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在天文选址定点观测中使用UBV三色光电测光系统测量大气透明度的最佳方法和所用到的各个计算公式,也包括了某些经验。  相似文献   

2.
从天文选址的角度出发 ,介绍了影响望远镜光学成像质量的大气湍流的成因、特性以及它对星光波前的影响 ,进而对衡量大气宁静度的量度值———大气视宁度做了详细的叙述 ,包括其测量方法 ,以及目前国际天文选址界常用的较差像运动测量仪的测量原理 ,介绍了云台三孔较差像运动测量仪的光学和硬件结构组成部分 ,对图像处理 /采集软件中用Waldie法计算大气视宁度值与用Roddier法计算大气视宁度值的不同之处进行了理论的分析 ,编写了Roddier法相应软件 ,并用于实测中测量了大气视宁度的值 ,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丽江高美古前期选址工作的基础上^[1-2],二期选址的望远镜地面高度的确定工作于2000年11月3日至2000年12月16日进行,采用30m铁塔的温度脉动测量装置,对6#选址观测点的近地面大气湍流进行反复多次测量,得到近地面不同高度(4-30m和8-22m)上每夜温度结构系数CT^2的平均值,对观测取得的资料作进一步处理和分析,得到高美古6#观测点的望远镜地面高度为13~15m。  相似文献   

4.
云南天文台大气视宁度观测和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为云南丽江高美古选址点作对比的云南天文台点的大气视宁度观测统计和结果,对观测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对高美古和云南天文台的1995年5月和1995年12月20日观测资料作了对比,结果表明:高美古选址点的视宁度明显优于云南天文台。  相似文献   

5.
在南极洲高原的冰穹C有望发现非凡的天文观测条件,受此鼓舞,许多国际小组协同努力对该地的大气条件作全面的测量.评述对冰穹C的选址现况,讨论过去、现在和计划中的选址仪器,迄今已得到的结果,以及这些结果的天文含意.  相似文献   

6.
潘乃先 《天文学报》1999,40(2):122-129
依据声雷达资料和其他边界层资料讨论了大气边界层结构、地形等对视宁度的影响和有关选址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紫金山天文台120cm近地天体望远镜选址情况,给出了选址点的夜天光亮度和大气视宁度,风向,风速,温度,液温差和相对温度等气象要素的观测结果,结果表明:盱眙跑马山的天文气候条件满足120cm近地天体望远镜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丽江高美古前期选址工作的基础上[1~2],二期选址的望远镜地面高度的确定工作于2000年11月3日至2000年12月16日进行,采用30m铁塔的温度脉动测量装置,对6#选址观测点的近地面大气湍流进行反复多次测量,得到近地面不同高度(4~30m和8~22m)上每夜温度结构系数C2T的平均值,对观测取得的资料作进一步处理和分析,得到高美古6#观测点的望远镜地面高度为13~15m。  相似文献   

9.
天文选址的主要参数及测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金良 《天文学进展》1994,12(2):126-132
大口径地面光学和红外望远镜必须安装在具有良好大气条件的观测台站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率,因此仔细地选择天文观测站址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总结了选择一个好的站址需要考虑的各种参数,着重对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参数即大气视宁度和大气积分水汽含量的各种测量方法作了介绍,最后提出了在天文选址中要注意的一些基本事项。  相似文献   

