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布加氏综合征转流术吻合口人工血管支撑环的作用。方法分析2例曾行肠房转流术后人工血管堵塞的布加氏综合征患者用带环人工血管补片重建吻合口并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分别随访27、28个月,彩超示人工血管内血流通畅,均已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吻合口人工血管支撑环对保持静脉人工血管长期通畅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血管转流术后吻合口假性动脉瘤的形成机制、促发因素、分类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腹主动脉-左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后远端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经手术行血流重建治愈。结果至今随访4月,患者肢体血运良好,感觉、运动如常。结论人工血管转流术后吻合口假性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由多种因素诱发,一旦发生,需及时进行外科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人工血管径路的血管腔内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17例人工血管转流术后患者,16例吻合口狭窄伴有人工血管血栓形成(10例同时有流人道或流出道狭窄),1例仅有流入道狭窄.局麻下,16例(有吻合口狭窄和人工血管血栓形成)在人工血管取栓后行血管腔内治疗;1例直接经皮穿刺人工血管行血管腔内治疗.观察转流血管的通畅情况.结果 13例远端吻合口,1例近端吻合口各置入支架1枚,2例远端吻合口放置支架失败(10例同时行髂动脉、腘动脉、胫后或胫前动脉支架置入或球囊扩张术),1例只行股总动脉支架置入.随访时间为1~35个月,平均为(12±4)个月;2例下肢缺血加重,其中1例出现足部及小腿的坏疽,1周后行膝上截肢术,另1例又行转流术;1例3个月后又出现下肢缺血症状,1例6个月后死于心肌梗死,其他病例血管仍保持通畅.结论 经人工血管径路的血管腔内治疗,创伤小,近期疗效尚可,为处理人工血管转流术后吻合口狭窄、流人道和流出道病变添加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267例主髂动脉闭塞的手术治疗经验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Wu Q  Chen Z  Tang X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1):832-834
目的 探讨肾动脉开口水平以下腹主动脉闭塞及髂动脉闭塞的手术方式选择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67例主、髂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7例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行腹主动脉-髂(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145例,髂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40例,股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45例,腋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37例。总有效率为96.5%,围手术期病死率为3.5%。267例中178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年9个月,人工血管通畅率为82.0%。结论 符合正常血液动力学手术的主要术式是腹主动脉-(双)髂、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对于年老、体弱者,特别是全身一般状况较差,伴有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梗塞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采用腋动脉-(双)髂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或股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可明显减低手术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Leriche综合征7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Leriche综合征的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Leriche综合征的临床治疗78例,均行人工血管主股或主髂动脉转流手术,术后静脉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维脑路通.结果:手术结束后均能触及股动脉和动脉搏动,手术后7 d,患肢缺血症状均得到改善.手术后3月,患肢缺血症状消失,64例阳痿现象得到改善.彩色超声血管吻合口及人工血管内均未见血栓.结论:人工血管主股动脉转流或主髂动脉转流是治疗Leriche综合征较好的手术方案,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扩血管、祛聚、活血化瘀药物,同时及时处理伴发疾病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肠房转流通畅前提下并发顽固性腹水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肠房转流术后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方法 对2008年收治的1例经多次治疗(包括肠房转流术)后均于短期内复发的布加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为重度腹水致呼吸困难,CT静脉造影检查示肠房人工血管通畅但血流量低,考虑吻合口狭窄所致.术中探查发现吻合口极度狭窄,用带外支撑环的补片重建吻合口,疗效满意.结论 复杂或经多次手术或介入治疗的布加综合征患者,要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强调术前明确诊断及选择正确治疗方案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Qi L  Gu Y  Zhang J  Yu H  Li X  Guo L  Chen B  Cui S  Wu Y  Qi Y  Yang S  Guo J  Wang Z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24(9):1030-1032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闭塞症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05年12月-2010年2月,收治锁骨下动脉闭塞症53例。男40例,女13例;年龄22~77岁,平均64岁。病程15d~20个月,平均6.5个月。动脉硬化闭塞症49例,大动脉炎4例。左锁骨下动脉闭塞35例,狭窄5例;右锁骨下动脉闭塞5例,狭窄4例;双侧锁骨下动脉闭塞4例。对39例单侧锁骨下动脉闭塞伴颈、脑动脉病变者采用腋动脉-腋动脉聚四氟乙烯(polytetra?uoroethylene,PTFE)人工血管转流术;10例不伴颈、脑动脉病变者行颈动脉-锁骨下动脉PTFE人工血管转流术。4例双侧锁骨下动脉闭塞者采用升主动脉-双锁骨下动脉PTFE人工血管转流术。