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人工流产术为终止早期妊娠的有效方法,传统的人工流产术采用探宫、扩宫和吸取胚胎组织,其流产后的近期和远期的并发症多,如人流综合征、术中出血、漏吸、宫腔或宫颈粘连,甚至子宫穿孔和交叉感染。首次怀孕女性的宫颈一般比较坚韧,对宫颈过度刺激容易引起宫颈局部的粘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60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86.67%)宫颈管粘连或宫颈内口粘连者用宫颈扩张器治疗;5例(8.33%)中度宫腔粘连患者用宫腔镜直视下分离;3例(5%)重度粘连者则用宫腔镜电切治疗。结论: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主要为不规范的宫腔操作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严格掌握人工流产手术操作原则,提高人工流产手术质量是预防宫腔粘连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人工流产是非意愿性妊娠的主要补救措施之一.传统人工流产术采用金属器械探宫、扩宫和吸取胚胎组织,其流产术后的近期和远期的并发症多,如人流综合征、术中出血、漏吸、宫腔或宫颈粘连,甚至有造成子宫穿孔和交叉感染的可能.本院近1年来采用微管微创早早孕人工流产术,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爱群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4):2923-2923
人工流产是非意愿性妊娠的主要补救措施之一。传统人工流产术采用金属器械探宫、扩宫和吸取胚胎组织,其流产术后的近期和远期的并发症多,如人流综合征、术中出血、漏吸、宫腔或宫颈粘连,甚至有造成子宫穿孔和交叉感染的可能。本院近1年来采用微管微创早早孕人工流产术,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宫颈粘连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聂小成 《四川医学》2006,27(7):745-746
目的探讨宫颈粘连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1例宫颈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24%(20/21)的患者近期有宫腔手术史,其中80%(16/20)为人工流产术。过度屈曲子宫占61.90%(13/21),术后两周内有性生活者占76.19%(16/21),慢性宫颈炎患者占71.43%(15/21),全部病例经治疗后1例(4.76%)再次粘连。结论手术损伤是导致宫颈粘连的主要原因,子宫屈曲、慢性宫颈炎是宫颈粘连的潜在高危因素。应规范宫腔手术探作,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宫颈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人工流产术需扩张宫颈口,如用宫颈扩张器机械性扩张宫颈,有引起宫颈裂伤、子宫穿孔的危险,甚至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尤其对第一次妊娠、刮宫产术后、哺乳期孕妇及大月份子宫都有一定危险,而且病人非常痛苦。我院1994年~1998年采用在人工流产术前行宫腔插管,使宫颈扩张并松弛,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并减轻了病人术中痛苦,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一、资料:自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人工流产术,术前行宫腔插管1790例。病史特点:孕7~12周,年龄17~45岁,初孕占47%、剖宫产术后占11%、哺乳期孕妇占18%、有流产史及人工流产史占23%。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穿针及可视无痛人工流产在宫颈粘连合并妊娠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宫颈粘连合并妊娠孕妇行腰穿针结合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情况。结果 40例宫颈粘连合并妊娠孕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少36例,出血量中等4例。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分级均为Ⅰ级,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吸宫不全或偏吸情况发生。结论腰穿针及可视无痛方法应用于宫颈粘连合并妊娠人工流产术,安全简便,无痛苦,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人工流产术后48例宫腔粘连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48例宫腔粘连病例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中宫颈粘连4例(8.3%);宫颈和宫腔粘连12例(25%);宫颈内口粘连32例(66.7%)。引起宫腔粘连的原因有不规范的宫腔手术操作;慢性宫颈炎及子宫内膜炎未经治疗,术后宫腔感染。结论:人工流产后一旦出现闭经应该考虑宫腔粘连,怀疑宫腔粘连时应尽早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我院1993年至2002年共收治人工流产及清宫术后宫腔、宫颈粘连闭经患者52例,均采用扩宫分离粘连后宫腔放置金属单环,术后抗炎,生化汤活血化瘀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郭晓峰 《当代医学》2009,15(15):84-84
宫颈及宫腔粘连是人工流产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人工流产时宫颈管粘膜及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愈合时出现宫颈及宫腔粘连,从而出现继发闭经、月经过少、周期性腹痛或月经紊乱等临床症状^[1]。本院近年来对28例宫颈及宫腔粘连患者进行诊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宫腔镜治疗稽留流产4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稽留流产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3例稽留流产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宫腔镜检查加清宫术治疗;另选取我院2008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43例稽留流产患者作对照组,在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后,施行传统清宫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2.
