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者报告了静脉输注大剂量人类 IgG 治疗经肾活检证实的原发性膜性肾病(IMGN)的初步结果。本文9例病人均为 IMGN 的肾病综合征(NS),在接受该疗法前6个月,都需要利尿药和人类白蛋白来控制 NS 病情。作者根据肾功能将病人分成二组。肾功能正常(Ccr∶125.24±16ml/min/1.73M~2)的5例为A组,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0~49岁,平均33.2岁,病程17.6±10个月,尿蛋白7.2±1.7g/d。轻度肾功能不全(Ccr∶65.5±8.8ml/min/1.73M~2)4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治疗后尿蛋白的变化,探讨高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对尿蛋白的疗效.方法 32例经肾活检确诊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所有患者24 h尿蛋白≥0.5 g/d,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口服厄贝沙坦0.15 g/d,n=16)和高剂量组(口服厄贝沙坦0.3 g/d,n=16),治疗8周后观察24 h尿蛋白和血钾、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结果 受试患者服用厄贝沙坦后尿蛋白均下降,常规剂量组尿蛋白较治疗前减少40%,而高剂量组尿蛋白较治疗前减少63%,两组血清钾、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高剂量厄贝沙坦在减少尿蛋白方面更为显效,且患者耐受性、医从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3.
近来很多学者认为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测定对指示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处于活动期和对肾移植排异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亦有不同意见。为此作者对112例肾炎、93例尿路感染和23例肾移植病人作尿FDP测定共1,050次。112例肾炎经肾活检证明为原发性肾炎属于弥漫性增殖型。在肾病综合征组19例中仅2例为膜性肾炎。凡24小时尿蛋白>2g或有进行性肾功能减退者作为活动性肾炎。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肾活检标本中皮质区小管间质损害的意义,作者对101例 IgA 肾病,31例 IgA 阴性(非 IgA)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及75例特发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用光镜进行半定量检查。小臂损害程度分四个等级(-~(?)),以此估计成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结果在 IgA 肾病小管间质损害((?))时尿蛋白显著增加,而蛋白尿与另二种肾小球肾炎的小管间质损害之间无相关性。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病例则有随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在国内报道大剂量α-INF静脉疗法治疗2例HC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肾活检诊断1例为隐性肾病,另1例为膜增值性肾炎.运用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中HCV-RNA,均有负链和(或)正链的阳性结果.本文结果及文献报道提示,大剂量α-INF静脉疗法治疗HC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可抑制HCV病毒复制,减轻HCV病毒血症,从而缓解由HCV免疫复合物导致的肾脏病变,包括肾功能及尿蛋白等.该法疗效肯定,副作用少,但停药后易复发,且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6.
作者分析了慢性肾小球肾炎三种疗法的治疗效果。①大剂量强的松龙:116名无肾功能衰竭的各种临床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在严格限制钠、蛋白摄入,并给予氯化钾结合口服预防剂量抗菌素的条件下,每天给予60毫克强的松龙,连续治疗1~2个月。结果:近40%的代偿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在多年内(5~10年)获得明显缓解(特别对肾小球肾炎肾病型和中度蛋白尿型伴有肾小球中度膜性或膜性增生性病变的患者疗效较好)。在疾病早期即有肾小球硬化和蛋白—血尿型者,疗效不佳。②瘤可宁(苯丁酸氮芥)和中等剂量强的松龙联合用药:55名病人同样在限制钠、蛋白摄入和给予氯  相似文献   

7.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及优选剂量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及优选剂量。方法IVIG 2g/kg单次输注72例,1g/kg单次输注43例,0.4g.kg-1.d-1连用4~5d 38例。对比分析IVIG不同用药方案急性期症状与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恢复情况及预防冠状动脉损害的效果。结果2g/kg和1g/kg单次输注与0.4g kg-1.d-1连用4~5d比较,前两种用药方案治疗的患儿在急性期炎症消退较快,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单次输注1g/kg IVIG治疗川崎病是有效的剂量,宜推荐作为川崎病首选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雯 《山东医药》2001,41(4):29-30
1998~ 1 999年 ,我们对 6 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持续性蛋白尿 (尿蛋白 >2 .5g/2 4 h)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临床治疗 ,观测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本组 6 0例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男 3 3例 ,女 2 7例 ;年龄 1 7~ 6 7岁 ,平均年龄 3 2岁。6 0例患者的病理诊断均经肾活检证实 ,均伴有轻~中度高血压 ,肾功能按 Oken肾功能障碍分类 ,分别为 B、C级损害 ,持续蛋白尿 ,尿蛋白 >2 .5g/2 4 h。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钠 ( LMWH)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3 0例 ) ,两组病理类型见表 1。表 1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  相似文献   

9.
