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心理资本与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心理资本问卷和生活满意度指数问卷对259名曹家梁社区居民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年龄、职务居民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工作年限居民心理资本总分及希望、韧性、乐观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9,3.60,3.13,2.95,P0.05);不同工作年限居民生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8,P0.05);且居民心理资本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相关(r=0.364)。结论曹家梁社区居民心理资本和生活满意度的整体水平比较高,但工作3~5年的居民其心理资本和生活满意度水平较低。因此,在社区心理服务工作中,建构居民积极的心理资本模型,有针对性地对居民开展心理援助,将有助于提高其心理资本,进而增加对生活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了解中学生童年期虐待经历和心理资本现状及其关系,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哈尔滨市某城乡初、高中1 894名在校学生进行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及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调查.结果 中学生童年期虐待总发生率为98.3%.除情感虐待外,虐待经历的其他维度得分男生均高于女生(P值均<0.01).除躯体虐待外,农村地区中学生虐待经历的其他维度得分均高于城市(P值均<0.05).中学生心理资本状况较好,其中男生的自我效能和韧性维度得分高于女生,城市学生的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农村学生(P值均<0.05).除性虐待仅与韧性维度呈负相关外,其他虐待经历与心理资本各维度间均呈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均能负向预测心理资本的各维度(P值均<0.05);情感虐待能负向预测心理资本的韧性、希望及乐观维度(P值均<0.01).结论 虐待经历与心理资本关联密切,虐待的发生不利于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与情绪健康水平,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和大学生情绪健康问卷对四川省内3所高校的52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PPQ总分及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各维度的得分分别为122.57±16.10,32.13±6.37,30.48±4.66,30.34±4.58和29.63±5.92。城镇户籍大学生的PPQ总分以及乐观、韧性和希望维度得分均高于农村户籍大学生,男生在自我效能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女生,而在希望维度上的得分低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情绪健康问卷总分及情绪失调、焦虑、抑郁、攻击和躯体化分量表的得分分别为65.36±19.60,15.13±5.11,12.48±4.66,13.44±4.65,13.23±4.91和11.08±3.81。男生的大学生情绪健康问卷总分及情绪失调、焦虑、抑郁及攻击分量表得分低于女生,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大学生情绪健康问卷总分及抑郁分量表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城镇户籍大学生的情绪失调和躯体化分量表得分低于农村户籍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情绪健康整体水平相对较高。因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及情绪健康水平有差异,高校应根据其特点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军校合训学员心理资本状况,探索提升其心理资本的有效途径。方法依据分层抽样原则,采用自编《军校合训学员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28)》对某军校746名在校合训学员进行调查。结果合训学员心理资本总分与各维度均分均在一般水平(3.5分)以上,其中希望得分最高(5.33±0.94),韧性得分最低(4.43±1.11)。女学员韧性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学员(P0.05);非独生子女希望、自我效能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P0.05);除乐观维度,不同年级学员其余各项维度得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政治面貌学员希望、自我效能、韧性维度得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同学之间关系学员各维度得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韧性维度外,不同选择军校目的的学员在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家庭所在地学员在希望、情绪智力维度得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家庭月收入学员各维度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资本与学员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培养心理资本是促进军校合训学员心理健康和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4年4-10月,随机抽取辽宁省6家三级甲等医院工龄≥1a的护理人员720名。用心理资本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自我效能、希望、韧性及乐观得分分别为(3.73±0.58)、(3.51±0.67)、(3.64±9.59)和(3.68±0.34)分,各维度得分均在中点之上,各维度之间进行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的各因子与心理资本均呈负相关(P0.05或P0.01),SCL-90部分因子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结论护理人员的心理资本与其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而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了解心理情景剧的团体辅导促进大学贫困新生心理资本水平的提升效果,为大学贫困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通过访谈、自愿报名的方式,以贫困生为标准,选取某校“筑梦计划”“贫困专项计划”33名贫困新生,采用整合式心理情景剧,包括暖身、音乐、绘画、演出、讨论分享、总体提升等具体方法,同时采用问卷前后测的评估方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辅导前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对照组在心理资本总分(F=34.09,P<0.01)及自我效能(F=6.65,P<0.05)、希望(F=14.57,P<0.01)、乐观(F=37.92,P<0.01)、韧性(F=4.13,P=0.0508)4个维度上前后测的得分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通过单元均数比较,发现实验组的得分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情景剧对提升大学贫困新生心理资本水平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芜湖市2 