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化工》2016,(3):456-460
以炔雌醇为原料,甲醇为结晶溶剂,通过冷却结晶制备炔雌醇甲醇溶剂化合物,用差示量热扫描仪(DSC)、X-射线粉末衍射仪(XRPD)以及热重(TG)对结晶产物进行表征,采用非等温热重法对炔雌醇甲醇溶剂化合物热分解过程中溶剂热脱除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最小偏差法判定得到炔雌醇甲醇溶剂化合物热分解过程的反应动力学机理函数。结果表明,炔雌醇甲醇溶剂化合物热分解过程分三个阶段,运用KAS模型分析了三个阶段热分解动力学数据,获得了三个阶段的热分解机理函数。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3):456-459
以炔雌醇为原料,甲醇为结晶溶剂,通过冷却结晶制备炔雌醇甲醇溶剂化合物,用差示量热扫描仪(DSC)、X-射线粉末衍射仪(XRPD)以及热重(TG)对结晶产物进行表征,采用非等温热重法对炔雌醇甲醇溶剂化合物热分解过程中溶剂热脱除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最小偏差法判定得到炔雌醇甲醇溶剂化合物热分解过程的反应动力学机理函数。结果表明,炔雌醇甲醇溶剂化合物热分解过程分三个阶段,运用KAS模型分析了三个阶段热分解动力学数据,获得了三个阶段的热分解机理函数。  相似文献   

3.
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漆酚镍螯合高聚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漆酚镍螯合高聚物热分解过程是一级反应,用Coats和Redfern法求得的热分解反应平均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分别为70·95KJmol-1和377.2S-1。  相似文献   

4.
采用非等温热重法对聚苯硫醚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研究,通过比较计算结果选定拟合结果更好的迭代法计算反应活化能,采用积分法结合36种动力学函数来判断聚苯硫醚热分解的机理函数。得到了聚苯硫醚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平均活化能E、指前因子A和对应的热分解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
胆固醇与β-环糊精包合物热稳定性及热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 β 环糊精和胆固醇包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 ,β 环糊精和胆固醇包合物热分解反应级数大于 1,用Ozawa(1)法和Reich法求得热分解反应的平均表观活化能分别为 78 6 9kJ/mol、86 82kJ/mol。较低的表观活化能说明包合物的热稳定性与 β 环糊精和胆固醇之间的匹配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王军  王满满  杨许召  苗进辉  陈翔 《化学试剂》2014,(12):1071-1074
合成了一种非对称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标题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IR和1HNMR表征,确定了其结构。利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法(TG)测定了[Pyr C4Pi][NTf2]2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非等温热重曲线,并研究其热分解动力学及机理函数,确定了动力学三因子。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法确定的热分解机理模型函数为:f(α)=(1-α)(1+3.238 1α),相应的活化能E=146.74 k J/mol,指前因子lg A=7.72。与采用等转化率法(即Friedman法和Ozawa-Flynn-Wall法)得到的活化能值及指前因子较吻合。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高镁磷尾矿煅烧提供动力学理论指导,以白云石矿粉和低品位高镁磷矿粉为原料,通过调整二者的掺量,模拟不同矿产区的高镁磷尾矿,对其进行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测试,利用Flynn-Wall-Ozawa法、Kissinger法、Satava-Sestak法分别对白云石非等温热分解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白云石掺量的高镁磷尾矿煅烧时,升温速率越快,白云石热分解的起始温度和结束温度越高,白云石热分解的驱动力越大,分解速率越快;磷尾矿中白云石热分解遵循三维扩散机理,活化能为106.48 kJ/mol,指前因子为9.46×105;基于研究成果,建立了磷尾矿热分解动力学模型,为悬浮煅烧高镁磷尾矿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非等温热重法对聚苯醚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研究,计算了反应活化能,采用积分法结合36种动力学函数来判断聚苯醚热分解的机理函数,得到了聚苯醚热动力学参数即反应的动力学函数,平均活化能(Ea)为211.64kJ/mol,指前因子(A)的平均值为6.24×107s-1,也获得了对应的热分解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
应用 Achar法和 Coats-Redfern法对二氰基二硫纶·邻菲罗啉二酮合铜( ) ( Cu( mnt) ( phen-5 ,6-dione) )功能性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及其非等温热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导出了相应的动力学补偿效应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
甲基磺酸亚锡的热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热重和示差扫描热分析法研究了甲基磺酸亚锡的热分解过程,其热分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60~100℃脱水,在390~407℃甲基磺酸亚锡分解生成无机盐SnSO4;在407~425℃生成SnO.采用DTA-TGA技术研究了甲基磺酸亚锡在氮气中的非等温热分解机理及动力学. 根据TGA曲线确定了热分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运用Achar法和Coats-Redfern法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热分解反应的机理函数和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种钴(Ⅱ)的配合物CoCl2.2[(CH2)6N4].10H2O,采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其热分解动力学机理,分别采用Achar法和Coats-Redfern法,计算了动力学参数E、lnA、r,通过对比E和lnA,提出了该化合物热分解反应机理,进行动力学拟合得到了反应的积分动力学函数g(α)=-ln(1-α),微分动力学函数f(α)=1-α。  相似文献   