中年男性,6年前发现肾病综合征,虽经治疗但肾功能仍进行性恶化;自体肾肾活检符合单克隆IgG沉积肾小球肾炎.发病后3年因慢性肾功能不全行肾移植术,肾移植术后1年蛋白尿再现,行移植肾活检证实单克隆IgG沉积肾小球肾炎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尿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sFlt-l)的水平,探讨sFlt-1在肾脏疾病中的意义。方法以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的34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将患者分为非肾病范围蛋白尿组和肾病范围蛋白尿组。同时收集1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血、尿中s Flt-1水平,并分析血、尿sFlt-1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非肾病范围蛋白尿组和肾病范围蛋白尿组患者血sFlt-1分别为(8.61±2.12)μg/L、(32.67±7.06)μg/L、(30.65±8.84)μg/L,尿s Flt-1分别为(6.66±2.37)μg/L、(29.54±5.64)μg/L、(27.41±6.79)μg/L。与对照组相比,非肾病范围蛋白尿组和肾病范围蛋白尿组患者血、尿sFlt-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肾病范围蛋白尿组和肾病范围蛋白尿组组间比较,血、尿s Flt-1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sFlt-1表达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无明显相关性(r=-0.029,P0.05);尿sFlt-1的表达与24 h尿蛋白定量无明显相关性(r=0.019,P0.05)。结论 sFlt-1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检测sFlt-1水平并拮抗其生物学作用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疗中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者用消炎痛(Indomethacin)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30例,呈肾病综合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急性肾小球肾炎2例。消炎痛的剂量为75毫克/天,分3次饭后口服。  相似文献   

12.
霉酚酸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应用霉酚酸酯(MMF)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给予MMF治疗,起始剂量为1.5g/d,尿蛋白降至0.5g/d时剂量减至1.0g/d维持,有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复制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3,6,9个月检测血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及HBVDNA定量,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4h尿蛋白量明显减少(P<0.01),血清白蛋白明显上升(P<0.05),Scr明显下降(P<0.05),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降低(P<0.05),未发现病毒复制增加。随访9个月完全缓解9例,总有效率85%。治疗期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MMF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有明显疗效,且耐受性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自发性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特征是新月体形成及肾功能迅速恶化。由于抗凝剂、类固醇、细胞毒药物无显著疗效,大多数病人需要血液透析(下称血透)。本文叙述3例自发性急逃性肾小球肾炎病人,血透后无任何特异性治疗,自行痊愈。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可分为3种不同的免疫荧光类型:Ⅰ型显示弥漫线状 IgG 染色,合并抗肾小球基膜抗体;Ⅱ型显示弥漫粒状 IgG、IgM 沉积,较少出现 IgA 沉积,伴有 C3沉积于外周毛细血管袢;Ⅲ型显示稀少 IgG 或 C3沉积,或无沉积。本组病人属免疫荧光Ⅲ型。所有病人于数月血透后未接受特异性治疗而痊愈。当然不能排除血透时使用肝素的良好效果。作者发现具Ⅲ型病人比具Ⅰ、Ⅱ型病人有较良性病程。在 Bolton 和 Couser 的病例  相似文献   

14.