000名居民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和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社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9—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芜湖市社区居民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对从镜湖区滨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随机抽取的2 000名居民进行调查,了解社区居民一般资料、居民对社区护理服务的认知及参与利用情况、需求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当场收回有效问卷1 989份,有效回收率为99.45%。两组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学显著水平取双侧P0.05。结果在被调查的社区居民中,15.92%(317/1 989)的居民表示对社区护理完全不知晓,表示知晓的居民占84.06%(1 672/1 989)。与此同时,在这些社区居民中,有81.40%(1 619/1 989)的居民曾经接受过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护理设施表示满意的占89.50%(1 449/1 619),对社区护理人员专业水平表示满意的占90.36%(1 471/1 619),对服务人员态度表示满意的占95.11%(1 556/1619)。居民对总的13种社区护理服务内容需求得分为(2.28±0.76)分,其中得分最高的3种护理服务需求是建立健康档案及定期随访、慢性病防治与护理、儿童计划免疫,得分依次是(2.79±0.57)、(2.68±0.69)、(2.65±0.71)分;得分最低的3种护理服务需求是临终关怀护理服务、心理护理、计划生育指导,得分依次是(1.76±0.87)、(1.82±0.82)、(1.96±0.73)分。不同家庭人均年收入、年龄、学历、工作性质的居民对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芜湖市社区居民护理需求仍停留在传统项目,且与经济实力、个体素质相关明显。社区护理工作应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护理服务,充分发挥社区护理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认知及行为现状,为制定学校心理卫生政策、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5所中学,对在校的1,30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305名中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9.46%,高中生知晓率高于初中生(P0.05)。中学生对校内心理卫生服务资源知晓率为67.82%,对校外心理卫生服务机构和心理热线电话号码的知晓率分别为25.36%和18.08%。有心理困扰的比例为35.17%,遇到心理困扰后寻求帮助的比例为21.23%。高中生对校内心理卫生服务资源知晓率以及心理困扰比例高于初中生(P0.05);高中生和初中生校外心理卫生服务资源知晓率和求助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学生求助方式以非专业求助为主。结论初中生和高中生心理健康认知及行为有差异。学校应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和需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拓展求助方式,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社区居民自杀求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居民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张家港市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一般求助行为问卷、专业心理支持求助态度量表简版、病耻感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40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35份,有效率为97.52%。其中919例有过自杀想法或行为,男性256例(27.9%),女性661例(72.1%)。社区居民自杀求助意愿总得分(57.82±33.13)分,一般求助行为分别为非专业人员(21.30±11.99)分,求助热线电话及网络(13.24±9.53)分,精神卫生专业人员(12.58±9.61)分,一般医生(10.71±7.13)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自杀求助意愿与求助态度呈正相关,与病耻感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业与文化程度是自杀求助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应该提高居民自杀心理健康素养,促使居民正确认识自杀,减少病耻感,树立正确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现状并分析不同变量对其心理资本水平的影响,为地方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的建设和提升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心理资本问卷(PCQ)及教师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对宁波某地方高校的243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地方高校教师PCQ总分及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维度得分分别为4.29±0.61,4.46±0.69,4.27±0.79,4.33±0.67及4.13±0.67,各维度的得分由高至低排列依次为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不同性别地方高校教师在PCQ总分、自我效能及希望维度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教师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教师;不同年龄段地方高校教师不论在PCQ总分还是在各维度得分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1~35周岁地方高校教师这一群体无论是PCQ总分还是各维度得分均为最低;不同职称地方高校教师在PCQ总分及自我效能、希望及韧性3个维度得分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级职称地方高校教师无论是PCQ总分还是各维度得分均为最低;不同婚姻状况、岗位类型和学历水平的地方高校教师在PCQ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整体水平较高,但对于中青年(35周岁以内)、中级职称和女性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还需着重开发提升。  相似文献   

11.
