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了解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迅即发生的心功能和脏器血流量变化规律及关系.方法 将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6只)和烧伤组(30只).烧伤组大鼠制成30%TBSA Ⅲ度烧伤模型,并设伤后10、30 min及1、3、6 h共5个时相点(每时相点6只);假伤组用37℃温水致假伤.检测2组大鼠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LV±dp/dt max),并以荧光微球法检测大鼠心脏、大脑、肾、脾、胃、回肠血流量.对LV±dp/dt max与心肌血流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与假伤组比较,烧伤组大鼠伤后心率逐渐下降;伤后10 min,MAP、LVSP、LV+dp/dt max、LV-dp/dt max及心肌血流量均明显降低(F值分别为12.062、12.629、11.066、18.374、9.468,P值均小于0.01),其中心肌血流量由(6.8±0.8)mL·min~(-1)·g~(-1)降至(2.6±0.5)mL·min~(-1)·g~(-1).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各指标逐渐回升,伤后1 h达最高值(LV-dp/dt max除外),此后再次降低,伤后3、6 h均显著低于假伤组(各指标F值同前,P值均小于0.01).烧伤组各时相点LVEDP与假伤组接近(F=1.205,P值均大于0.05).(2)与假伤组比较,烧伤组大鼠伤后10 min肾、脾、胃、回肠血流量亦明显下降(F值分别为22.694、20.856、12.653、7.293,P<0.05或P<0.01),但下降幅度不如心脏;伤后1 h或3 h达到最低值.烧伤组大鼠各时相点的大脑血流量与假伤组接近(F=1.812,P值均大于0.05).(3)Lv+dp/dt max和LV-dp/dt max与心肌血流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1和0.617,t值分别为4.456、4.222,P值均小于0.01). 结论 严重烧伤后极短时间内(伤后10 min)即可发生心肌缺血和心功能下降,心脏血流量迅即减少是心功能变化的重要原因,心肌损害和心功能下降可能是导致其他脏器血流量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血管紧张素(1-7)[Ang(1-7)]和依那普利托对烧伤血清离体灌注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只SD大鼠制备烧伤血清.另取24只SD大鼠心脏建立Langendofff离体灌注模型.根据灌注液不同,将大鼠心脏分为K-H液组、含体积分数20%烧伤血清的K-H液组(烧伤血清组)、含体积分数20%烧伤血清和2μg/mL依那普利拉的K-H液组(依那普利托组)、含体积分数20%烧伤血清和1 nmoL/mL Ang(1-7)的K-H液组[Ang(1-7)组].各组大鼠心脏连续灌注30min上述溶液后,检测其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 max),以及冠状动脉血流量(CF)和冠状动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 与K-H液组LVSP[(11.2±1.0)kPa,1 kPa=7.5 mm Hg]、+dp/dt max[(642±53)kPa/s]、-dp/dt max[(380±61)kPa/s]及CF值比较,烧伤血清组、依那普利拉组和Ang(1.7)组LVSP[(5.9±0.8)、(8.0±1.1)、(8.9±1.3)kPa]、+dp/dt max[(275±37)、(454±48)、(479±63)kPa/s]、-dp/dt max[(135±35)、(219±47)、(277±58)kPa/s]及CF值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LVEDP和冠状动脉流出液中CK、LDH的含量升高.与烧伤血清组比较,依那普利拉组和Ang(1-7)组CF、LVSP及±dp/dt max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LVEDP和冠状动脉流出液中CK、LDH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Ang(1-7)和依那普利拉均能有效改善烧伤血清离体灌注大鼠左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内皮素1和NO是否参与严重烧伤后早期心功能的迅即变化. 方法 (1)取31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A组(7只)、烧伤A组(10只)、非选择性内皮素A/B受体拮抗剂PD142893组(7只)和选择性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123组(7只).后3组大鼠制成30%TBSA Ⅲ度烧伤模型,其中PD142893组和BQ-123组伤后即刻分别经静脉给予PD142893(0.1me,/kg)和BQ-123(30 nmol·kg~(-1)·min~(-1)).假伤A组除致假伤外,其余处理同烧伤A组.采用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监测假伤A组和烧伤A组大鼠伤前及伤后10、30、60、180 min时的左心室收缩压(LVSP)、心率、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LV±dp/dt max);计算4组大鼠伤后10 min上述各项心功能指标较各自伤前值变化的百分率.