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98年12月,我县从一份熟猪肉中同时分离到两株沙门氏菌,经鉴定分别为肠炎沙门氏菌(1,9,12:g,m,-)和切斯特沙门氏菌(4,5,12:eh,enx),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样品熟猪肉采自个体熟食摊。1.2 实验材料培养基、微量生化管、药敏纸片购自上海市腹泻病控制中心和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沙门氏菌诊断血清购自卫生部兰州生物研究所,肠杆菌分属噬菌体购自珠海东大海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均在有效期内使用。1.3方法按文献进行[1],增菌液选用SC、TTB,分离平板…  相似文献   

2.
市售生肉携带沙门氏菌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市农贸市场鲜猪肉的卫生状况 ,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检验方法对市售生肉进行了采样检测。285份样品中 ,检出沙门氏菌58株 ,平均检出率为20.35 % ,分布于4个菌群18个血清型。A -F群以内的菌株占99.82 % ,说明猪肉污染的菌型是很广泛的 ,加强生肉检疫监测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我站于1988年3月对一批进口美国肉骨粉检验沙门氏菌。用直接增菌法和前增菌法,37℃及43℃两种温度EMB,SS,HE 3种平板分离。抽检肉骨粉12件,结果8件检出沙门氏菌共26株,分属5个血清群9个血清型(B群:雷丁沙门氏菌1株;C_1群:利文斯敦沙门氏菌2株,蒙得维多沙门氏菌5株,婴儿沙门氏菌1株,田纳西沙门氏菌2株;C_2群:纽波特沙门氏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解猪肉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了解猪肉所污染的沙门氏菌的菌型情况,为肉食卫生管理以及预防食物中毒的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82年12月7日至1983年元月31日在市屠宰场采样296份,进行了沙门氏菌的分离及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据国外文献报道,鼠伤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占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55—70%。1972年6月开封县某公社扫街东大队因食用病死猪肉引起鼠伤寒沙门氏菌中毒传染一起,现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广西南宁市和贵港市的食源性和人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监测数据,为科学防控沙门氏菌引起区域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2018年南宁市13个监测点和贵港市6个监测点收集的沙门氏菌监测数据,通过构建偏离-份额分析法模型,有效获取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区域增长份额、沙门氏菌构成偏离份额和区位偏离份额的数值。结果南宁市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总偏离量为2.47株,贵港市肠炎沙门氏菌的总偏离量为6.96株;南宁市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区位偏离份额为-6.54株,贵港市肠炎沙门氏菌的区位偏离份额为6.88株。结论在2016~2018年间,南宁市鼠伤寒沙门氏菌、贵港市肠炎沙门氏菌增长迅速,均超过广西沙门氏菌的增长速度;南宁市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贵港市肠炎沙门氏菌具备种类优势。  相似文献   

7.
食品中沙门氏菌血清及PFGE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吉林省食品中分离的沙门氏菌血清型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基因分型,探索沙门氏菌的分子多态性。方法将从市售鸡肉、鸡胴体、中式凉拌菜及婴儿配方奶中分离出的10株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分型、PFGE分子分型,BioNumerics version软件分析比较同源性。结果 10株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别为4株肠炎沙门氏菌,3株里定沙门氏菌,2株阿贡纳沙门氏菌和1株雷摩沙门氏菌。PFGE聚类分型结果主要分为4型:1型4株,相似度超过95%;2型3株,又分2个亚型,亚型间的相似度为78%;3型2株,相似度为100%;4型1株。结论吉林省食品中沙门氏菌具有不同血清学及PFGE型别,相同来源和血清型的菌株PFGE型别显示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嘉定区2011—2014年生禽畜肉类沙门氏菌污染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生禽畜类食品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 4789. 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检测沙门氏菌污染状况及其血清学分型。【结果】2011—2014年共检测样品600件,检出阳性菌株154件,总检出率为25. 67%,鸡肉类总的阳性率为29. 86%,鸭肉类为28. 33%,猪肉类为27. 78%,牛肉类为20. 83%,羊肉类为17. 71%。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为肠炎沙门氏菌、鼠伤赛沙门氏菌、德尔卑沙门氏菌及印第安纳沙门氏菌。【结论】嘉定区生禽畜肉类食品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沙门氏菌阳性检出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应该加强对这类食品的监管,健全完善食品风险监测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9.
一起食用猪肉引起的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调查卢翠莲(89800部队防检环监所)驻新疆马兰某部曾发生一起食物中毒。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证实为食用猪肉引起的沙门氏菌食物中毒。1发病情况该部7月2日食堂会餐,共220人参加。餐后18h...  相似文献   