免疫吸附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肾脏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1年11月~2003年8月在南京总医院住院36例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7例,抗肾小球基膜抗体疾病5例,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10例,二次移植1例,脂蛋白肾病7例,膜增殖性肾炎、过敏紫癜性肾炎、冷球蛋白血症、干燥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及药物中毒各1例),应用基因重组蛋白A免疫吸附柱进行免疫吸附治疗204例次,平均每例治疗5.67例次,血浆吸附总量(6 142.3±112.09)L. 结果:蛋白A免疫吸附柱吸附治疗单次过柱IgG结合率为(95.1±4.0)%,IgM为(38.8±10.3)%,IgA为(25.2±13.7)%,C3为(14.1±9.4)%,C4(12.1±0.71)%.患者每次免疫吸附治疗后血浆IgG、IgA、IgM及补体分别下降为(63.1±16.5)%、(25.2±13.7)%、(30.8±10.3)%及C3(14.1±9.4)%,C4(12.1±10.7)%.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SLE)患者治疗后病情缓解,ANA及ds-DNA转阴率50%;5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疾病,治疗后3例血清抗-GBM抗体转阴,4个月后仍阴性,1例较治疗前下降62.8%,第二个疗程转阴性;4例治疗前已行血液透析,其中1例摆脱血液透析,1例肾功能稳定;10例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6例肾功能恢复正常,4例移植肾失功;1例二次移植患者,随访2年肾功能正常;7例脂蛋白肾病患者,治疗后Apo E水平下降,尿蛋白迅速减少.膜增殖性肾炎、过敏紫癜性肾炎、高冷球蛋白血症、干燥综合征及格林巴利综合征各1例,病情也得到缓解,1例药物中毒无效. 结论:蛋白A吸附柱能有效降低血浆IgG等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对缓解一些活动期免疫性疾病症状有肯定作用,使患者安全渡过危险期,价廉,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脏病理改变与老年肾病患者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补体(C)、尿蛋白(Pro)、白蛋白(Alb)和血脂水平的关联性。方法对该院肾病内科2010年9月至2013年10月有完整病理资料的45例高龄肾病患者的血清IgA、IgG、C4、C3水平、肾小球系膜的增生程度评分与24 h Pro、Alb、TC、TG和IgA、IgG、C3免疫荧光强度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测定肾脏患者及健康对照组(36例)的IgA、IgG、C4、C3的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血清中IgA、IgG水平与Alb及C3免疫荧光强度和IgA呈正相关(P<0.05);血清中C4、C3与TG、TC呈正相关(P<0.05),与C3免疫荧光强度、IgA和IgG呈负相关(P<0.05);肾小球系膜增生程度评分与血清IgA、C3免疫荧光强度及IgA、TG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C3呈负相关(P<0.05)。狼疮性肾炎患者组血清中C4、C3水平最低,与其他各组肾病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组血清中IgG水平最低,与膜性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IgA肾病组、狼疮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组、高血压肾损伤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组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肾病组血清IgA水平最高,与高血压肾损伤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组、狼疮性肾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微小病变性肾病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组、膜性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肾病患者免疫球蛋白、补体、尿蛋白、Alb、血脂等指标与肾脏病理有极大的相关性,对于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特发性弥漫性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DPGN)用三联疗法——环磷酰胺,潘生丁和华法令联合治疗,并进行为期3年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所有病人都作经皮穿刺肾活检。按照肾功能及肾小球恶化程度配对地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2例,完成此项观察者分别为39例与34例,其中 IgA 肾炎分别为27例与21例。治疗组有肾病综合征5例,对照组2例(其余均未达到肾病综合征程度)。肾功能损害治疗组3例,对照组无。治疗组给予环磷酰胺1.5mg/kg/d 治疗6个月,潘生丁300mg/d 治疗36个月,华法令1.5~3mg/d(平均2.4±0.5mg/d;维持凝血试验在30~50%)36个月。并给予降压和利尿治疗.对照组病人则仅用降压药和利尿药。病情稳定的病人3个月复诊1次,每6个月进行一次尿镜检,血清肌酐  相似文献   

17.