(2)另取2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B组(4只)和烧伤B组(16只),同前致伤.烧伤B组分别于伤后10、30、60、180 min(每时相点4只)取心脏组织,假伤B组伤后即刻取心脏组织,用ELISA法检测内皮素1和NO含量. 结果 (1)与伤前值比较,烧伤A组大鼠伤后10 min LVSP、心率、LV+dp/dt max、LV-dp/dt max即明显下降(F值分别为7.14、16.40、14.09、14.98,P<0.05或P<0.01).假伤A组大鼠受伤前后4项心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F值依次为0.59、0.51、1.03、1.04,P值均大于0.05).(2)与伤前值比较,伤后10 min烧伤A组LVSP下降27%、心率下降14%、LV+dp/dt max下降51%、LV-dp/dt max下降50%.PD142893组伤后10 min LVSP下降14%、心率升高4%、LV+dp/dt max下降31%、LV-dp/dt max下降14%,与烧伤A组相比各指标变化情况显著改善(F值分别为8.10、6.50、23.67、10.39,P<0.05或P<0.01).BQ-123组大鼠心率较伤前升高3%、LV-dp/dt max下降26%,与烧伤A组相比明显改善(F值分别为6.50、10.39,P<0.05或P<0.01);其LVSP和LV+dp/dt max变化百分率与烧伤A组接近(F值分别为8.10、23.67,P值均大于0.05).(3)与假伤B组相比,烧伤B组伤后10、60、180min心肌组织内皮素1含量均升高(F=2.85,P<0.05或P<0.01),NO含量于伤后60、180 min明显升高(F=1.87,P值均小于0.05). 结论 内皮素1可能参与了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心功能的迅即下降,在伤后立即出现的心肌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依那普利拉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心肌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目的 了解依那普利拉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心肌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84只SD大鼠背部造成30%TBSA的Ⅲ度烫伤后,随机分为烫伤组,伤后按Parkland公式腹腔注射等渗盐水;小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大剂量治疗组,伤后即刻分别腹腔注射1、2、4 mg/kg依那普利拉.烫伤组、小剂量治疗组伤后1、3、6、12、24 h,中剂量治疗组、大剂量治疗组伤后6、12 h左心室置管检测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 max),并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Ⅱ)含量.另取6只大鼠作为假伤组,模拟烫伤后检测以上指标.结果 伤后3~24 h,烫伤组及各剂量治疗组大鼠LVSP、LVEDP、±dp/dt max值普遍低于假伤组(P<0.05或P<0.01);而各剂量治疗组LVSP、LVEDP、±dp/dt max值普遍高于烫伤组(P<0.05或P<0.01);伤后6、12 h,大剂量治疗组±dp/dt max明显低于小、中剂量治疗组.伤后1 h,烫伤组心肌组织AⅡ含量[(53.0±2.6)pg/200 mg]明显高于假伤组[(14.8±0.7)pg/200 mg,P<0.01],6 h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伤后24 h仍明显高于假伤组(P<0.01);伤后3~24 h.小剂量治疗组AⅡ含量均明显高于假伤组(P<0.05或P<0.01),但均低于烫伤组.伤后6 h烫伤组AⅡ含量为(145.2±14.5)pg/200 mg,高于小、中、大剂量治疗组[(65.1±0.9)、(53.6±1.1)、(34.2±0.9)pg/200 mg,P <0.01].结论 严重烫伤后早期心肌组织损害明显.心功能即明显下降,依那普利托注射液可以改善心肌力学指标、保护心功能,以小剂量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采用家兔25%Ⅲ度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前、伤后即刻、伤后1、3、5、7 h 测定左心室内压峰值、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及血浆容量(不测伤后即刻值),并观察了液体复苏加1-6-FDP 对严重烧伤休克期家兔 LVSP、LV±dp/dt max 的影响,结果表明严重烧伤后心肌的收缩性和舒张性均立即受到抑制,并呈进行性减退,单纯的液体复苏并不能明显改善心肌的收缩性和舒张性;单用1-6-FDP 治疗可在伤后一定时间内对心功能有支持作用;而在液体复苏同时给予1-6-FDP 可使心肌的收缩性和舒张性得到明显改善,其与烧伤未治疗组和液体复苏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提示在液体复苏的同时.应用1-6-FDP,可改善心肌功能,有利于休克的复苏。  相似文献   

6.