探讨基于幸福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对中青年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南阳市某医院收治的11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收治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幸福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2组患者均持续干预8周。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 Q SF)评分、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评分、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IWB)评分。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FoP Q SF评分、PPQ评分、IWB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FoP Q SF总分及生理健康、社会家庭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PPQ总分及各维度得分、IWB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幸福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中青年乳腺癌患者心理资本水平和主观幸福感,减轻其对癌症复发的恐惧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东莞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与总体幸福感现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资本问卷(PCQ)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东莞市某劳动密集型企业的278名员工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员工PCQ总分及其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各维度的得分分别为(103.03±14.19)分,(26.54±4.85)分,(26.26±4.87)分,(26.55±4.55)分和(23.68±2.82)分。男性在PCQ总分和自我效能维度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女性(P0.05);月收入为5 001~7 999元及8 000元以上员工的PCQ总分高于月收入为3 001~5 000元和3 000元以下员工(P0.05);已婚员工的PCQ总分高于未婚员工(P0.05)。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教育程度员工的PCQ总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员工的GWB总分为(72.53±11.74)分,30岁以上员工的GWB总分高于25岁以下以及25~30岁员工(P0.05);月收入5 001~7 999元及8 000元以上员工的GWB总分高于月收入3 001~5 000元及3 000元以下员工(P0.05);已婚员工的GWB总分高于未婚员工(P0.05)。不同性别、不同教育程度员工GWB总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资本与总体幸福感及其对生活的满足与兴趣、精力、抑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东莞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的总体幸福感水平偏低,心理资本与总体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企业可通过干预员工的心理资本来提升员工的总体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的现况和相关性。方法采用心理资本问卷中文修订版和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中文版,对上海市静安区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4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护士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得分呈中等程度。不同工作年限、职称和月收入的护士的心理资本得分有差异(P0.05)。心理资本总分和各维度与工作投入的总分和各维度呈正相关。结论重视社区护士的心理资本,尤其是要重视工作年限为6~10年的社区护士心理资本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她们的工作投入水平,使患者和机构获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贵阳市居民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贵阳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贵阳市619位社区居民进行心理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贵阳市社区居民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合格率为69.5%,居民已具备基本的心理健康理念,但未达到较高层次的认知水平。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民心理健康素养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对心理问题总体持中性态度;更倾向于通过人际关系寻求心理支持;居民存在心理健康服务的客观需求。结论贵阳市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建立基于社区的居民心理健康素养现状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探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为丰富高校健康教育形式与方法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的实验设计,对从某高校公开招募的没有团体辅导经历的120名大学生,进行生命意义、自尊、心理资本和抑郁症状的测量.随机选取30名作为实验组进行生命教育主题的团体辅导,其他人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学生团体辅导后的人生意义体验、自尊、心理资本总分及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4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前测(t值分别为-4.81,4.70,-5.06,-2.75,-3.65,-2.11,-2.77,p值均<0.05),抑郁得分低于前测(t=2.16,P<0.05);实验组学生团体辅导后人生意义体验、人生意义寻求、自尊、心理资本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49,2.15,2.60,2.68,P值均<0.05);人生意义体验与心理资本呈正相关(r=0.712,P<0.01),人生意义寻求与人生意义体验、自尊、心理资本总分、抑郁无相关(P值均>0.05).结论 生命教育主题的团体辅导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三甲医院肿瘤科护理人员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重庆市三甲医院192名肿瘤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采用心理资本调查问卷、职业倦怠量表和离职意愿调查问卷,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年龄、职称、学历、婚姻状况、工作年限的肿瘤科护理人员心理资本、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得分分别为4.62±0.66、12.23±8.62和2.68±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理资本各维度由高到低得分依次是自我效能维度、希望维度、乐观维度和韧性维度。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与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呈负相关(P0.05)。结论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员心理资本的培养,关注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有效预防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的产生,减少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特困地区中学教师的心理资本对其总体幸福感的影响,为教育深度扶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抽取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川东北中学的教师共330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资本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测评。结果高中教师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与初中教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教师的心理资本量表总分及自我效能感、希望、韧性、乐观维度得分分别为(106.47±13.62)分、(28.41±4.55)分、(27.22±4.85)分、(25.47±3.62)分及(25.38±4.12)分,分别高于初中教师的(100.85±11.45)分、(26.65±4.32)分、(25.97±4.15)分、(24.18±3.02)分及(24.06±3.12)分(P0.05)。男性教师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为(94.48±5.81)分,低于女性教师的(96.17±6.19)分(P0.05)。男性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及乐观维度得分分别为(28.17±4.10)分及(24.24±3.75)分,女性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及乐观维度得分分别为(26.33±4.96)分及(25.50±3.47)分,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总体幸福感、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以总体幸福感为因变量,以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资本及其自我效能感、希望维度均为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心理资本(Beta=0.376)、自我效能感(Beta=0.157)和希望(Beta=0.173)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较为明显。结论应继续加大对特困地区教育的扶贫力度,要特别重视该地区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尤其要重视男性教师职业发展期望的实现和工作家庭冲突的及时化解。  相似文献   

18.
