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蜜桃香精挥发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川  桂永发  许永  倪朝敏  李忠任  缪明明 《应用化工》2007,36(11):1138-1140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和固相微萃取(SPME)两种方法对水蜜桃香精进行前处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其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且对两种方法鉴定出的主要成分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从水蜜桃香精中共检出31种物质,包含有酯类11种、醇类8种、酮类5种、烯类及烷烃类3种,其中SDE鉴定出29个,SPME鉴定出20个,共同组分18个。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葫芦巴浸膏中挥发性成分组成、含量及不同萃取方式对葫芦巴浸膏挥发性成分萃取效果的影响,分别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溶剂萃取(LLE)和同时蒸馏萃取(SDE)对葫芦巴浸膏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利用GC-MS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3种萃取方法共鉴定出16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固相微萃取(SPME)37种、溶剂萃取(LLE)66种、同时蒸馏萃取(SDE)113种,3种方式共有的16种,具有葫芦巴浸膏特征香味成分的葫芦巴内酯3种方式均能萃取出来,比较3种萃取方法可知:同时蒸馏萃取(SDE)和溶剂萃取(LLE)对葫芦巴浸膏中香味物质提取的更为全面,两种萃取方式共鉴定出151种。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22,(Z2):306-308
为研究石楠花香味成分,并寻找一种新的天然烟用香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从石楠花中提取烟用香料,并对提取得到的香料进行了挥发性成分析和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石楠花中提取物中共鉴定出34种成分,主要为醛、酮、醇和杂环类等重要的烟草香味物质;石楠花提取物可赋予卷烟优雅的香韵,提高烟气温润感,降低刺激性,提高抽吸舒适度。石楠花提取物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香料用于卷烟加香。  相似文献   

4.
用同时蒸馏萃取(SDE)和固相微萃取(SPME)两种方法对莳萝酊进行前处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了其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两种方法从莳萝酊中共检出62个化学物质,其中SDE检出47个,SPME检出41个,二者共同组分26个。莳萝酊的主要成分有γ-松油烯、对-伞花烃、枯敬醛,4-乙基-3-壬烯-5-炔、百里酚、香芹酚、3-甲基-4-异丙基苯酚等,和国内产的大茴香、小茴香、红茴香、藏茴香的成分明显不同。这些不同构成了莳萝的特征香味。烟草的加香实验表明,莳萝有增加香气,丰富烟香等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玥琪  章慧莺  陈海涛  孙宝国  张玉玉 《精细化工》2014,31(10):1220-1228,123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鱼香肉丝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经过GC-MS分析,共鉴定出93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烃类20种、醛类20种、酮类7种、酸类2种、酯类9种、醇类16种、醚类2种、酚类5种、含硫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12种。其中,醛类、酯类和含硫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可能对"鱼香"风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疆馕包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新疆馕包肉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新疆馕包肉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共鉴定出69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包括烃类15种、醛类18种、醇类9种、酮类5种、酸类4种、酯类7种、杂环及其他化合物11种。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得到的结果有所不同,SDE法提取到较多的烃类(19.68%)和醛类(23.7%),SPME法提取到了较多的烃类(14.48%)和醇类(11.34%)。  相似文献   

7.
用固相微萃取(SPME)、同时蒸馏萃取(SDE)和液液萃取(LLE)三种前处理方法提取秘鲁浸膏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GC-MS法对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及半定量分析,对这三种萃取方法提取鉴定出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秘鲁浸膏中主要成分为苯甲酸苄醋,三种萃取方法下的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54.90%(SPME)、29.48%(SDE)和67.18%(LLE);②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秘鲁浸膏挥发性成分的鉴定结果中未检测出固相微萃取和液液萃取法中出现的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和肉桂酸;③固相微萃取方法简便、快捷、高效,比同时蒸馏萃取、液液萃取更适合于对秘鲁浸膏的提取。  相似文献   

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鲜云南松露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经过GC-MS分析,共鉴定出77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烃类5种、醛类14种、酮类12种、酸类4种、酯类2种、醇酚类10种、醚类2种、含硫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28种。其中醛类、醇酚类和含硫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对松露的特殊风味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豆豉鲮鱼的关键性风味成分,稳定产品品质,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豆豉鲮鱼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13种挥发性化合物,两种提取方法共同检测出来的成分有26种。对同时蒸馏萃取结果进行气相色谱-嗅闻(GC-O)检测,共确定了豆豉鲮鱼9种关键性风味成分,分别为2-正戊基呋喃、2,5-二甲基吡嗪、2-乙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2-十一烯醛、茴香脑、2-乙酰基吡咯、可卡醛、肉桂酸乙酯。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与常规提取方法制备芹菜籽精油的比较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CO2)、同步水蒸气蒸馏-溶剂萃取(SDE)和有机溶剂提取(SE)方法提取芹菜籽中的香味成分,对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芹菜籽精油进行了得率、制备工艺、闻香评价、化学组成和卷烟加香应用效果等方面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FE-CO2方法萃取的芹菜籽油得率(11 15%)接近SE方法得率(12 80%),远高于SDE方法得率(0 6%);从中鉴定出21种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占挥发油的92 98%。它们是瑟丹内酯、4,11 桉叶二烯、柠檬烯、1 (4 乙苯基)乙基酮、β 石竹烯、月桂烯、β 蒎烯、反 对 薄荷 2,8 二烯 1 醇、氧代石竹烯、罗勒烯、乙基芳樟醇、乙酸己酯、柠檬烯氧化物、反 香芹醇、顺 香芹醇、反 乙酸松香芹酯、反 乙酸香芹酯、α 石竹烯、β 芹子烯、β 榄香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评香和卷烟应用实验显示:SFE-CO2萃取芹菜籽油的香气更自然浓郁,在卷烟中的应用效果优于SDE和SE方法制备的提取物,能有效改善卷烟吸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提取分析传统烹饪无锡酱排骨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与软包装无锡酱排骨进行比较,前者共鉴定出71种化合物,后者共鉴定出76种,共同检测到的物质有31种。两者在醛类及含氮、含硫及其杂环类化合物上的差异较为显著,是两种排骨样品风味差异的主要原因,而茴香等香辛料使用量的差异可能是导致传统烹饪与软包装无锡酱排骨风味差异的另一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豆豉鲮鱼的关键性风味成分,稳定产品品质,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豆豉鲮鱼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13种挥发性化合物,两种提取方法共同检测出来的成分有26种。对同时蒸馏萃取结果进行气相色谱-嗅闻检测,共确定了豆豉鲮鱼9种关键性风味成分,分别为2-正戊基呋喃、2,5-二甲基吡嗪、2-乙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2-十一烯醛、茴香脑、2-乙酰基吡咯、可卡醛、肉桂酸乙酯。  相似文献   

