键。通过原生质体诱变,以L-异亮氨酸作为筛选模型来筛选阿维菌素高产菌株。首先制备阿维链霉菌原生质体,之后原生质体细胞在搅拌状态下进行紫外诱变,最后在含有0.5%L-异亮氨酸抗性平板上进行培养,得到了一株比出发菌株阿维菌素B1a效价提高35.4%的新菌株。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达托霉素产生菌玫瑰孢链霉菌D-30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条件。结果显示,D-30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最适条件为:在种子培养基中添加0.6%的甘氨酸,当种子培养30h后,用浓度为2mg·mL-1的溶菌酶破壁,酶解温度为32℃,酶解时间为75min。在最适条件下制得的原生质体经紫外诱变处理后培养,最终筛选得到高产菌株D-35,该菌株的平均发酵单位较出发菌株提高了87.9%。  相似文献   

9.
以头孢菌素C产生菌顶头孢霉(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B-1822-S-04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和丙二酸复合诱变,筛选得到了4株头孢菌素C高产菌株D-G-017、D-G-083、D-G-096和D-G-133,其中菌株D-G-096的效价高达6 816 mg·L~(-1),较出发菌株提高了50.80%,且高产特性稳定;50 L发酵罐小试结果显示,菌株D-G-096的效价达到了29 270 mg·L~(-1),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11.06%,可作为优良高产菌株保存使用。该实验筛选出的高产菌株及其在小试中的应用,可为后期工业化生产提供优质菌种资源,为发酵工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高产谷胱甘肽酵母菌株的选育和培养条件的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Saccharomyces cerevisiaeG796-2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照射结合乙硫氨酸平板筛选,连续两代诱变筛选分离得到高产突变株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E-2;摇瓶试验胞内谷胱甘肽含量达到2.2%,较出发菌株G796-2提高62.9%,传代试验表明其遗传性能稳定。对SE-2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化实验和双碳源实验对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初糖浓度6%,葡萄糖/糖蜜=3.5:1,半胱氨酸的添加浓度5mmoL?L?1较为适宜。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培养39h,SE-2谷胱甘肽总量达180mg?L?1以上,较G796-2提高81.2%。  相似文献   

11.
以井冈霉素生产菌株7105#为出发菌株,采用氮离子注入诱变处理,经摇瓶筛选,得到一株特性优良且A组分含量较高的9263#菌株。  相似文献   

12.
从化工厂废水中筛选甲砜甲苯降解菌,对菌种进行鉴定,考察菌种对甲砜甲苯的降解特性。分离得到一株能甲砜甲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初步鉴定其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命名为棘孢木霉1285。菌株棘孢木霉1285最适降解条件为29℃,p H 5.5,30%的菌种培养物添加量,该菌株在5 h内能够将浓度为2 g·L-1的甲砜甲苯降解65%以上,该菌对甲砜甲苯的降解效率高,在芳香族化合物的污染治理中将会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胡健  徐岩 《化工学报》2006,57(10):2383-2387
从93株酵母、霉菌和细菌中筛选出能不对称还原2-辛酮的菌株.经过筛选获得一株博伊丁假丝酵母Candida boidinii CECT 10035.该菌种在底物浓度为78 mmol·L-1时,能转化得到S-2-辛醇,2-辛酮转化率为32.6%,e.e.值达到95.6%.同时,还筛选出一株酒明串珠菌Oenococcus oeni CECT 4730,可以转化得到R-2-辛醇,当底物浓度为78 mmol·L-1时,2-辛酮转化率为99.8%,e.e.值为97.8%.  相似文献   

14.
徐晓滢  姚忠  马哲  刘辉  周华  韦萍 《化工学报》2007,58(4):980-986
利用自行筛选的海因酶高产菌株Burkholderia cepecia njut01发酵后,经过硫酸铵分级沉淀、phenyl sepharose FF、DEAE sepharose FF等纯化步骤,得到初步纯化的D-海因酶;利用碳二亚胺法建立了一种基于EAH sepharose 4B的D-海因酶共价固定化方法,酶活回收率达到79.44%,固定化酶经100d 25个批次转化后仍可保持63.2%的初始酶活。将固定化酶填充为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固定床与固定床耦合离子交换原位分离(in situ product removal,ISPR)两种反应体系在转化过程中pH值变化及转化率的差异。结果表明,耦合离子交换原位分离技术可大幅度提高D,L-苄基海因转化率,经24h转化,N-氨甲酰-D-苯丙氨酸转化收率最高达62.725%,较采用单一固定床酶转化体系的转化率提高了89.3%。  相似文献   

15.
大观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isDG8#经紫外线诱变(30W、40cm、60s),氮离子注入(50keV,5×1014ion/cm2)后分离,在含有大观霉素的浓度梯度平板上筛选大观霉素抗性突变株,得到大观霉素抗性突变株SP0403,其发酵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了69.4%,并且遗传特性稳定。对其进行了接种量、种龄、通气量和补料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赵妍  盛岩  李锐 《辽宁化工》2009,38(11):794-795
以现有生产菌株11#为出发菌株,进行硫酸链霉素抗性诱变。采用梯度平板及琼脂块法筛选,得到0124-8#菌株。试验结果表明,其发酵单位大幅度提高,较出发菌株提高了8.9%,并且其遗传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以达托霉素产生菌HK402为出发菌株进行氦氖激光辐照-亚硝基胍复合诱变,最终获得一株达托霉素高产菌株14-10-98。该菌株遗传稳定性好,发酵单位比出发菌株高35%,比单用氦氖激光辐照诱变得到的高产菌株14-8-102高8%,比单用亚硝基胍诱变得到的高产菌株14-9-196高13%。  相似文献   

18.
本课题对金色链霉菌进行四种处理:自然分离、紫外诱变、EMS诱变、菌种驯化。其中自然分离得到的CM-23菌株效价达到2730u/m L,提高了11.42%;紫外诱变得到的UC-11菌株效价达到3127u/m L,提高了27.63%;EMS诱变得到的EC-18菌株效价达到2789u/m L,提高13.84%;菌种驯化得到的CM3000-3菌株效价达到3839u/m L,提高了56.69%。通过比较这四种处理方法,发现菌种驯筛选到CM3000-3提高最多,而且远远超过其他诱变方法所筛选到的最高菌株。这实验结果可为其他有特定靶位点的抗生素的高产菌株的诱变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Pneumocandin B0 PB5—31为出发菌株,从筛选高产菌株和提高产物中有效组分的比例两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提高Pneumocandin B0的发酵水平。结果表明,紫外线诱变复合氯化锂后处理筛选出高产菌株,其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72%;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3%的脯氨酸很好地提高了有效组分B0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去甲基金霉素生产菌金黄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经紫外诱变得到菌株5-3,经诱变的菌株产量比原有菌株生产水平提高了28%。通过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发酵培养条件优化实验,其生产能力累积提高,诱变后高产菌株用新发酵配方发酵,比原始配方发酵水平提高了50%。优化后菌种及发酵工艺用于发酵生产,生产水平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