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致命并发症。因静脉曲张出血而入院的 80 %患者常再次出血 ,其中的 6 0 %将在一年内死亡 [1 ] 。因此 ,有效的紧急止血和预防再出血 ,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1998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 ,笔者用硬化剂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患者 2 6例 ,与同期单用药物治疗的 2 0例对照 ,硬化剂组急症止血疗效显著提高 ,出血复发率明显降低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46例患者均系肝炎后肝硬化 ,肝功能化验白、球蛋白倒置 ,急行胃镜检查证实为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随机分为硬化剂组及对…  相似文献   

2.
肝癌介入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法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16例(7.84%)。结合下列七个相关临床因素进行分析出血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案,结果示肝功能B、C级者(列为肝功能差者),化疗药物返流及肝硬化合并有食道静脉曲张三因素分别在出血组与未出血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而年龄,性别、门脉癌栓、介入次数四因素在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故术前积极改善肝功能,术中插管超选择以及血管收缩剂的预防使用等对防治出血均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的并发症 ,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仍着重降低门脉压 ,消除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扩血管药和缩血管药是目前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药物。我们于 1995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应用硝苯吡啶和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30例 ,与单用垂体后叶素组进行了比较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对象  6 5例肝硬化病人 (其中肝炎后性肝硬化 5 2例 ,酒精性肝硬化 13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0例 ,男2 2例 ,女 8例 ,年龄 36~ 72岁 ,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度食道静脉曲张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重度食道静脉曲张但未发生过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患者103例依照自愿原则进行预防性套扎治疗(63例)或不进行套扎治疗(40例),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分别观察疗效。结果:进行预防性套扎患者A级29例患者2年内无1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B级24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例,c级10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4例并死亡;未进行预防性套扎患者A级20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9例,B级13例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0例死亡5例,C级7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7例均死亡。结论:预防性套扎最大限度地防止肝硬化重度食道静脉曲张患者发生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或延缓首次出血出现的时间,是治疗肝硬化重度食道静脉曲张的安全、可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住院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2组患者住院天数、并发症、平均止血时间以及肝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在住院天数、并发症、平均止血时间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院时肝功能指标较入院时好转,观察组肝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内镜直视下食道静脉曲张结扎术(EVL)是目前预防和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但而术后出血是其严重并发症 ,直接影响会危及病人生命。现就 1 997年 2月至 2 0 0 0年 2月我院治疗的EVL术后并发出血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乙肝后肝硬化致食管静脉曲张 ,其中男性1 9例、女性 2例 ;年龄 2 2~ 5 8岁 ,平均40 .8岁 ,肝硬化病程 3~ 1 5年 ,平均 7年。 2 1例中重度食道静脉曲张 1 7例、中度曲张 4例 ,伴有胃底静脉曲张 2例。肝功能按Child分级 :A级 5例 ,B级 1 3例 ,C级 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经肝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炎后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2组患者均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组在围手术期经肝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照组行一般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门静脉压力、腹水消失及肝功能改善情况,随访手术后再出血及死亡情况。结果 2组术后门静脉压及腹水容积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3、6、12个月肝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随访3年,治疗组无再出血和死亡病例发生;对照组再出血21例(50.0%),因肝功能衰竭死亡6例(14.29%)。结论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的同时,在围手术期经肝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降低门静脉压力和腹水容积,改善肝功能,预防再出血,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患者再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英德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流质饮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早期口服营养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给予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患者肠内营养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水平,预防再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食道静脉曲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内镜下食道静脉曲线结扎治疗(endmpivanedLigation.EVL)是一种新的介入方法,奥曲肽具有迅速、显著降低食道曲张静脉压力的作用。我院自1997年7月至今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联合治疗食道静脉曲线出血病人,取得较好疗效。1临床资料匕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6~57a,特发性门脉高压性食道静脉曲张三例,肝硬化所致食道静脉曲张14例,其中肝硬化合并肝癌三例,按Child-psgh肝功能分级:肝功能B级9例,C级6例。食道静脉曲张程度按日本门脉高压症研究会制定标准F313例,FZ12例,均伴有红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选2020年3月—2021年2月治疗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通过抽签法分为参照组41例,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组41例,应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ALB、TBi L、ALP和AST等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以上指标均较参照组低(P<0.05);联合组止血总有效率97.56%,较参照组的80.49%高;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8%,较参照组的24.39%低,差异均具显著性(P<0.05)。结论 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应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效果确切,不仅能提升临床止血效果,还能促进肝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得安联合消心痛在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0年5月至2005年5月住院的30例患者,分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再出血情况,即有无呕血或/和黑粪,每月检查1次肝功能,有呕血或/和黑粪者判为活动性出血。结果治疗组在随访期间(1年)再出血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心得安和消心痛能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再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韩益德  苗娟 《吉林医学》2010,31(28):4916-4917