探讨基于每日成功小组(achieving success everyday,ASE)模型的心理韧性团体辅导对提升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现实指导.方法 采用2(实验组/控制组)×3(前测/后测/追踪测)的被试内实验设计,对分层随机抽取的新疆南疆某校618名初中生进行心理韧性团体辅导(共8周,每周1次,每次60~90min),验证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心理韧性及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分维度,核心自我评价、应对倾向及积极应对得分均高于前测(t值分别为8.93,3.78,6.62,3.17,6.13,5.18,4.01,2.91,P值均<0.01),心理健康、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前测(t值分别为-4.24,-3.01)及对照组(t值分别为-2.58,-3.11)(P值均<0.05);心理韧性及目标专注、人际协助分维度,核心自我评价、应对倾向及积极应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88,2.84,3.18,4.19,3.68,2.49,P值均<0.01).追踪测结果显示,心理韧性及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分维度,核心自我评价与积极应对仍高于前测(t值分别为5.69,3.50,2.26,2.80,2.64,4.13,3.39,2.13,P值均<0.05),心理健康得分低于前测(t=-4.62,P<0.01).结论 基于ASE模型的心理韧性团体辅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提升核心自我评价改善应对倾向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孙崇勇  杨忠君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1672-1675
了解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资本现状及二者间关系,以便进一步探讨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方法 采用具有较高信、效度的“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与“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量表”(PCQAS),随机整群抽取的对吉林省3所中学1 140名高中生进行测查.结果 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量平均得分为(26.8±24.0)分,不同性别(t=8.85)、年级(F=9.78)学生运动量平均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小、中等、大运动量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8.70%,20.38%,20.92%.中学生心理资本总分平均为(86.5±7.7)分,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4,P<0.01),高二年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87.9±7.4)最高,其次是高三年级学生(86.0±7.9)、高一年级学生(85.6±7.6);不同运动量的中学生心理资本总分及希望、乐观、自信、韧性维度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2.88,7.56,11.30,21.34,47.67,P值均<0.01),均表现为运动量越大,心理资本水平越高;体育锻炼的运动量与心理资本总分及希望、自信、韧性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4,0.27,0.35,P值均<0.01).运动量对心理资本的希望、自信、韧性维度及总分均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分别为0.08,0.12,0.22,0.19,t值分别为2.80,4.11,7.50,6.52,P值均<0.01).结论 中学生体育锻炼运动量偏低,心理资本水平中上;体育锻炼对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学本科生心理资本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关系,为提高医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样选取安徽省某医学院校441名医学本科生,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及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医学本科生心理资本总均分为123.42±15.78,各维度均分由高到低依次是乐观、希望、自我效能、韧性。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均分为110.11±0.37,分量表中自我实现得分最高,健康责任得分最低;心理资本总分与健康生活方式总分呈正相关(r=0.577,P0.01);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中自我实现、运动对心理资本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医学本科生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可以通过提高医学本科生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来提高其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