10.
建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食品中肠炎沙门氏菌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食品中肠炎沙门氏菌。方法根据沙门氏菌属共有基因序列和肠炎沙门氏菌的特异序列分别设计2组引物及探针,运用实时荧光PCR进行特异性、灵敏性及模拟样品的检测实验。结果采用沙门氏菌属探针可检测到25种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共49株),而11株阴性对照菌株未得到扩增;利用肠炎沙门氏菌探针可从25种不同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共49株)和11株阴性对照菌株中特异性的检测出全部15株肠炎沙门氏菌;以肠炎沙门氏菌系列稀释度菌液DNA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PCR扩增,菌株的模板浓度与Ct值之间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系数(R2)0.993,扩增效率87%,最低检测浓度260cfu/mL;分别接种肠炎沙门氏菌于四种样品进行模拟样品检测,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与经典培养鉴定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吻合。结论实时荧光PCR检测食品中肠炎沙门氏菌的方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可应用于食品中肠炎沙门氏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1994年1—8月份,我县从2523名饮食服务业人员粪便中分离出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各8株。菌型复杂,包括福氏(B群)志贺氏菌16和6型各1株;检出鲍氏(C群)志贺氏菌2型3株,14型1株和5株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2株巴尔多沙门氏菌(在本县属首次报道),1株德比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明确浙江省市售猪肉中非伤寒沙门菌(non-typhoidal Salmonella, NTS)的污染特征、影响因素及血清型分布。方法 2017—2021年在浙江省流通和餐饮环节采集猪肉样品999份,按《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开展猪肉中NTS的定性检测和血清学分型,采用MPN计数法进行NTS定量检测。结果 浙江省市售猪肉中NTS检出率为39.94%(339/999),9.32%(26/279)的样品中NTS污染水平>55 MPN/g,不同猪肉类型、采样场所和采样季节采集的猪肉NTS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猪肉类型、采样季节和采样场所是影响NTS检出的重要因素,夏季是影响阳性猪肉样本中NTS污染水平的显著因素(P<0.05)。445株NTS分离株共分为48种血清型,主要为里森沙门菌(19.33%)、伦敦沙门菌(14.38%)、德尔卑沙门菌(13.48%)和鼠伤寒沙门菌(9.66%)。结论 2017—2021年浙江省市售猪肉NTS检出率高,污染程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血清型多样。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87株人源沙门氏菌群型的分布莫美仪,谭海玲1991~1993年我所肠道细菌实验室常规鉴定全省各地上送的沙门氏菌共87株.其中来源于病人血液或粪便71株.来源于健康人粪便16株。鉴定用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59种和163种系购自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  相似文献   

14.
沙门氏菌不分解蔗糖。查阅手头文献尚未见到有关沙门氏菌蔗糖阳性变型株的文章报导。我们在食品从业人员健康带菌检查中分离到一株分解蔗糖的沙门氏菌,现将分离和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81年锦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病房发生两起鼠伤寒沙门氏菌院内交叉感染,我们从2例患肺炎兼有腹泻的病儿粪便中分离出两株无鞭毛“B”群沙门氏菌。经常规检验,不能确定其型别。但经采用紫外线照射以诱导菌株释放噬菌体,并侵染鼠伤寒沙门氏菌LT:株进行增殖,用此噬菌体为转导媒介,处理两株无鞭毛菌株后,终于确定两株无鞭毛细菌为典型的双相鼠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一起由沙门氏菌污染鸡爪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溯源和耐药分析,为查明这起食物中毒的源头及临床治疗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对6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可疑食品和患者粪便等标本,根据国家标准进行实验室检测,经增菌后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对检出的7株沙门氏菌株采用标准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凝集试验,菌株DNA经限制性内切酶XbaⅠ酶切后进行PFGE分子分型,所得结果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最后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7株沙门氏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和发热等症状;从鸡爪中检出沙门氏菌1株,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沙门氏菌6株,通过生化仪鉴定和血清凝集试验显示7株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同为福尔斯布特尔血清型,PFGE显示7株沙门氏菌株同源性为100.0%,药敏结果显示这7株菌株均对四环素类药物(四环素、米诺环素)、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耐药。结论该起群体性腹泻、发热、腹痛事件为一起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大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大众食用购买的熟食前应尽量加热处理后再食用,这是预防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同时,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食品小作坊、饭店等生产经营场所的监管,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用肠杆菌科分属诊断噬菌体,对41株生化和血清学试验初步判断为疑似沙门氏菌株,做进一步生化和噬菌体裂解试验。结果表明这41株细菌均为枸椽酸杆菌,并分别具有完整的沙门氏菌菌体及鞭毛抗原复合体。这些菌株在血清学特点和简单的生化试验上容易被误判为沙门氏菌,而噬菌体诊断可排除外交叉反应。因此,在沙门氏菌血清学特点上有异常时,仅靠简单的生化反应和血清  相似文献   

18.
11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药敏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舟山市地处海岛,伤寒发病率较高,1999年1~12月份,我院自发热病人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112株,伤寒沙门氏菌1株。现分析11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药敏结果。 材料与方法 1.标本来源: 112株菌株来源于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样品中两株阳性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模拟自然条件下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样本,采用常规培养方法检测沙门氏菌,检测5份亚利桑那沙门氏菌样本以及5份肠炎沙门氏菌样本。  相似文献   

20.
从伤寒病人分离的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药敏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甲型副伤寒在绍兴地区呈局部流行 ,为了解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耐药情况 ,对 1998年以来从伤寒病人血液中分离的 76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进行了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1 材料与方法76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于 1998年以来从住院和门诊伤寒患者血液中分离 ,其中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 4 6株 ,绍兴第二医院 30株 ;住院患者 72株 ,门诊患者 4株 ;有 3株自复发病人血液中检出。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系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 ,M -H琼脂购自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 ;药敏纸片为法国生物 -梅里埃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