12.
用热重-差热联用分析(DTA-TGA)技术和差动扫描(DSC)技术研究了DL-2-萘普生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和非等温热分解机理及动力学.DTA-TGA分析表明DL-2-萘普生在((250.722~296.87)±4.88)℃之间发生热分解反应,结合DSC分析表明DL-2-萘普生的熔点为(158.16±0.6)℃,熔融热...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水胶炸药的热分解特性及化学动力学参数,用非等温热失重(TG)和差热扫描(DSC)联用仪,在2.5、5.0、10.0、20.0、40.0K/min的线性升温速率下,测试了岩石水胶炸药和煤矿许用水胶炸药热分解的起始温度和峰顶温度.用Ozawa法和Kissinger法计算了水胶炸药受热分解的化学动力学参数,得到120、150和250℃时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了等动力学温度点.结果表明,煤矿许用水胶炸药热安定性好于岩石水胶炸药.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一种希夫碱配合物[ErL(H2O)2]NO3·C2H5OH,通过元素分析、IR、UV和摩尔电导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它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推断出配合物的第3、4步热分解动力学方程均为:dα/dt=A·e-E/RT·3/2(1α)4/3[1/(1-α)1/3-1]-1。并计算出活化熵△S≠=103.0J/mol·K,活化吉布斯自由能△G≠=243.9kJ/mol。  相似文献   

15.
卢莲英  屈章瑜 《化学世界》2008,49(3):154-157
采用TG-DTG技术研究了2-巯基吡啶镉(Ⅱ)、汞(Ⅱ)配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机理及非等温动力学。采用积分法(Coats-Refern方程,HM方程,MKN方程)和微分法(Achar方程)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配合物第一步热分解反应的机理函数、动力学参数和热分解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其热分解过程属F2(化学反应)机理控制,非等温热分解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A/β.e-E/RT(1-α)2,其中镉(Ⅱ)配合物的表观活化能E=86.35 kJ/mol,指前因子A=4.72×107s-1;汞(Ⅱ)配合物的表观活化能E=189.67 kJ/mol,指前因子A=3.79×1018s-1。  相似文献   

16.
应用Achar法和Coats-Redfern法对二氰基二硫纶·邻菲罗啉二酮合铜(Ⅱ)(Cu(mnt)(phen-5,6-dione))功能性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及其非等温热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导出了相应的动力学补偿效应表达式.  相似文献   

17.
用热重(TG)法研究了双酚A型聚芳醚酮(PAEK)的热分解动力学,计算了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双酚A型PAEK的热分解符合无规引发分解模型,热分解过程为一级反应.以Kissinger最大失重率法求得热分解反应的反应活化能E为201.909kJ/mol;以Ozawa等失重百分率法求得反应活化能E为211.398kJ/mol;频率因子A值为2.306×10~(14)~9.173×10~(14)min~(-1);预测N_2中267℃失重5%的热老化寿命为10 a.  相似文献   

18.
磷石膏分解条件的优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准温热重分析法,对磷石膏的热分解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影响热分解过程的诸因素中,加热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经过反复的试验,初步优选出了较好的热分解条件,可供进一步研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法(TG),研究了高纯氮气气氛下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的热分解动力学及机理函数。采用等转化率法和多元非线性回归法测定了[bmim][BF4]的热分解动力学。等转化率法表明[bmim][BF4]的活化能为E和指前因子logA分别为:198 kJ/mol和11.94 s-1。多元非线性回归法表明[bmim][BF4]的热分解机理模型函数为:n级自催化反应(Cn),反应级数为n=1.1426,所对应的机理模型函数为fα=1-α1.14261+1.0024α,指前因子logA和活化能E分别11.18 s-1和188 kJ/mol。另外,等转化率法和多元非线性回归法测得的活化能与量子化学计算法得到的活化能值均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脱氢枞酸在空气中的热分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G/DTA/DSC热分析技术,在线性升温速率为5、10、15和20 K·min-1和静态空气条件下,研究了脱氢枞酸在空气气氛中的热分解动力学。由热重/差热法(TG/DTA)得到脱氢枞酸在空气中是一步分解;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脱氢枞酸的熔点为445.05K,摩尔熔化焓为19.74 kJ·mol-1和摩尔熔化熵为44.35J·mol-1·K-1;分别利用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对脱氢枞酸非等温热分解数据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同时利用Satava-Sestak法研究了脱氢枞酸的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脱氢枞酸的热分解机理为收缩球状界面反应模型R3,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7.89 kJ·mol-1,指前因子为9.33×108 s-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