术后常规应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结果 1例大动脉炎患者术后48h动脉吻合口及人工血管血栓形成;余5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成功率98.11%。术中神经钳夹损伤2例,术后双侧吻合口周围血肿4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52例手术成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2个月,平均24.5个月。患者均存活,术前椎基底动脉及上肢动脉缺血症状均消失。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查见吻合口及人工血管血流通畅,术后1年及2年人工血管通畅率均为100%;患侧椎动脉血流方向恢复正常。1例术后18个月出现腋动脉吻合口假性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愈。结论锁骨下动脉闭塞症的治疗术式较多,但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和病变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及术中严格操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股静脉-股动脉转流在降主动脉重建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股静脉-股动脉转流在降主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中的作用。方法:1999年12月至2001年6月间,在股静脉-股动脉转流下行降主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12例为转流组;1994年6月至1999年8月15例降主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为非转流组,比较两组在术后发生截瘫、内脏缺血、输血量和凝血功能异常等方面的差别。资料统计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阻断时间超过60min者中,转流组的截瘫发生低于非转流组(P<0.05)。转流组术后发生黄疸低于非转流组(P<0.05),两组在术后肾功能异常上无明显差异(P>0.05)。转流组输血量较非转流组明显减少(P<0.01)。转流组术后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非转流组(P<0.05)。结论:股静脉-股动脉转流在预防降主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后的截瘫发生、保护内脏功能、减少输血量和避免凝血功能异常等方面优于单纯阻断降主动脉,是一简便、安全的转流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后置入髂动脉支架与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68例患者(80条患肢)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应用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后置入髂动脉支架治疗,38例应用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症状的改善、疗效等级、并发症的发生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近期自觉症状均明显缓解,髂动脉支架联合球囊扩张血管成形组(总体有效率为81.58%)的自觉症状改善比人工血管转流术(总体有效率为69.05%)更明显,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前者的疗效等级略优于人工血管转流术组.结论:两种治疗方式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均可明显缓解患者的自觉症状;如果患者的自身条件允许,可优先考虑析髂动脉支架联合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手术中的经典转流方式和肝上下腔静脉端端吻合的流出道重建方式已很成熟,但肝下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转流方式及供者肝上下腔静脉与受者右心房吻合的流出道重建方式尚未见到文献报道。我们于2005年4月27日为1例曾行腔房人工血管分注又并发早期肝癌的布-加氏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肝移植,并在术中进行了腔房转流和腔房重建,术后恢复顺利,目前已随访10个月,肝脏功能和一般情况良好,报告如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腔房转流术(atrial caval shunting,ACS)治疗Ⅱ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手术前后下腔静脉压力(inferior vena cava pressure,IVCP)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术后血管通畅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1992年1月至2010年1月应用腔-房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的209例Ⅱ型BCS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术中开放人工血管前后IVCP、右心房压力(rightatrial pressure,RAP)及自由门静脉压力(portal free pressure,PFP)变化,采用t检验比较人工血管开放前后IVCP、RAP、PFP的压力变化;定期彩超检查人工血管通畅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IVCP和术后人工血管通畅率间的相关性.结果 开放人工血管后IVCP、PFP显著下降(P<0.05),开放人工血管后RAP显著升高(t=0.52,P<0.05);人工血管开放后IVCP下降幅度较低者(<1 kPa)的术后人工血管通畅率显著低于IVCP下降幅度较高者(≥1 kPa) (P <0.05).结论 ACS术中人工血管循环开放后,IVCP下降幅度较大者术后人工血管通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腔-房人工血管转流能有效降低下腔静脉及门静脉压力,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但是,对于合并下腔静脉血栓者,由于存在血栓脱落致异位栓塞的潜在风险故治疗较为棘手.自1996年3月至2008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为32例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患者实施了腔-房人工血管转流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腔-房人工血管转流能有效降低下腔静脉及门静脉压力,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但是,对于合并下腔静脉血栓者,由于存在血栓脱落致异位栓塞的潜在风险故治疗较为棘手.