13.
在三个萃取时间下(2h、4h、6h),用极性色谱柱DB-WAX,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分析了东北产香菇的香味成分,鉴定出137种成分,包括含氧杂环、含硫类、含氮杂环、酚类、醛类、酮类、醇类等。对比萃取率、萃取物气味特征及气-质联用分析结果,确定最佳萃取时间为6h,此时萃取率0.51%,鉴定出的较高含量香味成分为3,5-二甲基-1,2,4-三硫杂环戊烷(4.20%)、二甲基二硫醚(3.07%),1,2,4,6-四硫杂环庚烷(3.33%)、甲基(甲硫基)甲基二硫醚(2.34%)、1,3,5-三硫杂环己烷(2.22%)、1-(2-噻吩基)乙酮(2.21%)、1-辛烯-3-醇(2.03%)。  相似文献   

14.
模式体系Maillard反应肉类(牛肉)香精的挥发性成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与同时蒸馏萃取(SDE),对模式体系Maillard反应肉类 (牛肉 )香精的挥发性成份进行分离,然后应用GC MS对反应产物进行分析,共分离鉴定出 98种挥发性化合物,尤其是分离鉴定出吡嗪、2,6- 二甲基吡嗪、2- 呋喃甲硫醇、2- 甲基 3 -呋喃硫醇、甲基(2 -甲基 3- 呋喃基)二硫醚、双(2- 糠基)二硫醚、双 (2 -甲基 3 -呋喃基 )二硫醚、4 -甲基噻唑、2- 甲基 2 -环戊烯 -1 酮与 -3-甲基- 2 -噻吩基甲醛等关键性肉香(牛肉)化合物等肉香或特征性牛肉风味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GC-MS分析不同方法提取的疏毛吴茱萸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GC-MS法分析了疏毛吴茱萸挥发性成分,比较了水蒸气蒸馏、有机溶剂提取和固相微萃取法(SPME)所提的疏毛吴茱萸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月桂烯、反式-罗勒烯、顺式-罗勒烯、β-榄香烯、石竹烯、大根香叶烯、α-金合欢烯、γ-榄香烯和环十二烷己酮为主要成分,这些成分在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中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质量的78.81%、45.9%、70.1%。在水蒸气蒸馏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中,最主要成分是顺式-罗勒烯,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质量的44.3%和11.1%,固相微萃取法中最主要成分是大根香叶烯,占总挥发性成分质量的19.8%。水蒸气蒸馏、有机溶剂提取和固相微萃取法所提取的挥发性成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相对质量分数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以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效率较高,提取成分较完全,是提取疏毛吴茱萸挥发性成分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SDE/GC-MS分析甘草浸膏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永  向能军  王乃定 《应用化工》2009,38(11):1683-1687
运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甘草浸膏挥发性成分,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挥发油进行分离和鉴定,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08种主要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2.2%。甘草的主要成分有:己酸(30.62%)、棕榈酸(13.55%)、己酸乙酯(3.99%)、亚油酸乙酯(3.93%)、11-十六碳烯醛(2.84%)、3-甲基-环戊醇(2.09%)、2-戊基呋喃(1.82%)、1-己醇(1.76%)等;甘草浸膏具有明显降低卷烟刺激性、柔和烟香、提高烟气甜润感等效果。  相似文献   

17.
SPME-GC-MS和SDE-GC-MS分析无锡酱排骨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提取分析无锡酱排骨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共鉴定出76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烃类6种、醛类19种、酮类7种、醇类9种、酚类4种、醚类2种、酸类4种、酯类7种、杂环类化合物18种。两种提取方法共同检测到的化合物有23种,包括D-柠檬烯、己醛、壬醛、糠醛、苯甲醛、苯乙醛、十六醛、2-庚酮、羟基丙酮、2-壬酮、芳樟醇、糠醇、邻甲氧基苯酚、苯乙醇、丁香酚、对烯丙基茴香醚、茴香脑、2-戊基呋喃、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2,6-二甲基吡嗪、5-甲基呋喃醛、2-乙酰基吡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