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到2021年8月在本院住院诊治的脑卒中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化1:1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等速肌力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在4周后记录下肢肌力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的简化Fugl-Meye下肢评分高于治疗前,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后的120 °/s时膝关节的伸肌与屈肌峰力矩体重比都高于治疗前,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治疗后的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低于治疗前,波幅高于治疗前,联合组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能促进改善神经功能与运动诱发电位,从而提高患者的下肢肌力与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经时空针灸灵龟八法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后疗效情况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此次临床研究病例为从2019年7月~2021年7月间我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100例老年肝肾亏虚型KOA患者。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基础治疗及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时空针灸灵龟八法)、对照组(50例,基础治疗及等速肌力训练)。比较两组中医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伸肌、屈肌峰力矩(PT)、总功量(TW),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WOMAC、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IL-6、TNF-α、IL-18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膝关节伸肌、屈肌PT、TW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时空针灸灵龟八法治疗老年肝肾亏虚型KOA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同时还可有效降低血清IL-6、IL-18、TNF-α水平,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n=68,等速肌力训练)与观察组(n=68,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干预)。两组均干预3周,观察两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L)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偏瘫Brunnstrom分级、表面肌电图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3周后FMA-UL、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周后IV级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周后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三角肌中束的均方根值(RMS)和积分肌电值(iEMG)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周后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经等速肌力训练、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干预,可促进偏瘫上肢肌肉激活和运动单位募集同步化,改善上肢肌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调督理筋针法联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腰背肌力学效应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20年6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腰部核心肌力训练,60例)和观察组(调督理筋针法联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60例)。对比两组疗效、疼痛及腰椎功能指标、腰背肌力学效应和血清炎性因子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15 d后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5 d后屈曲过程表面肌电值(AEMG)、屈伸松弛比(FRR)低于对照组,伸直过程AEMG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5 d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部核心肌力训练联合调督理筋针法治疗LDH,可减轻疼痛症状,改善腰背肌力学效应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空气压力波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等速肌力训练联合常规干预)和研究组(空气压力波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和常规干预),每组例数为80例。比较两组淋巴水肿发生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ROM)和三角肌下缘、肘上、肘下、腕上的周径,同时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VAS低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和ROM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三角肌下缘、肘上、肘下、腕上的周径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生理功能(PF)、总体健康(GH)、活力(VT)、躯体疼痛(BP)及精神健康(M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康复采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空气压力波干预,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小上肢周径,降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MOTOmed下肢智能运动训练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步行能力和躯干屈伸肌群肌力的影响。方法:1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来源于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4,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MOTOmed下肢智能运动训练)和研究组(n=74,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运动想象疗法)。两组均干预12周。对比两组下肢功能、步行能力和躯干屈伸肌群肌力变化。结果:两组干预12周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el指数(BI)、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量表(FAC)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2周后步频、步速、跨步长比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2周后健侧腹直肌、竖脊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均方根值未见明显变化,且组间同时点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干预12周后患侧腹直肌、竖脊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均方根值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MOTOmed下肢智能运动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运动想象疗法,可促进下肢功能改善,提高步行能力,同时还可改善患侧躯干屈伸肌群肌力。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聚焦超声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生活质量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KOA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常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实验组(n=35,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低强度脉冲聚焦超声治疗),对比两组膝关节本体感觉、病情严重程度、膝关节功能、炎性因子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Le-quence指数、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主动角度重现测试值(AAR)、被动运动阈值测量值(TDPM)低于同组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白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低强度脉冲聚焦超声治疗KOA,可促进症状改善,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提高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小鼠脊髓组织神经元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1只雌性C57BL/6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三组:Sham组(假手术对照组),SCI组(脊髓损伤模型)和Resveratrol组(白藜芦醇治疗的脊髓损伤模型),每组7只。通过Basso小鼠量表(BMS)评估小鼠后肢运动功能、HE染色评估小鼠脊髓病变面积、尼氏染色检测脊髓组织神经元数目、TUNEL染色检测凋亡细胞数目。通过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脊髓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和IL-8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脊髓组织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caspase 3和caspase 8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小鼠相比,SCI模型小鼠脊髓组织病变面积和MPO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但经白芦藜醇治疗后的Resveratrol组SCI小鼠脊髓组织病变面积和MPO活性较SCI组小鼠显著降低(P<0.05)。与Sham组小鼠相比,SCI模型小鼠BMS评分显著降低(P<0.05),但经白芦藜醇治疗后的Resveratrol组SCI小鼠BMS评分较SCI组小鼠显著升高(P<0.05)。与Sham组小鼠相比,SCI模型小鼠脊髓组织神经元丢失和凋亡均显著增加(P<0.05),但经白芦藜醇治疗后的Resveratrol组SCI小鼠脊髓组织病神经元丢失和凋亡较SCI组小鼠显著降低(P<0.05)。与Sham组小鼠相比,SCI模型小鼠脊髓组织Fas、FasL、caspase 3、caspase 8、TNF-α、IL-6和IL-8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经白芦藜醇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白芦藜醇可显著降低脊髓损伤小鼠脊髓组织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损伤小鼠脊髓组织炎症和炎症引起的凋亡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平衡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腘绳肌肌力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96例,并成功实施ACLR,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常规康复训练、虚拟现实平衡训练)和研究组(n=48,常规康复训练、虚拟现实平衡训练联合NMES干预)。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膝关节功能、腘绳肌肌力和步行功能。结果:研究组的临床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3.75%(45/48)高于对照组68.75%(3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对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患侧腘绳肌等长肌力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健侧腘绳肌等长肌力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步长、步速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患侧摆动相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被动活动察觉阀值、进行被动角度再生试验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拟现实平衡训练联合NMES应用于ACLR术后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助于其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腘绳肌肌力,改善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脊柱微调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功能康复、血液流变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LDH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腰背肌康复训练)和观察组(60例,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脊柱微调手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功能康复效果、血液流变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腰部屈曲腰部活动范围(ROM)、伸展ROM、测屈ROM和屈肌肌力、伸肌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躯体功能、精神健康、活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生理机能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脊柱微调手法用于LDH患者干预中,可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功能康复,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5,常规康复训练)和研究组(n=65,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有氧运动),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膝关节峰力矩(PT)、膝屈伸PT、膝屈伸耐力指数(ER)、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8周后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活力、健康状况、生理职能、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8周后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给予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康复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符合入组条件的4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治疗相同,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予等速肌力康复训练,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在纳入研究1周内和研究结束1周内进行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评价,对前后两次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剑桥老年认知量表、Berg平衡、功能伸展测试、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肌力康复训练能明显促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常规肌力康复训练联合血流限制训练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股四头肌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CL重建术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接受常规肌力康复训练)和研究组(n=41,接受常规肌力康复训练联合血流限制训练)。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股四头肌功能、平衡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6周后,研究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膝关节肿胀程度、大腿周径差值小于对照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研究组股四头肌厚度薄于对照组,平均功率、峰力矩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研究组站立平衡平均压力峰值差、缓慢弯膝平均压力峰值差、向下蹲位平均压力峰值差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4.88%)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4.39%)(P<0.05)。结论:ACL重建术后患者应用血流限制训练联合常规肌力康复训练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股四头肌功能和平衡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SCI)诱发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排尿症状、膀胱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CI诱发NB患者9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49),对照组患者予以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排尿症状、膀胱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日膀胱内压力、24 h单次排尿量、排尿次数、膀胱容量均较治疗前增加,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膀胱功能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活力、生理职能、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SCI诱发NB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排尿症状,提高其膀胱功能及生活质量,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