自1996年3月至2008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为32例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患者实施了腔-房人工血管转流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内皮细胞衬里人工血管静脉旁路移植1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证实内皮细胞衬里人工血管的临床效果,报告临床应用10例的长期随访。方法,本组10例布加综合征病人,行腔房转流术6例,肠房转流术2例,肠颈转流术和肠腔转 流术各1例。应用人工血管内径14mm,长8-30cm,其中针织涤纶2根,编织涤纶7根,带外支持环PTFE1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术后大剂量体外射线照射对ePTFE人工血管吻合口的影响.方法 20只杂种犬均施行肾下平面腹主动脉ePTFE人工血管置换术,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照射组各10只.照射组术后2周予35 Gy体外射线分割照射(等效于恶性肿瘤根治性剂量70 Gy),观察照射后ePTFE人工血管吻合口大体变化以及显微镜下吻合口组织形态的改变;并应用CD34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射线照射对局部内皮细胞覆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在术后4,8周内,照射组人工血管吻合口区域出现较明显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未见人工血管吻合口不愈合、或破裂以及局部动脉瘤形成等情况;未出现人工血管血栓形成率的增加.吻合口两侧血管CD34均为阳性.结论 短期观察内大剂量的射线对人工血管吻合口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不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Yang BZ  Wu QH  Han YM  Chen Z  Huo X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4):926-928
目的总结腹膜后途径行主髂动脉重建的经验体会。方法28例患者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接受了腹膜后途径主、髂动脉重建术,其中右侧8例,左侧20例。术式包括腹主动脉瘤切除加人工血管置换;腹主动脉内膜剥脱加补片成形;降主-腹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腹膜后肿物切除加髂总-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髂动脉瘤切除加腹主-髂外动脉人工血管转流;腹主-右髂总动脉异物取出;髂总动脉内膜剥脱;腹主-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髂总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髂总.股.胭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毕腹膜后腔放置胶管引流24例。结果28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围手术期无死亡,术毕重建血管动脉搏动良好。术中出血150—400ml(平均240m1);术中2例患者输血;术后腹膜后腔引流量为50—170ml(平均85m1);术后平均28h拔除胃管。术后除心功能不全、应激性溃疡及腹膜后血肿各1例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心、脑、肾、呼吸及消化系统并发症。22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2.5年。1例患者术后2年死于急性心梗,1例髂-股-腘动脉转流的患者术后10个月股-腘动脉段转流血管闭塞,1例患者术后近1.5年时虽患肢情况良好,但突发脑出血,其余患者均正常生活。结论腹膜后途径在充分显露主髂动脉的基础上,保证了腹膜腔的完整性,大大降低对胃肠道以及呼吸系统的影响,减少了术后肠麻痹以及呼吸系统并发症,避免了术后肠黏连、机械性肠梗阻的发生,是一种较为简便安全的主髂动脉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自Ohara[1]于1963年首次报道了腔-房人工血管转流治疗布加综合征以来陆续有文献报道证实它不仅能有效地降低下腔静脉压而且也可不同程度的缓解门静脉高压[2].我院自1994年6月至2007年6月应用腔-房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患者16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下段闭塞合并性功能障碍(Leriche综合征)的治疗方案。方法:总结自1983年以来收治的Leriche综合征遥临床资料,共37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人工血管主髂和主股动脉转流手术。结果:手术结束后均能触及股动脉和腘动脉博动,手术后7d患肢缺血症状均得到改善。手术后3个月复查,患肢缺血症状消失,彩色超声血管吻合口及人工血管内均未见血栓。29例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通畅率为100%;8例获得5年以上随访,吻合口通畅率为87.50%。结论:人工血管主髂动脉转流和主股动脉转流是治疗Leriche综合征较好的手术方案,手术后合理应用抗凝、祛聚药物,同时及时处理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远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介入治疗创伤虽小,但处理难度大,易堵塞血管或遗留病变;传统外科手术需置换人工血管,吻合口多,心肺转流技术复杂.2004年7月至2008年7月,我们为5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了深低温停循环下支撑型人工血管植入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总结使用升主动脉至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成人型主动脉缩窄10例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升主动脉至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在临床中治疗主动脉缩窄的意义。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脏外科2006年1月-2015年12月共收治成人主动脉缩窄患者10例,其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14~35岁,中位年龄27岁,其中1例合并主动脉瓣二瓣畸形及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余均为单纯主动脉缩窄。10例患者静息情况下测量上下肢压差均大于20 mmHg (1 mmHg=0.133 kPa),术前评估无明确手术禁忌。10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升主动脉至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合并主动脉瓣二瓣畸形及主动脉根部扩张的患者,同时行Bentall术。结果无围术期死亡及大出血、脊髓缺血性损害等严重并发症,嘱托患者出院后3~6个月门诊复查,复测上下肢压差均小于20 mmHg,CTA结果提示未见动脉瘤、人工血管血栓形成等表现。结论利用人工血管从升主动脉转流至降主动脉是治疗胸主动脉缩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