10.
大气视宁度是衡量台址大气光学品质的重要指标。差分像运动视宁度监测仪(Differential Image Motion Monitor,DIMM)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天文选址的视宁度测量作业。介绍了一种优良的视宁度测量方法——差分像运动视宁度优化监测(Improved to Differential Image Motion Monitor,I-DIMM)法。首先对I-DIMM的结构设计和视宁度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随后通过设置0. 36 m和0. 12 m两种口径望远镜进行视宁度的模拟测量,将I-DIMM测量结果与传统的DIMM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均证明I-DIMM视宁度计算方法比DIMM更为精确;最后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证明了I-DIMM相比于DIMM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大气湍流理论始于大约30年前。湍流理论的发展使得天文学家对大气湍流对天文观测的影响有了很好的认识,尤其是它为天文台选址和天文高分辨率技术提供了基础。近年来新的天文观测对已传统的大气湍流理论提出了挑战,并可能给地面天文观测带来一场革命。在回顾了大气湍流理论的发展历史后对传统大气湍流理论的基本特性及其应用作了系统的综述,并介绍了新的天文观测事实以及为此而提出的新的大气湍流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2.
大气湍流理论的进展及其天文学意义(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大气湍流理论始于大约30年前.湍流理论的发展使得天文学家对大气湍流对天文观测的影响有了很好的认识,尤其是它为天文台选址和天文高分辨率技术提供了基础.近年来新的天文观测已对传统的大气湍流理论提出了挑战,并可能给地面天文观测带来一场革命.在回顾了大气湍流理论的发展历史后对传统大气湍流理论的基本特性及其应用作了系统的综述,并介绍了新的天文观测事实以及为此而提出的新的大气湍流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3.
大气折射是天体测量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它影响着天体位置测定的精度,气象资料自动采集是自动计算大气折射必不可少的仪器。为观测结果和气象的相关分析提供了可能,本文介绍的气象资料自动采集系统,可实时采集并可用于其它天文观测仪器。  相似文献   

14.
大气折射是天体测量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它影响着天体位置测定的精度。气象资料自动采集系统是自动计算大气折射必不可少的仪器,为观测结果和气象的相关分析提供了可能.本文介绍的气象资料自动采集系统,可实时采集并可用于其它天文观测仪器.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时间纬度工作中,对大气反常折射的研究证明,大气反常折射给时问纬度测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当时大多数星表的编制都是时间纬度测量的副产品,无疑大气反常折射也给这些星表带来严重的误差影响。过去我国的经典天体测量工作以测时、测纬为主,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重视。在星表和参考系工作已成为我国基本天休测量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的今天,对大气反常折射的测量与研究,尤其对有效的测量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作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测量和研究指出,大气反常折射主要由观测室周围不良小气候的造成,其中以具有周年变化和周日变化的大气反常折射对初始星表系统的影响最为严重。并分别讨论了这种反常折射对子午星表、等高星表和参考系的影响,提出了今后开展这方面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天文选址相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天文选址用CCD相机的开发研制.系统探测器选用具有累进扫描模式的ICX098ALCCD芯片,采用相关双采样信号读出电路、USB通讯接口实现数据与命令的传输.对系统工作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测试:12℃条件下暗流约为52adu/see,系统增益(system gain)为2.2e/adu,读出噪声(readout noise)为30e.最后给出了在日本冈山天体物理观测所对大气宁静度的实测结果,该结果与冈山已有仪器测量值吻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轿子山大气视宁度观测的组织实施情况,给出了观测的结果。结果表明;在我们所观测的时间内(4月和5月),轿子山的视宁度是比较好的,在国际上也属上等。此外,我们的观测还表明,山顶的视宁度比半山腰好。因条件所限,其它月份没有得到观测资料,因此对轿子山全年的大气视宁度的情况无法下结论。但是,按照云南省的气象特征和过去的选址经验,4、5月是云南视宁度最差的季节,因此可以推断,轿子山的大气视宁度是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18.
全国大气水汽含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61~2008年全国210个台站的地面气象要素资料,发现地面水汽压与降水量之间的经验关系,建立了由降水量估算地面水汽压的经验表达式,由此进一步求得天文选址所需考察的大气水汽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的地面水汽压同降水量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对应关系,利用各地区的降水量计算出的水汽压,符合当地水汽压的实际测量,所求得的各地区大气水汽含量也均能较好地反映当地长年平均情况.  相似文献   

19.
伽利略探测器对木星深部的大气测量,进一步增加了木星大气的平均带状交替快速环流是由其深部大气运动产生的可能性。由于木星高速自转,所以此带状流的基本动力学特征是地转流,即主要动力学平衡是科里奥利力和压力。基于近两维和非轴对称地转慢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描述了一个新的带状交替环流的分析理论,并给出了地转波动的一个显函数关系分析表达式,以及它对应于弱非线性问题的首阶解。对考虑非线性效应的高阶解问题,推导出了一个运动方向交替的快速环流的分析表达式。也对该理论在木星和其他行星的大气动力学研究方面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丽江高美古的气象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云南丽江高美古的天文台选址经过、自然环境、云量、大气水汽积分含量和其他气象要素观测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