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撒拉族     
很久以前,在遥远的中亚撒马尔罕,有个游牧部落叫撒鲁尔.部落里有一对兄弟尕(gǎ)勒(lè)莽(mǎng)和阿合莽.他们勤劳善良、机智勇敢,深受族人的拥护.心胸狭窄(xiá zhǎi)的国王十分嫉恨(jì hèn)兄弟俩,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一心想除掉他们.  相似文献   

2.
在云南这片多彩的土地上,有一个神秘的族群,他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一个群体,定居定耕才近70年,至今,他们仍然居住在偏远的山区,依旧在生育礼俗中保留自己独特的文化,他就是"莽人"。文章从舞蹈生态学的角度,剖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莽人民间舞蹈之关系,挖掘生态环境对舞体的影响因子,提出保护莽人民间舞蹈的可行性措施,以加强对莽人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旨在唤起更多有志之士的社会责任及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3.
基于红河学院与佩拉德尼亚大学国际科研合作课题"中国莽人族群与斯里兰卡维达部落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课题需要,课题组成员赴斯里兰卡维达部落进行田野调查。文章重点调查了维达部落人口分布和居住环境、宗教祭礼和婚丧礼俗以及斯里兰卡政府对维达部落扶贫搬迁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情况。由于受斯里兰卡扶贫搬迁政策和外界现代化元素的影响,维达部落生产生活、民族文化发生了变化,但依然保留了许多原始痕迹。  相似文献   

4.
斯里兰卡维达部落与中国莽人族群一直在原始森林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20世纪中叶以来,中斯两国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他们改变原始生活状态,其生产生活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宗教信仰依然保持着各自独特的传统。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了这两个特殊群体的宗教信仰相似性和特殊性,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原始部落的宗教特征和差异,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对"世界"是如何理解和看待宗教信仰对于他们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有个部落的首领名字叫“尧(yao)”,他有十个儿子,这十个儿子外貌相似,名字的写法,按部首笔画依次为:侥(jiao)、挠(n60)、浇、饶、绕(rao)、娆(rao)、烧、桡(rao)、铙(nao)、蛲(nao)。从十兄弟名字的部首,可以判断出他们各自的特征。但部落里的人经常搞错。  相似文献   

6.
维达部落人是唯一的斯里兰卡原始族群,他们居住在斯里兰卡东部地区定布拉格拉和马希扬格那地区的森林里。维达人有自己的语言,通僧伽罗语,但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字。维达即猎人之意,也被称为"Wanniyala_aetto"意为森林的人民,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刀耕火种、游猎的生活。维达部落人与外界保持着基本的交往,用获得的野味、蜂蜜去交换布匹、斧头。如今维达人还采用无言语的交易方式同外界进行贸易往来。文章通过对维达部落人的历史渊源、生活习俗及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维达人在现代社会发展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Vodka 《同学》2003,(12)
故事讲的是许多年前欠完美岛上的一件婚事。一个普卡部落人(总讲真话的)同一个沃汰沃巴部落人(从不讲真话的)结婚。婚后,他们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长大后当然具有西利撤拉部落的性格(真话、假话或假话、真话交替着讲)。  相似文献   

8.
庄栩佳 《小火炬》2013,(7):27-27
巨人村,是中国的一个小村庄,那里住着巨人族,他们长着大大的头,尖尖的耳朵,绿色的皮肤,长得有点儿像阿凡达,走路是转圈圈的走法,可是他们不会晕。部落里有—位老巨人会法术,他能满足别人的愿望。  相似文献   

9.
莽人长期生活在密林深处,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其食物的来源主要依靠采集植物,而原始森林中丰富多样的植物为其采集生活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在长期的采集生活过程中,莽人认知了不同植物的生长周期、性质,以及在不同季节和时间里应采集什么样的植物。在采集的过程中他们也知道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植物资源,采集与保护并重的方法,遵循可持续、可再生的野生植物资源利用原则。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莽人的生活方式,发现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并没有破坏生态环境,而是一种永续利用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得到良性循环,使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因而多少年来,莽人的这种生活方式仍然让他们所居住的地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这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来自民间的有益例证,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据美国联邦教育部网站2012年10月9日消息,按照"国家部落教育伙伴关系计划"(STEP),美国联邦教育部10月5日宣布为部落教育机构(TEAS)增加200万美元的投入,用于改善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著学生的教育,以满足这些学生独特的教育文化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联邦教育部部长阿恩.邓肯说:"我们有义务确保包括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著学生在内的所有  相似文献   