犬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林格液进行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效果.方法12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6只)和治疗组(LR组,6只).LR组采用35%TBSAⅢ度烧伤模型,伤后6h以乳酸林格液进行复苏,并以尿量为1.0ml@kg-1@h-1及心输出量为伤前值的70%~80%来调整输液速度及输入量,观察其在伤后第一个24h复苏中的容量负荷、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心脏排血指数(CI)、氧供给(DO2)及氧消耗(VO2)等的变化.结果乳酸林格液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后第一个24h的复苏中,每1%烧伤面积的输液量为(887±1.02)ml/kg,比采用Parkland公式复苏多1.2倍,其中在复苏后4h内的输液量为(3.63±0.99)ml/kg,为总入量的41%;MAP、LVSP、±dp/dtmax、CI、DO2及VO2等指标在复苏后2h即达到或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乳酸林格液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比早期复苏需要更多的液体量才能满足需求,而血流动力学、心肌功能及氧动力学等在复苏后2h即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血流动力学、心肌力学及代谢等方面探讨高张氯化钠右旋糖酐液(7.5%氯化钠 6%右旋糖酐70,HSD)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犬35%TBSAⅢ度烧伤模型,伤后6 h 分别用乳酸林格液及 HSD 进行复苏,并以每 h 尿量为1.0ml/kg 及心输出量为伤前值的70%~80%来调整输液速度及输液量,观察 HSD 在复苏中容量负荷、左心室等容收缩期最大压力变化速率及左心室舒张期压力下降最大变化速率(±dp/dt_(max))、心脏指数(CI)、氧供给(DO_2)及氧消耗(VO_2)等的变化。结果 HSD 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伤后第一个24 h 输液量比乳酸林格液复苏少30.56%,其中复苏后4 h 的输液量比乳酸林格液少59.50%,在复苏后0.5~2 h, dp/dt_(max)、CI、DO_2及 VO_2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乳酸林格液复苏。结论 HSD 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具有容量负荷小、改善心肌功能及促进组织代谢等作用。  相似文献   

8.
"休克心"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肝肾肠损害的启动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3,他引:0  
目的 了解"休克心"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肝、肾、肠损害是否具有启动作用.方法 将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不予烫伤;烫伤组(48只),大鼠背部造成30%TBSA Ⅲ度烫伤,设伤后0.5、1.0、3.0、6.0、12.0和24.0 h观察时相点,每时相点8只大鼠.伤后30 min按Park-land公式腹腔注射乳酸林格液(4 mL·kg-1·1%TBSA-1).检测大鼠肝、肾、肠血流量;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 max);抽取各组大鼠静脉血检测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总胆汁酸(TBA)、β2微球蛋白(β2-MG)、二胺氧化酶(DAO)含量.结果 伤后1.0 h烫伤组大鼠肝、肾、肠血流量均明显降低.伤后12.0 h内均呈持续下降趋势,至伤后24.0 h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烫伤组大鼠伤后1.0 h,LVSP和±dp/dt max即明显下降;伤后3.0 h,SBP、DBP、MAP明显下降;伤后6.0 h所有心脏功能指标均降低,至伤后24.0 h仍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1.71±0.07)μg/L]比较,伤后0.5 h烫伤组大鼠血清cTnI[(2.22±0.08)μg/L]即明显升高,伤后12.0 h[(7.07±0.44)μg/L]达峰值,伤后24.0 h[(4.57±0.30)μg/L]仍保持在较高水平(P<0.01);伤后3.0 h血清TBA及伤后1.0 h血清β2-MG、DAO开始明显升高,并超过对照组(P<0.05或P<0.01),至伤后12.0 h仍呈上升趋势.结论 严重烫伤后心肌损害在时间上明显早于其他脏器,且与其他脏器损害指标和血流量呈显著相关,提示"休克心"可能是严重烫伤后早期肝、肾、肠血流量减少和损害的启动因素之一,但还需深入研究以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心肌抑制对肝、肾、肠损害及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将32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假伤组、普萘洛尔组、烫伤对照组和烫伤+普萘洛尔组,每组8只.各组大鼠腹腔注射10 g/L戊巴比妥钠(30 mg/kg)麻醉后,假伤组、普萘洛尔组置于37℃水中18 s致假伤,其余2组置于97℃水浴中18 s,造成30%TBSAⅢ度烫伤.伤后30 min按Parkland公式腹腔注射复方乳酸钠林格液(4 mL·kg-1·1%TBSA-1).普萘洛尔组、烫伤+普萘洛尔组补液的同时静脉注射普萘洛尔0.75 mg/kg.