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哥拉NEVES浆砌石重力坝设计最大坝高15m,坝项长度450m,水库库容6.7×10^6m^3。该大坝始建于1967年,2008年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拟采取BOT形式开展除险加固,委托开展了水库和大坝施工前的工程病害检测、安全评估分析和除险加固设计。经检测和安全评估表明,水库存在淤积严重,大坝外观缺陷严重和渗透问题;复核计算表明,考虑截面削弱后的大坝整体稳定略显不足,坝体应力分布不符合DL5108—1999(〈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规定,经安全评估裂缝为危害性裂缝,渗漏严重影响大坝安全,建议除险加固。为彻底解决水库和大坝存在的问题,从大坝防渗面板、溢洪道拓宽和溢流面混凝土浇筑、下游非溢流坝段勾缝和表面清理、水库清淤工程、泥石流控制建筑物、水库水情检测和安全运行系统等6个角度开展综合除险加固设计,以恢复NEVES水库和大坝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2.
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右岸土坝右坝头软弱粘土基础坝段,在土坝填筑至高程28.0m后,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坝体出现了两道裂缝,裂缝宽40-90mm。经加设混凝土防渗墙后,土坝填至高程34.8m时,由于坝体及坝基沉降固结作用,坝顶沿坝轴线方向在防渗墙顶产生纵向裂缝,长达100m之多。在沉降基本稳定后,为了有效治理坝体裂缝,加固坝体,防止渗漏,对裂缝进行了充填式和劈裂式灌浆处理,经检测灌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西南地区某重力坝冲砂孔坝段作为依托工程,应用三维有限元动力时程分析方法,针对坝顶特别宽厚、上游坝面突出及坝体内部布设孔洞等重力坝结构变动因素对大坝地震动力反应的影响规律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坝段坝顶宽厚使得坝顶部位结构刚度增强,导致坝顶地震反应加速度放大效应显著小于普通重力坝,坝体颈部的地震动应力集中不甚显著,地震动应力较小;上游坝面局部突出,导致坝体顺河向地震加速度呈现左侧小于右侧的不对称分布规律,外凸部分横河向地震加速度则明显大于坝体加速度。本文研究结论可为同类重力坝工程的抗震设计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灌浆技术在土坝防渗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顺县虎局水库抢险加固扩容工程,大坝防渗处理坝体河床部分采用劈裂灌浆,坝体两岸采用充填灌浆.经过灌浆处理,大坝防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灌浆轴线前后测压管水位明显降低及坝体渗流量明显减少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基无盖重固结灌浆施工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由于基础层混凝土仓面面积大,温控要求严格、间歇期短,固结灌浆施工与坝体混凝土温控存在较大矛盾,主要采取无盖重固结灌浆加有盖重补强固结灌浆及引管的方式进行。主要就无盖重固结灌浆主要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坝建于1995年,原设计为25m高透水坝,实际竣工高度只有10m.大坝主要功能是堆贮热电厂废渣及化工弃渣.经过十多年运行,所倾倒灰渣高度已超过坝体的高度,因此,该坝的功能即将丧失.为了使该灰坝工程继续发挥作用,需对该坝现况进行勘察并做出安全性评价,对其可能引起的地质灾害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饶平县汤溪水库,土坝坝基和坝肩出现严重渗漏现象,虽经多次采取措施加固维修,但坝后渗漏仍较严重,渗漏量达0.06m3/s.经对大坝进行质量检查和渗透稳定分析,决定对大坝的坝体填土采用充填灌浆,坝基覆盖层采用高压喷射灌浆及坝基基岩采用帷幕灌浆的综合灌浆防渗处理加固技术进行处理.经加固后,渗流量降低到0.001m3/s,防渗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8.
赤泥库大坝渗漏分析及灌浆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施工质量问题,洛阳一个赤泥库大坝在试运行中发生大面积渗漏及管涌。在对渗漏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实施的在坝内坡增设土工膜、坝轴线上游增设帷幕灌浆防渗墙、坝体下游坡面增设排渗沟和排水棱体等抢险加固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坝体渗漏问题。在灌浆处理过程中,针对筑坝材料的复杂性和不均匀性,通过施工前的灌浆试验,取得了适合本场地条件的钻孔施工工艺参数及灌浆方式、灌浆压力、灌浆段确定、水灰比比级等施工技术参数,确保了灌浆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灵山金矿尾矿坝采用上游式筑坝方式.为了保证尾矿坝在现有坝顶标高和最终标高条件下的安全运营,有必要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该文对尾矿体的材料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借助Geo-Slope软件,采用极限平衡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法对坝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坝体的加速度、稳定性时程变化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当坝顶标高为109m时,尾矿坝是安全的,而当坝顶标高为120m时,尾矿坝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李文端  邵宏甫 《现代矿业》2010,26(3):123-125
水库坝体受采动影响后将会下沉和出现裂缝,有可能使水库水体溢出。结合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坝体防渗灌浆加固技术,提出了坝体防渗灌浆加固技术的设计、施工方案,并对某水库堤坝加固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以确保该堤坝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某峡谷区水电站枢纽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241 m,建坝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选择合适可行的建基面是工程需解决的重点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大坝建基岩体为薄层夹中厚层结晶灰岩及大理岩,在研究其溶蚀风化、卸荷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岩石强度、岩体结构、岩体完整程度等特征,对坝基岩体进行工程地质分类,结合大坝工程要求和各类岩体对不同坝高的适宜性,选择了该水电站特高混凝土重力坝建基面,建基岩体以Ⅲ1A类、Ⅲ1B类岩体为主,合计约占90%以上。坝基稳定应力分析结果表明,Ⅲ类岩体经浅部基础加固、局部Ⅳ类岩体经掏挖置换混凝土等工程处理措施后,具备建设200 m级特高混凝土重力坝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水库坝体受采动影响后将会下沉和出现裂缝,有可能使水库水体溢出。结合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坝体防渗灌浆加固技术,提出了坝体防渗灌浆加固技术的设计、施工方案,并对某水库堤坝加固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以确保该堤坝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3.
陕西境内金堆城木子沟尾矿坝高125m。基础坝高61m,由露天剥离废石堆成,其中<2mm的细粒含量高达35~55%,孔隙率高达39%;基础坝以上由尾矿砂堆筑而成。该坝坝面裂缝,基础坝顶中部凸出,坝顶在平面上呈“S”形。该库在1980年就到服务年限,为带病超期服役的险库高坝,坝体急待加固。原设计的加固工程为在坝下游采石人工堆筑贴坡,但需投资210万元,工期长达30个月。金堆城钼业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大胆创新,设计了基础坝  相似文献   

