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镇江历史文化街区传统街巷空间特色及其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镇江三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巷空间特色,分析其现状存在问题,并从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街巷建筑尺度控制和街巷界面延续等方面提出了保护镇江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特色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历史街区地下管线是街区内"新陈代谢"的重要通道。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是提高历史街区综合承载力的关键,是维护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延续性的需要。文章以漳州市唐宋子城(台湾路—香港路)历史文化街区多条道路地下管线改造设计的成功经验为依据,提出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管线改造设计的4个设计要点,即:管线对街区两侧建筑物基础安全影响、管线综合横断面设计、雨污分流改造设计和文化传统风格体现设计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城市急剧扩张,高速的城镇化发展致使我国城市不同程度地失去原本的传统文化和独特个性,造成了千城一面。近年来,各地积极推动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以修复城市特有的历史记忆。文章以福州市永泰老县城登高山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对街巷内不协调建筑的整治改造进行研究,以探究老城区历史街区环境整治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青岛劈柴院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改造为例,剖析了历史文化街区消防改造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从规范和实用的角度,探讨了历史文化街区消防改造的适应性对策,提出了具体的消防安全防范措施,即合理解决街区消防车通道狭窄、防火间距不足等实际问题,对保障历史文化建筑的消防安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师宏儒  张涵  李军环 《华中建筑》2010,28(12):144-145
该文从研究大同古城历史街区的街坊格局入手,通过对里坊、街巷及院落空间特征的分析,探究出历史街区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因素,目的是为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覃露才 《城市规划》2018,(6):105-110
城市更新过程中,历史街区、旧城区等地区内部街巷狭窄,在进行市政设施更新改造时,难以满足现有市政工程相关规范的要求,特别是在市政管线综合布局上,因缺乏适应性规范依据,常常会导致历史街区风貌遭到破坏,或因无规范可循导致改造难以实施。本文在规范解读的基础上,提出管线综合规划的空间布局优化体系,并结合工程实践,给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骆锋 《广东建材》2009,32(6):232-234
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是长沙仅存保留完好的历史街区,规划制定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目标和保护范围,对历史街区的历史文物、历史建筑及院落进行分级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工程完善了街区一期市政基础设施,实现历史街区传统商业的复兴、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市井生活气息的延续、传统建筑风貌的原真性保护;并探讨历史街区风貌景观整治恢复的设计方法及其可持续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泉州市聚宝街、万寿路保护性整治规划设计与实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雄 《规划师》2001,17(6):74-77
泉州城南片区聚宝街。万寿路保护整治规划设计,通过对历史街区的现状深入调查和分析,追溯其历史文化渊源,采取保护原有街巷空间尺度,尊重街区历史变迁过程和居民自建意愿,以传统建筑工艺和材料,进行"修旧如旧"的保护整治,改善街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延续古城风貌,探索出对历史街区的实施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是尊重历史、崇尚文明的体现。老城改造发展带来的住宅改善、交通改善以及基础设施的改善的同时,也往往出现一些让人若有所失甚至痛心疾首的现象,如许多城市千城一面雷同得象是同一个模具制造,老城的独特韵味荡然无存。本文试以佛山梁园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为例谈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老城改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狭窄,当需敷设众多市政管线时,两侧历史建筑受扰动能力差,管线落地困难。基于此,结合工程实践,总结优化各管线系统的策略方法,实现减少狭窄街巷内的管线敷设。在明确各条街巷需敷设的管线种类和数量基础上,研究狭窄街巷的管线综合布局的优化方法,即将管线排布顺序以及采用共同井形式和分井形式作为管线落地保障举措的可行性,立足各管线系统优化,减少管线敷设路由,推算狭小街巷内不同管线系统之间的控制中心距。  相似文献   

11.
拥有历史文化的街区若仅停留在过去,会逐渐被时代淘汰,因此提出了空间规划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微空间的改造研究。本文从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意义、改造涉及的问题及结合空间规划视角进行微空间改造等三种角度分析,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重新对街区微空间进行升级,实现城市文化与历史文化双重结合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改造与重构民俗文化街巷空间是有别于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旧城空间肌理保护模式。文章首先对民俗文化老街改造的总体设计思路和空间设计策略进行了理论探讨,进而,在分析长沙市沙坪湘绣民俗文化老街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街道整体布局、街道交通组织、沿街建筑改造、街道路面改造、环境小品布置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湘绣民俗文化老街改造的具体城市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3.
杨荣彬  周克熙 《小城镇建设》2009,(10):86-89,104
本文主要对大理历史文化名城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的一个部分进行介绍,笔者试图通过对“龙尾街、中丞街主街区保护及市政设施改造规划方案”的尝试,寻找在古城保护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既可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又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而且行之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回顾和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杭州市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从要拆到被保,从规划施工到开街运营都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本文以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背景、保护规划和实施过程以及开街后的评价为线索,对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进行回顾与反思.  相似文献   

15.
张磊 《城乡建设》2011,(2):34-35
宁波老城范围目前有八个历史街区,秀水街区是宁波市八片历史街区之一。每个历史街区的传统街巷格局和民居建筑都保存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本文以秀水街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为例,充分掌握街区历史遗存情况,提出保护与改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黄斌 《中华民居》2011,(9):149-150
本文以湛江市霞山区欧陆风情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为例,以保护历史文脉为前提,通过街区环境整治、功能整合、建筑高度控制、建筑修缮等手段,寻找地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对渐进式有机更新的保护改造新思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地方发展变化的见证,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着基础设施条件差、环境脏乱、保护不力或者开发过度等一系列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石屏古城作为云南省唯一入选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在更新中面临历史遗存保护与城市快速更新的矛盾。文章以此为契机,针对石屏古城的南正街街巷空间更新面临的问题,提出历史街区更新的总体思路,力求使石屏南正街历史街巷的传统风貌及其内部存在的文化内涵得到合理保护,并将街巷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需求进行有效协调,从另外的角度为历史街道再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要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设计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地方文脉的传承载体。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能够延续城市文脉,提升人居环境的满意度与幸福感。该文以城市微更新为基础,对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苏州市盛泽银行街片区更新改造项目为例,系统阐述盛泽银行街历史街区具体存在的问题与不合理之处,并提出合适的后期改造措施。最后得出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与活力再生策略:提升人居环境、保护街区文化特色以及提高公众参与度。这为历史街区的保护以及传承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中大多仅仅对外表面进行改造的情况,以武汉昙花林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为例,提出从建筑方面和人文方面对历史街区保护改造的建议,并作了具体阐述,以期指导历史街区保护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