伤后6 h以多道生理信号采集仪检测大鼠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 max);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肝、肾、肠血流量;同时抽取大鼠静脉血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总胆汁酸(TBA)、β2-微球蛋白(β2-MG)浓度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结果 普萘洛尔组除LVEDP外,SBP、DBP、MAP、LVSP、±dp/dt max均低于假伤组(P<0.05).烫伤对照组与假伤组比较,心肌力学指标均下降(P<0.05).烫伤+普萘洛尔组与烫伤对照组比较,各项心肌力学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与假伤组比较,烫伤对照组肝、肾、肠血流量显著降低(P<0.05);与烫伤对照组比较,烫伤+普萘洛尔组肝、肾、肠血流量降低(P<0.05).烫伤对照组血清cTnI、TBA、β2-MG和DAO值分别为(4.86±0.29)μg/L、(83.6±18.2)μmol/L、(2.75±0.19)mg/L、(1.45±0.09)×103U/L,均高于假伤组[(1.73±0.09)μg/L、(24±2.4)μmol/L、(1.15±0.18)mg/L、(0.87±0.13)×103U/L,P<0.05];与烫伤对照组比较,烫伤+普萘洛尔组血清cTnI(5.95±0.42)μg/L、TBA(125.8±21.3)μmol/L、β2-MG(3.25±0.17)mg/L、DAO(1.83±0.13)×103U/L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心肌抑制能加剧肝、肾、肠损害,提示"休克心"可能是严重烧伤后早期肝、肾、肠血流量减少和损害的启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延迟复苏对烧伤休克犬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情况下,快速补液对烧伤犬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40%TBSAⅢ度烫伤犬模型,将24只伤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延迟均匀复苏组和延迟快速复苏组,每组8只。观察犬伤前及伤后2、6、8、12、24、36、48h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率(O2ext)及血液中碱缺失(BD)和乳酸(LA)含量的变化。结果烧伤后各组犬DO2均显著下降,明显低于伤前值(P<0.01),而O2ext均大幅增加,明显高于伤前值(P<0.01)。伤后8h延迟快速复苏组DO2为(7.35±0.21)L·min-1·m-2,明显高于延迟均匀复苏组(5.32±0.96)L·min-1·m-2(P<0.01);其VO2(2.02±0.58)L·min-1·m-2也明显高于延迟均匀复苏组(1.71±0.38)L·min-1·m-2(P<0.01);但O2ext有所下降,延迟快速复苏组为(27.7±5.9)%,明显低于延迟均匀复苏组(32.2±3.9)%(P<0.01)。烧伤后各组犬BD均大幅降低并明显低于伤前(P<0.01),但复苏后逐渐升高,伤后8h延迟快速复苏组为(-6.5±0.7)mmol/L,显著高于延迟均匀复苏组(-9.3±1.4)mmol/L(P<0.01)。伤后各组犬LA均大幅升高,明显高于伤前(P<0.01),复苏后逐渐降低,伤后8h延迟快速复苏组LA为(2.30±0.20)mmol/L,显著低于延迟均匀复苏组(2.67±0.30)mmol/L(P<0.01)。结论快速补液可以显著改善烧伤犬组织的氧代谢状况,有益于烧伤休克的延迟复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核因子(NF)κB活化在大鼠烧伤后早期心肌组织表达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心肌功能损害中的作用,进一步阐明烧伤后早期心肌功能损害的发生机制。方法将1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烧伤组(90只)、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组(60只)。后两组大鼠均于背部造成35%TBSAⅢ度烧伤后,立即腹腔注射等渗盐水,且PDTC组同时皮下注射PDTC 250 mg/kg。对照组除不烧伤外,其余处理同烧伤组。伤后3、6、12、24 h采用八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 dp/dtmax、-dp/dtmax);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原位杂交法观察心肌组织TNF-αmRNA的表达。伤后1、3、6、12、24 h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检测心肌组织NF-κB活性,以积分吸光度(A)值表示。对照组作相同检测。结果伤后3~24 h烧伤组大鼠LVSP、±dp/dtmax低于对照组(P<0.01),而LVEDP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3 h烧伤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6 h达峰值(P<0.01),它在心肌细胞中表达尤为明显。伤后1 h烧伤组大鼠心肌组织NF-κB活性迅速升高[积分A值为(20.3±3.4)×104],明显高于对照组积分A值(2.2±0.4)×104,3 h时达峰值,24 h时仍高于对照组(P<0.01)。与烧伤组比较,PDTC组上述指标有较明显的改善(P< 0.01)。结论大鼠严重烧伤后心肌组织NF-κB被活化,使其表达和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在心肌功能损害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血浆B型钠尿肽(BNP)含量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笔者单位收治的伤后4 h内入院、年龄18~60岁、烧伤总面积大于或等于30%或者Ⅲ度面积大于或等于10%TBSA的患者42例,分为:烧伤A组,总面积30%~50%或者Ⅲ度10%~20%TBSA;烧伤B组:总面积大于50%或Ⅲ度大干20%TBSA.