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p33ING1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凡军  周媛媛 《山东医药》2009,49(3):113-114
ING1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3q33—34,主要编码蛋白p33ING1,表达于细胞核内。p33ING1是ING1的蛋白表达产物,其与p53有相互依赖作用,参与053介导的多种转录调控活动,能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及促进损伤修复。其低表达则可刺激克隆形成,促使细胞恶性转化,导致肿瘤发生。研究发现,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存在p33ING1表达下调或p33ING1杂合性缺失(LOH)。现将p33ING1的生物学性能及其与NSCLC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umor suppressor p33ING1b and its synergy with p53 gen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METHODS: Recombinant sense and antisense p33ING1b plasmids were transfected into hepatoma cell line HepG2 with lipofectamine. Apoptosis, G0/G1 arrest, cell growth rate and cloning efficiency in soft agar of HepG2 were analyzed after transfection. In three hepatoma cell lines with different endogenous p53 gene expressions,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p33ING1b with p53 was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luciferase assay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activation of p53 downstream gene p21WAF1/CIP1. In addition, the expression and mutation rates of p33ING1b in HCC tissues were measur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PCR-SSCP). RESULTS: Overexpression of p33ING1b inhibited cell growth of HepG2, induced more apoptosis and protected cells from growth in soft agar. Combined transfer of p33ING1b and p53 gene promoted hepatoma cell apoptosis, G0/G1 arrest and elevated expression of p21WAF1/CIP1. Immunostaining results showed co-localized P33ING1b with P53 protein in HCC tissues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lation between protein expression rates of these two genes (P<0.01). Among 28 HCC samples, p33ING1b presented a low gene mutation rate (7.1%). CONCLUSION: p33ING1b collaborates with p53 in cell growth inhibition,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in HCC. Loss or inactivation of p33ING1b normal function may be an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CC retaining wildtype p53.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p33ING1对pcDNA3.1-p33ING1转染后的HepG2肝癌细胞p21WAF1/CI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和转染组;将pcDNA3.1-p33ING1及空载质粒pcDNA3.1转染到HepG2细胞中,最终建立稳定转染的细胞株,RT-PCR检测p33ING1表达;RT-PCR和免疫组化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ING1的蛋白表达产物p33ING1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33ING1在40例肺癌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33ING1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7.5%)明显低于正常肺组织(100.0%),P<0.05.p33ING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组织分化有关.结论 p33ING1低表达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对判断肺癌的恶性程度、浸润甚至转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7.
P33ING1为1996发现的一种新的抑癌基因,该基因在细胞周期的调控和凋亡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可有效抑制细胞的生长,促进无生长因子条件下的细胞凋亡,同时P33ING1与P53在抑制细胞生长方面有协同和相互依赖作用,在人体多种肿瘤组织中发现P33ING1 mRNA表达下降。我们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分析胃癌组织中及正常组织中P3ING1mRNA表达强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衰老相关基因p33^ING1b对p16^INK4a以及细胞衰老进程影响的内在分子机制。方法 以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为对象,采用RT—PCR、Western blot、结构域分析、启动子分析以及相关衰老生物学指标检测等手段对p33^ING1b对细胞衰老进程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 在2BS细胞中,无论在mRNA水平还是蛋白质水平,p33^ING1b的表达均随代龄俱增,老年细胞p33^ING1b蛋白表达水平是青年细胞的10倍;而且该基因具有促进p16^INK4a表达的作用;通过结构域分析发现,C端的植物同型结构域(PHD)删除体(p33ΔC)较野生型p33^ING1b具有更为明显的促进p16^INK4a表达以及诱导细胞衰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p33ΔC使p16^INK4a表达上调,细胞生长曲线变缓(P〈0.05),细胞传代次数减少10代以上。