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低低温电除尘器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国内外鲜有高硫煤机组应用低低温电除尘器的案例。搭建了高硫煤机组低低温电除尘器试验台,测试了五种不同烟气温度下飞灰样本的比电阻、成分和粒径,提出了飞灰平均粒径与烟气温度的拟合公式;完成了国内首台高硫煤机组低低温电除尘器工程应用,并对低低温电除尘器进行了性能测试和运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烟气温度越低,飞灰比电阻越低,飞灰粒径越大;飞灰成分随着烟气温度变化较小;除尘效率随着烟气温度的降低明显提高;采用运行模式三和模式四相对日常运行模式可分别降低电除尘器电耗28%和35%。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加入石灰石进行炉内脱硫后烟气性质、粉尘特性、结构因素和运行因素发生改变,从而降低电除尘器的效率的问题,提出了通过不断的摸索进行优化调整,使除尘器长期保持较高除尘效率,达到环保运行,清洁生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转炉干法除尘系统蒸发冷却器内部结垢现象影响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问题,采用FLUENT软件对蒸发冷却器内部结垢前后的速度场、压力场及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烟气进入蒸发冷却器后流速降低,压力逐渐增加;由于雾化水的蒸发冷却作用,烟气温度由800℃降低190℃;蒸发冷却器结垢后烟气压力场与温度场均有所改变,出口平均压力由-104 Pa降低到-229 Pa,平均温度由190℃提高到224℃;出口处烟气温度较结垢前提高了34℃,烟气温度升高导致静电除尘器入口处粉尘比电阻超出最佳电除尘器参数的范围,导致电除尘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针循环流化床锅炉(CFB)烟气性质与常规煤粉炉相比有较大差异,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特性及其对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保证电除尘高效运行的运行调整手段.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火电厂烟尘治理最主要设备的传统电除尘器,面对燃煤电厂锅炉排烟温度高导致的烟气体积流量增大、烟尘比电阻升高等突出问题,只能通过被动增加电除尘器比集尘面积、电场数目等方式提高电除尘效率。不但增加了成本,扩大了设备占地,且并未解决高比电阻粉尘的问题。同时,湿法脱硫工艺在高效脱除硫氧化物污染物的同时,也造成脱硫后饱和烟气在  相似文献   

6.
对22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净化系统的脱硫除尘系统进行了"超低排放"论证和工程改造,并对改造后的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和运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结合旋汇耦合装置和管束除尘除雾器的湿法脱硫除尘系统脱硫效率、除尘效率分别可以达到99.89%、98.36%;当系统脱硫除尘状态为吸收塔入口烟温90~100℃、脱硫浆液pH值5.2~6.2、浆液搅拌速率为350~380 r/min,且石灰石纯度为90%时,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7.
某300 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采用炉内喷钙、SNCR、预电除尘器和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的烟气净化路线,满足最新的超低排放要求。以该300 MW CFB锅炉为对象,分别对不同工况下不同烟道位置的SO_3浓度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原始SO_3浓度随锅炉负荷升高而降低,负荷升高促进了预电除尘器对SO_3的捕集,但不利于半干法脱硫装置对SO_3的脱除;炉内脱硫减少了原始SO_3的形成,但提高了飞灰的比电阻,降低了预电除尘器的SO_3脱除效率; SO_3的形成和脱除基本不受煤种的影响,不同工况下半干法脱硫装置对SO_3的脱除率达到了95%以上,与预电除尘器相结合,可脱除锅炉燃烧产生的95%~97%SO_3;采用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的技术路线,最终SO_3排放浓度低于1. 2 mg/m3,完全消除了"蓝烟"现象。  相似文献   

