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骥 《世界知识》2021,(6):22-23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同时也是全球碳排放量居前的国家,中美开展气候合作对全球气候治理、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美国大选之后,国内国际社会对于拜登政府未来的气候政策以及美国在国际议题上重回多边主义进程等问题高度关注。拜登总统将气候议题设为内外政策的重点,欲在2050年碳中和、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更新和经济绿色复苏等方面提出更具雄心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是人类在21世纪的首要时代命题。当前,绿色技术正搭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快车深入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迈向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碳中和(净零碳排放)的绿色发展目标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强烈共识。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成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共识,建设韧性城市也成为适应气候变化的新理念和新途径。梳理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韧性城市研究进展;总结了美国波士顿、丹麦哥本哈根、加拿大温哥华等城市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实践经验,并探讨了如何通过规划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应将低碳韧性理念纳入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从而促进“双碳”目标和韧性城市建设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兴起于21世纪初期的低碳经济,以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低碳化发展为核心。概要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成就,指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不断绿色转型升级,节能减排降碳成效显著,植树造林和循环经济发展降低了碳强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时尚,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激发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活力,在分析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基础上,提出要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把经济结构优化作为重要任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努力方向,实现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胡晨 《厦门科技》2024,(1):12-14
碳中和目标不仅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手段,也为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中国拥有深厚的海洋碳汇研究和负排放理论基础,加之广泛的国际合作经验,为实施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ONCE计划)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在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ONCE计划不仅直接响应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求,而且为中国的减排努力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ONCE计划的实施,旨在提升中国在国际碳排放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影响力,同时,通过建立以中国为核心的国际海洋负排放“生态链”,推动全球海洋科学研究的发展,推出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全球治理的海洋负排放方案,吸引和积聚全球高端人才,助力厦门建成国际海洋科学中心。  相似文献   

6.
碳中和是中国绿色发展的阶段性战略任务,而政策驱动是实现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抓手。在绿色发展的框架下,从政策体系与学术研究2方面回顾了中国碳中和发展进程及研究热点,探讨了实现碳中和愿景的政策需求。提出应以更高站位推进碳中和政策协同,以更宽视野研究应对气候变化核心技术与减排路径,以更灵活方式引导碳中和绿色发展资金支持,以更大力度增强碳中和目标下绿色发展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6月19日,第十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以“碳达峰与碳中和”为主题在北京举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出席论坛并为主讲嘉宾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章。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王进展出席论坛。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作专题报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等参与相关话题互动讨论。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中央企业等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130余人参与活动。 王金南院士围绕“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及其对策”主题作专题报告,为与会人员阐释近百年来地球经历的气候变化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历程与成效以及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结合实际从研究角度提出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举措。 在互动环节,专家们围绕如何理解气候变化、如何看待碳达峰碳中和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进行了互动交流。 中国科技会堂论坛聚焦全球科技发展大势和科技前沿领域,着力搭建顶尖科学家与领导干部的交流平台。论坛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8.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力系统的低碳转型,而现有研究很少从区域尺度研究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综合使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网络模型分析法量化了粤港澳大湾区电力生产和消费引致的碳排放,并使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析法分析了社会经济因素对大湾区电力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港、澳...  相似文献   

9.
前言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于2018年发布《全球1.5℃升温特别报告》,报告认为全球变暖在2100年前限制在1.5℃而非2℃,将更加有利于维持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并确保社会可持续和公平.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关键是能否在21世纪中叶实现全球范围的净零碳排放,即碳中和.为此,中国政府在2020年9月召开的...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在完成两次重要的能源转型之后,当前正在进行以碳中和目标为导向、旨在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三次能源转型。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发展面临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既要加快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又要牢牢守住能源安全底线。如何统筹好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是中国能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研究认为:1)前两次能源转型均契合传统的经济发展规律,与工业革命相伴而生,能源作为普通生产要素,其结构在技术驱动下逐渐发生变革,正在进行中的第三次能源转型,核心动因不仅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能源安全,还包括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驱动,需要多端发力完成。2)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面临能源消费总量偏大、碳排放量偏大、能源结构偏煤、国内油气产量偏少、油气对外依存度偏高及可再生能源发展偏弱等安全风险。3)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应着力“三个加快”:充分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化石能源清洁化、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及综合能源智慧化3方面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在煤炭、油气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加快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全面能源节约战略。  相似文献   

11.
3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在联合国大会上中国首次向全球宣布,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要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陆续出台,特别是中日韩和欧洲多国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氢——未来的绿色燃料,正在受到各国追捧。进入2020年以来,全球宣布了总额超过1500亿美元的绿氢项目。欧洲氢能组织预测,全球氢工业到2050年的年营业额将达7000亿美元。俄罗斯财政部估算,届时全球氢能年消费量将达1.5亿~1.6亿吨。  相似文献   

13.
采用2010-2019年的数据为基础,研究碳中和目标下全面绿色创新的模式构建及其效率,剔除了2020-2022年的数据,旨在研究经济稳定状态下的效率,为未来研究提供更为精确的参考借鉴。全面绿色创新模式主要从五个端口选择:供应端、消费端、支撑端、管理端、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端;其中,国际碳中和固废绿色创新产业研究院模式是引领全面绿色创新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执行以及执行效果监测的最好模式,其效率主要采用SBM模型与BCC模型测度,测度结论为综合效率良好。  相似文献   

14.
李冲 《华东科技》2023,(10):22-23
<正>不可否认,“碳中和”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21世纪以来,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对此,2020年,中国明确提出了“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致力于推进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时间,“绿色转型”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在保障自身长远发展前提下减少碳排放成为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变化、积极推进生态城市发展建设,中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通过解析“双碳”目标产生的背景和内涵,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探索,总结了低碳目标下的城市发展策略,从空间环境、绿色交通、低碳产业、能源循环利用、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新时期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为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明确了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的主要目标与主要措施。高校作为汇集和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更应注重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的科学性,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从而培养出社会以及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不断输送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徐艳 《华东科技》2022,(3):62-65
中国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绿色技术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手段,仍存在绿色技术评估交易体系不健全、绿色金融支撑不足、整体效能不高等问题.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发展格局下,应加快各类绿色技术研发推广,加强与绿色金融的结合及产业示范,促进先进绿色技术"引进来"和"走出去".  相似文献   

18.
陆晴  贾佳 《科技资讯》2023,(13):231-236
在碳中和目标背景下,高校作为学术研究的基地和前沿,在校园范围探索实现碳中和路径,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世界各地的大学为实现校园碳中和做出了多项努力,文章重点分析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6所领导实践碳中和倡议的大学,梳理分析校园碳中和战略路线,并将国外校园碳中和战略按照3个重要类别的13个维度,分析归纳出我国高校值得参考的具体措施,支持师生将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实验室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9.
碳排放权分配与碳排放权交易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气候变化的全球性要求各国共同行动起来采取有效的对策,碳排放权分配与交易是为减缓气候变化而进行国际合作的两个重要问题。本文在提出两种综合考虑公平和效率的碳权混合分配机制,并确定碳权交易价格的基础上,对全球碳权交易情况进行模拟,此外还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不同碳权分配机制对全球碳权交易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京都议定书》:悬念在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和中国的参与问题,成为主宰后京都国际制度设计的最大悬念。备受关注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虽然姗姗来迟,却是人类社会在防范全球气候变暖国际合作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由于《京都议定书》只是人类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第一步,后京都国际制度框架何去何从已迫在眉睫。为了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稳定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最终目标,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气候变化:一个国际政治经济学话题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环境、科技、法律等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大气温室气体排放空间是一种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