结论 p33^ING1b具有诱导衰老的作用,而且p33^ING1b的不同结构域的作用也有所不同,PHD结构域似有延缓衰老、约束或拮抗分子内其他部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33ING1 表达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胰腺癌、癌旁组织与胰腺良性病变标本,应用组织芯片(又称组织微阵列)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P33ING1、P53和MDM2在胰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33ING1在胰腺癌与癌旁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7.2%(129/167)、60.4%(61/101).P33ING1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和神经受累显著相关(P<0.05);P53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淋巴结转移和神经受累均显著相关(P<0.05);MDM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显著相关(P<0.05).胰腺癌组织中P33ING1与P53、MDM2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 P33ING1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P33ING1与P53及MDM2的联合表达与胰腺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分泌源性胰腺癌病理形态学特征及相关基因产物表达和意义.方法对249例胰腺癌按WHO标准进行病理组织学分类,同时对发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和侵袭转移等进行分析.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技术,对167例胰腺癌和101例癌旁胰腺组织p53、p14ARF、p21wAF1、ATM、MDM2、p33ING1基因表达蛋白进行了检测.结果249例胰腺癌中,男:女=2.04:1,40岁以上占94%,肿块3 cm以上占65.9%,胰头部位占71.1%,导管腺癌占81.1%,发现6例黏液性非囊性癌.伴有十二指肠浸润、局部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者占32.5%,伴有周围神经浸润者占44.97%.免疫组化显示癌组织p53阳性率为57.5%,p14ARF阳性率35.3%,p21WAF1阳性率39.5%,ATM阳性率67.7%,MDM2阳性率64.1%,p33ING1阳性率77.2%.61例有随访资料,患者平均存活1 6个月.结论胰腺癌侵袭转移发生率高,特别是周围神经浸润可能为预后差的重要原因之一.6种肿瘤基因产物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多种基因的异常,是一个复杂的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1.
p53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其所编码的蛋白质能抑制肿瘤的发生及其他恶性行为,正常细胞中p53蛋白半衰期短,含量极微,癌细胞和转化细胞中p53蛋白半衰期可延长到几小时,含量可高达100倍.目前对p53的研究主要在其与肿瘤的关系方面.然而p53本身及其调节分子非常复杂,决定着它可在不同的细胞和疾病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p53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其所编码的蛋白质能抑制肿瘤的发生及其他恶性行为,正常细胞中p53蛋白半衰期短,含量极微,癌细胞和转化细胞中p53蛋白半衰期可延长到几小时,含量可高达100倍.目前对p53的研究主要在其与肿瘤的关系方面.然而p53本身及其调节分子非常复杂,决定着它可在不同的细胞和疾病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RNA干扰沉默生长抑制因子1(ING1)基因表达对胃腺癌AGS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人胃腺癌细胞株AGS经常规培养后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小干扰RNA(siRNA)序列]、siRNA组(转染特异性ING1 siRNA序列)。应用免疫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转染后不同时间的ING1基因表达沉默效果。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ING1基因表达沉默对AGS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ING1主要在AGS细胞胞质中表达。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中将空白对照组的ING1基因表达量设为1,则转染后24和40 h阴性对照组的ING1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8±0.16和0.92±0.13,siRNA组ING1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8±0.09和0.17±0.06。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P值分别=0.78和0.82。空白对照组和siRNA组比较,P值均=0.01。阴性对照组和siRNA组比较,P值分别=0.02和0.01。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结果显示,转染后40 h AGS细胞中ING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空白对照组AGS细胞凋亡率为11.06%±0.97%,阴性对照组、siRNA组转染40 h后AGS细胞凋亡率为11.82%±0.69%和 6.70%±0.41%。空白对照组与siRNA组比较P=0.024。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76。阴性对照组与siRNA组比较P=0.019。结论ING1在人胃癌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胃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生长抑制因子4(inhibitor of growth 4,ING4)基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广泛参与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并可增强化疗药物的敏感性[1].ING4主要在细胞内发挥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鞘鞍醇激酶1(Sphk1)抑制剂SKI-Ⅱ增敏顺铂(DDP)对SGC7901/DDP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胃腺癌耐DDP细胞株SGC7901/DDP进行体外培养后,分对照组、DDP组(DDP 2.50 mg/L)、SKI-Ⅱa组(SKI-Ⅱ 1.25 μmoL/L)、SKI-Ⅱb组(SKI-Ⅱ 10.00 μmoL/L)、SKI-Ⅱc组(SKI-Ⅱ 1.25 μmoL/L+ DDP 2.50 mg/L)、SKI-Ⅱd组(SKI-Ⅱ 10.00μmoL/L+ DDP 2.50 mg/L)进行实验.