8.
童莉  韩毅  赵旭东 《中外能源》2010,15(5):99-102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工艺(DSDFP)是对半干法脱硫丁艺的改进。该工艺的特点是在脱硫塔的前后分别设置一台电场静电除尘器和一台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电场静电除尘器对烟气进行预除尘,袋式除尘器对脱硫塔出口的高含尘烟气进行除尘。银川热电厂150t/h燃煤锅炉应用了DSDFP系统并进行了运行试验。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料钙硫比(Ca/S)为1.3、近绝热饱和温度(△T为15℃时,系统的脱硫效率可达85%,烟尘排放浓度小于50mg/m^3,满足目前的环保要求。针对DSDFP系统在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出现的布袋除尘器压差增大、锅炉负压不稳定、脱硫塔壁面结垢、塔内喷嘴堵塞等问题,经分析采用控制喷水量、优化水喷嘴布置、严格控制雾化角和喷射距离、在脱硫塔内采用双流体喷嘴、合理设计塔内烟气流场等措施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9.
在银川热电厂5号炉(150t/h)回流式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开展了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工程试验研究,该脱硫装置的设计处理烟气量为16000m^3/h。脱硫塔内部及顶部采用了特殊回流结构设计,实现物料塔内内循环。减少除尘装置入口浓度。通过工业试验,研究了钙硫比、喷水量等参数对系统脱硫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钙硫比为1.3、塔内温度70℃、塔内浓度为800g/m^3时,系统脱硫效率可以达到90%,粉尘排放浓度为80mg/m^3,脱硫系统阻力小于1.5kPa。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沈阳国新环保新能源有限公司2×116 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烟气配套的脱硫脱硝除尘装置的设计、施工及运行情况。通过对运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炉内喷钙脱硫、SNCR脱硝+炉后DSC-M同时脱硫脱硝除尘干式超净+技术"可实现超高的脱硫脱硝除尘效率,可低成本地实现燃煤烟气SO_2、NO_x及烟尘的达标排放,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集散控制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确定方法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集散控制电除尘器实时除尘效率的确定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采用灰平衡法和锅炉的运行参数来计算电除尘器入口烟气含尘浓度,方便地确定电除尘器的实时除尘效率,为电除尘器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实验研究及其数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循环流档烟气脱硫试验台,并在增湿反应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数学模型,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脱硫效率随喷水量及Ca/s比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烟气脱硫技术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陈兵  张学学 《工业锅炉》2002,2(4):6-10,20
通过对传统的几种典型脱硫方法的介绍,分析了影响脱硫效率和脱硫剂利用率的各种因素,并介绍了几种新型的脱硫工艺和技术。重点叙述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和微生物脱硫技术。文章还对今后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烟气脱硫循环流化床内气固流动的PDA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由两级分离系统组成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用粒子动态分析仪(PDA)对床内不同高度方向上颗粒横向、轴向速度、颗粒粒径及浓度分布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床内气固流动的瞬时脉动特性以及总体气固流动行为,试验结果为烟气脱硫新工艺的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顾中铸  魏启东  蔡崧 《动力工程》2004,24(3):446-450
基于实验研究结果,对无电晕式高温高压静电除尘器的阴极电子发射、粉尘荷电、浓度扩散、烟气流动、尘粒捕集等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从理论上分析讨论了温度、压力、电压、流速、含尘浓度、比电阻以及粒径等因素对除尘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研究发现,与传统的电晕式静电除尘器不同,无电晕式静电除尘器可以在较高含尘浓度和较低电压下正常工作,且特别适用于高温(高压)烟气的除尘。图11参6  相似文献   

16.
循环悬浮式烟气半干法脱硫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烟气处理量1500Nm^3/h的中试试验台,对循环悬浮式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运行参数(包括烟气在吸收塔内的停留时间,Ca/S,绝热饱和温距,浆滴粒径,入口二氧化硫浓度,入口烟温等),脱硫灰再循环等因素对脱硫塔内和整个系统脱硫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运行参数中绝热饱和温距、钙硫比以及浆滴粒径的变化对系统脱硫效率的影响明显,循环灰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脱硫效率。图18表2参9  相似文献   

17.
半干式脱硫系统的热量物质衡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发了主要针对排烟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并且适用于其它各类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的热量物质衡算模型和计算软件,采用1t/h锅炉的实烟气脱硫实验台和国内几家典型半干法烟气脱硫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了验证,计算准确,该计算模型和软件可用于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的系统设计,运行和工业控制。  相似文献   

18.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及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几种烟气脱硫工艺的特点,并用干消化石灰粉末作脱硫剂在变速循环流化床上进行了脱硫试验研究,在Ca/S比为1.1并喷入适量水的情况下,脱硫效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