14.
在混凝土重力坝坝基摩擦系数较小、坝基地形狭窄的条件下,同时兼顾坝体工作特性与坝基抗滑结构的协同工作,将边坡工程中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加固措施引入到混凝土重力坝坝基抗滑加固实践中,满足了坝体抗滑安全性和坝体运行状态与抗滑结构变形一致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1 概述 某水利枢纽工程,坝长3050 m,大坝采用分期导流进行施工.经过长时间雨水浸泡与渗透,左导墙有不均匀沉陷,且导墙与坝体连接部位出现裂纹.  相似文献   

16.
1 概述 桥二煤矿一号井改扩建工程主、副井均选用JK-2.5×2/20型绞车,绞车基础长11.6 m、宽8.2 m、高3.1 m,基础混凝土工程量大约300 m3,属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在施工时如何克服混凝土水泥水化热过程中混凝土内外温差大引起的膨胀裂缝和混凝土在降温阶段引起的收缩裂缝以及避免施工缝、固定数量众多的预留螺栓孔是施工该绞车基础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决定混凝土基础质量好坏和确保绞车安全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固结灌浆施工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海 《西部探矿工程》2010,22(3):31-32,36
介绍了新疆某水利枢纽工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体固结灌浆的施工设计、施工工艺及方法,并对灌浆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不同方案下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和应力场的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研究了冷却水管作用下坝体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并定量分析了冷却水管对坝体温度场及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坝体局部高温区通水冷却,能改善坝体温度分布,起到削峰降温作用。该研究对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及施工中的温度控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堆存在尾矿库中的尾矿在风蚀作用下会产生扬尘,对 矿山安全与环保产生威胁.通过 ANSYSFluent数值模拟 软件,模拟风流经过尾矿库的风速、风压状态,以及干滩面扬 尘质量浓度和高度的变化,分析尾矿库的扬尘规律.模拟结 果显示,风流正向经过坝顶形状凸变处时,风速大幅增加,风 压在坝顶形状凸变处由正压变为负压.风速、风压的变化情 况表明,该处更容易发生尾矿颗粒的松动从而产生扬尘.由 干滩面扬尘质量浓度分布可知,尾矿库扬尘主要分布于干滩 面上部10~30m 处,随着风速的提高,扬尘质量浓度以及高 度加大.综上分析,在坝体施工时,应增大坡比,临近坝坡顶 面时,可铺筑碎石护坡,坝坡面植草;干滩面上应及时洒水或 喷洒抑尘剂抑制尾矿库扬尘.  相似文献   

20.
《煤》2021,30(6)
针对南关煤业采用混凝土施工密闭墙中存在材料用量大、效率低、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高水速凝材料密闭技术和工艺。结果表明,水灰比为3∶1的高水速凝材料终凝强度为2.9 MPa,可满足密闭要求。1207工作面极限平衡区的范围为7.2~9.3 m,密闭墙的位置应当位于该范围内。密闭3个月后墙体稳定,没有脱皮和裂缝,采用束管监测系统没有观测到C_2H_2、CO等气体,采空区未发生煤炭自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