目的:评价内镜下套扎术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1例采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47例采用药物普萘洛尔治疗。EVL治疗组给予多次套扎,直到曲张静脉消失;药物治疗组给予普萘洛尔口服10mg,3次/d,逐渐增至最大耐受剂量。对所有患者随访2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治疗前后静脉曲张程度以及肝功能分级变化。结果:EVL治疗组共61例,其间发生出血8例(13.1%),死亡2例(3.3%);药物治疗组共47例,其间发生出血15例(31.9%),死亡7例(14.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L治疗组总静脉消失率为42.6%(26/61),药物治疗组中47例曲张静脉均未消失;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与服用普萘洛尔相比,EVL能显著降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率、死亡率和静脉曲张程度,对肝功能无明显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学忠 《大家健康》2013,(11):90-91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内科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方法,控制急性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情况的频繁发生,改善患者肝脏功能。方法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在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密切观察的同时,使用胃镜对患者的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原因进行仔细检查、治疗。结果在医生的仔细治疗后,有10例患者在治疗1天以后食道静脉曲张没有出现出血症状、18例患者在治疗2天以后没有出现出血症状,14例患者在治疗3天以后没有出现出血症状,5例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3例患者死亡。结论肝硬化患者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原因很多,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汇总,必须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认真分析出血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达到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肝硬化患者血氨、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予以肝硬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3片/次,每天3次,连用6周。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血氨、肝功能(ALT、AST)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患者血浆TNF—α、IL-1和IL-8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能明显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降低血氨、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因子的水平,对肝硬化有显著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资料与方法 1995年7月~1999年6月收治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27例,男22例,女5例,年龄28~57岁。其中肝炎后性肝硬化13例,酒精性肝硬化9例,其他5例。治疗组14例,对照组13例。两组均经B超、肝功能及胃镜检查,其中食道静脉曲张15例,胃底-食道静脉曲张12例。肝功能Childpush分级经检验,两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肝炎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病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及时判断出血部位及性质 ,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止血措施 ,能使大部分患者得到缓解。我们应用善得定治疗 30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并与垂体后叶素治疗 2 6例进行疗效对比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5 6例均选自住院病人 ,肝炎肝硬化诊断符合 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标准。男性 44例 ,女性 12例。年龄最大 6 0岁 ,最小 2 3岁 ,平均年龄 (36± 9.5 )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肝功能分级按Child分级 ,治疗组A级 8例 ,B级 15…  相似文献   

17.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EGV)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的并发症,预防和控制EGV出血,必须降低门脉压,消除曲张的食道胃底静脉。善得定和垂体后叶素均属内脏血管收缩剂,我院1999年4月~2000年5月,用上述两药治疗40例EGV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对象:40例肝硬化病人(其中肝炎后肝硬化30例,酒精性肝硬化8例,药物性肝硬化2例),随机分成两组,20例为善得定组,20例为垂体后叶素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6.8岁(35~67岁),两组病人病种及肝功能(child′s)分级相似,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的门、脾静脉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脂联素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0例肝纤维化患者、30例肝硬化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以恩替卡韦抗病毒,分别于纳入研究当日、24周、48周检测所有对象肝功能、脂联素水平、肝纤四项。比较各组脂联素水平;评价脂联素与AST/ALT、TBA、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单独以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8周时肝纤维化得到改善患者纳为改善组,其余患者纳为未改善组,对比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 1各时点对比,血清脂联素水平均呈健康体检者<肝纤维化组<肝硬化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脂联素水平与AST/ALT、TBA、PCⅢ、LN、CⅣ、HA均呈正相关(P<0.05);3改善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随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程发展而上升;脂联素水平与肝功能恶化程度、肝纤四项均有明显相关性;患者若接受抗病毒治疗,脂联素水平将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9.
洪士开  陆云飞  黄源  韦录 《广西医学》2011,33(8):980-982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方法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22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急诊断流术组、择期断流术组、联合分流术组手术后再出血率分别为27.8%(10/36)、9.7%(10/103)、4.4(1/23),术后病死率分别为36.1%(13/36)、13.6%(14/103)、8.7%(2/23)。肝功能Child A+B级组5年生存率为72.6%(45/62),Child C级组为31.3%(5/16)。结论 有出血史的患者预后取决于肝功能状况,肝功能差的尽量待好转后再行手术治疗。分断流联合术和择期断流手术预防和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研究背景 ]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和常见死亡原因之一 .  [病例报告 ]将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 16 4例分为硬化组 79例和药物组 85例 ,分别给予内镜下 5 0 g/L鱼肝油酸钠静脉内硬化治疗与一般传统药物治疗 .结果 ,6个月 ,1,3,5年内硬化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药物组 ,而硬化组生存率高于药物组 .[讨论 ]内镜下硬化疗法在降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再出血率和提高生存率方面均优于传统的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