11.
莽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少小族群,目前才逐渐被外界所认识和了解。莽人生活习惯接近原始状态,他们的乐舞文化也有着原生态性、封闭性等特点,随着莽人族群的被发现、被开放,莽人乐舞文化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加强对莽人民间乐舞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民间艺术、生态民族文化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土著部落,集会活动时,必须赤身裸体地在一起。虽然也遭受了很多白眼和谩骂,但他们却从没有因此改变过自己的族规。有一次,他们这个部落里传染起瘟疫,许多族众染病卧床。部落里的医生全部束手无策。最后他们决定到邻近部落去请一位有名的医生,但那位医生知道他们那条奇怪的族规,  相似文献   

13.
布朗族莽人(以下简称莽人)妇女的教育状况是莽人妇女发展及衡量其社会地位的一项指标和发展方面。在莽人女性的教育问题中,有利条件和现实困境同时存在,既有有利因素,也有现实困境。应当注意加大基础教育资本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以项目带动女性生产技能的培训教育、加大莽人女性扫盲教育的力度、实现义务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等方面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14.
"现代文明"带来了病菌巴西亚马逊丛林中的苏瑞部落是深藏在森林深处的印第安人原始部落之一,对于现年86岁的部落老人马里波普来说,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在急剧缩小。几个世纪以来,苏瑞部落的祖先都在茂密的雨林中靠打猎为生,然而现在,由于非法伐木者的不断盗伐,他们居住的森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消失。  相似文献   

15.
因为贫困。读书成了他们的奢望 在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中越边境上靠中国一侧的高山密林之中,居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族群,他们自称为莽人。莽人自称“莽”,傣族称其为“岔满”,越南人又称其为“芒地夺”,还有“阿比”、“猛嘎”、“巴格然”等称呼,意为高山上的人,在我国汉文史籍中属于“百濮”族群的后裔,  相似文献   

16.
"网"不断变化,见证着社会的进步。最早的网大约在N(N≥1万)年前,某个部落里,一个人捡到一件满是破洞的衣服,觉得还能用,他决定拿到河边去清洗。在洗的时候却有了新的发现,这个  相似文献   

17.
公元三世纪起,日尔曼部落不断侵袭罗马帝国,他们整族地进入罗马帝国境内,成为帝国的“同盟者”,为其驻守边防。经过一个多世纪人口的繁衍,对土地日感不足的日耳曼人开始了规模浩大的民族大迁徙。盎格鲁撒克逊部落联盟便是其中一支远征大军。他们由部落中的长老(Principes)或千户(Pagi)中最有名望的人担当远征首脑,以武力入侵的形式,渡过北海,和裘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征服不列颠岛。民族大迁徙之前就开始瓦解的盎格鲁撒克  相似文献   

18.
民勤方言里的"莽"是一个疑问句语气词,只用于是非问和选择问。语气词"门"的用法与普通话里的"嘛"基本相同,一是用于陈述句,对事实情况予以强调肯定;二是用于句中提顿语气。语气词"莽"来自近代汉语语气词"麽",是在其读音[mu?]的基础上阳声化的结果,"门"则本是"莽"在陈述句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黑海边上乌特里什隐秘的林间:一群人在这里逡巡不去,结为"部落"。这是追寻自由的年轻人组成的无形群落,一个脱离社会的社交网络。在误闯其间的外入眼中,这里恍若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嬉皮岁月。但这里没有狂躁的反叛气息,没有声嘶力竭的怒吼。政治的时钟在这里停摆,让他们成了局外人。"我们只想远离灰暗污浊的城市迷宫,在这个世界之外开凿出一片净土。""部落"里的安娜说。  相似文献   

20.
万历 《贵州通志》 载贵州前卫指挥使莽哥卜花传,为北方民族安置贵州卫所之典型案例.莽哥卜花,水三万户人(建州女真人),永乐初授千户,历升都督同知.宣德四年(1429年),男撒满答失里袭都督佥事,正统十年(1445年)取赴京,奉旨改名李忠.景泰元年(1450年),三世孙缙调贵州都指挥佥事,其后李勋遂注贵州前卫,袭指挥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