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对长径比(H/D)较大的塔在风载荷的作用下,在塔顶处会引起很大的静挠度。为了减少塔顶静挠度,采用由钢框架支撑塔体中间某一点,并且对这时塔的强度及挠度的计算作了探讨。将这类塔的框架结构简化成一个弹性支撑,通过变形协调求出支点的反力和支点处的位移。然后把塔体壁厚及挠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细高塔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长径比(H/D)较大的塔在风载荷的作用一,往塔顶处会引起很大的静桡度,为了减少塔顶静工,采用上钢框架支撑塔体中间某一点,并且对这时塔的强度及桡度的和探讨,将这类塔的框架结构简化成一个弹性支撑,通过变形协调求出支点的反力和支点处的位移,然后把塔体壁厚及挠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安装在框架中的带裙座的塔在风载作用下的强度及挠度的计算作了探讨。将这类塔的框架简化为一个弹性支撑,计算的关键在于求得支点处的支点反力和支点位移。对于单塔——独立框架系统可通过变形协调的方法求得;对于多塔——组合框架系统,则可用近似的方法得到。本文介绍的计算设计方法已经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4.
杨卫国 《广州化工》2005,33(1):46-47
高径比 (H/D)较大的塔在风载荷的作用下 ,在塔顶处会引起一定的静挠度。因此在完成初步的塔设计后 ,还要验算塔设备的挠度值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 ,进而决定塔是否需要加框架支撑。本文通过实例中对塔的强度及挠度的计算 ,来判断是否加框架支撑。  相似文献   

5.
《化学工程》2016,(10):19-22
通过分析板上液层非等高情况下塔顶附加挠度的影响因素,利用自编的程序得到板式塔设备参数与塔顶附加挠度的关系曲线。对比最大挠度与许用挠度,当最大挠度接近许用挠度时,塔顶附加挠度不可忽略。研究塔顶附加挠度的影响因素表明,随着板上介质密度ρL、介质液面高度hL和塔板数n的增加,塔顶附加挠度增加;随着塔板直径D和塔壁厚度δe的增加,塔体刚度增加,塔顶附加挠度减小。板式塔参数对长径比较大高塔的塔顶附加挠度影响大于长径比较小的低塔,对低塔的影响可以忽略。降低风载荷作用下塔顶附加挠度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加塔壁的厚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材料力学中的叠加法计算自支承式塔设备顶部在风载荷作用下的挠度,并通过对框架式塔设备的受力分析,在塔和框架刚度的配合下,得出将塔顶挠度限制在许用范围内时的支承处反力的大小,用于塔设备的强度设计。  相似文献   

7.
对于石油化工装置中的细高塔器,除应满足内压工况下的强度外,还应满足在风载荷及地震载荷作用下塔顶的挠度不能过大,如果塔顶的挠度过大,会影响塔器工艺操作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因此需要对塔顶挠度进行控制。在塔体的适当位置设置塔箍,通过框架结构的某一楼面梁处设置限位架,对塔体水平位移进行限制,是解决塔顶挠度过大的有效方法,这种框架结构通常无较大垂直载荷,仅需承受塔器及框架在风载荷作用下的水平力,框架平台同时具备塔平台的操作检修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计算方法国内称为泰勒法,采用的计算风压值与我国《设计规定》中的维赫曼法不同。维赫曼法采用10米高度处,卅年一遇的十分钟平均风压;而泰勒法采用30英尺高度处,瞬时最高风压。两者所取高度差不多,但风压值相差很大,在采用不同方法计算时必须注意。平均风压值与瞬时最高风压值的近似关系可参见《化工设备设计》一九八三年第一期张万英同志的文章——“关于风载计算中基本风压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本风压是设备、管架、构筑物风载计算中的基础数据,可是,至今世界各国对基本风压取值仍无统一标准。不同国家所规定的基本风压值由于基准不同,即使在同样条件下其值也各不一致,有时甚至相差很大。这常常给计算分析和技术交流带来不少麻烦,特别是如果不注意把一个国家的基本风压值代入另一个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了一种带塔顶箍的塔设备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简化计算方法。在实际设计中碰到的塔体,其约束力往往是未知的,而设计时却要求予先知道某些参数,来完成相应的计算,这与实际设计存在着矛盾。考虑到实际支承塔体框架的刚度远大于塔体的刚度,由此,本文通过分析推导,得出了克服这一矛盾的一连串简式,并最后以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1.
多组元精馏开工动态过程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国琮  张志炳 《化工学报》1988,39(5):637-642
本文对多组元物系板式塔精馏在塔顶、塔板和塔釜均有存料情况下的开工动态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2.
对于小直径高耸塔器在计算过程中由于风载荷、地震载荷造成的弯矩使塔顶产生非常大的挠度,此时如果按照常规的计算方法来设计,设备壁厚将会变得非常厚。考虑到此类高耸塔器一般放置在装置框架中,通过设置一个或多个导向支架,会使设备的风载荷、地震载荷通过导向支架传递到结构框架上,使结构框架承担其全部的风载荷和地震载荷,能大大地降低设备的弯矩和挠度。计算总结了一种考虑导向支架作用的小直径高耸塔器的设计方法,即充分考虑导向的支撑作用,计算的复杂度又相对不高;依据塔器的设计原理,结合SW6软件、ANSYS软件,快速、合理地完成小直径高耸塔器的计算。  相似文献   