免疫吸附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肾脏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1年11月~2003年8月在南京总医院住院36例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7例,抗肾小球基膜抗体疾病5例,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10例,二次移植1例,脂蛋白肾病7例,膜增殖性肾炎、过敏紫癜性肾炎、冷球蛋白血症、干燥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及药物中毒各1例),应用基因重组蛋白A免疫吸附柱进行免疫吸附治疗204例次,平均每例治疗5.67例次,血浆吸附总量(6 142.3±112.09)L. 结果:蛋白A免疫吸附柱吸附治疗单次过柱IgG结合率为(95.1±4.0)%,IgM为(38.8±10.3)%,IgA为(25.2±13.7)%,C3为(14.1±9.4)%,C4(12.1±0.71)%.患者每次免疫吸附治疗后血浆IgG、IgA、IgM及补体分别下降为(63.1±16.5)%、(25.2±13.7)%、(30.8±10.3)%及C3(14.1±9.4)%,C4(12.1±10.7)%.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SLE)患者治疗后病情缓解,ANA及ds-DNA转阴率50%;5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疾病,治疗后3例血清抗-GBM抗体转阴,4个月后仍阴性,1例较治疗前下降62.8%,第二个疗程转阴性;4例治疗前已行血液透析,其中1例摆脱血液透析,1例肾功能稳定;10例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6例肾功能恢复正常,4例移植肾失功;1例二次移植患者,随访2年肾功能正常;7例脂蛋白肾病患者,治疗后Apo E水平下降,尿蛋白迅速减少.膜增殖性肾炎、过敏紫癜性肾炎、高冷球蛋白血症、干燥综合征及格林巴利综合征各1例,病情也得到缓解,1例药物中毒无效. 结论:蛋白A吸附柱能有效降低血浆IgG等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对缓解一些活动期免疫性疾病症状有肯定作用,使患者安全渡过危险期,价廉,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告1972~1981年期间48例女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6次妊娠随访资料。年龄18~35岁。所有患者妊娠前均经肾活检确诊;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16例;局灶肾小球硬化13例;IgA 肾病10例;膜性肾病7例;局灶性肾炎2例。临床表现轻度肾功能不全者43例;中度肾功能不全5例;高血压(≥150/100mmHg)8例,蛋白尿(≥3.5g/24h)8例。以36例具有原发  相似文献   

19.
肾病综合征(NS)患者,尤其是微小病变型肾病(MCNS)存在免疫异常,如血清 IgG 降低,IgM 和IgE 增高,出现循环免疫复合物,Ts 细胞的活化,淋巴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受损等。本文旨在研究 NS 时细胞介导免疫作用,以估计T 细胞生成白细胞介素-2(IL-2)的能力和对 IL-2的反应。病人和方法 NS 患者18例,平均年龄38.6±17.9(10~72)岁。男性13例、女性5例。其中微小病变型肾病14例、膜性肾病4例。另外,非肾病型慢性肾小球肾炎4例。诊断以临床表现和肾活检为基础。NS 患者尿蛋白>3.5g/24h,伴低白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1例用炎痛喜康治疗8周后产生急性间质性肾炎和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患者64岁,男性,严重的血清反应阳性类风湿关节炎,用阿司匹林、苏灵大、小剂量类固醇、青霉胺和血浆置换疗法治疗4年余,其间多次查肾功能和尿常规均正常。在入院前1年,患者一直服青霉胺(750mg/d)和阿司匹林。应用炎痛喜康8周后(20mg/d)即出现肾病综合征。尿蛋白量18.6g/24h,内生肌酐清除率35cm~3/min,遂停用青霉胺和炎痛喜康。经皮肾活检示光镜下肾小球正常、间质局灶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变平伴早期坏死、间质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