每组各21例.以同期住院的20例整形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入院时血浆BNP、肌酸激酶(CK)、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I(TnI)水平.测定并计算42例烧伤患者伤后8、16、24、48 h TnI、BNP及液体入量的整体水平.对其中的BNP值与液体人量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入院时,烧伤A组患者BNP值为(68±19)ng/L,烧伤B组为(99±38)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7±7)ng/L,P<0.01];烧伤A、B组TnI值[(2.13±0.67)、(2.98±0.58)μg/L]亦明显高于对照组[(0.12±0.03)μg/L,P<0.01];3组患者CK、CK-MB值接近(P>0.05).42例烧伤患者伤后48 h内BNP持续增高,与液体人量呈正相关;TnI于伤后24 h达高峰,伤后48 h下降.结论 血浆BNP是反映重度烧伤后早期心肌缺血缺氧变化的敏感指标,且与早期液体复苏量呈正相关,可用于指导休克期液体复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口服补液对烧伤休克犬肺组织含水量和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雄性Beagle犬18只,行颈动、静脉置管后24 h造成50%TBSAⅢ度烧伤.伤后随机分为不补液组、口服补液组和静脉补液组,每组6只.伤后第1个24 h不补液组不作任何治疗,口服补液组和静脉补液组分别经胃管或静脉输注葡萄糖-电解质溶液;伤后24 h起3组犬均给予静脉补液.统计各组犬伤后72 h内的死亡率.测定3组犬伤前、伤后30 min和4、8、24、48、72 h非麻孵状态下的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PaO2、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于伤后72 h或犬濒死前测定肺组织含水率.结果 不补液组6只犬均在伤后9~22 h死亡,口服补液组中3只犬伤后25~47 h死亡,静脉补液组犬无一死亡.不补液组伤后8 h RR为(44.0±5.0)次/min、ELWI(10.3±0.6)mL/kg、PVPI 6.6±0.6,比伤前大幅增加;PaO2和MAP均明显低于伤前(P<0.05).口服补液组伤后8 h RR为(33.0±4.0)次/min、ELWI(8.9±0.3)mL/kg、PVPI 5.7±0.4,显著低于不补液组(P<0.05),但高于静脉补液组[(26.0±3.0)次/min、(8.2±0.3)mL/kg、4.2±0.4,P<0.05];口服补液组PaO2和MAP均高于不补液组(P<0.05).两补液组肺组织含水率相近(P>0.05),均低于不补液组(P<0.05).结论 早期口服补液对烧伤犬肺的保护作用虽不如静脉补液,但与不补液相比能显著改善休克期肺血管通透性,减轻肺水肿,减少肺脏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对烧伤兔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新西兰兔25%Ⅲ度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前,伤后即刻1,3,5,7小时测定左心室内压峰值,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并观察严重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加山莨菪碱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严重烧伤后早期即发生心肌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障碍,并呈进行性减退。单纯给予山莨菪碱或单纯输液治疗对兔严重烧伤后的心功能在短期内有支持作用,但治疗效果欠佳,且单纯山莨菪碱治疗组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早期口服补液对犬50%总体表面积(TBSA)烧伤休克期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灌流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Beagle犬18只,先期无菌手术行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胃、空肠及膀胱置管,24 h后用凝固汽油燃烧法造成其颈、背和胸、腹部约50%TBSA Ⅲ.烧伤.随机分为不补液(NR)、口服补液(OR)和静脉补液(IR)三组,每组6只.伤后第1个24 h NR组无治疗,OR和IR组于伤后30 min开始按Parkland公式分别从胃管和静脉输注葡萄糖.电解质溶液,伤后24 h起各组犬均实施静脉补液.测定犬伤前(0 h)和伤后2、4、8、24、48和72 h非麻醉状态下的平均动脉压(MAP)、全身血管阻力(SVR)、心输出量(CO)、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尿量以及胃黏膜CO2分压(PgCO2)和小肠黏膜血流量(IMBF),并记录伤后72 h死亡率.结果 与伤前相比,各组犬MAP、CO、dp/dtmax,、IMBF和尿量在伤后2 h均大幅降低(P<0.01),而SVR和PgCO2显著升高.两补液组上述指标伤后8 h开始恢复,72 h IR组除IMBF外均恢复至伤前水平,但OR组CO、SVR及胃肠组织灌流指标仍差于伤前水平(P<0.01).NR组上述指标持续恶化,伤后24 h内无尿并全部死亡.OR组血液动力学和内脏组织灌流指标显著优于NR组,但差于IR组.伤后72 h死亡率NR组为6/6、OR组3/6,而IR组为0/6.结论 50%TBSA烧伤后早期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溶液复苏效果虽差于静脉补液,但相比不补液,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内脏组织灌流,减少早期死亡,有潜力成为战争或灾害时静脉液体复苏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