13.
李护林 《中氮肥》2001,(5):49-51
我公司合成车间水洗工段有 2座并联 ( 8m× 8m)、总高 2 8m的钢筋砼与木结构混合而成的方形脱气塔 ,其作用是脱除水洗塔出水中的CO2 。脱气塔 1 5m以上为全木框架结构 (包括立柱、围护壁板、塔顶平面、内部梁、配水槽、淋水装置等 ) ,木立柱从标高 1 5m处开始立于钢筋砼柱上至塔顶。塔顶有风机 ,风机排风量为 1 0 0km3 /h,风压为 980 Pa。塔内在标高 2 5m处有木制配水槽 ,配水槽下方为淋水装置 ,淋水装置由木板条上下交错排列而成。当水贱落在淋水板条上时 ,水中 CO2 逸出 ,落入水池中的水由循环泵打入水洗塔再次使用。1 5m以下为钢筋混凝…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大型有限单元程序ANSYS对框架塔的自振频率进行了模拟计算 ,并将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 ,对框架塔的参数 ,即刚度比与相对高度对自振频率与位移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并给出了在设计框架塔时适宜的框架高度。  相似文献   

15.
多元精馏中组分在塔顶、塔底预分配关系的计算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多组分精馏中塔顶、塔底产品预分配的计算机计算方法。由Chao—seadex汽液平衡模型计算组分相平衡常数,并确定塔顶、塔底温度。由亨斯特别克法计算塔顶、塔底产品量。给出了程序框图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中越规范基本风压取值的差异及换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荷载是建筑物的主要荷载之一,尤其是对水泥工业厂房预热器窑尾框架等高耸结构及一些高层和长跨结构。文章提供了中国和越南规范有关基本风压的相关规定和基本风压确定方法;介绍了中国涉及基本风压的有关参数的换算。在此基础上,计算并给出与《越南建筑荷载规范》(TCVN2737—1995)中各基本风压区相对应的中国荷载规范中的基本风压值对照表,可方便相关越南涉外工程的投标报价和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甲醇精馏系统中预塔塔顶采出物冷凝过程的气液平衡计算模型,对预塔采出物中可凝气组分的泡点温度进行计算与分析,认为精甲醇KMnO4值与预塔放空无关。并提出了解决预塔放空偏大和保证精甲醇KMnO4值合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多元精馏设计型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宽  庄允明 《化工学报》1983,34(2):137-146
本文开发了一个严格的多元精馏设计型计算方法.该法的每一次迭代中,有一个简化的逐板计算和后随一个严格的操作型计算.前者计算各塔段所需之平衡级数以及合适的进料级位置,后者验算关键组分回收率是否符合要求.在逐板计算中,通过Murphree效率使用了分数的理论级的概念,这就可把平衡级数看成一个连续的参数,从而能使计算精确地收敛在规定的关键组分回收率上,可减少计算工作量和得到合适的进料级位置.从Fenske公式推导得到的关系,根据操作型计算所得的有关数据,可获得每个组分在塔顶和塔底的分配,同时也算得产品的总分子数.若要求之回收率未获满足,则连同最近算得的汽、液流率分布,进行一次新的迭代计算.本法可用于常规的多元精馏,也可用于多股进料的复杂精馏.曾对脱丁烷塔、脱丙烷塔、醋酸—甲酸一水塔、丙酮-甲醇-异丙醇-水塔和丙酮-氯仿-苯塔等进行计算,迭代次数为2至4.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尚无规范性计算方法的带中间支撑超常高径比塔式容器的强度和挠度计算问题,探讨了采用分解结构关系和简化受载模式,借助已有的塔设备电算程序和材料力学基本公式,提出适应工程设计的近似计算方法,并对其安全性和经济性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20.
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大长径比框架式高塔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地震作用下采用限位设计的框架式高塔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重点分析了框架与塔体之间限位值的变化对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随着限位支架处限位值的增大,塔顶的最大位移和框架塔的最大底部剪力并未单调同步增大,其中塔顶的最大位移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框架塔的最大底部剪力表现为增大-平稳-再增大的现象;此外,由于限位支架限位的存在,在框架与塔体碰撞的瞬间,限位处的塔体出现应力瞬间急剧放大-回落-再放大的不断反复。因此,限位值的大小和变化对框架式高塔的抗震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影响并合理确定最优限位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