叶江红 《吉林医学》2011,32(14):2729-2730
目的:探讨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水压迫子宫切口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清宫时出血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诊断明确的CSP经药物保守治疗后清宫时出血,用双腔气囊导尿管放置宫腔,气囊内注入无菌0.9%NaC l溶液20~40 m l压迫子宫切口12例,术后24~48 h取出。根据术后取出导尿管1 h内阴道出血量的多少,分为满意或不满意。结果:用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水压迫子宫切口止血,满意度91.7%,而且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迫切需要保全子宫且无条件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基层医院,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水压迫子宫切口治疗CSP清宫时出血是安全、易接受、可行的,为进一步后续治疗争取了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类中药在宫腔镜电切术后预防宫腔黏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子宫纵隔及宫腔黏连的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术后采用中药补肾活血法联合戊酸雌二醇口服治疗3个月。结果 24例月经恢复正常,宫腔形态正常,痊愈率85.71%;3例月经恢复,宫腔形态基本恢复,但月经量稍少;1例无效,术后宫腔再黏连,但黏连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Ⅳ度变为Ⅱ度),总有效率达到96.43%以上。其中有生育要求者19例,成功妊娠至足月分娩的13例,妊娠失败率为31.58%。结论补肾活血法在预防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黏连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宫腔镜电切术后放置T型节育器预防粘连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宫腔镜电切术后放置T型节育器预防宫腔或宫颈管粘连。方法:行宫腔镜电切术45例,于电切手术结束应用催产素10~20 U静脉注射后观察无出血,探测宫腔深度后放置T型节育器。根据电切类型不同,于术后1~3个月取出节育器,并行宫腔镜检查,判断是否存在宫腔或宫颈管粘连。结果:宫腔镜电切术45例。术后3个月随访并行宫腔镜检查,除宫腔粘连分离术4例中粘连1例(25.00%);其余均未发现宫腔粘连。结论:宫腔电切术放置T型节育器对预防宫腔或宫颈管粘连有效,有效率达97.78%。利用T型节育器的两侧横臂及带尾丝的纵杆将子宫颈管及宫腔前后壁分开,预防粘连,且取器容易、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林友光  陈少妮 《河北医学》2009,15(11):1282-1284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实时清宫术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在206例清宫过程中实时超声观察清宫过程,超声提供子宫位置、宫腔回声等,并评价清宫术的效果。结果:清宫所用平均时间为7.1±4.3min(3~11min),最短时间仅3min。超声引导下一次清宫成功的有198例(96.11%,198/206)。0例(0%)发生子宫穿孔。结论: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是值得提倡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终止8~12周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河北省邢台市任县医院妇产科门诊接受终止妊娠手术240例患者,其均为宫内妊娠并停经8~12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与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终止妊娠,对照组采用人工流产手术,术前使用0.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口扩张情况、患者痛苦程度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出血、手麻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8.3%,与对照组患者人流手术成功率(9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宫口扩张总有效率为98.3%,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1,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疼痛程度分别为(4.80±0.86)min、(10.70±2.57)mL、(1.90±0.5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0±1.23)min、(16.60±4.32)mL、(2.38±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但两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官术终止8~12周妊娠可促进宫颈松驰,软化宫颈,创伤小,并能够缓解术中痛苦,减少术中出血量,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流产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诊断不孕症患者子宫内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接受超声及宫腔镜检查的182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例不孕症患者B超检查发现子宫内异常88例,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异常150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颈管病变、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子宫腔粘连、子宫畸形为常见不孕症妇女子宫内病变。结论:宫腔镜检查具有良好的可接受性和准确性,有较高的阳性发现率,联合B超检查可及时、准确发现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肱动脉入路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对宫颈妊娠和子宫峡部妊娠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7月~2012年1月收治并确诊的宫颈妊娠、子宫峡部妊娠、切口妊娠患者116例,术前测定患者血β-HCG水平,检查孕囊大小,行肱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后,立即行妊娠囊刮除术,即刻终止妊娠。术后监测血β-HCG值、B超检查宫颈变化,观察术后副反应、并发症,随访月经以及再妊娠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全部一次治疗成功,均保留了生育功能,术后阴道出血明显减少或停止,无一例出现大出血,血β-HCG水平显著下降,出院后随访,患者宫颈形态、月经周期于治疗后3个月内恢复正常,血β-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为(3.5±1.2)周。结论经肱动脉入路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妊娠囊刮除治疗宫颈/峡部妊娠,安全可行,可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取出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2009年3~12月绝经后妇女1818例取出IUD的临床资料,分析取器年龄、孕次、产次、人工流产次数、绝经年限、放置年限、放置时期、妇科检查有无异常、子宫位置、术前有无用药、有无扩张宫颈等与取器困难的关系。结果取器困难组的年龄、孕次、产次、绝经年龄、绝经年限、IUD放置年限、阴道和宫颈异常(主要是萎缩)、后位子宫、术前用药、扩张宫颈比例均高于顺利取器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绝经后取器困难与绝经年龄、绝经年限、IUD放置时期、宫颈是否萎缩、子宫位置、术前用药、扩张宫颈及IUD类型有关。结论绝经后最好在1年内取出IUD,IUD的放置时期仍以月经干净后3~7天为宜,取IUD时要注意子宫位置。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宫颈准备再行取IUD,可以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邓昆芳  王惠  秦光友 《中外医疗》2010,29(14):1-2,4
目的 探讨套装式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器、盐酸丁卡因胶浆及萘普生栓联合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自愿终止妊娠的早期妊娠妇女158例,按自愿分为2组:观察组(77例)于术前20min由医务人员将萘普生栓0.4g塞入肛门内,术中将盐酸丁卡因胶浆挤在宫颈口上,2min左右宫颈松弛,用套装式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器进行吸宫手术。对照组(81例)不采用任何药物,采用传统金属吸引管进行吸宫手术。分别观察受术者宫颈扩张、疼痛、人工流产综合征、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情况。结果宫颈扩张情况:观察组扩宫显效率为64.9%,对照组为4.9%,P〈0.0001。镇痛效果比较:观察组有效镇痛率81.8%,对照组42%,P〈0.0001。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48.1%,对照组为77.8%,P〉0.05。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6.2±1.2)min和出血量(12.8±11.4)mL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8.2±1.3min)和出血量(22.0±16.0)mL,P〈0.0001。结论套装式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器、盐酸丁卡因胶浆及萘普生栓联合用于人工流产术利于宫颈扩张、手术时间短、减少术中出血、镇痛效果好,可以用于10周以内的早期妊娠,是一种安全、经济、简便、镇痛有效而又适用基层的人工流产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