采用MTT、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生长、周期阻滞情况;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Sphk1、P-gp、p27蛋白表达;并分析Sphk1与P-gp、p27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DDP组、SKI-Ⅱa组对细胞生长、细胞周期无影响;与对照组比较,SKI-Ⅱc组可抑制细胞生长,使停滞于G0/G1的细胞增加、S期细胞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DDP组的Sphk1、P-gp、p27蛋白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SKI-Ⅱa组p27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phk1与P-gp呈正相关(r=0.550,P<0.01),与p27呈负相关(r=-0.663,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DDP组未见明显改变,SKI-Ⅱb组、SKI-Ⅱd组的Sphk1、P-gp表达减弱,p27表达增强.结论 SKI-Ⅱ可通过抑制Sphk1蛋白下调P-gp蛋白、上调p27蛋白表达,增敏DDP对SGC7901/DDP细胞的周期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16.
p73基因是由Kaghad等[1]于1997年首先发现的,该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p36.33,这一区域在许多人类肿瘤中经常缺失,是多种抑癌基因存在的位点.p73和p53蛋白均能转录激活p21WAF1,从而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1~3].但目前专家们对p73基因在肿瘤发生中究竟起抑癌作用还是致癌作用尚无一致意见.本研究探讨了p73、p21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逆转座子L1编码蛋白ORF-1p的表达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带Flag标签的L1 ORF1表达载体,转染SMMC7721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反转座子L1 ORF1编码蛋白ORF-1p的表达;采用软琼脂成集落实验和相关报告基因检测ORF-1p表达对肝癌细胞p53、p15和p21活性的影响。结果在SMMC7721细胞中,Flag-ORF-1p表达能够显著促进该细胞的增殖(P〈0.05),增强该细胞的锚定非依赖性生长(P〈0.05),降低p53、p15和p21报告基因的活性。结论 L1基因编码蛋白ORF-1p能够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浸润以及肿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生长抑制因子(ING)家族基因对多种肿瘤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目的:研究ING5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构建表达ING5的真核和原核质粒,制备ING5多克隆抗体。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癌组织中ING家族基因mRNA表达以及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株中ING5mRNA表达,分别以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癌细胞株和肝癌组织中ING5蛋白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ING家族基因mRNA表达均下调。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株中ING5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结论:ING5在肝癌中表达下调,对其发生、发展可能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和机制的异常是肿瘤得以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53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PUMA)是近十多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促凋亡基因,其编码的PUMA蛋白是Bcl-2家族成员之一,经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目前在多种肿瘤中未发现PUMA基因的突变,提示PUMA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并无直接关联.PUMA蛋白的表达受到p53、内质网应激、JNK、FOXO3a、E2F1等多个信号通路的转录调控和翻译后的磷酸化调节.一些研究表明PUMA蛋白在肿瘤中的表达下降与肿瘤的形成、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而增加PUMA在肿瘤中的表达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随着对PUMA在肿瘤中表达异常的机制的深入研究,PUMA有望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治疗价值的肿瘤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0.
NF-κB活化与星形细胞肿瘤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85例星形细胞肿瘤组织及10例正常大脑组织中的NF-κB p65,并用Tunel法检测凋亡肿瘤细胞,分析NF-κB p65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星形细胞肿瘤中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0%,对照组中NF-κB p65无表达.NF-κB p65在低级别与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的表达相比,P<0.05.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增高,NF-κB p65与AI呈正相关关系(r=0.437,P<0.01).随访资料完整的45例中NF κB p65阴性者3 a生存率为72.2%,明显高于阳性者的33.3% (P<0.05).结论 NF-κB是与星形细胞肿瘤相关的癌蛋白,NF-κB参与星形细胞肿瘤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